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自传《余生》第一章 第一节至第三节
第一章 北野武 论死
第一节 鸟笼中 原书12页
人生头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时候大约是大学时代吧。
从孩提时直到大学时代为止,想做的事情从来没有做过。因为母亲太严厉的缘故,到了八岁,连普通人孩提时代的作游戏、捉迷藏也没玩过。拜母亲大人所赐,看漫画什么的都是不允许的。虽是这样,仍是偷偷的看。因此,看到大模大样的看漫画的孩子,想能这样就好了,看到能大大方方带着棒球装备从家里跑出去玩得孩子,就想能那样做就满足了。就这样,到上了大学时,突然有一天嗓子,不知怎的疼起来,想来是因为抽烟抽多了吧,虽是这样,“会不是癌啊”,脑子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喜欢做的事情还一件没做过就这样死了,恐惧的不得了。
就这样,变得神经衰弱起来。“这次会死吧”,“喜欢的事情一件也没做就这么死啦?”满脑子都是这样的念头。现在想起来,当时说的想的都是些与死有关的事情。既然这样想,大学也就不上了,真是荒唐的不得了。去处也没定下来就退学了,想想看从大学出来后不工作不行啊。(以下原书13页)
考虑该干什么的时候,觉得最好的职业是当浅草的艺人。因为浅草的生活保证是很浪漫的,在浅草当个没名气的艺人,每天酗酒,酒精中毒慢慢的等死,这正是那片土地迷人的地方。“在浅草当个演喜剧的吧”这样想着就去了。在浅草,抱有这样想法的人真多啊。总之,即使出不了名,当个浅草的艺人就这样过下去也值了,这样想的人有的是。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后,每天都是酒不离口,这样过,虽然也挺开心,但是不知怎的还是让人难以忍受。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想到别的地方试试看。
所以说,到上大学为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虽说不是在怨恨自己的母亲。但不也有许多很直白的人么,像单纯的很开心的孩子啊,有酒喝就喜欢得不得了的父亲啊。我就成不了这样的人。自己常这样想。小时候见了好笑的事情,哈哈的笑的话,就会被母亲批评,“不许再这样笑了,真没有教养啊。”,吃了好吃的东西,感叹着“真好吃”时,就会被母亲训斥:“美味啊,难吃啊,这样的话以后不许说”。因此,总是觉得,平素自己感觉是怎样就怎么表现出来是很没有教养的事情。好吃啊难吃啊,喜欢啊不喜欢啊,(以下14页)高兴啊什么的,这样的感觉是不能立刻表现在脸上或是脱口而出的。就这样一岁一岁的过来了,真是很不爽啊。可是,不是该这么想么。所以,虽说偶尔见到天真有趣的人,羡慕的不得了,但是总是觉得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自己是在规矩限制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虽说我的兄长们也和我一个样,受到这样的教育,但他们与我不同,对些教导深信不疑。
兄长们那一代,因为家里还是很穷,不多想也是好事。但到我长大的时候,收入多少增加了一些,也就开始知道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时代也同他们那一代不同了,正赶上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哇的一下出现的时候。现在慢慢想想,有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呀,披头士乐队来访啊,还有漫画也突然热卖起来什么的,这些事情突然哇的一下出现了,可是因为怕触怒了母亲,这些都是与我无缘的,现在回想起来,大体就是这样吧。
但是,我仍是与哥哥截然不同的。可以说是有毛病吧,客观的说这样的情形很多。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情形很多。比如说上小学的时候,五六个人并排站着等着被扇耳光的时候,(下第15页)有个非常凶狠的老师把我旁边,第三个孩子的鼻血都打出来了。那时,虽说我是第五个要被打的,“到我这来了,到我这来了”这样想的瞬间腾的一下想逃掉,好像感觉到是“北野被打了一样”。狠狠挨了一巴掌肯定是很痛的,“啊,北野被打得很痛吧”自己自言自语道。像自己被打一样,那样的感觉很强烈。
