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多一点女老板,该多美好——谈女性创业者与女性消费群(1)
正谋划着今天要怎么落笔写这篇女性消费群体,中午一个客户找过来加速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这位客户要做的是一个新的化妆品品牌。妈蛋,这是我公司第二个大型化妆品项目了,毫无疑问,老板又是男的。我认识的化妆品生产商,销售商。。。妈蛋,为何都是男的。。。 陈鸥、牛尔、毛戈平。。。 国内就剩下一李静姐姐了。真的很想说一句,妈蛋。这可是一个纯粹属于女性的消费市场啊。为啥钱都被男人赚走了。
我一直觉得中国目前的商业形态是,对于女性而言,格外可悲。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APP来看,如同大姨妈这样的精准女性用户定位的app,团队老大柴可纯爷们儿一个。我所认识的一些专门为女性开发互联网产品的,几乎全部都是男老板,甚至团队里一个女的都没有———有的话,也只有前台一个。
其实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塑造,可能衣食住行等传统行业更为重要。其中,让我最愤怒的就是食物!!无论是连锁店,还是街边小店,做餐饮的老板99%都是男的!!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了。
对于大城市里的绝大多数工作女性,我们几乎全部外食。好一点的公司呢人均吃个100、200的CBD附近微软天天吃中8楼,当然也有苦逼的咨询公司淮海中路也就能叫个盒饭。先不说高档餐厅,就说大家都吃的外卖和小吃店,70%米饭+20%肉+10%的蔬菜的比例实在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恶魔般的存在,更别说各种面条米粉那几乎就是95%的碳水化合物。长期吃外卖的都懂,这是标配。
我去年有个客户,是很有文化的男性高管,自己跳出来想做一个连锁的品质白领午餐解决方案,用微信点单。你会发现他着眼的品质在于什么——包装设计、店面设计,以及整个操作流程的全机械化。而对于食物本身的品质,仍然是烧腊煲仔饭,大量米饭,一点点烧味,和几根烫青菜。即使大量女性员工一直对他强调说:“我们想要更多的蔬菜!!更多的蔬菜!!!” 没办法,他根本不会去听——因为在他的mindset里面,吃饭是吃饱的,吃饱是靠吃米和一点点肉的,蔬菜并不重要——多么典型的男性餐饮老板的思维。
民以食为天,可是对男人来说,吃只是为了吃饱和好吃,他们根本没有一根弦去思考健康和不发胖的理念。再举一个例子是各种奶茶店和甜品店的老板,你现在随意走进一家shoppingmall,里面的各种快饮店和布丁、芝士蛋糕等甜品店,老板几乎全部都是男性。亲,我很恳切地说一句,假装是加盟商去参观下这些工厂吧,去了解下这些甜品背后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保证你这辈子再也不想吃一点点甜品。
好,言归正传。这一条由男老板和男性思维主导的全产业,根本上来说是剥夺了女性拥有更多选择权力的机会。我很多时候中饭很忙,只可以去叫外卖——但是所有的外卖选择全是如出一辙的套餐和面条,我没得选择。我走在商场里,口渴了,我能选择的只有糖精奶茶和奶油做的咖啡,我找不到一个地方出售不加糖的柠檬水。我想要吃一点snacks,对不起,要么就布哥东京布丁杯,要么买个硕大的芝士蛋糕吧——啊喂,你们真的不知道控制热量和身材这样的事情么。
对于食物,我真的很苦大仇深。我没时间走出去坐在饭馆里好好点菜荤素搭配吃一顿,我更没时间自己回家烧个菜补充蛋白质。我能做的,只是打开淘点点,为了填饱肚皮而随便点一份外卖,吃出肚子上一圈又一圈的肉。
如果有做餐饮创业的女性,只一条绝对可以通杀天下—— 五谷杂粮饭+ 大量蔬菜+ 少量健康肉。这就够了,其他,什么也不需要了。
从餐饮回到女性市场的本质,我们女性市场的真正痛点,在于基础的、便捷的选择,不符合我们真正的需求——瘦!!! 美!!!! 任何一个女人,文化水平无论高低,心里都在咆哮——我要瘦啊!! 我们花几千块钱和大量时间办健身卡,只是为了抵消多余几口所吃进去的热量。偏偏健身的方式又并不便捷,又难坚持。开健身房的人赚到的钱——都是我们办了卡之后没去的钱。
或者,我再简化一点,能够把握住女性市场的刚需——瘦和美,是永恒不变的本质。但如何达到这两个本质,如何真正成功,再于尽量简化这个过程,让它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还是智商上,都不需要太复杂。我没有丝毫贬低女性的意思,并不是说女性的头脑简单,意志力薄弱,这是人性,绝大多数人要的东西都要短平快立竿见影。(装逼需求男女通用,此处不谈)
