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
姥爷属蛇,大我六十岁。姥爷的眉目间是典型西南男子那般秀气,含混一口四川话,记忆中和我并没什么过多的交流。家庭相册中他只两张照片让我印象深刻,一张年轻时梳着油头、浓眉大眼、精神奕奕,一张人到中年后显得善目了一些,都是同样的角度,侧得只剩半张右脸,裂开嘴笑。
小时候的冬天,姥爷家还是会烧起蜂窝煤。因为那呛鼻的气味,儿时不懂事的我总是不愿光顾。甚至有一天,我被爸爸妈妈拉拉扯扯拽上楼之后,还大声嚷嚷着“我不要来姥爷家,我要去大姑家”,被妈妈训斥,却没听姥爷说些什么。
但是姥爷家里却有一个我最喜欢的角落。那是一个斑驳破旧、钉在墙上的衣架,上面挂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子,里面装满了书:小人书、画册、简单的故事。刚识字的我总是充满好奇又毫不挑剔,每一次到姥爷家第一件事便是把一整袋的书倒在桌上床上,一本本翻开来看,看过的也要再看上几遍,这样偶尔也能看上一整天。
妈妈嗔怪:“你每次都这样,姥姥姥爷等你走后还要收。”或者“要吃饭了还只知道看书,不知道帮大人端碗筷。”姥爷总是和颜:“她爱看书,就要她看。”
小时候我练习画画写字,画画倒是颇有天赋、颇受好评,唯独写毛笔字总像是入不了门,写的歪歪扭扭,从得不到什么表扬。七岁之际我即随父母搬家,原来家中我曾练习过的大量宣纸便面临着被丢掉的噩运。姥爷要求先看看,妈妈便带着一部分过去,却得到姥爷的首肯,称赞我的字和我的画一样好,留在家里舍不得丢。甚至过了一些时日,妈妈带我去看望姥姥姥爷,姥爷仍旧嚷嚷着要我们再拿一些我写过的毛笔字过去,甚至想要挂一些到墙上。每当这时妈妈都对姥爷哂笑不已,而我则攥着妈妈的手、羞愧地躲到她身后去。
我的那些毛笔字,直到几年前姥姥姥爷再次搬家,都还留着。
姥爷并不那么疼我,但我小时候喜欢的为数不多的那几样姥爷家可以找到的东西,包括几十年前那支正红色的劣质唇膏、我妈妈十八岁那张漂亮的军装照,不论搬家被收起来几次,都会在我无意提起之后再次被悄悄地放出来。
这几年我每每打电话给姥爷家,因为我从听不懂姥爷说些什么,便都只是跟姥姥聊上几句。除了嘱咐注意安全和健康,便是问问我给姥爷买的营养品有没有吃,姥姥便回答:会吃的,会吃的,只是最近吸收不好,歇歇便吃。
昨日妈妈在电话里说姥爷身体虚弱。我问是在家中还是医院。妈妈说还在家里,让我没事打个电话,多多问候。下午时分我便想着,今晚八点等他们起床就打。不料六点半妈妈发来消息,姥爷没了。
正如同夏日突如其来的阵雨,直浇的人透心凉。
脑中闪过的画面,还是六岁的我站在那栋破旧筒子楼的阳台冲着后面一片平房唱着歌,楼下的母鸡咕咕叫、小朋友们冲着我招手,姥爷在身后看着我笑。
妈妈说姥爷离去时只有八十斤。姥爷体质清弱,年轻时也曾帅气精瘦。但随我一天天变大,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小、日趋佝偻。
还好一切如此平静,还好一切本该被岁月冲淡的却在记忆中芳醇永存。
家人的思念将送您上天堂。
2014年4月20日于纽约
小时候的冬天,姥爷家还是会烧起蜂窝煤。因为那呛鼻的气味,儿时不懂事的我总是不愿光顾。甚至有一天,我被爸爸妈妈拉拉扯扯拽上楼之后,还大声嚷嚷着“我不要来姥爷家,我要去大姑家”,被妈妈训斥,却没听姥爷说些什么。
但是姥爷家里却有一个我最喜欢的角落。那是一个斑驳破旧、钉在墙上的衣架,上面挂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子,里面装满了书:小人书、画册、简单的故事。刚识字的我总是充满好奇又毫不挑剔,每一次到姥爷家第一件事便是把一整袋的书倒在桌上床上,一本本翻开来看,看过的也要再看上几遍,这样偶尔也能看上一整天。
妈妈嗔怪:“你每次都这样,姥姥姥爷等你走后还要收。”或者“要吃饭了还只知道看书,不知道帮大人端碗筷。”姥爷总是和颜:“她爱看书,就要她看。”
小时候我练习画画写字,画画倒是颇有天赋、颇受好评,唯独写毛笔字总像是入不了门,写的歪歪扭扭,从得不到什么表扬。七岁之际我即随父母搬家,原来家中我曾练习过的大量宣纸便面临着被丢掉的噩运。姥爷要求先看看,妈妈便带着一部分过去,却得到姥爷的首肯,称赞我的字和我的画一样好,留在家里舍不得丢。甚至过了一些时日,妈妈带我去看望姥姥姥爷,姥爷仍旧嚷嚷着要我们再拿一些我写过的毛笔字过去,甚至想要挂一些到墙上。每当这时妈妈都对姥爷哂笑不已,而我则攥着妈妈的手、羞愧地躲到她身后去。
我的那些毛笔字,直到几年前姥姥姥爷再次搬家,都还留着。
姥爷并不那么疼我,但我小时候喜欢的为数不多的那几样姥爷家可以找到的东西,包括几十年前那支正红色的劣质唇膏、我妈妈十八岁那张漂亮的军装照,不论搬家被收起来几次,都会在我无意提起之后再次被悄悄地放出来。
这几年我每每打电话给姥爷家,因为我从听不懂姥爷说些什么,便都只是跟姥姥聊上几句。除了嘱咐注意安全和健康,便是问问我给姥爷买的营养品有没有吃,姥姥便回答:会吃的,会吃的,只是最近吸收不好,歇歇便吃。
昨日妈妈在电话里说姥爷身体虚弱。我问是在家中还是医院。妈妈说还在家里,让我没事打个电话,多多问候。下午时分我便想着,今晚八点等他们起床就打。不料六点半妈妈发来消息,姥爷没了。
正如同夏日突如其来的阵雨,直浇的人透心凉。
脑中闪过的画面,还是六岁的我站在那栋破旧筒子楼的阳台冲着后面一片平房唱着歌,楼下的母鸡咕咕叫、小朋友们冲着我招手,姥爷在身后看着我笑。
妈妈说姥爷离去时只有八十斤。姥爷体质清弱,年轻时也曾帅气精瘦。但随我一天天变大,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小、日趋佝偻。
还好一切如此平静,还好一切本该被岁月冲淡的却在记忆中芳醇永存。
家人的思念将送您上天堂。
2014年4月20日于纽约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