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与乱想13 彷徨录VS不安之书
本来是买了《彷徨录》,但是被公司同事痛心疾首地表示:你怎么能买这本,你该去买《不安之书》,虽然内容没有这本全,但是翻译比这本好。
今天《不安之书》也到手了,就和同事任意对比了一段翻译——
《彷徨录》韩少功
头脑里的旅行
黄昏降临的融融暮色里,我立于四楼的窗前,眺望无限远方,等待星星的绽放。我的梦幻是一些旅行,以视阈展开的步履,指向我未知的国度、想象的国度或者说不可能存在的国度。
《不安之书》陈实
想象的旅行
在面向无限的第四层楼房间里,在夜幕下垂的亲密感觉里,在望见星星逐渐闪现的窗前,我的梦——配合可见的远方的节奏——跟旅行有关,旅行到未知的、想象的或完全不可能的国度。
就中文的文字感来说,韩少功的短句子更符合我的阅读偏好,但是他偏偏又非要用“视阈”这样让人菊花一紧的词语。而且“黄昏降临的融融暮色里“明显不如”在夜幕下垂的亲密感觉里“来得有灵气,”面向无限的房间“这种意象也要比立在窗前、眺望无限远方要好。
总体来说,韩少功的句子更有逻辑,所以反而不是很适合原作者这种神经病思维。
今天《不安之书》也到手了,就和同事任意对比了一段翻译——
《彷徨录》韩少功
头脑里的旅行
黄昏降临的融融暮色里,我立于四楼的窗前,眺望无限远方,等待星星的绽放。我的梦幻是一些旅行,以视阈展开的步履,指向我未知的国度、想象的国度或者说不可能存在的国度。
《不安之书》陈实
想象的旅行
在面向无限的第四层楼房间里,在夜幕下垂的亲密感觉里,在望见星星逐渐闪现的窗前,我的梦——配合可见的远方的节奏——跟旅行有关,旅行到未知的、想象的或完全不可能的国度。
就中文的文字感来说,韩少功的短句子更符合我的阅读偏好,但是他偏偏又非要用“视阈”这样让人菊花一紧的词语。而且“黄昏降临的融融暮色里“明显不如”在夜幕下垂的亲密感觉里“来得有灵气,”面向无限的房间“这种意象也要比立在窗前、眺望无限远方要好。
总体来说,韩少功的句子更有逻辑,所以反而不是很适合原作者这种神经病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