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妈妈胜过好老师
——阅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在看此书之前,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勤劳的妈妈,不过看罢此书,我决定有时候也要让自己做个懒妈妈,一个不随意干预宝宝成长,乐于做宝宝听众的“懒妈妈”。
懒妈妈优势一:让宝宝像野花一样生长。
借用一朋友曾经的签名来写优势一,很喜欢这句签名,小宝宝像野花一样,漂亮、纯真、天然,多么有诗意啊。
我成长过程中,就很不喜欢听到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不听我的,迟早要吃亏”“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你一定要……”之类,虽然心中知道告诫的人出于关心爱护,所以如此云云,不过这些话语却实在是让人欢喜不起来,甚至有时候恨不得回复一句“那就让我撞得头破血流吧!”
我想,人生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走过的人生,感悟才最深刻。周遭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不过决定还是要自己做,路也要自己走。听大人的话,确实有时候可以少一些障碍、少走一些弯路,不过,也会使得自己像温室的花朵,一旦自己一人置身困局,便不能逃脱。
要想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妈妈一定要扼住自己的包办之心、干预之心,让孩子尽量的像野花一样自己成长,给他体验、遇到风、遇到暴雨、遇到采蜜的昆虫的各种各样机会。
懒妈妈优势二:呵护宝宝的创造力。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一书中,鸟居昭美有一个核心的观点:绘画不是教出来的,绘画是儿童成长中自然的培养获得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绘画能力。家长干预的越早,干预的越多,孩子越容易失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就算有高超的绘画技巧,也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一边看此书,一边我就在反省,深怕自己好心办了坏事。鸟居昭美都举出了哪些家长容易好心办坏事的举动呢?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希望孩子绘画画得像?有木有?(这个哪里是……,一点也不像啊!)
教孩子简笔画?有木有?(来,妈妈给你画一只鸭子!泪奔啊,这个我画过呢,虽然不是为了刻意教他,但我不敢否定自己内心深处有那么一点潜移默化的希望)
担心孩子弄脏(或者其他原因),没收孩子的绘画工具?有木有?(床单脏了,地板脏了,画笔收掉!)
过早的给孩子玩填色画游戏?有木有?(外面儿童游乐场大把的天色游戏活动,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游乐其中啊!)
写下来后,更加认识到孩子绘画过程中家长不应该有的强干预手段。
按照鸟居昭美的观点,8岁以前孩子的绘画都按照孩子自己的感觉和喜好来完成,家长只需要陪伴,做个听众或者分享者。9岁以后,孩子就可以开始各种绘画技法的学习,开始视觉的写实主义阶段。
懒妈妈优势三:做宝宝愿意交流分享的妈妈朋友。
有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父母干预越多的孩子,常常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分享,而一旦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分享,父母就越发着急,越发想要干预到孩子的世界中,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亲子关系也十分紧张。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或者说避免进入这种恶性循环,当然需要我们父母去改变。
不要大包大揽,不要过分干预,给孩子自由,自主做决定的权利,做个懒爸爸、懒妈妈。不过希望不要被偏执的理解为对孩子的完全不闻不问,孩子向你寻求意见你也一言不发。我记得看过的一篇文章里,说到一个部落的成年礼,就是把这个到了年龄的孩子捆绑起来,蒙上眼睛单独留在丛林里,如果它能够成功的挺过一晚不逃跑,那么就受到大家的认可。为什么想起这个,我希望懒妈妈是能够在孩子面对恐怖和苦难的时候,默默陪伴在旁边的人。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孩子最后那到坚实的后盾。
在看此书之前,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勤劳的妈妈,不过看罢此书,我决定有时候也要让自己做个懒妈妈,一个不随意干预宝宝成长,乐于做宝宝听众的“懒妈妈”。
懒妈妈优势一:让宝宝像野花一样生长。
借用一朋友曾经的签名来写优势一,很喜欢这句签名,小宝宝像野花一样,漂亮、纯真、天然,多么有诗意啊。
我成长过程中,就很不喜欢听到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不听我的,迟早要吃亏”“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你一定要……”之类,虽然心中知道告诫的人出于关心爱护,所以如此云云,不过这些话语却实在是让人欢喜不起来,甚至有时候恨不得回复一句“那就让我撞得头破血流吧!”
我想,人生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走过的人生,感悟才最深刻。周遭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不过决定还是要自己做,路也要自己走。听大人的话,确实有时候可以少一些障碍、少走一些弯路,不过,也会使得自己像温室的花朵,一旦自己一人置身困局,便不能逃脱。
要想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妈妈一定要扼住自己的包办之心、干预之心,让孩子尽量的像野花一样自己成长,给他体验、遇到风、遇到暴雨、遇到采蜜的昆虫的各种各样机会。
懒妈妈优势二:呵护宝宝的创造力。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一书中,鸟居昭美有一个核心的观点:绘画不是教出来的,绘画是儿童成长中自然的培养获得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绘画能力。家长干预的越早,干预的越多,孩子越容易失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就算有高超的绘画技巧,也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一边看此书,一边我就在反省,深怕自己好心办了坏事。鸟居昭美都举出了哪些家长容易好心办坏事的举动呢?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希望孩子绘画画得像?有木有?(这个哪里是……,一点也不像啊!)
教孩子简笔画?有木有?(来,妈妈给你画一只鸭子!泪奔啊,这个我画过呢,虽然不是为了刻意教他,但我不敢否定自己内心深处有那么一点潜移默化的希望)
担心孩子弄脏(或者其他原因),没收孩子的绘画工具?有木有?(床单脏了,地板脏了,画笔收掉!)
过早的给孩子玩填色画游戏?有木有?(外面儿童游乐场大把的天色游戏活动,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游乐其中啊!)
写下来后,更加认识到孩子绘画过程中家长不应该有的强干预手段。
按照鸟居昭美的观点,8岁以前孩子的绘画都按照孩子自己的感觉和喜好来完成,家长只需要陪伴,做个听众或者分享者。9岁以后,孩子就可以开始各种绘画技法的学习,开始视觉的写实主义阶段。
懒妈妈优势三:做宝宝愿意交流分享的妈妈朋友。
有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父母干预越多的孩子,常常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分享,而一旦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分享,父母就越发着急,越发想要干预到孩子的世界中,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亲子关系也十分紧张。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或者说避免进入这种恶性循环,当然需要我们父母去改变。
不要大包大揽,不要过分干预,给孩子自由,自主做决定的权利,做个懒爸爸、懒妈妈。不过希望不要被偏执的理解为对孩子的完全不闻不问,孩子向你寻求意见你也一言不发。我记得看过的一篇文章里,说到一个部落的成年礼,就是把这个到了年龄的孩子捆绑起来,蒙上眼睛单独留在丛林里,如果它能够成功的挺过一晚不逃跑,那么就受到大家的认可。为什么想起这个,我希望懒妈妈是能够在孩子面对恐怖和苦难的时候,默默陪伴在旁边的人。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孩子最后那到坚实的后盾。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