因此,人人都有绝对非常认真的时候。比如葬礼呀结婚仪式啊打架的时候等等。这种时刻如果突然跑掉的话,肯定是非常好笑的事情。我是非常擅长在这种时候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反正,笑着逃掉了是最好不过了。所以说,我在自虐方面是很厉害的。总之,承担下来。因此,抱着不喜欢的事情也要承担下来的觉悟去应对,或则更进一步,常常不得不应对的方法也有很多,但究竟是怎样作才好呢,我认为是一半一半。如果说非要选的话,我是打算逃跑掉的。因为,“不管怎样,你们也是要死的”。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后悔也好不管有怎样的事情,唯一保险的是“不管大话说的再好听,你们到底不还是一样”。在大学里看到开着好车带着漂亮女朋友的家伙,虽说羡慕的不得了。“这家伙,迟早出车祸死逑”会这样想。
第二节 杀母
打算大学中退的时候,是在新宿的一家爵士乐餐厅里,头一次有了“退学吧”这样的打算,从餐厅里出来的时候觉得天空的颜色都不一样了,感觉真是好极了。结果,进大学学习毕业后非要成为一个工薪族呀,特别是兄长们给我出了学费啊,母亲打着零工一言难尽啊,也都要自己担待下来不可吧? 由此而论,大学中退就如同是谋杀亲人一般。“不上了,这样的大学”。所以说,大学中退不啻于是一种自杀行为。
离家出走、学也不上,这种事,想来等于是弑母一样。自己两件事同时都干了,真是有些……,让人无法忍受啊。对我而言,感受到的可是深深的亲子之情。可是父母终归是要老去的,最终还是自己一个人要独立生活下去,虽说有些不尽人情,但如果不将这份亲情立即斩断的话,自己是不能独立生活下去的。(以下17页)
因此,将这些啪的一下全放下之后的解放感真是痛快极了。那时象危机感一样的东西还全然没有感觉的到。稍后想起时,“确实不该这样做吧”这样的不安还是有的。〈星期五〉那时也是,事后问大家“〈星期五〉(译者:后面会有介绍)的时候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吗,”“哪有啊”,那种不安的感觉是不同的。摩托车事故前也体验过这种异常。虽说事后想了想“啊,的确是那样,觉得那时是有些奇怪”,当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注意到。到后来想想“的确是自己那时有些不对劲”。挺危险的。可是顺便说一句,那一刻并没有那么的恐怖。总而言之,对自杀三回都没有死的人而言,这也不算什么。摩托车事故后,这种感觉最强烈了。“哇,这回该死了吧”,觉得“该没救了”却被医治好了。那之后,工作变得比以前更忙碌了,那时成了最忙碌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啊,遇到最倒霉的事故,身体状态变得最差的时候,工作却顺利得不得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啊”。这样想来,觉得即使再遇到什么倒霉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以下18页)
对于咿呀咿呀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孩子来说,不能再这样玩了肯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吧?因此我想对于孩子而言死亡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有着那么多自由自在乐在其中的事情可做。而我却觉得自己生活里,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要是普通的孩子的话,是不会意识到这些想到死的。所以反过来讲,大学的时候,突然会有“死亡是令人讨厌的事”这种想法,说到底是因为自己感到喜欢做的事情还一件也没有做过的缘故吧。身体出了问题,嗓子剧痛起来,“咋了?如果就这样死了的话真是太不幸了,想做的事情还一件都没有做过呢”自己这样想。再说,那个时候还没有女朋友,也还没有名气,什么都没有。没有办法整天打着零工。
