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拉丁文教材
Oxford Latin Course, by Maurice Balme and James Morwood。我前些日子在图书馆发现的,想想也该再一次把我的拉丁文捡起来了,就拿了一本回来读。这套书总共三本,我拿的是第一本,也就是最初级的,读起来毫无压力,看了不到一个月,已经读完3/4了。其实语法方面忘得不多,很容易pick up,关键是词汇。好在教材里面出现的词汇书后都有索引,不需要随身带字典。
想当年我在哥大,其实也算把本科的拉丁文课程都听全了,一共两年4门课,从初学者到阅读,再更难更大量的的阅读课,如果有大概也是开给研究生了。哥大的本科拉丁文课,都是古典系的研究生在上,所以当年我旁听他们的课,其实我们也算研究生院里的同学哈。我旁听过的那四个老师,我都印象深刻,好几年过去了,我闭上眼睛还能想出来他们的样子,要知道俺当初专业课的老师俺都没能全记住样子呢。呵呵。一女三男,基本上我都挺感激他们的,因為他们都没难为我听课,也没因為我请示上级让我等批示。后来我在Hunter旁听古希腊语的课,听了一个学期就被那个系的系主任给拒了。初级程度的那两门课的老师,一男一女,我跟他们没有什么私下的互动。到了中级班那年的两门课,我和那两个都聊过几次。其中一人本来是中学老师,教拉丁文,教了四年觉得没意思,申请了哥大的古典系念博士,这个人在黑板前面明显比其他几个自如而活跃,教过高中生的人果然不一样。另一个是ABC,古典系好像华裔很少的,这个领域基本还是白人的天下,这人也找我聊过几次,他那门课是读Aeneid,还问我中译本的问题。当时是春天的学期,有一次课他一进来就说,同学们今天太阳光这么好,我们到楼下草地上去上课吧。教室中面面相觑,他把手一挥,率先离开,我们也只好跟着去了。纽约那种气候,春天的阳光确实很温暖舒服,换成台湾的话我看没有人愿意这么做,阳光好的时候大家只想躲起来。呵呵。
我当年学拉丁文,第一个学期是语言初级学习阶段,需要语言教材,类似牛津第一本的这种,哥大用的是Wheelock's Latin,这本书现在还在我们家书架上。我这次读牛津的这一种,我觉得比Wheelock's的好,最好的地方是阅读量比较大,特别是过了前几章之后,阅读量就大很多。其实学拉丁语主要是为了读典籍,所以阅读量大还是很有用的。当然牛津这版也有我觉得不是特别方便的,就是语法讲解得不痛快,像挤牙膏一样。当然这不排除我是习惯了Wheelock的方式,可能因為我已经不是naive的了,所以有偏见。最不习惯的是名词变格的排列方式,我习惯了Wheelock那种nominative, genitive, accusative, dative, ablative, vocative的排列顺序,而牛津的版本刚好把genitive和accusative换个位置,每次查表,都多花几秒钟,不顺眼啊。
牛津这版的阅读内容也很值得一提。每章后面的阅读基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古罗马的文章,第一本都是Aeneid;另外一部分,占的比例更大,是Horace的生平。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是古罗马很有名的一个诗人,英文习惯称他为Horace,中文应该是根据英文翻译过来的,叫贺瑞斯。这个人是Augustus时代的,跟Augustus和Cicero关系都不错。他写诗有个习惯,就是喜欢讲自己成长的故事,所以也算古罗马诗人里面生平事迹留存最多的一个,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牛津版的教材用他的生平来当阅读材料。Horace算是草根混成成功人士,因為他爸爸是个自由人(freed man),也就是说本来是奴隶,后来主人给了他自由,自由后他在Venusia种地,Horace開始也在那里上学,后来被他爸爸带到罗马,成年后又到希腊上大学。牛津教材的第一本讲到Horace离开罗马要去雅典,我估计第二本就是他的成年生活,会有很多他自己写的东西了。不知道图书馆有没有第二本。
想当年我在哥大,其实也算把本科的拉丁文课程都听全了,一共两年4门课,从初学者到阅读,再更难更大量的的阅读课,如果有大概也是开给研究生了。哥大的本科拉丁文课,都是古典系的研究生在上,所以当年我旁听他们的课,其实我们也算研究生院里的同学哈。我旁听过的那四个老师,我都印象深刻,好几年过去了,我闭上眼睛还能想出来他们的样子,要知道俺当初专业课的老师俺都没能全记住样子呢。呵呵。一女三男,基本上我都挺感激他们的,因為他们都没难为我听课,也没因為我请示上级让我等批示。后来我在Hunter旁听古希腊语的课,听了一个学期就被那个系的系主任给拒了。初级程度的那两门课的老师,一男一女,我跟他们没有什么私下的互动。到了中级班那年的两门课,我和那两个都聊过几次。其中一人本来是中学老师,教拉丁文,教了四年觉得没意思,申请了哥大的古典系念博士,这个人在黑板前面明显比其他几个自如而活跃,教过高中生的人果然不一样。另一个是ABC,古典系好像华裔很少的,这个领域基本还是白人的天下,这人也找我聊过几次,他那门课是读Aeneid,还问我中译本的问题。当时是春天的学期,有一次课他一进来就说,同学们今天太阳光这么好,我们到楼下草地上去上课吧。教室中面面相觑,他把手一挥,率先离开,我们也只好跟着去了。纽约那种气候,春天的阳光确实很温暖舒服,换成台湾的话我看没有人愿意这么做,阳光好的时候大家只想躲起来。呵呵。
我当年学拉丁文,第一个学期是语言初级学习阶段,需要语言教材,类似牛津第一本的这种,哥大用的是Wheelock's Latin,这本书现在还在我们家书架上。我这次读牛津的这一种,我觉得比Wheelock's的好,最好的地方是阅读量比较大,特别是过了前几章之后,阅读量就大很多。其实学拉丁语主要是为了读典籍,所以阅读量大还是很有用的。当然牛津这版也有我觉得不是特别方便的,就是语法讲解得不痛快,像挤牙膏一样。当然这不排除我是习惯了Wheelock的方式,可能因為我已经不是naive的了,所以有偏见。最不习惯的是名词变格的排列方式,我习惯了Wheelock那种nominative, genitive, accusative, dative, ablative, vocative的排列顺序,而牛津的版本刚好把genitive和accusative换个位置,每次查表,都多花几秒钟,不顺眼啊。
牛津这版的阅读内容也很值得一提。每章后面的阅读基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古罗马的文章,第一本都是Aeneid;另外一部分,占的比例更大,是Horace的生平。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是古罗马很有名的一个诗人,英文习惯称他为Horace,中文应该是根据英文翻译过来的,叫贺瑞斯。这个人是Augustus时代的,跟Augustus和Cicero关系都不错。他写诗有个习惯,就是喜欢讲自己成长的故事,所以也算古罗马诗人里面生平事迹留存最多的一个,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牛津版的教材用他的生平来当阅读材料。Horace算是草根混成成功人士,因為他爸爸是个自由人(freed man),也就是说本来是奴隶,后来主人给了他自由,自由后他在Venusia种地,Horace開始也在那里上学,后来被他爸爸带到罗马,成年后又到希腊上大学。牛津教材的第一本讲到Horace离开罗马要去雅典,我估计第二本就是他的成年生活,会有很多他自己写的东西了。不知道图书馆有没有第二本。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