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冥想
一
不知怎的,今年兰州雨水格外多。
今春雨天阴天交替近一个月,似南方梅雨般不肯停歇。几天前返校路上,大雨劈头盖脸倾盆而下,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有人惊呼:“下的是冰雹!”大家忙探头去看,果然地上落着指甲大小的冰雹,都觉骇异。
其余多是淅淅沥沥的中雨小雨。打开阳台的门,就能看见夜雨静默地落,楼下黑魆魆一片,水窠里映出零星灯火,丁香安分守己地隐在楼影里。不远处的操场与树木暗夜里愈发阴沉,浓的融在一起。灰色天空透出城市独有的红黄,仿若色泽浑沌的大理石。这样好的雨夜,宜读书,宜写字,更宜冥想。耳边回响着《南方》,拥衾而卧,整个人都沉浸在安宁辽远的思绪里。
我住在北方/难得这些天许多雨水/夜晚听见窗外的雨声/让我想起了南方/想起从前呆在南方/许多那里的气息/许多那里的颜色/不知觉心已经轻轻飞起
高二暑假,校园空无一人,夜晚也是这样淅沥的小雨。教学楼的门锁着,只好立在走廊里看雨。空气混着小树林松柏的香,雨水连绵而下,地面此起彼伏,明灭无定,看久了有种永无消歇的错觉。高三的同学已然飞升,我们即将替补上场,仿佛武侠故事里的人物,已经结束整齐,即将各自负剑,穿行题海,务必要在高考的暗夜里觅出一条路来,既有一击必中的决绝,又有不可知的黯然。那时的心境跟暗夜落雨如此契合,暗沉的,连绵的,茫然的,带着些凉意。
念大学的城市天津,也常下雨。春日清晨穿行在集贤道上,茂密的白蜡绿意暗沉,被打湿的叶子带着细微光亮,两旁宿舍阒无人声,只有雨滴大张着嘴巴,滴答滴答,偶尔有不知名的鹊子叫两声,又飞去了。雨夜里,鹏翔楼下的紫桐花树散发出钝重的香,翌日清晨地上躺着一片萎黄的花尸。四月里海棠开得清丽,一场雨下来,粉色的花瓣黏了一地,梢头绿枝却越发地有生意。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夏雨力气惊人,我很少未雨绸缪,常被困在外面。有次我躲在学校出版社屋檐下,想跟舍友求助,转念雨这样大,谁出来都要湿透,不如等一等。空中闪电亮的骇人,雨点鼓声般噼里啪啦,路面已经成河,黑暗中蚊子乱蛰,简直糟糕透顶。我正望着台阶下的汹涌波涛出神,手机忽然响起。是舍友打来接我。我等了很久不见人来,雨势慢慢转小,就自己回去了。一进门她们便问:“接你的××呢?”我说没看见,她们惊讶不已:“她去接你了呀!你怎么自己回来了?”我惭愧道:“我等了很久,附近也找了找不见人,手机刚好没电,就回来了。我打个电话让她回来!”恰巧她没带手机,我正要提伞出去找她,电话响起了:她借了路人电话打来找我。不一会儿,她推门进来,手拎雨伞,脚踩拖鞋,裤腿挽到膝盖,脚踝以下被水浸得发白,冻的瑟瑟发抖。她不禁气恼,我愧疚地说了很多声对不起,心里却感动不已。
下雨天有下雨天的乐趣。
大家从外面回来,都把湿漉的雨伞撑开晾在走廊里,贴着墙根密密排放,中间窄道仅容一人通过,碎花、条纹、图案、格子,浓红惨绿,走廊光线昏暗,望去简直像通往地狱的幽冥之路,两旁满种曼珠沙华。我从水房洗手出来,轻轻一抖,就有水珠落到伞面上,飒然作响。我喜欢听这一声响,屡屡将水珠地甩到伞上去,“锵”的一声,这自营的雨声听来分外爽朗。
平时夜幕刚薄薄一层,各种吃食摊子就抢在5斋铁栅栏外摆下,烧饼里脊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扬州炒饭也翻得热火朝天,吆喝声在风中此起彼伏。一到雨天,小贩们多半收摊不来。要是某天下自习回来,惨白的月亮刚从蓊郁的云层中探出头,地上大大小小的积水里映出无数个大白月亮,抬头一看,栅栏外竟停着卖烧饼里脊的三轮车,大妈袖手站在后面,旁边还有个买肉夹馍的,剁肉的刀直挺挺立在案板上,何止肉体里满是欢愉,简直连灵魂都要跟着尖叫打颤!
