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血色月光下的豆蔻之恋
![]() |
二话不说,图先 |
首先,我要说,有这样的字眼“惊悚大片《暮光之城》”,我完全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好笑,无论“惊悚”还是“大片”,和这部电影好像都不沾边……
某女知道我一向钟爱吸血鬼相关电影,我调碟子的时候她很激动地翻出这张碟给我,说好看,那阵子《暮光之城》《暮光之城》的确实也不绝于耳,随迫不及待看之。
看完, 我 很失望,注意,只是我,并不是说这部片子烂到能让我都失望,只是我是把它当吸血鬼片看的(请自行联想《黑夜传说》《范海辛》),我听说他是一部“好看的吸血鬼电影”……,但是其实说这话的人的意思是,这是一部“吸血鬼”电影,很“好看”,这和“好看的吸血鬼电影”完全是2个概念……
你看,人和人之间就是这么容易产生误会……
说了那么多不幸,失望,也不是说《暮光之城》就一无是处。
CBS曾于2007年播出过一部吸血鬼题材的电视剧《血色月光》,故事围绕着不死的私家侦探Mick St. John如何用自己敏锐的吸血鬼感知力解决一桩桩疑难案件展开,但终因收视率不佳在播出到第二季时被CBS无情地砍下。本来这样反类型的吸血鬼题材本身就包含着诸多吸引眼球的因素,吸血鬼从善、人鬼之间的不伦之恋、犯罪题材的魔幻背景等等,而根据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小说《暮光之城:暮色》改编的电影正是在这样一种反类型的吸血鬼题材上进行再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吸血鬼电影品种。
改编自畅销小说电影的最大优势在于,小说的影响力能够给影片制造未映先热的效应,《暮光之城:暮色》本身就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读者的拥护与支持,所以无论电影在物理性质上再怎么烂得天昏地暗海枯石烂,始终会有一群坚实的拥护者。
影片《暮光之城》以原小说中所建立的爱情主轴为线索,在跨越生死的人与吸血鬼之间上演了一部“人鬼情未了”。不过显然《暮光之城》并不是简单地以以往人鬼之间不能实现的悲情别离作为商业卖点,而是把这个已经泛滥成灾的吸血鬼题材从庞大的爱情史诗中抽离,放置到了青少年身上,使之成为如《歌舞青春》之类的校园电影,并将吸血鬼这个老派的恐怖片元素重新打造,让吸血鬼的形象变成一群品味超凡的现代贵族,而且还有点伸张正义的超能英雄味道,让吸血鬼从令人毛骨悚然的印象,变成了另一种充满神秘感又迷人的浪漫童话。《暮光之城》从女主角贝拉娓娓道来的旁白开始,从开头这个略带回忆录色彩的旁白我们大概知道了贝拉来自一个并不怎么和谐的家庭:父母离异之后老娘再嫁、天性敏感内向、自我得不到认同,郁郁寡欢的她搬到西雅图附近的一个小镇去和父亲住。这个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少女在高中校园里和同学始终格格不入。直到她认识了一个俊美又充满着神秘感的爱德华,两人如命中注定般地相互吸引,渐渐地贝拉开始发现她所爱的人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力和不为人知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是一个吸血鬼······
吸血鬼作为西方文化中的反面角色,通常以嗜血如命、残暴凶煞的形象出现在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德拉库拉伯爵,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那部著名的《惊情四百年》就是以德拉库拉伯爵这个人物为背景,影片并不是为了恐怖而恐怖,而是借吸血鬼这么一个悲情的角色讲述了一段跨越几个世纪却又不能实现的不伦之恋。作为恐怖片里的一个次类型,让人们始终对于这些嗜血如命的怪物欲罢不能的,是片中的吸血鬼靠吸血为生,而吸血本身是某种类似禽流感、SARS之类的传染行为,即被吸血鬼咬过的人就会慢慢变成“同我族类”,加入吸血鬼的行列之中,用一些吸血鬼文化的痴迷者的话来说,这个感染同化的过程叫做“二次亲吻”,本来血淋淋的弑生过程就被赋予了一层浪漫色彩,于是吸血鬼的电影不单单只是一种恐怖吓人的电影类型,通常还会因此多了更为复杂的情欲关系。
