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哈利波特的政治学
手头正在翻译Behany Barratt(2012)的著作The Politics of Harry Potter,作者有感当今年轻人对政治事务不够积极,普遍感觉政治学太过深奥,没有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对于这群读哈利波特长大的一代青年学生而言,作者觉得可以从魔法世界入手,通过建立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与类比关系,逐步引导年轻人了解一些简单的政治概念与思考方式。
这本书刚到手时,读着觉得很带劲。毕竟我读过哈利波特全套七本的英文小说,很有些意犹未尽的新兴奋,这本书也算是某种延续阅读体验吧。然后有感于原作者的苦心,觉得把这本书翻译出来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到现在第四个月,工作之余看书翻译查资料,差不多快结束第四章了。然而我这样挑剔的个性,越做下去,越觉得兴致殆尽。一方面是原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各个篇章安排详略不当,可读性也不够连贯,感觉是为了拼凑学科概念而罔顾读者兴趣。对哈利波特原书内容缺少系统分析,更多的只是片言只语的摘引,信手拿来作为例证而已。最让我不满的是对其他学科(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的印证也很随意,读来好像是文献摘抄而非精读消化后的引证。然而这可能就是面向大众的学科写作吧。
另一方面,为尽量做到有关小说中的人名地名和术语都与一般读者接触到的汉译本一致,我参考了马爱心、马爱农翻译的汉译《哈利波特》,然而在查阅中也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Aurors被简单音译为“傲罗”,Wizengamore被音译为“威森加摩”,如果不结合上下文,这类术语除了带点异国情调,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然而必须承认,我自己大概也无法做到更好,只能重复那一句老话,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一个文化的钥匙。若非真正的大师,一些通俗译本实在无法传递原著的全部旨趣。
话说回来,我似乎总是这样敏感而挑剔,自己也会觉得深深地不安。按分工我是负责从序言到第五章的内容,革命尚未成功,实在还不是挑剔的时候。
这本书刚到手时,读着觉得很带劲。毕竟我读过哈利波特全套七本的英文小说,很有些意犹未尽的新兴奋,这本书也算是某种延续阅读体验吧。然后有感于原作者的苦心,觉得把这本书翻译出来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到现在第四个月,工作之余看书翻译查资料,差不多快结束第四章了。然而我这样挑剔的个性,越做下去,越觉得兴致殆尽。一方面是原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各个篇章安排详略不当,可读性也不够连贯,感觉是为了拼凑学科概念而罔顾读者兴趣。对哈利波特原书内容缺少系统分析,更多的只是片言只语的摘引,信手拿来作为例证而已。最让我不满的是对其他学科(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的印证也很随意,读来好像是文献摘抄而非精读消化后的引证。然而这可能就是面向大众的学科写作吧。
另一方面,为尽量做到有关小说中的人名地名和术语都与一般读者接触到的汉译本一致,我参考了马爱心、马爱农翻译的汉译《哈利波特》,然而在查阅中也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Aurors被简单音译为“傲罗”,Wizengamore被音译为“威森加摩”,如果不结合上下文,这类术语除了带点异国情调,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然而必须承认,我自己大概也无法做到更好,只能重复那一句老话,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一个文化的钥匙。若非真正的大师,一些通俗译本实在无法传递原著的全部旨趣。
话说回来,我似乎总是这样敏感而挑剔,自己也会觉得深深地不安。按分工我是负责从序言到第五章的内容,革命尚未成功,实在还不是挑剔的时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