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众筹
今天5月11号
互联网给予了每个人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特别是今天,不少领域用互联网去改造一下,就形成了创新,创新了这个领域,自然会成为这个领域的老大。
更多的市场份额都是属于你自己的,在别人还没有资本去挑战你的行业地位时。
现在的生意不得不去考虑细分的领域,不可能产品被所有人的喜欢,如同个人一样,喜欢你的也很多,不喜欢你的很多,产品展示给需要的用户即可。
这需要数据分析,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去推广,细分活出自己。
就像现在的各种节目,都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
《晓说》是高晓松的网络脱口秀节目,基本上每次都有一个主题,由高晓松去谈,国内国外,古代与现代,高晓松显然很是适合去做这个节目,毕竟知识面很广,对历史、文化、音乐、电影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
很适合喜欢的人去听。
《罗辑思维》搞的也挺火,一谈自媒体,往往就是被作为成功案例。
前段时间罗振宇发起了一项“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募集活动,募集5000名发起会员及500名铁杆会员,前者的会费是200元,后者是1200元,然而5500个会员名额却在6个小时宣告售罄,也就是说160万元轻松入手。
每个节目或者明星都有铁杆粉丝,一千个铁杆粉丝的理论不断开始应用。
类似的还有优酷的《老友记》, 原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冬与《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共同主持的《冬吴相对论》,充满娱乐精神和商业智慧,坐着打通经济的任督二脉。
包括老梁的一些节目,《老梁故事汇》、《老梁观世界》。
这些节目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和特点,作为他们来讲,都很难被别人超越,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很有内涵,有干货,模式虽然是可以复制的,但内涵很难被复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难被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做产品或者服务的运营,培养核心竞争力。
手机很多人都可以造出来,但带上个人强烈风格后,就有了不可复制的魅力与竞争力。
同样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对个人的依赖性也比较强。
现在的很多自媒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都是有自己的风格,微信上很多人的商业尝试就是产品+自媒体的模式,对个人产生了兴趣,也就对产品产生了兴趣。
在网络上一些人组织的团购也就是这个意思,基于信任产生的产品推荐和购买。
妈妈网上也有很多的孕婴达人,分享的一些东西很容易获得其他妈妈的支持。
微博上也是如此。
汽车这个领域的自媒体成长起来,对应的就是汽车方面相关的广告,推荐的汽车很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在我们眼里,他很专业,又有名气,自然产生很强的信任感。
特别使我们不懂的东西,都喜欢去找专业的人指点。
产品+自媒体是自己的产品通过自己的名气去销售,后一种更多是广告收入。
要么就是发起的产品团购。
一年一两次就够了,多了,就是透支,这个平衡显然是需要把握好的。
这样下来,可以发挥的细分领域太多了。
这就是互联网给予的机会,你不是有才吗?使劲去发挥就行了。
利益是最好的驱动, 商业让艺术充满生命力。
画画丶音乐丶舞蹈丶写作丶电影丶曲艺丶雕塑等等,不同经济高度不同艺术内涵或艺术高度。
要做的就是不断赚钱,不断经历,才有货,有价值,这就是商业与艺术的修炼。
五十分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提供五十分的价值,山脚无法体会山腰和山顶的感受。
如今众筹好像很火,众筹书的出版,汽车购买,各种活动,各种梦想。
有梦想,有众筹,不过要搞清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自己的梦想,是一种索取的状态,这样的梦想也是没人支持的。
傲子微信号:978928514
互联网给予了每个人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特别是今天,不少领域用互联网去改造一下,就形成了创新,创新了这个领域,自然会成为这个领域的老大。
更多的市场份额都是属于你自己的,在别人还没有资本去挑战你的行业地位时。
现在的生意不得不去考虑细分的领域,不可能产品被所有人的喜欢,如同个人一样,喜欢你的也很多,不喜欢你的很多,产品展示给需要的用户即可。
这需要数据分析,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去推广,细分活出自己。
就像现在的各种节目,都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
《晓说》是高晓松的网络脱口秀节目,基本上每次都有一个主题,由高晓松去谈,国内国外,古代与现代,高晓松显然很是适合去做这个节目,毕竟知识面很广,对历史、文化、音乐、电影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
很适合喜欢的人去听。
《罗辑思维》搞的也挺火,一谈自媒体,往往就是被作为成功案例。
前段时间罗振宇发起了一项“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募集活动,募集5000名发起会员及500名铁杆会员,前者的会费是200元,后者是1200元,然而5500个会员名额却在6个小时宣告售罄,也就是说160万元轻松入手。
每个节目或者明星都有铁杆粉丝,一千个铁杆粉丝的理论不断开始应用。
类似的还有优酷的《老友记》, 原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冬与《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共同主持的《冬吴相对论》,充满娱乐精神和商业智慧,坐着打通经济的任督二脉。
包括老梁的一些节目,《老梁故事汇》、《老梁观世界》。
这些节目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和特点,作为他们来讲,都很难被别人超越,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很有内涵,有干货,模式虽然是可以复制的,但内涵很难被复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难被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做产品或者服务的运营,培养核心竞争力。
手机很多人都可以造出来,但带上个人强烈风格后,就有了不可复制的魅力与竞争力。
同样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对个人的依赖性也比较强。
现在的很多自媒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都是有自己的风格,微信上很多人的商业尝试就是产品+自媒体的模式,对个人产生了兴趣,也就对产品产生了兴趣。
在网络上一些人组织的团购也就是这个意思,基于信任产生的产品推荐和购买。
妈妈网上也有很多的孕婴达人,分享的一些东西很容易获得其他妈妈的支持。
微博上也是如此。
汽车这个领域的自媒体成长起来,对应的就是汽车方面相关的广告,推荐的汽车很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在我们眼里,他很专业,又有名气,自然产生很强的信任感。
特别使我们不懂的东西,都喜欢去找专业的人指点。
产品+自媒体是自己的产品通过自己的名气去销售,后一种更多是广告收入。
要么就是发起的产品团购。
一年一两次就够了,多了,就是透支,这个平衡显然是需要把握好的。
这样下来,可以发挥的细分领域太多了。
这就是互联网给予的机会,你不是有才吗?使劲去发挥就行了。
利益是最好的驱动, 商业让艺术充满生命力。
画画丶音乐丶舞蹈丶写作丶电影丶曲艺丶雕塑等等,不同经济高度不同艺术内涵或艺术高度。
要做的就是不断赚钱,不断经历,才有货,有价值,这就是商业与艺术的修炼。
五十分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提供五十分的价值,山脚无法体会山腰和山顶的感受。
如今众筹好像很火,众筹书的出版,汽车购买,各种活动,各种梦想。
有梦想,有众筹,不过要搞清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自己的梦想,是一种索取的状态,这样的梦想也是没人支持的。
傲子微信号:978928514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