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讲述如何跟着节气吃饭
![]() |
“不时,不食”是中国人饮食最重要的特征。在四季分明的国度,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跟着节气吃饭也一直是和本所坚持以及倡导的饮食理念。在本周五即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将通过捕捉节令美食,展现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表达我们对气候变幻的敏锐感知。
中国人对于时节的关注,首先着眼于粮食的生产。依存于土地的人们世代春种秋收,而时节囊括了农业文明的24节气与72物候。此外,节气变化也意味着许多独特节令美食的出现。本周五的这期节目将通过芒种、立秋、霜降等几个节气,展现了打造美食的原材料在农人手中经历四季轮回生生不息的过程。
![]() |
![]() |
![]() |
《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季开播,就带给网友无限的惊喜与感动,网友们都感叹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能够这么细腻地讲述大中华美食的。和本小编更觉得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表现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对食物的极致追求,对大自然的馈赠而感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透过食物的最好最原始真切的表达。终究,味道才是中国人最浓的乡愁和不解的情怀。
上周五播出的《舌尖2》讲述的就是中国传统烹饪在手艺上无比神秘繁复,它的传承和流变往往以家族或师徒的形式承载。这种心口相传,延续了家的味道,也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基因。
让我们一起期待本周的节目是如何揭开五千年祖先流传下来的二十四节气与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之间的种种奥秘吧。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