有一次夜晚下自习,大雨初停,温度骤降,寒意直沁到人骨头里,大家瑟缩着加快脚步,一心想赶到春深如海的斗室里。还没拐到金晖路,一阵诱人的甜香味便扑鼻而来,紧赶几步转弯,果然看见烤白薯那标志性的大铁炉,只是上面早已空空如也,不少人甘心地问:“还有烤白薯吗?”大娘赶紧摆摆手:“卖光了,都要收摊咯!”我从未见烤白薯在校内如此紧俏过。那真是寒夜里最好的安慰,因为窘迫的寒意,更多出几分暖老温贫的味道,仿佛灯火,用光热指引行人回家的路。
有个大雨的深夜,趴在走廊尽头的窗边,外面雨脚密密麻麻,西门十字路口成一片汪洋。两个男生赤手空拳地路过,穿运动鞋那个“噌”一下蹿上穿拖鞋那个的背,穿拖鞋那个用手扳住他双腿,背他渡海,刚到岸便“哐啷”把他扔到路上。十楼之上的我不禁“噗嗤”一笑,要有多熟才能这么默契?我猜两人对话一定如下:
运动鞋男:“我×!水这么大,怎么过?”
拖鞋男:“淌呗!”
运动鞋男看了看拖鞋男:“我鞋不行,你背我!”
拖鞋男假装没听到,脚下不停地没入水中,运动鞋男紧跑几步,赶在拖鞋男离岸之前跳上甲板,拖鞋男身子被挣得一个踉跄,喊道:“我×!”随即伸出手来揽住他的腿。
两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渐行渐远,湿透的衣衫紧贴在年轻的身体上。
二
水房对面有个法学系的女孩子,大眼短发,极瘦,有种明亮可爱的气质。有时水房里只有我们两人,各自哗哗地洗衣服,我常会偷偷看她。路上碰到,我的目光也会追随她很久,她走路极快,简约干练的样子。有次院里办团支部大赛,她们班在台上表演,有个场景模拟放风筝,她一手握线,一手引线地向后退去,仰着面孔很认真地看高天下的一小团,身后簇拥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儿。我们的目光都被她的手势挽住,很专注地抬头看那并不存在的风筝,一瞬间思绪飘的很远,蓝天绿草、牛仔裤白衬衫、单车明信片,只愿永远停驻在这干净美好的岁月里。
四月海棠花开的时候,我从教学楼出来,身边一对情侣走过,是她。雨下的不小,她和男友共撑一把伞,举得高高的,雨水点点地落在两人身上,他们不觉困窘反而高声大笑。她男友比我们高三级,学英语,院里品学兼优的风云人物。他曾在新老生交流会上侃侃而谈,教我们多读书,适应环境,不要抱怨学校的图书馆小,而要问问你看的书有多少;教我们多和人沟通,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他们一级有150多人,他差不多全认识。我们在台下侧耳倾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我常想,谁会把这样可爱的大眼睛女孩牵走。若是这样一个优秀学长,当真不枉了。
雨水淅沥,路旁的海棠花静默而略带寒意,我穿着长裤犹自打颤。她穿短裙,瘦削的双腿肆无忌惮地裸露在冰凉的空气里,就那样笼在男友伞下,一如往常踢踢踏踏向前走去,毫不在意积水浸湿了帆布鞋。
天空晦暗地发黄,爱情却这样明亮,寒意简直无处安放。
她男友是学霸,惯常挎着书包去教学楼自习,那段时间总能遇见他们。她挎着男友胳膊,小鸟依人的样子,步履生风。她男友本校保研,会继续在校园里安度两年。日子长且美好,仿佛永远用不完。
半年之后再见她,还是极瘦,还是步履生风,只是身边少了一个人。有时路上碰到学霸学长,依旧挎着他的包匆匆来去,身边却也不再有她。有一次,我从自习室出来接水,看见她独立在走廊前,静默地看窗外的落雨,单薄的身板显得萧瑟可怜,发梢烫的卷卷,清爽中平添几分成熟的小妇人意味。在水房里,她格外卖力地洗衣服,脚尖踮起,手臂重重地朝盆中按去,“嗤”一声溢出大堆泡沫,后背肩胛骨高高梗起,耳朵上挂着耳机,与世隔绝。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每见到她,我便无端地觉得惋惜,忍不住想上前拍拍她的肩。
不知过了多久,她开始在水房边揉衣服,边跟别人聊天,说到有趣处会哈哈大笑。穿衣风格也多样化起来,有时穿大罩衫,上面印着可爱的花朵树木;有时是风衣,剪裁干练合身,总之都很美,充满了改造新生的欢愉。我还是喜欢偷偷看她,像朵太阳花,瘦削但有力量。
毕业时,不晓得她的去向。大约是回家,记得她面庞微黑,说话有南方口音,湖南人?福建人?还是广东人?
