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吹的春天的夜的我的无病呻吟许是无关痛痒
在哈尔滨停留了5年,至少要达到7年,可能更久。无论是68线还是104,现在是94或107,都要经过和兴十一道街的世纪联华楼上的名岛海鲜。那是一片高大的环形的楼,很壮丽,至少在2009年秋天的我看来。阑珊的灯火,霓虹的灯光,暗自握拳,一定要来一次:“名岛海鲜”。这个搞笑的段子我给好多朋友讲过,是自嘲也是伺机回忆。回忆回忆里的那些年,用王朔的话就是,“日子像松紧带,一会短一会长,又像三级跳远,有时每一步都能数清,有时一跃过去很多月,时间如同迅速贬值的钞票,面额很大,不值什么。”
其实后来一直没有去过那里,即使后来知道那是一家并不贵的海鲜自助,即使后来无数次的经过,无数次的观望。海鲜我并不想吃了,现在吃一点就会过敏。可依旧吸引,是那里的光。还有和兴三道街的“万家灯火”酒店,白天普普通通一家店,到晚上就会魔术般的富丽堂皇起来,美得让我有“万家灯火”的错觉。看吧,阶段性矫情。今天晚上,在我感叹四月终将逝去的晚上,春雨还没唤起迟钝的枝桠可路面湿漉漉的晚上,我又一次经过和兴路,经过这两家店,并终于想明白五年了,我矫情的点在哪里-——这里并不是我的家阿。和兴路,学府路,新阳路,那一条路都不通往我家,没有等在家里的爸妈。南岗有这两家饭店,道里有更豪华的,香格里拉连路过都没有路过呢,无论哪里,我都走不进去,至少步履维艰,至少在这几年。所以我没有归属感,在这座城市我找不到归属感,更不要提安全感,我孤立无援。尤其是夜晚,夜晚的公交车上,自卑像蓝黑墨水浸入水中,扩散深入,我深知,那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虚点,像袜子上的一个洞,别人看不到,我自己心知肚明。比如我走到大厦林立的楼区,就会莫名的害怕。 好在我是个信誓旦旦的姑娘,转念,也就忘了,明天依旧要在早晨明亮地站起,把我的太阳投入天空。 柴姑娘说,这世界上有一种力量,比什么都柔弱,但比恐惧更强大。没错,我处在逆境中(这逆境体现在我的怠惰、拖延、安于现状等等这些杀人不见血的东西,羡艳、妒忌、中伤、怨念的背后,是对自己无能的排遣和不知所措。)可在逆境中说逆境实在太像祥林嫂的抱怨,只有在顺境中说逆境才比较像成功人士的传记,我要自己相信,所有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都会像面对末日那样绝望,过着买卫生巾都要比对几个牌子算价格的日子,不过一切都会好的,就像这个无数个流言中劫后余生的坚强星球。
怕煽情,总是强调客观,刻意抽离,可还是矫情了。最近在读《一个人与这个时代》,不爱读,白岩松很爱用”我觉得“这仨字儿,不喜欢主观色彩浓厚,略带自命清高意味的字眼。但不可否认白岩松确有才气,张弛有度,直指人心。他的文字让我始终相信这是一个衡量能力的年代,无论有多么不公平的现实摆在眼前,我都会相信等价交换。无论得到了什么,一定会有所失去。而丢掉的也会以另一种方式盛大归来。我寄托未来,有更好的东西等我在未来。那么现在,寄胸怀于八荒,望坦荡于永日,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以梦为马,晨要担当,暮要担当,毁也安详,誉也安详。所有不朽,变成须臾,淡然经过,所有须臾,化为不朽,累计永恒。任天上流云的辉光,一如千年的翻过我们的脸。我是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其实后来一直没有去过那里,即使后来知道那是一家并不贵的海鲜自助,即使后来无数次的经过,无数次的观望。海鲜我并不想吃了,现在吃一点就会过敏。可依旧吸引,是那里的光。还有和兴三道街的“万家灯火”酒店,白天普普通通一家店,到晚上就会魔术般的富丽堂皇起来,美得让我有“万家灯火”的错觉。看吧,阶段性矫情。今天晚上,在我感叹四月终将逝去的晚上,春雨还没唤起迟钝的枝桠可路面湿漉漉的晚上,我又一次经过和兴路,经过这两家店,并终于想明白五年了,我矫情的点在哪里-——这里并不是我的家阿。和兴路,学府路,新阳路,那一条路都不通往我家,没有等在家里的爸妈。南岗有这两家饭店,道里有更豪华的,香格里拉连路过都没有路过呢,无论哪里,我都走不进去,至少步履维艰,至少在这几年。所以我没有归属感,在这座城市我找不到归属感,更不要提安全感,我孤立无援。尤其是夜晚,夜晚的公交车上,自卑像蓝黑墨水浸入水中,扩散深入,我深知,那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虚点,像袜子上的一个洞,别人看不到,我自己心知肚明。比如我走到大厦林立的楼区,就会莫名的害怕。 好在我是个信誓旦旦的姑娘,转念,也就忘了,明天依旧要在早晨明亮地站起,把我的太阳投入天空。 柴姑娘说,这世界上有一种力量,比什么都柔弱,但比恐惧更强大。没错,我处在逆境中(这逆境体现在我的怠惰、拖延、安于现状等等这些杀人不见血的东西,羡艳、妒忌、中伤、怨念的背后,是对自己无能的排遣和不知所措。)可在逆境中说逆境实在太像祥林嫂的抱怨,只有在顺境中说逆境才比较像成功人士的传记,我要自己相信,所有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都会像面对末日那样绝望,过着买卫生巾都要比对几个牌子算价格的日子,不过一切都会好的,就像这个无数个流言中劫后余生的坚强星球。
怕煽情,总是强调客观,刻意抽离,可还是矫情了。最近在读《一个人与这个时代》,不爱读,白岩松很爱用”我觉得“这仨字儿,不喜欢主观色彩浓厚,略带自命清高意味的字眼。但不可否认白岩松确有才气,张弛有度,直指人心。他的文字让我始终相信这是一个衡量能力的年代,无论有多么不公平的现实摆在眼前,我都会相信等价交换。无论得到了什么,一定会有所失去。而丢掉的也会以另一种方式盛大归来。我寄托未来,有更好的东西等我在未来。那么现在,寄胸怀于八荒,望坦荡于永日,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以梦为马,晨要担当,暮要担当,毁也安详,誉也安详。所有不朽,变成须臾,淡然经过,所有须臾,化为不朽,累计永恒。任天上流云的辉光,一如千年的翻过我们的脸。我是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