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上海之青浦练塘(2014.05.03)
做攻略的时候 上了练塘政府的网站 正好是个很吉利的数字58888 截图保存占点喜气
练塘,一个上海郊外小镇,是太湖水、汾湖水、淀山湖水的交汇处,这江浙沪三个湖泊的水在练塘合流进入了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后造福了上海几千万人民成为我们生活的水源。
传说小镇名字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东吴的水师驻扎在此,利用这里的池塘训练新兵,久而久之形成了集市,就以练塘得名。当然还有人考证说是因为五代十国时福建名人章仔钧辞官后和练夫人曾经居住在这里,因为大宅旁有一硕大的池塘而得名练塘。名字的来源当然只是传说,而古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的景色是江南小镇练塘的独特之处。
练塘古镇简单,简单得只有“一条河流两排房、石板隔水双相望”了,但练塘的民国建筑却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这些白墙黑瓦的民房和垂柳之间的十几座桥梁怡然是天作之合。由于是陈云老先生的故乡,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立新功”在这里没有盛行。同样在上海郊区,练塘古镇少了七宝镇的喧闹,朱家角的繁华。这里,既没有商铺遍地,也没有亭台楼阁。生活着的人们保持着悠然自得的心态,随处可见洗衣晾晒、刷锅做饭的原住民。
交通线:先到青浦汽车站 再做青枫线 /青蒸线 /青小线 /青石线 到练塘下车即可
在经过2个小时的晃晃悠悠 和12元的交通费支出后 传说中的练塘就到了
先沿河边的下塘街走起:
颜安小学 大门紧闭 里面偷偷看一眼 一团乱
救火会 小小的练塘竟然有2个救火会 发现都没有消防车 万一有火灾就引用这个小河里的水莫非是
陈云纪念馆+陈云故居
小镇上最有气势的建筑就是陈云纪念馆 上下共三层 8个展厅 咳咳咳 为了和谐不说别的。。。
红旗老车
纪念馆前的小河里高富帅的大白鹅和鸳鸯
陈云故居和纪念馆是一起的
下塘街44弄 沿着走进去倒是别有风景 有一排沿河敞廊和连着的数幢老房
灵恩堂
西耶稣堂。1944年在顺德桥西首(原善泰米行后面)筑造教堂布道,占地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后因房屋湫隘。1950年,又在混堂浜购地3.5亩建造教堂,总堂在苏州,属使徒信心会系统,总堂牧师沈树本兼管该堂。1998年,变更堂名为“练塘灵恩堂”。
继续往前 是前进街
陆家米行
这个米行高墙建筑 有气势 走进去一看古建筑的木结构和雕花都保持比较完好
酱园
阜康酱园为练塘镇上最大的一家商店。建于一九一九年,沿着三里市 河向西,在市河折向西南的拐角处,一座气魄雄伟的石库门建筑就出现在眼前。阜康酱园是典型的前店后工场布局,石库门内为门市部,后面设工场间,有酿酒、造 酱、饴糖,酱菜加工等工场。该酱园店主及职工十分敬业,每天门店关门,职工必将白天使用过的工具如买卖酒类,酱类用过的吊子,杓子等全部进行清洗,以备第 二天使用。酿酒工场酿酒必取镇西北叶厍荡水,因该水水质醇厚,用仿三白法(白水、白米、白面)酿酒,味甜色清,受到食客的青睐。由于经营得当,该店建成后,又在镇上开设东号和西号两处分店,拥 有职工一百多人,产品大量销往上海及周边地区。目前,阜康酱园外墙立面保存完好,为青砖砌筑,上有“酱园”两字,檐口处及门上方有砖雕线脚和匾额题字“阜 康酱园”两侧石板护壁线脚精致。天进内壁及风火墙基本保存完好,已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而加以保护。
隐真道院
现在是老年活动室 大门紧闭 门口有2个大大的石碑
东风街
小时候看到的杂货店 里面货品很齐全 城市里已经消失的痰盂 热水瓶 统统都有
练塘的桥没有金泽的有名 但还是有几座古桥可以慢慢欣赏
顺德桥
