江门景堂图书馆
景堂图书馆位于新会中心仁寿路,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由新旧馆舍合并而成。旧馆建筑为西欧风格,分前后两座,前座两层,后座三层。前后座之间有花园、水池,两边有画廊相连。水池中央有一八角台,台中央矗立一座2米高的冯景堂先生铜像。新旧馆舍相似,结合完美,浑然一体,馆内藏书34万册,有工作人员38人,实现电脑管理,是江门五邑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景堂图书馆是新会的旅港爱国同胞冯平山先生为纪念其父冯景堂先生而建的,故名"景堂图书馆"。1922年破土动工,1925年6月工式开馆。自创建开始,一切办馆经费均由冯平山先生支付。到抗日战争前夕,图书馆藏书已达6万册,成为当时社会上颇具特色,有相当影响的私立图书馆。
景色特点
1966年因八角台上冯景堂先生铜像被拆除,同年11月,香港冯氏家族即停止了对图书馆的经济支持。图书馆转由国家办理,易名"新会图书馆"。1986年冯氏后人又捐资扩建景堂图书馆,新扩馆舍于1988年建成使用。目前,图书馆因为藏书丰富,管理完善,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一级图书馆,连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是文化之乡的一颗文化明珠。
景色特点
1966年因八角台上冯景堂先生铜像被拆除,同年11月,香港冯氏家族即停止了对图书馆的经济支持。图书馆转由国家办理,易名"新会图书馆"。1986年冯氏后人又捐资扩建景堂图书馆,新扩馆舍于1988年建成使用。目前,图书馆因为藏书丰富,管理完善,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一级图书馆,连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是文化之乡的一颗文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