我想,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晨光熹微里,我们穿着横条纹竖条纹小碎花卡哇伊的睡衣,蓬头垢面地拎着脸盆在水房照面时,我也许会说声:“嗨,你好。”
不知怎的,今年兰州雨水格外多。
今春雨天阴天交替近一个月,似南方梅雨般不肯停歇。几天前返校路上,大雨劈头盖脸倾盆而下,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有人惊呼:“下的是冰雹!”大家忙探头去看,果然地上落着指甲大小的冰雹,都觉骇异。
其余多是淅淅沥沥的中雨小雨。打开阳台的门,就能看见夜雨静默地落,楼下黑魆魆一片,水窠里映出零星灯火,丁香安分守己地隐在楼影里。不远处的操场与树木暗夜里愈发阴沉,浓的融在一起。灰色天空透出城市独有的红黄,仿若色泽浑沌的大理石。这样好的雨夜,宜读书,宜写字,更宜冥想。耳边回响着《南方》,拥衾而卧,整个人都沉浸在安宁辽远的思绪里。
我住在北方/难得这些天许多雨水/夜晚听见窗外的雨声/让我想起了南方/想起从前呆在南方/许多那里的气息/许多那里的颜色/不知觉心已经轻轻飞起
高二暑假,校园空无一人,夜晚也是这样淅沥的小雨。教学楼的门锁着,只好立在走廊里看雨。空气混着小树林松柏的香,雨水连绵而下,地面此起彼伏,明灭无定,看久了有种永无消歇的错觉。高三的同学已然飞升,我们即将替补上场,仿佛武侠故事里的人物,已经结束整齐,即将各自负剑,穿行题海,务必要在高考的暗夜里觅出一条路来,既有一击必中的决绝,又有不可知的黯然。那时的心境跟暗夜落雨如此契合,暗沉的,连绵的,茫然的,带着些凉意。
念大学的城市天津,也常下雨。春日清晨穿行在集贤道上,茂密的白蜡绿意暗沉,被打湿的叶子带着细微光亮,两旁宿舍阒无人声,只有雨滴大张着嘴巴,滴答滴答,偶尔有不知名的鹊子叫两声,又飞去了。雨夜里,鹏翔楼下的紫桐花树散发出钝重的香,翌日清晨地上躺着一片萎黄的花尸。四月里海棠开得清丽,一场雨下来,粉色的花瓣黏了一地,梢头绿枝却越发地有生意。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夏雨力气惊人,我很少未雨绸缪,常被困在外面。有次我躲在学校出版社屋檐下,想跟舍友求助,转念雨这样大,谁出来都要湿透,不如等一等。空中闪电亮的骇人,雨点鼓声般噼里啪啦,路面已经成河,黑暗中蚊子乱蛰,简直糟糕透顶。我正望着台阶下的汹涌波涛出神,手机忽然响起。是舍友打来接我。我等了很久不见人来,雨势慢慢转小,就自己回去了。一进门她们便问:“接你的××呢?”我说没看见,她们惊讶不已:“她去接你了呀!你怎么自己回来了?”我惭愧道:“我等了很久,附近也找了找不见人,手机刚好没电,就回来了。我打个电话让她回来!”恰巧她没带手机,我正要提伞出去找她,电话响起了:她借了路人电话打来找我。不一会儿,她推门进来,手拎雨伞,脚踩拖鞋,裤腿挽到膝盖,脚踝以下被水浸得发白,冻的瑟瑟发抖。她不禁气恼,我愧疚地说了很多声对不起,心里却感动不已。
下雨天有下雨天的乐趣。
大家从外面回来,都把湿漉的雨伞撑开晾在走廊里,贴着墙根密密排放,中间窄道仅容一人通过,碎花、条纹、图案、格子,浓红惨绿,走廊光线昏暗,望去简直像通往地狱的幽冥之路,两旁满种曼珠沙华。我从水房洗手出来,轻轻一抖,就有水珠落到伞面上,飒然作响。我喜欢听这一声响,屡屡将水珠地甩到伞上去,“锵”的一声,这自营的雨声听来分外爽朗。
平时夜幕刚薄薄一层,各种吃食摊子就抢在5斋铁栅栏外摆下,烧饼里脊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扬州炒饭也翻得热火朝天,吆喝声在风中此起彼伏。一到雨天,小贩们多半收摊不来。要是某天下自习回来,惨白的月亮刚从蓊郁的云层中探出头,地上大大小小的积水里映出无数个大白月亮,抬头一看,栅栏外竟停着卖烧饼里脊的三轮车,大妈袖手站在后面,旁边还有个买肉夹馍的,剁肉的刀直挺挺立在案板上,何止肉体里满是欢愉,简直连灵魂都要跟着尖叫打颤!
