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也走过不少地方,对每个地方的面略有自己的见解。
小时候,爱吃家乡的牛肉面。不过是个简陋的大排档,支起大棚,横上三两桌椅条凳,摆上几副碗筷,老板娘招呼着小店就开张了。自家擀制的面条,劲道有味儿,浓郁的牛肉汤铺上去,在摆上几片薄薄的灯影牛肉,几点绿绿的香菜点缀,香喷喷的面条就上桌了。小时候的我喜欢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边端着面条慢慢尝,边看路边来来往往的风景。童年记忆的味道,永远是美味的化身。
长大了,来到异乡求学。江南名城,自有江南独有的风味。朱鸿兴、陆长兴、东吴面馆,一个个老字号,把古老的美味传承,经典的味道经历时光的历练,愈发醇厚鲜美。老店的布置总是清清雅雅,八仙桌,小圆凳,面未入口人先醉。一碗面,总是清清淡淡,细细的面不乏嚼劲,面条排得直直的,真如少女的万千秀发丝丝缕缕。汤汁分为白汤红汤两种,白汤清香甜淡,红汤浓郁醇香。江南的面是讲究浇头的。菜由另外的小碟盛着,与面分开,过桥吃法。若嫌隔着了不好吃,可以把整碟配料倒入碗中,搅拌一下,浇头的味道与清淡的面浑然天成,简单的面因为丰富的浇头而变得别有滋味。真正的老饕,吃面之前会在柜台说清楚,要的是硬面还是烂面,要不要浇头过桥、底浇、加汤、宽汤、紧汤还是加面、加青菜。早上吃面,最好再来一碟姜丝,切得细细碎碎的,黄灿灿的极诱人。吃完了面,再喝一大口面汤,真是既满足又惬意,一个温暖明媚的早晨就从一碗汤面开始了。
至于北方的面,也有北方的豪气和味道。暑假的时候去过西安,第一次尝到真正的西北美食。最难忘的莫过于那里的面食了,品种和样式确是比南方丰富得多,口味也是大相径庭。记得一种叫饸饹的面食,由荞麦和小麦和制而成,面上撒上满满的羊肉臊子,红油一浇,色泽鲜艳,看上去极有视觉冲击力。面很劲道,爽滑可口,加上重口味的汤料和大份量的肉食,胃口大开。再说剪刀面,当时随意进了一家小馆子,点了个大锅,端上桌还在用小火慢慢炖着。这个面可谓其貌不扬,一锅面横七竖八没个型,里面杂乱的堆着各种食材,牛羊肉白菜芫荽鸡蛋西红柿,什么都敢往里面扔。但是味道却意外的好吃,忍不住舀了一碗又一碗。到了北方,吃就不再是南方的细细品慢慢酌,美食都是用来大快朵颐的。唯有放开了肚皮抛开所谓雅士的形象,才能吃得酣畅淋漓,生活也变成简单的快乐。
至于异国的面,能提的也只有意大利面了。意面形状各异,有细面也有扁身的宽面,还有蝴蝶状的半壳状的蜗牛状的,当然最多的是通心粉状的。意面煮得生硬算是正宗,软烂就不好吃了。异国风味自然少不了芝士番茄酱和洋葱,喜欢的人赞不绝口,不喜欢的只是觉得腻味。这种味道,偶尔尝尝还行,多了只怕中国的肠胃没法适应,还是回归咱们传统的汤面为好。
走了很多地方,其实心里惦记的还是家里的面。想吃妈妈做的面,极简单的汤面,撒点葱花和青菜,浇上中午剩下的红烧小排或是毛豆仔鸡,香到骨子里。吃到嘴里暖到心里。就是眷恋那种家的味道,透着温馨与感动。鹅黄色的餐厅的灯,在暮色四合的时候亮起,这时候坐在暖暖的灯光下,吃上热乎乎的面,和家人随意的聊着天,嘿,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小时候,爱吃家乡的牛肉面。不过是个简陋的大排档,支起大棚,横上三两桌椅条凳,摆上几副碗筷,老板娘招呼着小店就开张了。自家擀制的面条,劲道有味儿,浓郁的牛肉汤铺上去,在摆上几片薄薄的灯影牛肉,几点绿绿的香菜点缀,香喷喷的面条就上桌了。小时候的我喜欢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边端着面条慢慢尝,边看路边来来往往的风景。童年记忆的味道,永远是美味的化身。
长大了,来到异乡求学。江南名城,自有江南独有的风味。朱鸿兴、陆长兴、东吴面馆,一个个老字号,把古老的美味传承,经典的味道经历时光的历练,愈发醇厚鲜美。老店的布置总是清清雅雅,八仙桌,小圆凳,面未入口人先醉。一碗面,总是清清淡淡,细细的面不乏嚼劲,面条排得直直的,真如少女的万千秀发丝丝缕缕。汤汁分为白汤红汤两种,白汤清香甜淡,红汤浓郁醇香。江南的面是讲究浇头的。菜由另外的小碟盛着,与面分开,过桥吃法。若嫌隔着了不好吃,可以把整碟配料倒入碗中,搅拌一下,浇头的味道与清淡的面浑然天成,简单的面因为丰富的浇头而变得别有滋味。真正的老饕,吃面之前会在柜台说清楚,要的是硬面还是烂面,要不要浇头过桥、底浇、加汤、宽汤、紧汤还是加面、加青菜。早上吃面,最好再来一碟姜丝,切得细细碎碎的,黄灿灿的极诱人。吃完了面,再喝一大口面汤,真是既满足又惬意,一个温暖明媚的早晨就从一碗汤面开始了。
至于北方的面,也有北方的豪气和味道。暑假的时候去过西安,第一次尝到真正的西北美食。最难忘的莫过于那里的面食了,品种和样式确是比南方丰富得多,口味也是大相径庭。记得一种叫饸饹的面食,由荞麦和小麦和制而成,面上撒上满满的羊肉臊子,红油一浇,色泽鲜艳,看上去极有视觉冲击力。面很劲道,爽滑可口,加上重口味的汤料和大份量的肉食,胃口大开。再说剪刀面,当时随意进了一家小馆子,点了个大锅,端上桌还在用小火慢慢炖着。这个面可谓其貌不扬,一锅面横七竖八没个型,里面杂乱的堆着各种食材,牛羊肉白菜芫荽鸡蛋西红柿,什么都敢往里面扔。但是味道却意外的好吃,忍不住舀了一碗又一碗。到了北方,吃就不再是南方的细细品慢慢酌,美食都是用来大快朵颐的。唯有放开了肚皮抛开所谓雅士的形象,才能吃得酣畅淋漓,生活也变成简单的快乐。
至于异国的面,能提的也只有意大利面了。意面形状各异,有细面也有扁身的宽面,还有蝴蝶状的半壳状的蜗牛状的,当然最多的是通心粉状的。意面煮得生硬算是正宗,软烂就不好吃了。异国风味自然少不了芝士番茄酱和洋葱,喜欢的人赞不绝口,不喜欢的只是觉得腻味。这种味道,偶尔尝尝还行,多了只怕中国的肠胃没法适应,还是回归咱们传统的汤面为好。
走了很多地方,其实心里惦记的还是家里的面。想吃妈妈做的面,极简单的汤面,撒点葱花和青菜,浇上中午剩下的红烧小排或是毛豆仔鸡,香到骨子里。吃到嘴里暖到心里。就是眷恋那种家的味道,透着温馨与感动。鹅黄色的餐厅的灯,在暮色四合的时候亮起,这时候坐在暖暖的灯光下,吃上热乎乎的面,和家人随意的聊着天,嘿,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