另外《暮光之城》还建立了另一群很特别的吸血鬼形象。男主角爱德华——虽然影片极力描述猪脚如何的英俊不凡,但是我实在看不出这个《哈4》中的Cedric Diggory到底帅在哪里——一家人隐居在小镇里,宛如吸血鬼中的素食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吸人血,靠着抑制欲望、修身养性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 这群人不但不吓人不恐怖,反而一反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杀生害命的吸血鬼形象的刻板成见,这个吸血鬼家族各个英俊美丽,父亲还是地位崇高的医生,他们住别具品味的别墅、听高雅的古典音乐,成为校园和小镇里一群被崇拜尊敬的现代贵族。这些角色的设计不免让人想起那部每个花痴女孩必修课之一的《夜访吸血鬼》,在这部影片里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几个好莱坞明星变成吸血鬼、夹带着男男相恋的情欲暧昧,吸血鬼已经俨然不是那些让女生望而却步的恐怖片元素,而变成了一种让人心生崇拜的新贵族。
《暮光之城》既没有《夜访吸血鬼》那般幽暗的歌特气息,也没有《七宗罪》那样心理层面的复杂分析。《暮光之城》讨巧的地方在于与其他吸血鬼题材影片始终拘泥于对于一个悲情甚至苦情故事的过度沉溺不同,它将吸血鬼这一恐怖元素同青少年的叛逆与认同危机相结合,使得这部影片拉进了与叛逆心理时期青年少的心理距离。在《暮光之城》中,贝拉同样是一个“问题”少女,虽然这个“问题”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小太妹,父母离异,母亲再嫁,自己只身来到西雅图,心思缜密的她却显得与同龄人格格不入,有了这么一个“问题”式的开头,通过与爱德华及其一家的相识相知过程,最后的结局便是贝拉开头所处的种种心结均得以解开,通过这么一个故事,青少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在这个“问题”少女身上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
《暮光之城》中同时也让吸血鬼的能力无限强大,他们不仅可以上天入地、瞬间转移,而且还力大无穷、永生不老,完全拥有类似于所有漫画英雄般的功能,试想一下,把这些吸血鬼的装扮换一下,他们可以是超人、也可是蜘蛛侠,当然也可以是地狱男爵。按照一般漫画逻辑,故事便顺势将吸血鬼分为正邪两派,当然结果肯定是毫无悬念的善必胜恶的完美结局。《暮光之城》让一个被拍到恶俗的吸血鬼故事,综合了浪漫爱情、青春期危机,最终还加入了正邪对决的漫画超级英雄元素,成为一部复合多种类型的青少年电影。
最后告诉那些胆小的观众一个克服恐惧心理的诀窍:试想一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见过鬼,所以下次当自己独处一个幽闭空间时,不要害怕某个黑暗的角落会走出一个恐怖身影,因为能看到鬼,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几千亿分之一机会的幸运。
Robert Pattinson
![]() |
Robert Pattinson,真看不出来帅在哪了,虽然影片中极力用文字来描述他的完美 |
再看我们的阿汤叔
![]() |
Tom Cruise,一把年纪了,还是华丽滴掉渣啊 |
啊,我实在不想说但是我忍不住要吐一下槽,千万别把它当吸血鬼片看啊,太忽悠人了,那个那个那个狼人,只是说了个故事,暗示自己是狼人,然后猪脚在结尾处证实了这一点……这和小明说“我是狼人”,然后小红说“没错,他是”,然后拍下来,告诉你说这是一部关于吸血鬼的电影没什么区别啊。
所以,之所以你现在会看到这篇文章,实在不是我多喜欢这部电影,(注意,下面要点题了)只是,我之前看Casting的时候也是,过于关注Robert Pattinson主看了主演,阿汤叔我对不起你啊,只觉着医生爸爸华丽地哗啦啦的呀(掉渣声……)。其实也不完全怪我是吧,阿汤叔平时这种扮相不多,尤其还弄得这么白。然后前天重看《夜访》……我X啊我X,史上最华丽惊艳优雅邪恶……吸血鬼形象……爱屋及乌对《暮光》突生慕名好感……
再顺便说下(我还真是喜欢 顺便……),Brad Pitt 演华丽丽的吸血鬼穿哥特装还真是不怎么样,尤其还站我们Tom Cruise 哥(这称呼好乱……)旁边,真是——虽然我很不想对你用这个词——丢人现眼,尤其他还要演一个 让其他所有人(老男人……小女孩……多有代表性你看看)都 无论如何想 让他呆在自己身边的“始终如此漂亮”的吸血鬼……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