有一次夜晚下自习,大雨初停,温度骤降,寒意直沁到人骨头里,大家瑟缩着加快脚步,一心想赶到春深如海的斗室里。还没拐到金晖路,一阵诱人的甜香味便扑鼻而来,紧赶几步转弯,果然看见烤白薯那标志性的大铁炉,只是上面早已空空如也,不少人甘心地问:“还有烤白薯吗?”大娘赶紧摆摆手:“卖光了,都要收摊咯!”我从未见烤白薯在校内如此紧俏过。那真是寒夜里最好的安慰,因为窘迫的寒意,更多出几分暖老温贫的味道,仿佛灯火,用光热指引行人回家的路。
有个大雨的深夜,趴在走廊尽头的窗边,外面雨脚密密麻麻,西门十字路口成一片汪洋。两个男生赤手空拳地路过,穿运动鞋那个“噌”一下蹿上穿拖鞋那个的背,穿拖鞋那个用手扳住他双腿,背他渡海,刚到岸便“哐啷”把他扔到路上。十楼之上的我不禁“噗嗤”一笑,要有多熟才能这么默契?我猜两人对话一定如下:
运动鞋男:“我×!水这么大,怎么过?”
拖鞋男:“淌呗!”
运动鞋男看了看拖鞋男:“我鞋不行,你背我!”
拖鞋男假装没听到,脚下不停地没入水中,运动鞋男紧跑几步,赶在拖鞋男离岸之前跳上甲板,拖鞋男身子被挣得一个踉跄,喊道:“我×!”随即伸出手来揽住他的腿。
两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渐行渐远,湿透的衣衫紧贴在年轻的身体上。
二
水房对面有个法学系的女孩子,大眼短发,极瘦,有种明亮可爱的气质。有时水房里只有我们两人,各自哗哗地洗衣服,我常会偷偷看她。路上碰到,我的目光也会追随她很久,她走路极快,简约干练的样子。有次院里办团支部大赛,她们班在台上表演,有个场景模拟放风筝,她一手握线,一手引线地向后退去,仰着面孔很认真地看高天下的一小团,身后簇拥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儿。我们的目光都被她的手势挽住,很专注地抬头看那并不存在的风筝,一瞬间思绪飘的很远,蓝天绿草、牛仔裤白衬衫、单车明信片,只愿永远停驻在这干净美好的岁月里。
四月海棠花开的时候,我从教学楼出来,身边一对情侣走过,是她。雨下的不小,她和男友共撑一把伞,举得高高的,雨水点点地落在两人身上,他们不觉困窘反而高声大笑。她男友比我们高三级,学英语,院里品学兼优的风云人物。他曾在新老生交流会上侃侃而谈,教我们多读书,适应环境,不要抱怨学校的图书馆小,而要问问你看的书有多少;教我们多和人沟通,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他们一级有150多人,他差不多全认识。我们在台下侧耳倾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我常想,谁会把这样可爱的大眼睛女孩牵走。若是这样一个优秀学长,当真不枉了。
雨水淅沥,路旁的海棠花静默而略带寒意,我穿着长裤犹自打颤。她穿短裙,瘦削的双腿肆无忌惮地裸露在冰凉的空气里,就那样笼在男友伞下,一如往常踢踢踏踏向前走去,毫不在意积水浸湿了帆布鞋。
天空晦暗地发黄,爱情却这样明亮,寒意简直无处安放。
她男友是学霸,惯常挎着书包去教学楼自习,那段时间总能遇见他们。她挎着男友胳膊,小鸟依人的样子,步履生风。她男友本校保研,会继续在校园里安度两年。日子长且美好,仿佛永远用不完。
半年之后再见她,还是极瘦,还是步履生风,只是身边少了一个人。有时路上碰到学霸学长,依旧挎着他的包匆匆来去,身边却也不再有她。有一次,我从自习室出来接水,看见她独立在走廊前,静默地看窗外的落雨,单薄的身板显得萧瑟可怜,发梢烫的卷卷,清爽中平添几分成熟的小妇人意味。在水房里,她格外卖力地洗衣服,脚尖踮起,手臂重重地朝盆中按去,“嗤”一声溢出大堆泡沫,后背肩胛骨高高梗起,耳朵上挂着耳机,与世隔绝。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每见到她,我便无端地觉得惋惜,忍不住想上前拍拍她的肩。
不知过了多久,她开始在水房边揉衣服,边跟别人聊天,说到有趣处会哈哈大笑。穿衣风格也多样化起来,有时穿大罩衫,上面印着可爱的花朵树木;有时是风衣,剪裁干练合身,总之都很美,充满了改造新生的欢愉。我还是喜欢偷偷看她,像朵太阳花,瘦削但有力量。
毕业时,不晓得她的去向。大约是回家,记得她面庞微黑,说话有南方口音,湖南人?福建人?还是广东人?
我想,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晨光熹微里,我们穿着横条纹竖条纹小碎花卡哇伊的睡衣,蓬头垢面地拎着脸盆在水房照面时,我也许会说声:“嗨,你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