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投初级课第三课作业---护城河分析
公司的护城河,分为两大层面,四大分类,九个要点。
两大层面是,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即是赚钱能力怎样,是不是个省油的灯。
四大分类是,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这三项属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成本优势,属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
九个要点是,品牌、专利技术、政府授权、转换成本、网络效应、优化的流程、特殊地理位置,独特资源和较大规模。
护城河
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
无形资产 转换成本 网络效应 成本优势
品牌 专利技术 政府授权 优化流程 特殊地理位置 独特资源 大规模
以下分析对双鹭药业进行护城河分析。我认为该公司有护城河,且属于浅护城河。
1、品牌方面,公司成立于1994年,至今有20年,对消费者的定位是肝病、肿瘤、心血管和骨质疏松。在肝病药物这个行业纵横20年,历史不算短。(我咨询过一位在医院做临床的朋友,她对这个医药公司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不是因为炒股,而是因为长期需要开药而对药物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从产品上看,举2个在市面上销售的药物做比较。从两款药物来看,公司的该产品的售价均比其他医药公司同类产品的售价要高,公司的产品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说明公司是有护城河的。
注射用胸腺五肽1mg 双鹭 哈药 天龙 ST方源 瀚宁(停牌)
售价(元) 15 8.5 3.5 5.5 25
氯雷他定10mg*6 双鹭 先灵 常州四药 海滨 西安杨森 双琼
售价(元) 20 18 13.95 17 15 10
2、专利技术方面,从年报中暂时无法获知公司的专利有多少项,所以单从年报的数字中来看,公司的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情况每年的账面价值如下:(与行内三家上市公司进行比较)
专利金额年度值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双鹭医药 1006 939 1371 1190 938
康美药业 256 242 227
哈药股份 1378 1746 2221 2499 1706
丽珠集团 3476 2917 5072 5534 5010
以上反应双鹭在专利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而医药行业是一个研发投入极大,但在专利方面收益不一定很大的行业,以行内的三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研发投入数值来看,双鹭的每年研发投入都比较稳定,且金额很大,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在最近五年平均为11%。
研发投入年度值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双鹭医药 4297 5185 5818 5988 7397
康美药业 773 1226 4205 6218
哈药股份 2152 25152 23304 29943 22325
丽珠集团 2801 638 846 1464 1507
所以公司有护城河,但在这方面是浅窄的。
3、政府授权方面,公司的一款产品贝科能在2011年进入了北京医保药物目录,带动了公司2011年起的收入高速增长。据证券网站新闻描述到该公司在12年后正积极拓展其进入其他城市的医保目录。一款药物进入地方医保,产品首先必须严格符合相关要求,还需要经过几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过程非常冗长,一旦进入目录后,将给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带来剧增。
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 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
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对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四十九条 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价格;其中,制定和调整药品销售价格时,应当体现对药品社会平均销售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差率的控制。
所以,即便是为企业增加了销售量,但是不一定能为公司提升毛利率或净利率,而反倒有可能会降低公司的毛利率或净利率,所以这点来看,公司的护城河是窄浅的。
4、转换成本方面。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的产品贝科能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复合辅酶的药物,并且该产品已在2011年进入北京医保目录,短时间来看,暂时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这款药物,也就是暂时可以抵挡竞争对手,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为无穷值,所以是有护城河的,目前来看是宽广的。我咨询过一位医生朋友,医生朋友告诉我这种药物属于一种营养补充剂,并不是治理病症的药物,而我在网上所搜寻的结果是,这类药物主要也是提升免疫力,恢复细胞正常运行的,结合医生朋友的观点,那么这种药物就是属于辅助型的药物,配合治病药物一起使用边控制病情边护理身体。辅助型的营养补剂能否推而广之尚未能确定,这也取决于病人对药物及病理的认知程度。所以护城河也是属于浅窄的。