想给死亡寻找某种解释。哲学书买了好几本,可最终没有一本读完过,看不懂啊。存在主义是什么啊,完全弄不明白,。保罗萨特呀、科林.威尔逊呀、西蒙.波娃啊、加繆啊的书看了许多,统统都看不懂,最终买了《次郎物语》《石狩平野》这类的书。糟透了。大体而言,稍稍想复杂些的话,自己是找不到什么解决得法子了。读不到两行,已经是不知所云。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下原书19页)
说起宗教,如果那些都是真的话,为什么从孩提时代起,大家有那么多差别与不同呢。刚生下来就命运多仄、体质不好的孩子与普通的孩子之间为什么不一样呢?神为何要这样?考虑的尽是这样的问题。说起来自己是有些怪怪的。所以说,一直以为宗教只不过是一些当权者所捏造出来东西而已。为了自己的便利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用来欺骗那些可怜的人们而已。一直这么想来着。比较怪异的想法吧。
可不能大声说呕,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共产党的总部都在我所住的地方那一片儿,
我的母亲常常会拿些佼成新闻、圣教新闻、赤旗一类的宣传品回来。也不论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因为“常常去”就拿了回来。想起这事都要笑出来,有一回自己曾被带去过佼成会的总部。就在现在中野那片儿。被母亲领着去了那里,依然还记得。我也没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过是五、六个阿姨聚在一起,相互之间哇哇的说些烦心事儿,当时自己傻座在那儿的样子还记忆犹新。母亲常常参加这样的聚会。自己不管跟着到了哪里,聚会里谈论事一件也没听进去。天理教也去过。因为这个缘由。对宗教非常的没有热情,觉得说的都是些欺瞒人的话。但是,还是参加过的。这些集会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多采纳一些如何能向去了孩子宣传教义的好意见啊?
所以说,自己总是挺怪的一个人,这样想却没有受到天谴,究竟是为什么啊,常常这样想。就这样怀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到了上大学的年龄。总之,就宗教而言,我认为就是人从生下来什么事都是由神决定的,一点自由都没有。而哲学呢,还是不大弄得明白。剩下只有畅快感了。男子射精的时候脑子里所有的那种感觉一样的畅快感。人生如能保持相同的感觉生活的话真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想想看的确是这样。想来也并非每天非手淫不可。虽说工作完成时的畅快感与那种感觉有些类似,但还是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
说起来, 那一阵子,嚷着要写一部小说,是关于棒球选手得了癌症死了的故事。如果说有轮回的话,自己再次转世希望能成为棒球选手。想起自己的理想时,"自己从小学起棒球就打得不咋样,到了中学也没能成为正式选手,就这样过来了。 (以下21页)如果再活一次的话,从小学起就要被赞为棒球天才,到了中学,当然是上了所名牌中学,参加全国棒球大赛全都优胜,类似的安排都挺不错。”想到这儿突然觉得“不能这样,太优秀了多没意思啊。还是中学的时候肩膀啊什么的受了伤,一年多没能上场,到了高中,参加了甲子园取得优胜才好。——这样也不是太好,应该在决赛的时候输掉了才对。”想了一大堆类似的情节。如果真的如此的话,现在的自己不就没了么,也就想想就此打住了。这部按照自己想的蠢话连篇的小说,自己最后还是大体上写了个故事大纲。可最终,听到的都是些 “不容易啊难办啊”类似的话,摩托车时候之后也是如此。一听到这些,“混蛋!(八嘎亚罗)这样倒霉的事我都不知道遇到多少回了,尽说些不容易啊的话有什么用?”,被问道“可到底该怎么做呢” 时,“就这样吧,挺好的”想来只有这样安慰自己了。结果最终成了漫才师(相声小品演员)、突然之间火了起来……。就这样在浅草娱乐大众算了吧,考虑了许多。果真如此,自己现在也就不是这样了。想搞婚外情时也是如此,“究竟是在干什么啊?”可个可不是我要干的。想得有点过了不是么。(以下22页)
第三节 坏了的玩偶