练塘镇最古老的桥,在练塘西市梢,元至正间建,清顺治间、康熙五十八年、乾隆四十九年3次重修。桥共有3跨,中跨为航道。桥栏、桥面均为花岗岩长条石,桥柱为青石,长条形,南北各3块,并列而成石壁式,结构简洁,具有元代桥梁特色。桥上有楹联:“九峰列翠重镇,桃源早发,鹤荡渔歌晚唱,三泖行帆”。楹联描绘了练塘镇的秀丽风光,联中“九峰列翠、三泖行帆、鹤荡渔歌”,均名列练塘八景。
朝真桥,俗称圣堂桥。在隐真道院前,桥因院而获名。初系木桥,岁久倾圮。
义学桥
惠世庵桥,俗称义学桥。明天启年间造。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单拱式石桥,造型美观,小巧玲珑,保存完好。干柱雕有石狮四只,形态不同,惟妙惟肖。“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作封建饰品,遭到损坏。1994年,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加固维修。
练塘游客很少 所以很清静 有些地方已经有改建的那种商业痕迹 劝大家早去 下面几张是随意掐的
古镇人民精神世界也挺丰富的 除了有个电影院外 还有个活动中心
至此本来打算去朱家角逛逛的 但是看了海马的路书后 发现此处还有2个宝贝 因为地图上没有标识 问了2位老太太 于是赶紧加紧步伐 先去了天光寺 没想到这一走 足足一个半小时 累屎我了。。。
天光寺
始建于明代的张联村圆通庵梁架结构高大、完整,在练塘镇的同类建筑中年代相对久远,保存尚好;建于清代末年的;建于清末的前进街202弄7号民居保存较好,尤其是檐枋刻有三国演义故事浮雕,木柱上 方牛腿饰有倒挂狮首圆雕,极为精美罕见;位于前进街的西王同兴咸货店,风貌如旧,是20世纪初练塘市镇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建于唐朝天佑年间,位于练塘镇东1公里处新朱枫公路的交叉口。寺院为三进式寺院,进山门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总占地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885平方米,其中:天王殿124平方米,大雄宝殿174平方米,其他殿房267平方米,辅助用房320平方米。天王殿前立着沈陈碑记。
天光寺里面几乎没有人 游客只有我一个 既来之有一定要上香来着的
往天主堂的方向赶紧走 问路人几乎没人知道天主堂在哪里 顿时真后悔前面的老太太没有一起问清楚 后来看地址是钟联村 保安说钟联村就在前面 你去那问问 我又紧赶慢赶走到钟联村 遇见一位住在此地的小姑娘 她说在前面 然后右拐 总算到了 结果结果也是大门紧闭 问了隔壁厂子的师傅 此教堂平时也没人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太太在里面
天主堂
教堂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非常非常漂亮。在主堂前,左右各有一幢纯中式的歇山顶式的房屋,感觉就象两座小庙。高耸的塔楼用红砖和青砖相间筑成,具有西方装饰风格,上有天主堂和礼门字样,而弥撒大堂却是水乡建筑风格。
光绪34年(1908)兴建,第二年完工,堂名为圣母始胎堂,其土地是由当地两户人家捐赠给教堂的。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进驻,构筑防御工 事,作为据点。1941年4月25日,忠义救国军曾进攻试图端掉这个据点,但未成功。解放后,由粮管所使用,作为仓库。1997年,归还天主教,并修 复,2003年复堂。
PS:
1练塘是著名的茭白产地 一般要到6月份是新鲜茭白上市的时候 喜欢吃茭白的TX可以6月份去
2 在天光寺不到一点点的路口 有个台湾大爷在卖草莓和芒果 相当不错 我不收一分广告费给打下广告 走过路过 千万不要错过 相当不错
3 走完古镇 有兴趣的TX 可以先去天主堂 然后再回过来去天光寺 汽车是有一站就在天光寺
![]() |
练塘,一个上海郊外小镇,是太湖水、汾湖水、淀山湖水的交汇处,这江浙沪三个湖泊的水在练塘合流进入了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后造福了上海几千万人民成为我们生活的水源。
