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章回体史诗
对我而言,《女性瘾者》看的有些压抑,电影开头大概有1至2分钟的黑幕,30秒之后,开始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但是还是黑幕 ,分上下两部,时长约四个小时, 片如其名,真刀实枪的性爱场面是这部电影的争议所在,不过作为号称“丹麦疯子“拉斯·冯里尔的作品,我倒觉得没有任何争议之处。
电影故事就是这么赤裸裸,一个受伤女人Joe向搭救她的老头讲述自己只性不爱的肮脏历史,整个用意很明显,电影以章回体讲诉一个女人,从小女孩,青春期,破处,滥交与性游戏,到爱情,伤害以及最后的迷茫。
伴随开头的金属乐,镜头掠过一个下雪的过道,红色的老砖墙,雪花缓缓地飘在画面里,一个女人躺在地上,满身是伤,头破血流,这时,一个男人从路边走过,去一个便利店里,买了牛奶,付完钱回来的路上,瞥见了躺在红色砖墙过道里的女人,随后,男人把带伤的女人带回了家,给了她一杯奶茶,随后故事逐渐展开。
无论Joe讲述多么荒唐的性史,毕生只爱“自娱自乐”的单身老头,则不断以钓鱼、哲学、数学和乐理学等枯燥概念进行联想式回应,比如,中学时期的Joe和闺蜜,为了一盒糖果,在火车上竞相攀比一次性对象的竞速赛,对应上了河流飞钓的技术理论——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这成为解析Joe不同性爱对象的分析工具,于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竟在这部颇显情色的电影中产生奇妙的黑色幽默效果,驴头不对马嘴的事物在性爱游戏中竟有了让人捧腹的互文性,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处,但细细回味,却又多么讽刺。
Joe从放浪形骸到受到爱的浸染,我以为她的困扰最终是可以被爱所化解的,在上部的结尾,导演搬出斐波那契数列被应用在巴赫复调的音乐大和谐来表现Joe与人生的暂时和解,基础音、左手连弹、固定曲调被匹配到Joe爱过的三个男人身上:男人甲愿意为她付出、男人乙能勾起她自身的主动欲望、男人丙几乎可以确定是她爱之最深的男人,想想爱情也是如此,故事完全不是能被某种价值取向所单纯定义的,于是在下部中,Joe一步步走向迷乱堕落的深渊,这样的无法自拔都在于她的与众不同,得出结论:性瘾是场无法治愈的病,被救赎是难于登天的。
显然,故事叙述者作为主角被设定为女性,是男权社会下弱势的一面,也是拉斯冯提尔认为的一直保受观众、同行非议的自己,这位女性是个性上瘾者,充满了一种原始的活力,另一位倾听者——无性老宅男,就是大部分秉持传统价值观的观众,在倾听了一套性爱大观后,妄自以为传统价值还是会压倒性的战胜Joe的离经叛道,最后或许是受不了故事的诱惑,老头闯入熟睡Joe的房间试图侵犯Joe,最终枪响了。
电影中,性被最直观的呈现,却不是作为对象而是途径,它的背后是对原罪的质疑,对人类更深层心理欲望的解释,性,欲也,瘾,习惯也,一种欲望成为习惯,一定有它的起因、过程。童年的恋父情结、少年的爱恋、同性间的性攀比……太多因素让Joe变得离不开性爱,说她需要“性”,不如说她需要通过“性”来获得所有心灵上的缺失,填补欲望的源头,这欲望隐秘而复杂,除却“性”,Joe都找不到更有力量的方式与之抗衡、或与之和解。
导演冯提尔的确是表现性爱的大师,难怪很多影评人愿意评价这部电影“情色却不色情”,正如一位影评人评述的,他的镜头就是会让人产生欲望,然后在观众跟着陷入欲望的时候用血腥暴力或其它极致的手段强烈刺激,让人惊痛,让人不得不撕下“性”的外衣,直视其背后的一切。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43263853504/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1gs1e.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i/2127315640
电影故事就是这么赤裸裸,一个受伤女人Joe向搭救她的老头讲述自己只性不爱的肮脏历史,整个用意很明显,电影以章回体讲诉一个女人,从小女孩,青春期,破处,滥交与性游戏,到爱情,伤害以及最后的迷茫。
伴随开头的金属乐,镜头掠过一个下雪的过道,红色的老砖墙,雪花缓缓地飘在画面里,一个女人躺在地上,满身是伤,头破血流,这时,一个男人从路边走过,去一个便利店里,买了牛奶,付完钱回来的路上,瞥见了躺在红色砖墙过道里的女人,随后,男人把带伤的女人带回了家,给了她一杯奶茶,随后故事逐渐展开。
无论Joe讲述多么荒唐的性史,毕生只爱“自娱自乐”的单身老头,则不断以钓鱼、哲学、数学和乐理学等枯燥概念进行联想式回应,比如,中学时期的Joe和闺蜜,为了一盒糖果,在火车上竞相攀比一次性对象的竞速赛,对应上了河流飞钓的技术理论——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这成为解析Joe不同性爱对象的分析工具,于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竟在这部颇显情色的电影中产生奇妙的黑色幽默效果,驴头不对马嘴的事物在性爱游戏中竟有了让人捧腹的互文性,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处,但细细回味,却又多么讽刺。
Joe从放浪形骸到受到爱的浸染,我以为她的困扰最终是可以被爱所化解的,在上部的结尾,导演搬出斐波那契数列被应用在巴赫复调的音乐大和谐来表现Joe与人生的暂时和解,基础音、左手连弹、固定曲调被匹配到Joe爱过的三个男人身上:男人甲愿意为她付出、男人乙能勾起她自身的主动欲望、男人丙几乎可以确定是她爱之最深的男人,想想爱情也是如此,故事完全不是能被某种价值取向所单纯定义的,于是在下部中,Joe一步步走向迷乱堕落的深渊,这样的无法自拔都在于她的与众不同,得出结论:性瘾是场无法治愈的病,被救赎是难于登天的。
显然,故事叙述者作为主角被设定为女性,是男权社会下弱势的一面,也是拉斯冯提尔认为的一直保受观众、同行非议的自己,这位女性是个性上瘾者,充满了一种原始的活力,另一位倾听者——无性老宅男,就是大部分秉持传统价值观的观众,在倾听了一套性爱大观后,妄自以为传统价值还是会压倒性的战胜Joe的离经叛道,最后或许是受不了故事的诱惑,老头闯入熟睡Joe的房间试图侵犯Joe,最终枪响了。
电影中,性被最直观的呈现,却不是作为对象而是途径,它的背后是对原罪的质疑,对人类更深层心理欲望的解释,性,欲也,瘾,习惯也,一种欲望成为习惯,一定有它的起因、过程。童年的恋父情结、少年的爱恋、同性间的性攀比……太多因素让Joe变得离不开性爱,说她需要“性”,不如说她需要通过“性”来获得所有心灵上的缺失,填补欲望的源头,这欲望隐秘而复杂,除却“性”,Joe都找不到更有力量的方式与之抗衡、或与之和解。
导演冯提尔的确是表现性爱的大师,难怪很多影评人愿意评价这部电影“情色却不色情”,正如一位影评人评述的,他的镜头就是会让人产生欲望,然后在观众跟着陷入欲望的时候用血腥暴力或其它极致的手段强烈刺激,让人惊痛,让人不得不撕下“性”的外衣,直视其背后的一切。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43263853504/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1gs1e.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i/212731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