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四年级169/365,《乌合之众》
4月18日
还没看完这本书,但忍不住先写一点点东西下来,算是做过引子。
这本书购于2011年5月,是5月4号在厦大里面的一个书店买的,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我需要打发一下时间,这本书又不贵,当时又比较喜欢装,但现在想想这一小笔投资真是太明智了。
这本书的译者写了26页的序,然后紧接着是国外学者的30页的序,接下去是5页作者前言,我曾经前后三次拿起本书,但都在读完译者序之前放弃了,原因大概就是译者所站的高度太高,自己理解太过透彻,在大段引用原文以外加入的评论和补充仅仅让作者自high,而读者如我(较少涉猎心理学)就感觉不接地气,我也曾经想过放弃前面这三段序直接看正文,后来觉得还是按照前面三个不同角度的引导先了解一下本书的大概,再继续读,后来终于在三月份回家的飞机上把三段序一口气读完,当我进入到正文部分的时候仿佛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167页的正文之精彩程度简直让人不忍释卷。
勒庞厉害之处并不在于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为全书中基本看不到用统计学方法调查所得数据对某一模型的支持而演化来的大众心理学理论,也许是因为在勒庞的那个年代并不方便做此调查,但我更愿意认为勒庞用他那惊人的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众心理学中无法辩驳的真理,《乌合之众》短小精干的篇幅,言简意赅地把适用于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历史的任何一段时间,世界的任何一个群体的心理学现象展示给了我们,我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开始觉得勒庞列出了一个大众心理学的大纲,后世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可以按照勒庞的这个大概任意挑出一个篇章进行研究,研究所得已经够他们再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了,勒庞的惊人天才在这本书中展露无遗。书中介绍的观点在今天读来依然触目惊心,在这里不方便引用原文,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找来阅读,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2013.4.18:补169/365,挑战心脏
2012.4.18:170@365,被集体照剥夺的个人意识
2011.4.18:D169,西湖真美
还没看完这本书,但忍不住先写一点点东西下来,算是做过引子。
这本书购于2011年5月,是5月4号在厦大里面的一个书店买的,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我需要打发一下时间,这本书又不贵,当时又比较喜欢装,但现在想想这一小笔投资真是太明智了。
这本书的译者写了26页的序,然后紧接着是国外学者的30页的序,接下去是5页作者前言,我曾经前后三次拿起本书,但都在读完译者序之前放弃了,原因大概就是译者所站的高度太高,自己理解太过透彻,在大段引用原文以外加入的评论和补充仅仅让作者自high,而读者如我(较少涉猎心理学)就感觉不接地气,我也曾经想过放弃前面这三段序直接看正文,后来觉得还是按照前面三个不同角度的引导先了解一下本书的大概,再继续读,后来终于在三月份回家的飞机上把三段序一口气读完,当我进入到正文部分的时候仿佛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167页的正文之精彩程度简直让人不忍释卷。
勒庞厉害之处并不在于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为全书中基本看不到用统计学方法调查所得数据对某一模型的支持而演化来的大众心理学理论,也许是因为在勒庞的那个年代并不方便做此调查,但我更愿意认为勒庞用他那惊人的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众心理学中无法辩驳的真理,《乌合之众》短小精干的篇幅,言简意赅地把适用于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历史的任何一段时间,世界的任何一个群体的心理学现象展示给了我们,我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开始觉得勒庞列出了一个大众心理学的大纲,后世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可以按照勒庞的这个大概任意挑出一个篇章进行研究,研究所得已经够他们再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了,勒庞的惊人天才在这本书中展露无遗。书中介绍的观点在今天读来依然触目惊心,在这里不方便引用原文,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找来阅读,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2013.4.18:补169/365,挑战心脏
2012.4.18:170@365,被集体照剥夺的个人意识
2011.4.18:D169,西湖真美
![]() |
D1264,一本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