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季--姚珏和香港弦乐团----星期广播音乐会----因为这些无尽的资源,所以离不开上海
今天和Grace妈妈一起去上海音乐厅听了星期广播音乐会,今天是姚珏和香港弦乐团,提琴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乐器,每一个音都很细腻,而且,姚珏手中的那把琴,也着实亮瞎我~1990年买进、价值100万美金、全世界仅三把的意大利1713年史特拉底瓦里古小提琴……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我位置是二楼靠后么,我总觉得声音哪里有点不对劲。
回来网上搜到的就没有这种感觉,很和谐……当然,Feel还是跟现场的感觉没法比。
说回来
主持人是王勇王教授,很幽默风趣。解释说,一般这种名贵的琴,是很多企业或者富豪买下来借给音乐家使用,很少有人自己拥有。每次姚珏来上海,他必到场。姚说:“王教授怎么客气” 答:“我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来看这把琴的……”
作为一个木有学过音乐一直靠书本、视频了解音乐的外行人,一直站在音乐的外圈徘徊,靠爹妈遗传的少数民族基因和领悟力,对艺术一直持有一种不灭的向往和崇敬。我一直觉得音乐是个极具包容力的魔法,会以不同方式和形态去俘获不同人的心。作为一个外行,有哪里不对请勿喷,我只是写我自己的感觉~
这次的主题是八季,其实是主要是两个人的《四季》作品。
独奏:姚珏
演奏:香港弦乐团
简介:
“协奏曲之父”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精妙展现,在他清新、富有活力的音乐里,音符间的“四季更替”比人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还要丰富。
300多年后,“探戈之父”皮亚佐拉把南美大都会——布宜诺斯艾利斯那火热撩人的气候也写进了音乐里,向前辈维瓦尔第致敬的同时,也在探戈的节奏里尽情展示着南半球四季的别样风情。
本次星广会,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将使用1713年的史特拉第瓦里名琴携其亲手创立的香港弦乐团的精英乐手们把生于两个时空,却能彼此相应成辉的“南北八季”带到现代人的面前。在一场音乐会的时间里,感受两次迥然不同的季节更替,体会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奇妙恩泽。
这个是官方的介绍。维瓦尔第的四季是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了,特别是 春,朝气蓬勃的,万物蓄势待发的感觉,即使是不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估计一听旋律也会会心一笑,因为你很有可能不知道哪里听过,是的,你一定听过。我这里抛砖引个玉,希望能有专业的姐妹能留言多指教。听维瓦尔第的四季的感觉就是非常放松、明快、和放松。舒服极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飘》那本书里前半段所描述的场景,就是庄园~淑女~绅士~哈哈!露珠木有看过“乱世佳人”,也就是《飘》的电影版,所以这关联有点奇特。也许都是有关田园的吧,本来主角是个十四行诗里的牧羊人的~~~不过总体给我感觉就是世界很安静,情绪和清净满满的都由季节主导,或是慵懒,或激情,或惶恐,或担忧,或希冀,或平静,或热情洋溢,兴高采烈,总是被远远的带离沉重不已的都市躯壳又拉回来。
露珠以前木有听过皮亚佐拉的作品,但是这次觉得灰常惊艳……同样是四季,每一个季节都透着一股骄傲和冷艳,反而很有入世感,对比上面的那种离世感,觉得有更深的人文气息。就好像维瓦尔第更多的是传递自然的声音,皮亚佐拉传递的是人的声音。非常有味道~唉~比喻一下的话,感觉前者如同孩童最直观的对世界的感应和反映,纯粹极了,后者如同个有故事的女人,有种感觉,就是能有各种对音乐内容、情节的猜想,很有故事感。也许这也是探戈这种音乐元素本身就会给人带来的感觉吧。
露珠木有去补专业课,当然,一会会去百度一下,我比较喜欢自己单凭感觉去感受下,然后等写好了,再去查资料,这样比较容易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先入为主的全盘接收啦~不过露珠无所谓对错,享受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啦~这就是业余爱好者的好处,没有专业人士的痛苦,但又精神上无比容易自我满足~哈哈哈哈哈!
这个星广会是政府资助的工程,主要是想让普通人也去了解和接触古典音乐。有些人可能觉得欣赏不来,我觉得 王力宏 在剑桥那个演讲说得挺好的, 说的哪句这里不是重点,就不提了哈。
另外~上海的盆友,如果有喜欢听音乐会的,强烈推荐星广会!每两周一次,不提前买会被白发党强光噢!
