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山河岁月》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纯文学性质的散文。看了目录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世界文明的书。我不知道能否将这本书归为史书。
初读时,我不禁感叹,原来“历史书”的语言也可以如此优美,譬如在文章开头胡兰成说的那句“因为人是要自己亦是美人,陌上拾得旧花钿,才能知昨天有美人经过的”,不愧是风流才子,写历史亦能写出美人来。语言优美应该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这个特点怎么说呢,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说它是优点是因为能将枯燥单调的史书以一种更优美的姿态展现,吸引读者眼球。说它是缺点呢,毕竟是史书,多用华丽的词藻未免显得浮夸。事实也证明,这被后来很多人所诟病。
从这本书最开始的名字来看,作者自己也是把它定义为一本史书的。如果这是一本史书的话,那它除了欣赏一下胡兰成的写作能力和他的旁征博引的学识,倒真没什么历史参考价值。
首先,这本书写得很乱,虽然他根据不同主题将文章分了很多章节,可具体到每一章节的时候,却并没有很紧凑得围绕主题叙述,而是信马由缰,发挥了作家想到哪儿写哪儿的天马行空的能力。让人觉得文章读起来很没有逻辑,很不舒服。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差点就读不下去了。
其次,写历史,最重要的是内容必须得属实吧。毕竟不是小说,不能随便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可胡兰成却犯了这样一个致命错误。如果这本书拿去给一个搞历史的人看,估计会被气死。毛主席都能让他气得活过来了。关于他的错误,举个例子,他居然说中国不存在奴隶社会,“中国古时原曾有过奴隶,但有奴隶并不是奴隶社会”,而且举杀战国时期杀降卒这一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断,这会不会太草率了一点。
最后,让人很受不了的是这本书民族主义色彩太浓重。历史最讲究客观与公正,不管历史曾经发生过什么,那肯定都有其合理的原因。并不以个人主观情感为转移。我能理解一个人热爱自己国家,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心情。可凡事得有个度吧,太过盲目的话岂不闹笑话。在这本书中,连说一个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作者都非得证明中国女娲造人的故事是最先进的。真是太可爱了。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来“中国向来就比西洋好,现在仍比西洋好,将来还要使全世界皆来生在文明里”这种盲目自信,实在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所以,也许他真的更适合写《今生今世》这种文章。温柔乡里缱绻总比指点江山来得容易。
初读时,我不禁感叹,原来“历史书”的语言也可以如此优美,譬如在文章开头胡兰成说的那句“因为人是要自己亦是美人,陌上拾得旧花钿,才能知昨天有美人经过的”,不愧是风流才子,写历史亦能写出美人来。语言优美应该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这个特点怎么说呢,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说它是优点是因为能将枯燥单调的史书以一种更优美的姿态展现,吸引读者眼球。说它是缺点呢,毕竟是史书,多用华丽的词藻未免显得浮夸。事实也证明,这被后来很多人所诟病。
从这本书最开始的名字来看,作者自己也是把它定义为一本史书的。如果这是一本史书的话,那它除了欣赏一下胡兰成的写作能力和他的旁征博引的学识,倒真没什么历史参考价值。
首先,这本书写得很乱,虽然他根据不同主题将文章分了很多章节,可具体到每一章节的时候,却并没有很紧凑得围绕主题叙述,而是信马由缰,发挥了作家想到哪儿写哪儿的天马行空的能力。让人觉得文章读起来很没有逻辑,很不舒服。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差点就读不下去了。
其次,写历史,最重要的是内容必须得属实吧。毕竟不是小说,不能随便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可胡兰成却犯了这样一个致命错误。如果这本书拿去给一个搞历史的人看,估计会被气死。毛主席都能让他气得活过来了。关于他的错误,举个例子,他居然说中国不存在奴隶社会,“中国古时原曾有过奴隶,但有奴隶并不是奴隶社会”,而且举杀战国时期杀降卒这一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断,这会不会太草率了一点。
最后,让人很受不了的是这本书民族主义色彩太浓重。历史最讲究客观与公正,不管历史曾经发生过什么,那肯定都有其合理的原因。并不以个人主观情感为转移。我能理解一个人热爱自己国家,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心情。可凡事得有个度吧,太过盲目的话岂不闹笑话。在这本书中,连说一个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作者都非得证明中国女娲造人的故事是最先进的。真是太可爱了。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来“中国向来就比西洋好,现在仍比西洋好,将来还要使全世界皆来生在文明里”这种盲目自信,实在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所以,也许他真的更适合写《今生今世》这种文章。温柔乡里缱绻总比指点江山来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