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工薪族不正是自己的宿命么?当真的决定不走这条路的时候,在决定的那一刻,已经做了决定的自己如果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是不行的。要是真的做不到的话,也非找到什么能说服自己的其他理由才行吧?首先从不好的一面来考虑,成了艺人后该怎么办?可能会觉得并不合适干这个吧?如果真的不适应干这行的话,就这样没有名气一直下去,这个样子一直到死,对这种结果非先打个预防针不可。所以我就想,就这样去了浅草,如果人们对我不认可的话,和浅草的老艺人喝着酒聊着天,就这么过下去何尝不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呢。
等真的到了浅草,干起这行后,身边的人却意外的无趣的不得了。总之,所谓在浅草过的不如意的艺人,我想“的确谁都不想变的那么不如意,可没本事咋办。”。没有好的技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办法只因为在浅草生活的这份浪漫的保证才来的。(以下23页)可是自己没有才艺啊、没有才能啊这样话不是绝对不能说的么?渐渐的有了这样的感觉。这样的人究竟为何选了这个行当,我想他们仅仅是为了做一个世人所不知的艺人的浪漫才选择这条路的吧。转念一想还是当个说相声的进军电视圈吧,就这样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不知为何,反而与自已生活还不那么好的时候相比,还有心情更糟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自己不是已经很有钱了么?比如自己坐着轿车,看见年龄老大还在开着出租车的老人,“这样不好啊”就会这么想。“我自己坐着配有司机的轿车,好像很了不得似的四处座车招摇,而那个人却要供养家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心情就变的很差。如果心情好的话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我对已经得到种种待遇全然不感到有何值得高兴的地方。“这样不好吧”会想。关于这一点,还有更有意识的例子。上大学的时候,看到纨绔子弟开着波舍牌的车子,带着女朋友四处招摇。发誓“畜生,这个混蛋,我将来绝对也要买一辆开。”成了艺人后就买了一辆。车买了以后,有天突然恼怒起来,我又不是为了买这车才拼命努力要当漫才师的,对着波舍车一阵猛踹。这样做又要话修理费,越想越气。“再不坐这车了!”。
(一下24页)
那时的自己非常害怕。我有一回和黑社会打架,曾把四个家伙打的满街跑,说是黑社会,我也照打不误。“真凶暴”这样的话就传开了。爆发啦。左轮手枪也好匕首也好我是全然不怕。大家应该都会举手投降了吧?我即使预见打劫什么的也全然平常,觉得手枪对我没用一样。这样的事情如果现在自己遇到了反而是怕的不得了。担心会不会就这样被干掉了。如果遇到了那种情形,真这样做会被干掉的。梆的一声枪响就被打死了。因为首先即使大家举手投降了,也有可能会被直接干掉,所以自己逞英雄了就绝非什么好事了,特别是那种时候绝对不要这样做,因为会没命的。
所以,中学时代也是这样、说相声时也是如此,被欺负的时候一直隐忍不发。中学时代,有个学校小混混头子一直欺负我,有一回他这样对我的时候,我一下子爆发了,可以说干的有些过分。我用板砖狠狠的打了他一顿。(一下第25页)我看到那个家伙走过来,就绕到他后面去,对他脑袋就是一砖头,接着一暴打,打得他直喊“打死人拉,打死人了”。虽说有些过分当我最讨厌的就是这家伙了。家长被喊到学校来,警察也来了,兄长们使劲忙乎,总算没事了。所以即使在回家的途中被埋怨几句“你这家伙究竟要干什么”,我也忍着,一句反驳的话也没说。要是再突然嗙的一下爆发的话是不行的。那时候,冷静的计算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用。当被教训着“快走啊”的时候,我就自己对自己说快走走啊,心里可能很不好受不过也没什么。
这种时候,还是把自己当做与自己无关的玩偶对待才好。我到国外常常会别问道, “是如何处理Beat Takeishi与北野武,电视小品演员与电影监督之间的对立关系的呢?”我就回答“今天是当北野武拉,就把北野武这个玩偶拿出来好好表演就是了。”这样的情形有很多。因为我从小时候起,就有人格分裂症的啊。(一下26页)
