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致青春
这里的“同桌的你”指的是最新上映的电影,而“致青春”,亦指的是赵薇去年同期的电影,然后,坦白讲,我这两个都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
而这里我要谈的,是辛夷坞的小说,与高晓松当年的歌。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去年《致青春》上映的时候,我妈鼓动我去看看,理由是微博上都说很不错!不过后来周毛搞到了提前版,大家就一起在MP4上将就着看,可是因为我太笨拙,竟然不会用MP4,想快进看点有意思的部分(比如那段“你神经病啊”),直接换电影了,来来回回捣鼓捣鼓索性不看了,当时看到的,貌似正好是郑薇唱红日那一段。
于是我就买了书。
人生第一本言情小说啊,前半部分略俗,不过后来很黄还很真实(其实真不真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没经历过,别人怎么说都觉得,对,就是这样)看着林静因为父亲的原因远离郑薇,看着陈孝正因为母亲的原因远离郑薇,而这个玉面小飞龙,什么都不怕的姑娘,只能在婺源的山上,大叫,把我的男人还给我。
而且小说的最后,她没有和陈孝正在一起。
所以当我得知电影版,她和陈孝正的结局时,对电影顿时失去了兴趣。而我觉得,结局的改变,对于整个电影而言是致命的,或许她是赵薇版的致美好的青春,而辛夷坞版的,致现实的青春,将永远不会被反映出来。
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郑薇先开始是那么天真的喜欢林静哥哥,然后林静哥哥却消失了,后来她卯足了劲去追陈孝正,一次次被打击,终于打动了陈孝正,然而她却成了陈孝正高楼大厦的那一厘米误差,而陈孝正却不准误差出现。
辗转数年过去,26岁的郑薇再次遇到陈孝正与林静,在差点再次正式与陈孝正回到在一起的状态,却得知陈孝正早已结婚,于是误打误撞和林静开始了从sex作为探触点的爱情。或许这时候大家都不再幼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怎样一个人,怎样一种家庭,于是在林静在误以为自己睡着时留下云淡风轻的一吻后,郑薇知道,这个男人,爱自己。
一年过去,又是四月,《同桌的你》上映了,有同学趁月考结束立刻去看, 据说哭的稀里哗啦,我想,莫非又是一部历尽千辛万苦在一起的电影?
正好看电影的是周毛的朋友,于是自然而然她讲给了周毛听,周毛也在周二例行体育吃饭时间讲给我听。好像是一个叫周小栀的女生,转到林一班上,然后林一同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由于是口口传颂,周毛讲的下一阶段就是——高考,周毛的衔接词是,总之男生为女生做了好多好多事情啦,到了高考的时候,女生想考北大,让男生好好学习,后来男生貌似考了个厦大,女生后来也考上了厦大,然后女生的爸爸想让女生考斯坦福,女生死活不肯,舍不得男生后来女生爸爸找到林一,说你们考吧~大不了钱都是我出,于是两个人开始一起考斯坦福,后来好像是男生考上了,签证也过了,一切办好,可是女生却是拒签,于是男生先去了美国,女生签证办了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一直没办好,索性不办了,周毛转述说,貌似是小栀认为,她让林一回来,林一也不会回来,于是两个人分手了,周毛就感叹,唉,如果女生说的话,其实我觉得男生会为她回来的,也不会草草分手。我听了以后,也觉得,唉,女生想太多,男生根本猜不透嘛。
然后昨天看到思想聚焦的微博,有一篇《<同桌的你>:等不来的成长》顿时觉得,天哪这才是重点好不好!!!可是为什么重点大家都读不到呢,我当时就是觉得去看电影的童鞋和去拍致青春的赵薇是一样的不解风情
好像的确是这样,虽然男生可以很拽的为你打架,很拽的为你骂人,可是到了重要时刻,畏缩的却是他们。
或许,青春,就是这样现实,而不是轮轮回回,都在等。
这两部电影给我的终极启示,应该就是,不要依赖男朋友,因为男朋友的存在,本该建立在你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的。为了爱情做出的等待与奉献,是伟大的,更是愚蠢的。因为兜兜转转,你成全的人,未必会愿意再成全你。