维瓦尔第的四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19/17/7362557_204963084.shtml
皮亚佐拉的没找到好的链接~
求……
另外,张韶涵的歌 “最近好吗”的前奏小提琴就是 维瓦尔第的四季 冬季第三乐章
在歌剧后面
http://play.baidu.com/?__methodName=mboxCtrl.playSong&__argsValue=116129647&fm=altg3&__o=aladin#loaded
另外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 冬季 我感觉……张靓颖的秋意浓,张学友的李香兰,原曲……《行かないで (不要走)》
神似~绝对神似!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我位置是二楼靠后么,我总觉得声音哪里有点不对劲。
回来网上搜到的就没有这种感觉,很和谐……当然,Feel还是跟现场的感觉没法比。
说回来
主持人是王勇王教授,很幽默风趣。解释说,一般这种名贵的琴,是很多企业或者富豪买下来借给音乐家使用,很少有人自己拥有。每次姚珏来上海,他必到场。姚说:“王教授怎么客气” 答:“我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来看这把琴的……”
作为一个木有学过音乐一直靠书本、视频了解音乐的外行人,一直站在音乐的外圈徘徊,靠爹妈遗传的少数民族基因和领悟力,对艺术一直持有一种不灭的向往和崇敬。我一直觉得音乐是个极具包容力的魔法,会以不同方式和形态去俘获不同人的心。作为一个外行,有哪里不对请勿喷,我只是写我自己的感觉~
这次的主题是八季,其实是主要是两个人的《四季》作品。
独奏:姚珏
演奏:香港弦乐团
简介:
“协奏曲之父”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精妙展现,在他清新、富有活力的音乐里,音符间的“四季更替”比人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还要丰富。
300多年后,“探戈之父”皮亚佐拉把南美大都会——布宜诺斯艾利斯那火热撩人的气候也写进了音乐里,向前辈维瓦尔第致敬的同时,也在探戈的节奏里尽情展示着南半球四季的别样风情。
本次星广会,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将使用1713年的史特拉第瓦里名琴携其亲手创立的香港弦乐团的精英乐手们把生于两个时空,却能彼此相应成辉的“南北八季”带到现代人的面前。在一场音乐会的时间里,感受两次迥然不同的季节更替,体会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奇妙恩泽。
这个是官方的介绍。维瓦尔第的四季是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了,特别是 春,朝气蓬勃的,万物蓄势待发的感觉,即使是不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估计一听旋律也会会心一笑,因为你很有可能不知道哪里听过,是的,你一定听过。我这里抛砖引个玉,希望能有专业的姐妹能留言多指教。听维瓦尔第的四季的感觉就是非常放松、明快、和放松。舒服极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飘》那本书里前半段所描述的场景,就是庄园~淑女~绅士~哈哈!露珠木有看过“乱世佳人”,也就是《飘》的电影版,所以这关联有点奇特。也许都是有关田园的吧,本来主角是个十四行诗里的牧羊人的~~~不过总体给我感觉就是世界很安静,情绪和清净满满的都由季节主导,或是慵懒,或激情,或惶恐,或担忧,或希冀,或平静,或热情洋溢,兴高采烈,总是被远远的带离沉重不已的都市躯壳又拉回来。
露珠以前木有听过皮亚佐拉的作品,但是这次觉得灰常惊艳……同样是四季,每一个季节都透着一股骄傲和冷艳,反而很有入世感,对比上面的那种离世感,觉得有更深的人文气息。就好像维瓦尔第更多的是传递自然的声音,皮亚佐拉传递的是人的声音。非常有味道~唉~比喻一下的话,感觉前者如同孩童最直观的对世界的感应和反映,纯粹极了,后者如同个有故事的女人,有种感觉,就是能有各种对音乐内容、情节的猜想,很有故事感。也许这也是探戈这种音乐元素本身就会给人带来的感觉吧。
露珠木有去补专业课,当然,一会会去百度一下,我比较喜欢自己单凭感觉去感受下,然后等写好了,再去查资料,这样比较容易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先入为主的全盘接收啦~不过露珠无所谓对错,享受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啦~这就是业余爱好者的好处,没有专业人士的痛苦,但又精神上无比容易自我满足~哈哈哈哈哈!
这个星广会是政府资助的工程,主要是想让普通人也去了解和接触古典音乐。有些人可能觉得欣赏不来,我觉得 王力宏 在剑桥那个演讲说得挺好的, 说的哪句这里不是重点,就不提了哈。
另外~上海的盆友,如果有喜欢听音乐会的,强烈推荐星广会!每两周一次,不提前买会被白发党强光噢!
维瓦尔第的四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19/17/7362557_204963084.shtml
皮亚佐拉的没找到好的链接~
求……
另外,张韶涵的歌 “最近好吗”的前奏小提琴就是 维瓦尔第的四季 冬季第三乐章
在歌剧后面
http://play.baidu.com/?__methodName=mboxCtrl.playSong&__argsValue=116129647&fm=altg3&__o=aladin#loaded
另外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 冬季 我感觉……张靓颖的秋意浓,张学友的李香兰,原曲……《行かないで (不要走)》
神似~绝对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