第一节 鸟笼中 原书12页
人生头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时候大约是大学时代吧。
从孩提时直到大学时代为止,想做的事情从来没有做过。因为母亲太严厉的缘故,到了八岁,连普通人孩提时代的作游戏、捉迷藏也没玩过。拜母亲大人所赐,看漫画什么的都是不允许的。虽是这样,仍是偷偷的看。因此,看到大模大样的看漫画的孩子,想能这样就好了,看到能大大方方带着棒球装备从家里跑出去玩得孩子,就想能那样做就满足了。就这样,到上了大学时,突然有一天嗓子,不知怎的疼起来,想来是因为抽烟抽多了吧,虽是这样,“会不是癌啊”,脑子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喜欢做的事情还一件没做过就这样死了,恐惧的不得了。
就这样,变得神经衰弱起来。“这次会死吧”,“喜欢的事情一件也没做就这么死啦?”满脑子都是这样的念头。现在想起来,当时说的想的都是些与死有关的事情。既然这样想,大学也就不上了,真是荒唐的不得了。去处也没定下来就退学了,想想看从大学出来后不工作不行啊。(以下原书13页)
考虑该干什么的时候,觉得最好的职业是当浅草的艺人。因为浅草的生活保证是很浪漫的,在浅草当个没名气的艺人,每天酗酒,酒精中毒慢慢的等死,这正是那片土地迷人的地方。“在浅草当个演喜剧的吧”这样想着就去了。在浅草,抱有这样想法的人真多啊。总之,即使出不了名,当个浅草的艺人就这样过下去也值了,这样想的人有的是。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后,每天都是酒不离口,这样过,虽然也挺开心,但是不知怎的还是让人难以忍受。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想到别的地方试试看。
所以说,到上大学为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虽说不是在怨恨自己的母亲。但不也有许多很直白的人么,像单纯的很开心的孩子啊,有酒喝就喜欢得不得了的父亲啊。我就成不了这样的人。自己常这样想。小时候见了好笑的事情,哈哈的笑的话,就会被母亲批评,“不许再这样笑了,真没有教养啊。”,吃了好吃的东西,感叹着“真好吃”时,就会被母亲训斥:“美味啊,难吃啊,这样的话以后不许说”。因此,总是觉得,平素自己感觉是怎样就怎么表现出来是很没有教养的事情。好吃啊难吃啊,喜欢啊不喜欢啊,(以下14页)高兴啊什么的,这样的感觉是不能立刻表现在脸上或是脱口而出的。就这样一岁一岁的过来了,真是很不爽啊。可是,不是该这么想么。所以,虽说偶尔见到天真有趣的人,羡慕的不得了,但是总是觉得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自己是在规矩限制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虽说我的兄长们也和我一个样,受到这样的教育,但他们与我不同,对些教导深信不疑。
兄长们那一代,因为家里还是很穷,不多想也是好事。但到我长大的时候,收入多少增加了一些,也就开始知道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时代也同他们那一代不同了,正赶上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哇的一下出现的时候。现在慢慢想想,有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呀,披头士乐队来访啊,还有漫画也突然热卖起来什么的,这些事情突然哇的一下出现了,可是因为怕触怒了母亲,这些都是与我无缘的,现在回想起来,大体就是这样吧。
但是,我仍是与哥哥截然不同的。可以说是有毛病吧,客观的说这样的情形很多。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情形很多。比如说上小学的时候,五六个人并排站着等着被扇耳光的时候,(下第15页)有个非常凶狠的老师把我旁边,第三个孩子的鼻血都打出来了。那时,虽说我是第五个要被打的,“到我这来了,到我这来了”这样想的瞬间腾的一下想逃掉,好像感觉到是“北野被打了一样”。狠狠挨了一巴掌肯定是很痛的,“啊,北野被打得很痛吧”自己自言自语道。像自己被打一样,那样的感觉很强烈。