我给大家分析几款产品:
1、针对瘦的需求: 做吃的,肯定比做任何仪器要好。因为方便,而且但凡买过一次仪器的人都知道自己不会坚持用,所以不会回购。而各种吃的,蜂蜜啊,酵素啊,即使效果不明显,至少过程简单,而且过程不痛苦。
举个例子:Vcleanse,维果清。 两个哈佛女孩把美国的断食的果蔬汁理念搬到中国来了,推出了3天的断食套餐,也就是3天不吃饭,只喝他们家的果蔬汁,每天喝六瓶不同颜色的。
这个价格是300元一天,也就是300元买6瓶,每瓶50元,建议一个疗程是3-5天。
贵吗?确实很贵。但是1000块钱能让你掉4-5斤肉(which,同样可以用省钱且不吃晚饭的方式达到,而且呢,也不一定真是4-5斤肉,极有可能是脱掉的水) Whatever,而且和果蔬汁感觉并不辛苦啊。于是购买者相当多,目前发展势头看起来很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配送)
我把这个案例放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去讨论的时候,大多数女性回复说:自己会买(除了大学生屌丝外,均为月收入至少10000+ 的高知女性),而大多数男性回复(绝大多数也是收入很高的高知识男性)说:这么贵,为啥不自己榨汁呢? (男同胞不懂,要天天榨汁太麻烦,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麻烦而放弃的)。
所以,你看这个Vcleanse,用的也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不过是蔬果,300元的售价,只算材料成本绝不会超过20元钱。那你花300元买的到底是什么呢??—— 高净值女性买的是轻松的能掉4斤肉。就值得花这钱。
同理,与Vcleanse 同样的替代产品包括—— 康宝莱的代餐奶昔,各种代餐粉粉或milkshake,这个市场相当大,认真研究下。很多人做康宝莱奶昔的代理的,好像不少人也说这个确实有效——冲点低热量饱腹感强的粉来代替晚餐,能不瘦么。就看你舍不舍得花个几大百元钱了。
2、最近风投很喜欢投的——化妆品导购硬件
我认识的好几家现在都在做这个,一个手机外置摄像头,一个app,用这个摄像头拍一下,就知道自己的皮肤状况,然后该app就会根据你的皮肤状况推荐——补水,美白,blabla各种产品。
其中有一家已经某著名风投投了N千万了,日本的美肌魔镜也进入中国,还有好几家也在做类似的产品。
对于这样的产品,我只想评论说——脱了裤子放屁。
毫无疑问,这几家老板和风投都是男的。才会如此不了解女性究竟是怎么做决策,怎么买东西的。化妆品功能并不复杂,基本的功能也就是 美白+ 保湿+ 控油 三个品类,在此基础上,才是各种抗敏感抗痘的细分需求。
有多少人曾经走到专柜,去测试一下皮肤的含水量,然后再听BA的话乖乖买下某款产品呢?大凡是比较热门的化妆品,尝试个几款,闺蜜之间相互换用推荐一下,很快就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了。感觉比数据更灵敏,对于女性尤其如此,皮肤的感受和镜子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数据则不是。太干了就多点油,太油了就多点控油成分。哪有那么复杂呢?
别指望女性根据数据做出购买决策,依赖感觉就够了。
3、健身—— 男性VS女性,谈谈NIKE NTC这款好产品
有一点钱,有一点闲,又有一点时间之后,健身是迫在眉睫的话题。
如果在国外,女性也会像男性一样系统的学习健身的理论。不过在国内,因为健身培训系统和理论体系还是太复杂,所以要系统的学习各种解剖学知识,各种营养学知识,是很难的。
两种解决方法,第一,有钱时间也相对多的,请私教——符合方便快捷的原理。第二,有人给我一整套的,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一个一个动作的傻瓜式教导,就好了。
没错,第二种解决方案就是NIKE NTC的APP,也不需要告诉你每个动作锻炼的原理是什么,肯定这种标准化的动作也不符合多样化的需求。但我每天打开它我就可以开始锻炼了啊,30分钟下来确实强度也不错啊,感觉相当地好啊:)
再看其他健身APP,尤其是做瑜伽练习的APP,拜托你不要按功能列出来让我选,而是应该给我30分钟套餐,早晨套餐,减肚子套餐,给我揉进去几个动作,我打开之后就傻瓜一样地跟着做就可以了啊。这才叫优质的用户体验啊。
这个世界跟女性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叫做———————— GEEK思维。
男性没办法切身的理解女性的需求,再懂女性心理的男人也很难。但是却又大把大把的男性,做着女性生意,赚着大钱——这其中许多生意往往是毁灭女性之美的(再一次对食品工业提出严正抗议!!!甜品一点也不甜美)