5、网络效应方面。
生产实物产品公司的网络效应并不如网络公司大,作为药物来说,并不见得越多人使用这种药物,所产生的效益就会越大,因为病情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要断症下药而不是道听途说某种要效果好就用那种药。所以在网络效应这方面,无法判断护城河情况。
6、成本控制方面,主要分析其三费占比,将公司与行内10家上市公司的三费进行比较,如下:
上市公司名称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均值
双鹭医药 18.54% 18.33% 17.62% 14.15% 13.40% 16.41%
科华生物 25.56% 21.31% 22.91% 20.27% 21.40% 22.29%
鲁抗医药 14.00% 13.11% 14.40% 15.08% 17.45% 14.81%
丽珠集团 29.22% 30.67% 33.50% 39.45% 45.02% 35.57%
哈药集团 21.64% 21.62% 19.65% 17.87% 25.71% 21.30%
片仔廣 18.07% 16.11% 15.02% 14.92% 18.83% 16.59%
东阿阿胶 28.42% 25.72% 27.11% 29.72% 35.55% 29.30%
瑞普生物 40.92% 41.22% 39.62% 30.01% 32.60% 36.87%
达安基因 50.37% 43.77% 47.08% 43.97% 49.90% 47.02%
恒瑞医药 54.84% 58.53% 59.16% 58.36% 59.15% 58.01%
康美药业 10.70% 11.23% 13.82% 11.64% 9.66% 11.41%
平均 29.32%
以此来看,双鹭的三费占比在这10家公司中占有优势。每年的三费占比都比较均衡,在保持研发投入的同时其三费占比在后三年有下降的趋势,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双鹭是有护城河的,并且是宽的护城河。但这也得益于后三年的收入增加比例超过研发投入增加的比例。
从公司的5年利润率水平看来是如此:
双鹭医药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毛利率 86.30% 82.83% 76.69% 75.41% 67.20%
净利率 61.01% 62.50% 60.37% 84.20% 47.66%
综上所述,公司有护城河,但属于浅窄型。公司的盈利能力实际在下降,而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均衡,在未来,如果公司对产品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专利一直都没有增加,主力产品没得到稳固,没有形成新的更有效的产品,那么公司将会被另一个或者更多个贝科能升级版打败。
两大层面是,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即是赚钱能力怎样,是不是个省油的灯。
四大分类是,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这三项属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成本优势,属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
九个要点是,品牌、专利技术、政府授权、转换成本、网络效应、优化的流程、特殊地理位置,独特资源和较大规模。
护城河
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
无形资产 转换成本 网络效应 成本优势
品牌 专利技术 政府授权 优化流程 特殊地理位置 独特资源 大规模
以下分析对双鹭药业进行护城河分析。我认为该公司有护城河,且属于浅护城河。
1、品牌方面,公司成立于1994年,至今有20年,对消费者的定位是肝病、肿瘤、心血管和骨质疏松。在肝病药物这个行业纵横20年,历史不算短。(我咨询过一位在医院做临床的朋友,她对这个医药公司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不是因为炒股,而是因为长期需要开药而对药物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从产品上看,举2个在市面上销售的药物做比较。从两款药物来看,公司的该产品的售价均比其他医药公司同类产品的售价要高,公司的产品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说明公司是有护城河的。
注射用胸腺五肽1mg 双鹭 哈药 天龙 ST方源 瀚宁(停牌)
售价(元) 15 8.5 3.5 5.5 25
氯雷他定10mg*6 双鹭 先灵 常州四药 海滨 西安杨森 双琼
售价(元) 20 18 13.95 17 15 10
2、专利技术方面,从年报中暂时无法获知公司的专利有多少项,所以单从年报的数字中来看,公司的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情况每年的账面价值如下:(与行内三家上市公司进行比较)
专利金额年度值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双鹭医药 1006 939 1371 1190 938
康美药业 256 242 227
哈药股份 1378 1746 2221 2499 1706
丽珠集团 3476 2917 5072 5534 5010
以上反应双鹭在专利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而医药行业是一个研发投入极大,但在专利方面收益不一定很大的行业,以行内的三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研发投入数值来看,双鹭的每年研发投入都比较稳定,且金额很大,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在最近五年平均为11%。