因此,人人都有绝对非常认真的时候。比如葬礼呀结婚仪式啊打架的时候等等。这种时刻如果突然跑掉的话,肯定是非常好笑的事情。我是非常擅长在这种时候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反正,笑着逃掉了是最好不过了。所以说,我在自虐方面是很厉害的。总之,承担下来。因此,抱着不喜欢的事情也要承担下来的觉悟去应对,或则更进一步,常常不得不应对的方法也有很多,但究竟是怎样作才好呢,我认为是一半一半。如果说非要选的话,我是打算逃跑掉的。因为,“不管怎样,你们也是要死的”。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后悔也好不管有怎样的事情,唯一保险的是“不管大话说的再好听,你们到底不还是一样”。在大学里看到开着好车带着漂亮女朋友的家伙,虽说羡慕的不得了。“这家伙,迟早出车祸死逑”会这样想。
第二节 杀母
打算大学中退的时候,是在新宿的一家爵士乐餐厅里,头一次有了“退学吧”这样的打算,从餐厅里出来的时候觉得天空的颜色都不一样了,感觉真是好极了。结果,进大学学习毕业后非要成为一个工薪族呀,特别是兄长们给我出了学费啊,母亲打着零工一言难尽啊,也都要自己担待下来不可吧? 由此而论,大学中退就如同是谋杀亲人一般。“不上了,这样的大学”。所以说,大学中退不啻于是一种自杀行为。
离家出走、学也不上,这种事,想来等于是弑母一样。自己两件事同时都干了,真是有些……,让人无法忍受啊。对我而言,感受到的可是深深的亲子之情。可是父母终归是要老去的,最终还是自己一个人要独立生活下去,虽说有些不尽人情,但如果不将这份亲情立即斩断的话,自己是不能独立生活下去的。(以下17页)
因此,将这些啪的一下全放下之后的解放感真是痛快极了。那时象危机感一样的东西还全然没有感觉的到。稍后想起时,“确实不该这样做吧”这样的不安还是有的。〈星期五〉那时也是,事后问大家“〈星期五〉(译者:后面会有介绍)的时候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吗,”“哪有啊”,那种不安的感觉是不同的。摩托车事故前也体验过这种异常。虽说事后想了想“啊,的确是那样,觉得那时是有些奇怪”,当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注意到。到后来想想“的确是自己那时有些不对劲”。挺危险的。可是顺便说一句,那一刻并没有那么的恐怖。总而言之,对自杀三回都没有死的人而言,这也不算什么。摩托车事故后,这种感觉最强烈了。“哇,这回该死了吧”,觉得“该没救了”却被医治好了。那之后,工作变得比以前更忙碌了,那时成了最忙碌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啊,遇到最倒霉的事故,身体状态变得最差的时候,工作却顺利得不得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啊”。这样想来,觉得即使再遇到什么倒霉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以下18页)
对于咿呀咿呀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孩子来说,不能再这样玩了肯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吧?因此我想对于孩子而言死亡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有着那么多自由自在乐在其中的事情可做。而我却觉得自己生活里,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要是普通的孩子的话,是不会意识到这些想到死的。所以反过来讲,大学的时候,突然会有“死亡是令人讨厌的事”这种想法,说到底是因为自己感到喜欢做的事情还一件也没有做过的缘故吧。身体出了问题,嗓子剧痛起来,“咋了?如果就这样死了的话真是太不幸了,想做的事情还一件都没有做过呢”自己这样想。再说,那个时候还没有女朋友,也还没有名气,什么都没有。没有办法整天打着零工。