如果这世界上多一点女老板,女开发者,女项目经理,就为女性服务。给女性开参观,开饮品店,开健身房。该有多美好,我能想象得到:)
今天先写到这儿,过几天空了再絮叨一些。
我一直觉得中国目前的商业形态是,对于女性而言,格外可悲。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APP来看,如同大姨妈这样的精准女性用户定位的app,团队老大柴可纯爷们儿一个。我所认识的一些专门为女性开发互联网产品的,几乎全部都是男老板,甚至团队里一个女的都没有———有的话,也只有前台一个。
其实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塑造,可能衣食住行等传统行业更为重要。其中,让我最愤怒的就是食物!!无论是连锁店,还是街边小店,做餐饮的老板99%都是男的!!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了。
对于大城市里的绝大多数工作女性,我们几乎全部外食。好一点的公司呢人均吃个100、200的CBD附近微软天天吃中8楼,当然也有苦逼的咨询公司淮海中路也就能叫个盒饭。先不说高档餐厅,就说大家都吃的外卖和小吃店,70%米饭+20%肉+10%的蔬菜的比例实在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恶魔般的存在,更别说各种面条米粉那几乎就是95%的碳水化合物。长期吃外卖的都懂,这是标配。
我去年有个客户,是很有文化的男性高管,自己跳出来想做一个连锁的品质白领午餐解决方案,用微信点单。你会发现他着眼的品质在于什么——包装设计、店面设计,以及整个操作流程的全机械化。而对于食物本身的品质,仍然是烧腊煲仔饭,大量米饭,一点点烧味,和几根烫青菜。即使大量女性员工一直对他强调说:“我们想要更多的蔬菜!!更多的蔬菜!!!” 没办法,他根本不会去听——因为在他的mindset里面,吃饭是吃饱的,吃饱是靠吃米和一点点肉的,蔬菜并不重要——多么典型的男性餐饮老板的思维。
民以食为天,可是对男人来说,吃只是为了吃饱和好吃,他们根本没有一根弦去思考健康和不发胖的理念。再举一个例子是各种奶茶店和甜品店的老板,你现在随意走进一家shoppingmall,里面的各种快饮店和布丁、芝士蛋糕等甜品店,老板几乎全部都是男性。亲,我很恳切地说一句,假装是加盟商去参观下这些工厂吧,去了解下这些甜品背后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保证你这辈子再也不想吃一点点甜品。
好,言归正传。这一条由男老板和男性思维主导的全产业,根本上来说是剥夺了女性拥有更多选择权力的机会。我很多时候中饭很忙,只可以去叫外卖——但是所有的外卖选择全是如出一辙的套餐和面条,我没得选择。我走在商场里,口渴了,我能选择的只有糖精奶茶和奶油做的咖啡,我找不到一个地方出售不加糖的柠檬水。我想要吃一点snacks,对不起,要么就布哥东京布丁杯,要么买个硕大的芝士蛋糕吧——啊喂,你们真的不知道控制热量和身材这样的事情么。
对于食物,我真的很苦大仇深。我没时间走出去坐在饭馆里好好点菜荤素搭配吃一顿,我更没时间自己回家烧个菜补充蛋白质。我能做的,只是打开淘点点,为了填饱肚皮而随便点一份外卖,吃出肚子上一圈又一圈的肉。
如果有做餐饮创业的女性,只一条绝对可以通杀天下—— 五谷杂粮饭+ 大量蔬菜+ 少量健康肉。这就够了,其他,什么也不需要了。
从餐饮回到女性市场的本质,我们女性市场的真正痛点,在于基础的、便捷的选择,不符合我们真正的需求——瘦!!! 美!!!! 任何一个女人,文化水平无论高低,心里都在咆哮——我要瘦啊!! 我们花几千块钱和大量时间办健身卡,只是为了抵消多余几口所吃进去的热量。偏偏健身的方式又并不便捷,又难坚持。开健身房的人赚到的钱——都是我们办了卡之后没去的钱。
或者,我再简化一点,能够把握住女性市场的刚需——瘦和美,是永恒不变的本质。但如何达到这两个本质,如何真正成功,再于尽量简化这个过程,让它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还是智商上,都不需要太复杂。我没有丝毫贬低女性的意思,并不是说女性的头脑简单,意志力薄弱,这是人性,绝大多数人要的东西都要短平快立竿见影。(装逼需求男女通用,此处不谈)
我给大家分析几款产品:
1、针对瘦的需求: 做吃的,肯定比做任何仪器要好。因为方便,而且但凡买过一次仪器的人都知道自己不会坚持用,所以不会回购。而各种吃的,蜂蜜啊,酵素啊,即使效果不明显,至少过程简单,而且过程不痛苦。
举个例子:Vcleanse,维果清。 两个哈佛女孩把美国的断食的果蔬汁理念搬到中国来了,推出了3天的断食套餐,也就是3天不吃饭,只喝他们家的果蔬汁,每天喝六瓶不同颜色的。