传说小镇名字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东吴的水师驻扎在此,利用这里的池塘训练新兵,久而久之形成了集市,就以练塘得名。当然还有人考证说是因为五代十国时福建名人章仔钧辞官后和练夫人曾经居住在这里,因为大宅旁有一硕大的池塘而得名练塘。名字的来源当然只是传说,而古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的景色是江南小镇练塘的独特之处。
练塘古镇简单,简单得只有“一条河流两排房、石板隔水双相望”了,但练塘的民国建筑却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这些白墙黑瓦的民房和垂柳之间的十几座桥梁怡然是天作之合。由于是陈云老先生的故乡,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立新功”在这里没有盛行。同样在上海郊区,练塘古镇少了七宝镇的喧闹,朱家角的繁华。这里,既没有商铺遍地,也没有亭台楼阁。生活着的人们保持着悠然自得的心态,随处可见洗衣晾晒、刷锅做饭的原住民。
交通线:先到青浦汽车站 再做青枫线 /青蒸线 /青小线 /青石线 到练塘下车即可
在经过2个小时的晃晃悠悠 和12元的交通费支出后 传说中的练塘就到了
![]() |
先沿河边的下塘街走起:
颜安小学 大门紧闭 里面偷偷看一眼 一团乱
![]() |
![]() |
救火会 小小的练塘竟然有2个救火会 发现都没有消防车 万一有火灾就引用这个小河里的水莫非是
![]() |
陈云纪念馆+陈云故居
小镇上最有气势的建筑就是陈云纪念馆 上下共三层 8个展厅 咳咳咳 为了和谐不说别的。。。
![]() |
红旗老车
![]() |
![]() |
![]() |
![]() |
纪念馆前的小河里高富帅的大白鹅和鸳鸯
![]() |
陈云故居和纪念馆是一起的
![]() |
![]() |
![]() |
下塘街44弄 沿着走进去倒是别有风景 有一排沿河敞廊和连着的数幢老房
![]() |
![]() |
灵恩堂
西耶稣堂。1944年在顺德桥西首(原善泰米行后面)筑造教堂布道,占地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后因房屋湫隘。1950年,又在混堂浜购地3.5亩建造教堂,总堂在苏州,属使徒信心会系统,总堂牧师沈树本兼管该堂。1998年,变更堂名为“练塘灵恩堂”。
![]() |
继续往前 是前进街
陆家米行
这个米行高墙建筑 有气势 走进去一看古建筑的木结构和雕花都保持比较完好
![]() |
![]() |
![]() |
![]() |
![]() |
酱园
阜康酱园为练塘镇上最大的一家商店。建于一九一九年,沿着三里市 河向西,在市河折向西南的拐角处,一座气魄雄伟的石库门建筑就出现在眼前。阜康酱园是典型的前店后工场布局,石库门内为门市部,后面设工场间,有酿酒、造 酱、饴糖,酱菜加工等工场。该酱园店主及职工十分敬业,每天门店关门,职工必将白天使用过的工具如买卖酒类,酱类用过的吊子,杓子等全部进行清洗,以备第 二天使用。酿酒工场酿酒必取镇西北叶厍荡水,因该水水质醇厚,用仿三白法(白水、白米、白面)酿酒,味甜色清,受到食客的青睐。由于经营得当,该店建成后,又在镇上开设东号和西号两处分店,拥 有职工一百多人,产品大量销往上海及周边地区。目前,阜康酱园外墙立面保存完好,为青砖砌筑,上有“酱园”两字,檐口处及门上方有砖雕线脚和匾额题字“阜 康酱园”两侧石板护壁线脚精致。天进内壁及风火墙基本保存完好,已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而加以保护。
![]() |
隐真道院
现在是老年活动室 大门紧闭 门口有2个大大的石碑
![]() |
东风街
小时候看到的杂货店 里面货品很齐全 城市里已经消失的痰盂 热水瓶 统统都有
![]() |
![]() |
![]() |
![]() |
练塘的桥没有金泽的有名 但还是有几座古桥可以慢慢欣赏
顺德桥
练塘镇最古老的桥,在练塘西市梢,元至正间建,清顺治间、康熙五十八年、乾隆四十九年3次重修。桥共有3跨,中跨为航道。桥栏、桥面均为花岗岩长条石,桥柱为青石,长条形,南北各3块,并列而成石壁式,结构简洁,具有元代桥梁特色。桥上有楹联:“九峰列翠重镇,桃源早发,鹤荡渔歌晚唱,三泖行帆”。楹联描绘了练塘镇的秀丽风光,联中“九峰列翠、三泖行帆、鹤荡渔歌”,均名列练塘八景。