不过,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这一切,都是前人的过往,而我,要体验自己的青春。
而这里我要谈的,是辛夷坞的小说,与高晓松当年的歌。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去年《致青春》上映的时候,我妈鼓动我去看看,理由是微博上都说很不错!不过后来周毛搞到了提前版,大家就一起在MP4上将就着看,可是因为我太笨拙,竟然不会用MP4,想快进看点有意思的部分(比如那段“你神经病啊”),直接换电影了,来来回回捣鼓捣鼓索性不看了,当时看到的,貌似正好是郑薇唱红日那一段。
于是我就买了书。
人生第一本言情小说啊,前半部分略俗,不过后来很黄还很真实(其实真不真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没经历过,别人怎么说都觉得,对,就是这样)看着林静因为父亲的原因远离郑薇,看着陈孝正因为母亲的原因远离郑薇,而这个玉面小飞龙,什么都不怕的姑娘,只能在婺源的山上,大叫,把我的男人还给我。
而且小说的最后,她没有和陈孝正在一起。
所以当我得知电影版,她和陈孝正的结局时,对电影顿时失去了兴趣。而我觉得,结局的改变,对于整个电影而言是致命的,或许她是赵薇版的致美好的青春,而辛夷坞版的,致现实的青春,将永远不会被反映出来。
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郑薇先开始是那么天真的喜欢林静哥哥,然后林静哥哥却消失了,后来她卯足了劲去追陈孝正,一次次被打击,终于打动了陈孝正,然而她却成了陈孝正高楼大厦的那一厘米误差,而陈孝正却不准误差出现。
辗转数年过去,26岁的郑薇再次遇到陈孝正与林静,在差点再次正式与陈孝正回到在一起的状态,却得知陈孝正早已结婚,于是误打误撞和林静开始了从sex作为探触点的爱情。或许这时候大家都不再幼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怎样一个人,怎样一种家庭,于是在林静在误以为自己睡着时留下云淡风轻的一吻后,郑薇知道,这个男人,爱自己。
一年过去,又是四月,《同桌的你》上映了,有同学趁月考结束立刻去看, 据说哭的稀里哗啦,我想,莫非又是一部历尽千辛万苦在一起的电影?
正好看电影的是周毛的朋友,于是自然而然她讲给了周毛听,周毛也在周二例行体育吃饭时间讲给我听。好像是一个叫周小栀的女生,转到林一班上,然后林一同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由于是口口传颂,周毛讲的下一阶段就是——高考,周毛的衔接词是,总之男生为女生做了好多好多事情啦,到了高考的时候,女生想考北大,让男生好好学习,后来男生貌似考了个厦大,女生后来也考上了厦大,然后女生的爸爸想让女生考斯坦福,女生死活不肯,舍不得男生后来女生爸爸找到林一,说你们考吧~大不了钱都是我出,于是两个人开始一起考斯坦福,后来好像是男生考上了,签证也过了,一切办好,可是女生却是拒签,于是男生先去了美国,女生签证办了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一直没办好,索性不办了,周毛转述说,貌似是小栀认为,她让林一回来,林一也不会回来,于是两个人分手了,周毛就感叹,唉,如果女生说的话,其实我觉得男生会为她回来的,也不会草草分手。我听了以后,也觉得,唉,女生想太多,男生根本猜不透嘛。
然后昨天看到思想聚焦的微博,有一篇《<同桌的你>:等不来的成长》顿时觉得,天哪这才是重点好不好!!!可是为什么重点大家都读不到呢,我当时就是觉得去看电影的童鞋和去拍致青春的赵薇是一样的不解风情
![]() |
好像的确是这样,虽然男生可以很拽的为你打架,很拽的为你骂人,可是到了重要时刻,畏缩的却是他们。
或许,青春,就是这样现实,而不是轮轮回回,都在等。
这两部电影给我的终极启示,应该就是,不要依赖男朋友,因为男朋友的存在,本该建立在你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的。为了爱情做出的等待与奉献,是伟大的,更是愚蠢的。因为兜兜转转,你成全的人,未必会愿意再成全你。
不过,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这一切,都是前人的过往,而我,要体验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