![]() |
Vcleanse果蔬汁 |
这个价格是300元一天,也就是300元买6瓶,每瓶50元,建议一个疗程是3-5天。
贵吗?确实很贵。但是1000块钱能让你掉4-5斤肉(which,同样可以用省钱且不吃晚饭的方式达到,而且呢,也不一定真是4-5斤肉,极有可能是脱掉的水) Whatever,而且和果蔬汁感觉并不辛苦啊。于是购买者相当多,目前发展势头看起来很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配送)
我把这个案例放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去讨论的时候,大多数女性回复说:自己会买(除了大学生屌丝外,均为月收入至少10000+ 的高知女性),而大多数男性回复(绝大多数也是收入很高的高知识男性)说:这么贵,为啥不自己榨汁呢? (男同胞不懂,要天天榨汁太麻烦,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麻烦而放弃的)。
所以,你看这个Vcleanse,用的也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不过是蔬果,300元的售价,只算材料成本绝不会超过20元钱。那你花300元买的到底是什么呢??—— 高净值女性买的是轻松的能掉4斤肉。就值得花这钱。
同理,与Vcleanse 同样的替代产品包括—— 康宝莱的代餐奶昔,各种代餐粉粉或milkshake,这个市场相当大,认真研究下。很多人做康宝莱奶昔的代理的,好像不少人也说这个确实有效——冲点低热量饱腹感强的粉来代替晚餐,能不瘦么。就看你舍不舍得花个几大百元钱了。
2、最近风投很喜欢投的——化妆品导购硬件
我认识的好几家现在都在做这个,一个手机外置摄像头,一个app,用这个摄像头拍一下,就知道自己的皮肤状况,然后该app就会根据你的皮肤状况推荐——补水,美白,blabla各种产品。
其中有一家已经某著名风投投了N千万了,日本的美肌魔镜也进入中国,还有好几家也在做类似的产品。
对于这样的产品,我只想评论说——脱了裤子放屁。
毫无疑问,这几家老板和风投都是男的。才会如此不了解女性究竟是怎么做决策,怎么买东西的。化妆品功能并不复杂,基本的功能也就是 美白+ 保湿+ 控油 三个品类,在此基础上,才是各种抗敏感抗痘的细分需求。
有多少人曾经走到专柜,去测试一下皮肤的含水量,然后再听BA的话乖乖买下某款产品呢?大凡是比较热门的化妆品,尝试个几款,闺蜜之间相互换用推荐一下,很快就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了。感觉比数据更灵敏,对于女性尤其如此,皮肤的感受和镜子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数据则不是。太干了就多点油,太油了就多点控油成分。哪有那么复杂呢?
别指望女性根据数据做出购买决策,依赖感觉就够了。
3、健身—— 男性VS女性,谈谈NIKE NTC这款好产品
有一点钱,有一点闲,又有一点时间之后,健身是迫在眉睫的话题。
如果在国外,女性也会像男性一样系统的学习健身的理论。不过在国内,因为健身培训系统和理论体系还是太复杂,所以要系统的学习各种解剖学知识,各种营养学知识,是很难的。
两种解决方法,第一,有钱时间也相对多的,请私教——符合方便快捷的原理。第二,有人给我一整套的,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一个一个动作的傻瓜式教导,就好了。
没错,第二种解决方案就是NIKE NTC的APP,也不需要告诉你每个动作锻炼的原理是什么,肯定这种标准化的动作也不符合多样化的需求。但我每天打开它我就可以开始锻炼了啊,30分钟下来确实强度也不错啊,感觉相当地好啊:)
再看其他健身APP,尤其是做瑜伽练习的APP,拜托你不要按功能列出来让我选,而是应该给我30分钟套餐,早晨套餐,减肚子套餐,给我揉进去几个动作,我打开之后就傻瓜一样地跟着做就可以了啊。这才叫优质的用户体验啊。
这个世界跟女性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叫做———————— GEEK思维。
男性没办法切身的理解女性的需求,再懂女性心理的男人也很难。但是却又大把大把的男性,做着女性生意,赚着大钱——这其中许多生意往往是毁灭女性之美的(再一次对食品工业提出严正抗议!!!甜品一点也不甜美)
如果这世界上多一点女老板,女开发者,女项目经理,就为女性服务。给女性开参观,开饮品店,开健身房。该有多美好,我能想象得到:)
今天先写到这儿,过几天空了再絮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