![]() |
![]() |
朝真桥,俗称圣堂桥。在隐真道院前,桥因院而获名。初系木桥,岁久倾圮。
![]() |
义学桥
惠世庵桥,俗称义学桥。明天启年间造。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单拱式石桥,造型美观,小巧玲珑,保存完好。干柱雕有石狮四只,形态不同,惟妙惟肖。“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作封建饰品,遭到损坏。1994年,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加固维修。
![]() |
练塘游客很少 所以很清静 有些地方已经有改建的那种商业痕迹 劝大家早去 下面几张是随意掐的
![]() |
![]() |
![]() |
![]() |
![]() |
![]() |
![]() |
古镇人民精神世界也挺丰富的 除了有个电影院外 还有个活动中心
![]() |
至此本来打算去朱家角逛逛的 但是看了海马的路书后 发现此处还有2个宝贝 因为地图上没有标识 问了2位老太太 于是赶紧加紧步伐 先去了天光寺 没想到这一走 足足一个半小时 累屎我了。。。
天光寺
始建于明代的张联村圆通庵梁架结构高大、完整,在练塘镇的同类建筑中年代相对久远,保存尚好;建于清代末年的;建于清末的前进街202弄7号民居保存较好,尤其是檐枋刻有三国演义故事浮雕,木柱上 方牛腿饰有倒挂狮首圆雕,极为精美罕见;位于前进街的西王同兴咸货店,风貌如旧,是20世纪初练塘市镇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建于唐朝天佑年间,位于练塘镇东1公里处新朱枫公路的交叉口。寺院为三进式寺院,进山门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总占地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885平方米,其中:天王殿124平方米,大雄宝殿174平方米,其他殿房267平方米,辅助用房320平方米。天王殿前立着沈陈碑记。
天光寺里面几乎没有人 游客只有我一个 既来之有一定要上香来着的
![]() |
![]() |
往天主堂的方向赶紧走 问路人几乎没人知道天主堂在哪里 顿时真后悔前面的老太太没有一起问清楚 后来看地址是钟联村 保安说钟联村就在前面 你去那问问 我又紧赶慢赶走到钟联村 遇见一位住在此地的小姑娘 她说在前面 然后右拐 总算到了 结果结果也是大门紧闭 问了隔壁厂子的师傅 此教堂平时也没人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太太在里面
天主堂
教堂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非常非常漂亮。在主堂前,左右各有一幢纯中式的歇山顶式的房屋,感觉就象两座小庙。高耸的塔楼用红砖和青砖相间筑成,具有西方装饰风格,上有天主堂和礼门字样,而弥撒大堂却是水乡建筑风格。
光绪34年(1908)兴建,第二年完工,堂名为圣母始胎堂,其土地是由当地两户人家捐赠给教堂的。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进驻,构筑防御工 事,作为据点。1941年4月25日,忠义救国军曾进攻试图端掉这个据点,但未成功。解放后,由粮管所使用,作为仓库。1997年,归还天主教,并修 复,2003年复堂。
![]() |
![]() |
![]() |
PS:
1练塘是著名的茭白产地 一般要到6月份是新鲜茭白上市的时候 喜欢吃茭白的TX可以6月份去
2 在天光寺不到一点点的路口 有个台湾大爷在卖草莓和芒果 相当不错 我不收一分广告费给打下广告 走过路过 千万不要错过 相当不错
3 走完古镇 有兴趣的TX 可以先去天主堂 然后再回过来去天光寺 汽车是有一站就在天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