想给死亡寻找某种解释。哲学书买了好几本,可最终没有一本读完过,看不懂啊。存在主义是什么啊,完全弄不明白,。保罗萨特呀、科林.威尔逊呀、西蒙.波娃啊、加繆啊的书看了许多,统统都看不懂,最终买了《次郎物语》《石狩平野》这类的书。糟透了。大体而言,稍稍想复杂些的话,自己是找不到什么解决得法子了。读不到两行,已经是不知所云。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下原书19页)
说起宗教,如果那些都是真的话,为什么从孩提时代起,大家有那么多差别与不同呢。刚生下来就命运多仄、体质不好的孩子与普通的孩子之间为什么不一样呢?神为何要这样?考虑的尽是这样的问题。说起来自己是有些怪怪的。所以说,一直以为宗教只不过是一些当权者所捏造出来东西而已。为了自己的便利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用来欺骗那些可怜的人们而已。一直这么想来着。比较怪异的想法吧。
可不能大声说呕,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共产党的总部都在我所住的地方那一片儿,
我的母亲常常会拿些佼成新闻、圣教新闻、赤旗一类的宣传品回来。也不论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因为“常常去”就拿了回来。想起这事都要笑出来,有一回自己曾被带去过佼成会的总部。就在现在中野那片儿。被母亲领着去了那里,依然还记得。我也没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过是五、六个阿姨聚在一起,相互之间哇哇的说些烦心事儿,当时自己傻座在那儿的样子还记忆犹新。母亲常常参加这样的聚会。自己不管跟着到了哪里,聚会里谈论事一件也没听进去。天理教也去过。因为这个缘由。对宗教非常的没有热情,觉得说的都是些欺瞒人的话。但是,还是参加过的。这些集会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多采纳一些如何能向去了孩子宣传教义的好意见啊?
所以说,自己总是挺怪的一个人,这样想却没有受到天谴,究竟是为什么啊,常常这样想。就这样怀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到了上大学的年龄。总之,就宗教而言,我认为就是人从生下来什么事都是由神决定的,一点自由都没有。而哲学呢,还是不大弄得明白。剩下只有畅快感了。男子射精的时候脑子里所有的那种感觉一样的畅快感。人生如能保持相同的感觉生活的话真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想想看的确是这样。想来也并非每天非手淫不可。虽说工作完成时的畅快感与那种感觉有些类似,但还是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
说起来, 那一阵子,嚷着要写一部小说,是关于棒球选手得了癌症死了的故事。如果说有轮回的话,自己再次转世希望能成为棒球选手。想起自己的理想时,"自己从小学起棒球就打得不咋样,到了中学也没能成为正式选手,就这样过来了。 (以下21页)如果再活一次的话,从小学起就要被赞为棒球天才,到了中学,当然是上了所名牌中学,参加全国棒球大赛全都优胜,类似的安排都挺不错。”想到这儿突然觉得“不能这样,太优秀了多没意思啊。还是中学的时候肩膀啊什么的受了伤,一年多没能上场,到了高中,参加了甲子园取得优胜才好。——这样也不是太好,应该在决赛的时候输掉了才对。”想了一大堆类似的情节。如果真的如此的话,现在的自己不就没了么,也就想想就此打住了。这部按照自己想的蠢话连篇的小说,自己最后还是大体上写了个故事大纲。可最终,听到的都是些 “不容易啊难办啊”类似的话,摩托车时候之后也是如此。一听到这些,“混蛋!(八嘎亚罗)这样倒霉的事我都不知道遇到多少回了,尽说些不容易啊的话有什么用?”,被问道“可到底该怎么做呢” 时,“就这样吧,挺好的”想来只有这样安慰自己了。结果最终成了漫才师(相声小品演员)、突然之间火了起来……。就这样在浅草娱乐大众算了吧,考虑了许多。果真如此,自己现在也就不是这样了。想搞婚外情时也是如此,“究竟是在干什么啊?”可个可不是我要干的。想得有点过了不是么。(以下22页)
第三节 坏了的玩偶
