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人生的期待函数
身边很多朋友都很在意剧透这件事,在看的美剧不能剧透、看过的电影不能剧透、看过的书也不能剧透,但是昨天突然想到的,为啥在安利好吃的的时候大家就不管剧透了呢
“诶,我跟你讲,XX广场下面的XXX很好吃啊!”
“是么是么”
“对呀,芒果超新鲜,酸奶也不会太甜”
“那样真的很不错啊,什么时候一起去啊”
“好啊好呀”
这样算剧透么
如果一种冰淇淋很好吃,那不是在说出口的时候就被剧透了么,种类(冰淇淋)是熟悉的、口味(芒果或者巧克力)是熟悉的、配餐(布朗尼或者奥利奥)是熟悉的,那么要去尝试和体验的惊喜和期待就彻底被熄灭了么
如果一个餐厅很好吃,那是不是在点餐之前查阅大众点评就是剧透了呢,食客的评语和头牌菜推荐,热门的餐厅还会有照片信息,那么就不会去点热门菜就不会去尝试了呢
好像不会吧,美食这件事重视的本来就是食材的新鲜和口味的合适,虽然说色香味俱全才是上品,但是在农家菜馆也能吃到好味道的经验来说,还是食客本身的美食体验最重要了,品尝之前的期待、品尝之时的心情、品尝之后的后续,再加上类似大厨的心情、天气、餐厅氛围这样的外在因素,才能成就一次令人满足、流连忘返的美食体验吧
对于一个观影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剧情、是主旨还是人物演绎呢,剧情是表达主旨的载体,是能够激荡观者心弦的撩拨,所有的剧评和感想都是和剧情息息相关的,可是这样就不能被剧透了么
对于一个阅读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小说有三元素,情节、人物和环境,可能也是作为最基础元素的情节最重要吧,文字构建空间、空间描绘色彩、色彩营造氛围,在这样的场景下,人物的所作所为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才能让阅读者也能在情节里体验跌宕的人生和情操的陶冶吧
任何外在的事情,电影、书、电视剧、美食、地方名胜都是重在体验的吧,在体验之前构建一个期待方程,朋友的推荐、网络的好评都能给这个期待方程带来正方向的影响,但是剧情一暴露,好像这个方程就被乘上了一个无限小数0.000000001变成了无限小,期待的气泡就“啪”地一下被戳破了
期待方程就这么被解构了,满心的期待和惊喜或者就变成了哭笑打闹“哎,你好烦啊,干嘛跟我剧透啊!那我还去看什么呀看”,剧情难道就真的胜过一切么,电影的视觉效果、人物的细节演绎难道不也是和情节一样重要的元素么,书本封皮里页就是内容简介不也常常是人们买书判断的依据么
就和一道好吃的菜一样,就算每一种原料、配料和温度控制都是我熟悉的,但是也不代表它们的代数加总就能代表这道菜最后的结果了吧,温度带来原料内在的变化——肉类加酒会香是因为脂肪遇酒会产生酚,干香菇会更鲜美是因为风干的过程加速了内部带来鲜美口感的物质的产生——只算是神奇的一方面,原料、配料和物理因素的协调结合然后共同创造味蕾盛宴才是烹饪的终极奥义吧
那么,仅仅因为基本元素——情节——被泄露就自己动手拆掉期待方程,完全放弃或者自暴自弃地去体验就真的会影响体验之中或者体验之后的感受么,我想不会吧,因为他人的转述很少能代表个人的体会,而期待函数的大小对于体验方程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好事物的好一定是好在多方面的,要相信内容、情节这样的东西虽然也是重要的,但是想必也有更多其他的因素是使这个好事物被持久地认为好的依据的
况且,如果剧情胜过一切的话,那所有的交流就只能等待两方都有体验之后才能进行了,只能和体验过的人交流而不能和未体验的人交流,那么好事物不就会被局限么?而一旦不涉及内容,那么好事物的好的依据又是多么单薄呢?
如果真的剧透者死,那么许愿拜佛的、算命卜卦的不也是在对人生剧透么,面对苦难的时候希望提前一万年准备,面对惊喜的时候希望一秒都不要泄露
剧透人生,你的函数还好么
“诶,我跟你讲,XX广场下面的XXX很好吃啊!”