研发投入年度值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双鹭医药 4297 5185 5818 5988 7397
康美药业 773 1226 4205 6218
哈药股份 2152 25152 23304 29943 22325
丽珠集团 2801 638 846 1464 1507
所以公司有护城河,但在这方面是浅窄的。
3、政府授权方面,公司的一款产品贝科能在2011年进入了北京医保药物目录,带动了公司2011年起的收入高速增长。据证券网站新闻描述到该公司在12年后正积极拓展其进入其他城市的医保目录。一款药物进入地方医保,产品首先必须严格符合相关要求,还需要经过几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过程非常冗长,一旦进入目录后,将给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带来剧增。
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 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
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对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四十九条 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价格;其中,制定和调整药品销售价格时,应当体现对药品社会平均销售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差率的控制。
所以,即便是为企业增加了销售量,但是不一定能为公司提升毛利率或净利率,而反倒有可能会降低公司的毛利率或净利率,所以这点来看,公司的护城河是窄浅的。
4、转换成本方面。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的产品贝科能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复合辅酶的药物,并且该产品已在2011年进入北京医保目录,短时间来看,暂时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这款药物,也就是暂时可以抵挡竞争对手,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为无穷值,所以是有护城河的,目前来看是宽广的。我咨询过一位医生朋友,医生朋友告诉我这种药物属于一种营养补充剂,并不是治理病症的药物,而我在网上所搜寻的结果是,这类药物主要也是提升免疫力,恢复细胞正常运行的,结合医生朋友的观点,那么这种药物就是属于辅助型的药物,配合治病药物一起使用边控制病情边护理身体。辅助型的营养补剂能否推而广之尚未能确定,这也取决于病人对药物及病理的认知程度。所以护城河也是属于浅窄的。
5、网络效应方面。
生产实物产品公司的网络效应并不如网络公司大,作为药物来说,并不见得越多人使用这种药物,所产生的效益就会越大,因为病情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要断症下药而不是道听途说某种要效果好就用那种药。所以在网络效应这方面,无法判断护城河情况。
6、成本控制方面,主要分析其三费占比,将公司与行内10家上市公司的三费进行比较,如下:
上市公司名称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均值
双鹭医药 18.54% 18.33% 17.62% 14.15% 13.40% 16.41%
科华生物 25.56% 21.31% 22.91% 20.27% 21.40% 22.29%
鲁抗医药 14.00% 13.11% 14.40% 15.08% 17.45% 14.81%
丽珠集团 29.22% 30.67% 33.50% 39.45% 45.02% 35.57%
哈药集团 21.64% 21.62% 19.65% 17.87% 25.71% 21.30%
片仔廣 18.07% 16.11% 15.02% 14.92% 18.83% 16.59%
东阿阿胶 28.42% 25.72% 27.11% 29.72% 35.55% 29.30%
瑞普生物 40.92% 41.22% 39.62% 30.01% 32.60% 36.87%
达安基因 50.37% 43.77% 47.08% 43.97% 49.90% 47.02%
恒瑞医药 54.84% 58.53% 59.16% 58.36% 59.15% 58.01%
康美药业 10.70% 11.23% 13.82% 11.64% 9.66% 11.41%
平均 29.32%
以此来看,双鹭的三费占比在这10家公司中占有优势。每年的三费占比都比较均衡,在保持研发投入的同时其三费占比在后三年有下降的趋势,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双鹭是有护城河的,并且是宽的护城河。但这也得益于后三年的收入增加比例超过研发投入增加的比例。
从公司的5年利润率水平看来是如此:
双鹭医药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毛利率 86.30% 82.83% 76.69% 75.41% 67.20%
净利率 61.01% 62.50% 60.37% 84.20% 47.66%
综上所述,公司有护城河,但属于浅窄型。公司的盈利能力实际在下降,而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均衡,在未来,如果公司对产品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专利一直都没有增加,主力产品没得到稳固,没有形成新的更有效的产品,那么公司将会被另一个或者更多个贝科能升级版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