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工薪族不正是自己的宿命么?当真的决定不走这条路的时候,在决定的那一刻,已经做了决定的自己如果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是不行的。要是真的做不到的话,也非找到什么能说服自己的其他理由才行吧?首先从不好的一面来考虑,成了艺人后该怎么办?可能会觉得并不合适干这个吧?如果真的不适应干这行的话,就这样没有名气一直下去,这个样子一直到死,对这种结果非先打个预防针不可。所以我就想,就这样去了浅草,如果人们对我不认可的话,和浅草的老艺人喝着酒聊着天,就这么过下去何尝不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呢。
等真的到了浅草,干起这行后,身边的人却意外的无趣的不得了。总之,所谓在浅草过的不如意的艺人,我想“的确谁都不想变的那么不如意,可没本事咋办。”。没有好的技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办法只因为在浅草生活的这份浪漫的保证才来的。(以下23页)可是自己没有才艺啊、没有才能啊这样话不是绝对不能说的么?渐渐的有了这样的感觉。这样的人究竟为何选了这个行当,我想他们仅仅是为了做一个世人所不知的艺人的浪漫才选择这条路的吧。转念一想还是当个说相声的进军电视圈吧,就这样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不知为何,反而与自已生活还不那么好的时候相比,还有心情更糟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自己不是已经很有钱了么?比如自己坐着轿车,看见年龄老大还在开着出租车的老人,“这样不好啊”就会这么想。“我自己坐着配有司机的轿车,好像很了不得似的四处座车招摇,而那个人却要供养家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心情就变的很差。如果心情好的话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我对已经得到种种待遇全然不感到有何值得高兴的地方。“这样不好吧”会想。关于这一点,还有更有意识的例子。上大学的时候,看到纨绔子弟开着波舍牌的车子,带着女朋友四处招摇。发誓“畜生,这个混蛋,我将来绝对也要买一辆开。”成了艺人后就买了一辆。车买了以后,有天突然恼怒起来,我又不是为了买这车才拼命努力要当漫才师的,对着波舍车一阵猛踹。这样做又要话修理费,越想越气。“再不坐这车了!”。
(一下24页)
那时的自己非常害怕。我有一回和黑社会打架,曾把四个家伙打的满街跑,说是黑社会,我也照打不误。“真凶暴”这样的话就传开了。爆发啦。左轮手枪也好匕首也好我是全然不怕。大家应该都会举手投降了吧?我即使预见打劫什么的也全然平常,觉得手枪对我没用一样。这样的事情如果现在自己遇到了反而是怕的不得了。担心会不会就这样被干掉了。如果遇到了那种情形,真这样做会被干掉的。梆的一声枪响就被打死了。因为首先即使大家举手投降了,也有可能会被直接干掉,所以自己逞英雄了就绝非什么好事了,特别是那种时候绝对不要这样做,因为会没命的。
所以,中学时代也是这样、说相声时也是如此,被欺负的时候一直隐忍不发。中学时代,有个学校小混混头子一直欺负我,有一回他这样对我的时候,我一下子爆发了,可以说干的有些过分。我用板砖狠狠的打了他一顿。(一下第25页)我看到那个家伙走过来,就绕到他后面去,对他脑袋就是一砖头,接着一暴打,打得他直喊“打死人拉,打死人了”。虽说有些过分当我最讨厌的就是这家伙了。家长被喊到学校来,警察也来了,兄长们使劲忙乎,总算没事了。所以即使在回家的途中被埋怨几句“你这家伙究竟要干什么”,我也忍着,一句反驳的话也没说。要是再突然嗙的一下爆发的话是不行的。那时候,冷静的计算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用。当被教训着“快走啊”的时候,我就自己对自己说快走走啊,心里可能很不好受不过也没什么。
这种时候,还是把自己当做与自己无关的玩偶对待才好。我到国外常常会别问道, “是如何处理Beat Takeishi与北野武,电视小品演员与电影监督之间的对立关系的呢?”我就回答“今天是当北野武拉,就把北野武这个玩偶拿出来好好表演就是了。”这样的情形有很多。因为我从小时候起,就有人格分裂症的啊。(一下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