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作家、二战与鞋

The History Boys作为一部不太成功的电影(过于忠实戏剧舞台的编排,没有合适的电影节奏),却是我心头之爱,从此成为Alan Bennett(和Samuel Barnett)粉丝。几年后终于忍不住买了电影剧本(其实搞错了,本来想买的是theatre剧本),还有Bennett的The Uncommon Reader, Telling Tales, Kafka's Dick等等(只看了其中的一半)。所以当我无意中看到这部剧在英国网投中当选Favourite时,不是不激动的: The History Boys named UK's favourite play 不过这总票数只有七千多,非常怀疑其有效性。尤其是排在Shakespeare和Wilde之上。 榜单中第四是Arcadia by Tom Stoppard。剧名太吸引了,搜之发现是同一空间内、相隔180年的“存在主义”讨论(很高深……),两个世纪内诸多文化名人在对话中涌现,场景家具保持大致不变,一只长寿的龟是唯一留存的活物(!)。

怪有意思的,于是又点进作者Stoppard的页面: 此君原名Tomáš Straussler,出生于捷克Zlín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Bata鞋业的医生(奇怪设置,厂办医生?)。纳粹入侵前夜,公司老板Tomáš Jan Baťa把犹太职工遣送到世界各地的分部。Straussler一家逃到新加坡,后来到印度,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英国人Stoppard把孩子带到英国,从此落地生根,暂且按下不表。 跨国企业能救命啊!Tomáš Jan Baťa先生后来自己逃到加拿大,捷克后来不是姓社了么,鞋厂也国有化了,Bata先生带领余下的手足在英国和加拿大重整旗鼓,公司开到今天还在发展。 于是又点进去Bata Shoes的页面,咦这不是年前买的新鞋的商标吗?? 原来八十年前就有强烈全球化意识的鞋业公司,早已开枝散叶到我朝世界工厂,外国反而只剩下工地鞋了。只是本地化不知做得太好or太差,中文名唤“拔佳”,跟Ecco一样丑的功能款式,价钱倒是挺厚道。 随手click牵引出一堆旁枝末叶历史,真可谓怪诞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