“是么是么”
“对呀,芒果超新鲜,酸奶也不会太甜”
“那样真的很不错啊,什么时候一起去啊”
“好啊好呀”
这样算剧透么
如果一种冰淇淋很好吃,那不是在说出口的时候就被剧透了么,种类(冰淇淋)是熟悉的、口味(芒果或者巧克力)是熟悉的、配餐(布朗尼或者奥利奥)是熟悉的,那么要去尝试和体验的惊喜和期待就彻底被熄灭了么
如果一个餐厅很好吃,那是不是在点餐之前查阅大众点评就是剧透了呢,食客的评语和头牌菜推荐,热门的餐厅还会有照片信息,那么就不会去点热门菜就不会去尝试了呢
好像不会吧,美食这件事重视的本来就是食材的新鲜和口味的合适,虽然说色香味俱全才是上品,但是在农家菜馆也能吃到好味道的经验来说,还是食客本身的美食体验最重要了,品尝之前的期待、品尝之时的心情、品尝之后的后续,再加上类似大厨的心情、天气、餐厅氛围这样的外在因素,才能成就一次令人满足、流连忘返的美食体验吧
对于一个观影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剧情、是主旨还是人物演绎呢,剧情是表达主旨的载体,是能够激荡观者心弦的撩拨,所有的剧评和感想都是和剧情息息相关的,可是这样就不能被剧透了么
对于一个阅读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小说有三元素,情节、人物和环境,可能也是作为最基础元素的情节最重要吧,文字构建空间、空间描绘色彩、色彩营造氛围,在这样的场景下,人物的所作所为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才能让阅读者也能在情节里体验跌宕的人生和情操的陶冶吧
任何外在的事情,电影、书、电视剧、美食、地方名胜都是重在体验的吧,在体验之前构建一个期待方程,朋友的推荐、网络的好评都能给这个期待方程带来正方向的影响,但是剧情一暴露,好像这个方程就被乘上了一个无限小数0.000000001变成了无限小,期待的气泡就“啪”地一下被戳破了
期待方程就这么被解构了,满心的期待和惊喜或者就变成了哭笑打闹“哎,你好烦啊,干嘛跟我剧透啊!那我还去看什么呀看”,剧情难道就真的胜过一切么,电影的视觉效果、人物的细节演绎难道不也是和情节一样重要的元素么,书本封皮里页就是内容简介不也常常是人们买书判断的依据么
就和一道好吃的菜一样,就算每一种原料、配料和温度控制都是我熟悉的,但是也不代表它们的代数加总就能代表这道菜最后的结果了吧,温度带来原料内在的变化——肉类加酒会香是因为脂肪遇酒会产生酚,干香菇会更鲜美是因为风干的过程加速了内部带来鲜美口感的物质的产生——只算是神奇的一方面,原料、配料和物理因素的协调结合然后共同创造味蕾盛宴才是烹饪的终极奥义吧
那么,仅仅因为基本元素——情节——被泄露就自己动手拆掉期待方程,完全放弃或者自暴自弃地去体验就真的会影响体验之中或者体验之后的感受么,我想不会吧,因为他人的转述很少能代表个人的体会,而期待函数的大小对于体验方程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好事物的好一定是好在多方面的,要相信内容、情节这样的东西虽然也是重要的,但是想必也有更多其他的因素是使这个好事物被持久地认为好的依据的
况且,如果剧情胜过一切的话,那所有的交流就只能等待两方都有体验之后才能进行了,只能和体验过的人交流而不能和未体验的人交流,那么好事物不就会被局限么?而一旦不涉及内容,那么好事物的好的依据又是多么单薄呢?
如果真的剧透者死,那么许愿拜佛的、算命卜卦的不也是在对人生剧透么,面对苦难的时候希望提前一万年准备,面对惊喜的时候希望一秒都不要泄露
剧透人生,你的函数还好么
打工妹小萝
(San Francisco Bay Area, United States)
In this world there is a kind of painful progress, longing for what...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