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视通达董事长兼CEO彭清
3月21日消息,出道于互联网,后转向风投行业的彭清,在离开网宿科技之后一直未在媒体中亮相。近日,彭清在接受网易科技独家专访时讲述了他的又一次“创业”。目前,彭清出任广视通达董事长兼CEO,而该公司的新产品——基于NGB与三网融合的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将要在今年CCBN中展出。
再次创业 投身三网融合领域
网易科技:您去年离开网宿科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彭清:离开网宿科技最根本的原因是与大股东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差异。
当时我的身份是职业经理人,与大股东在公司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等方面都有差异,这是根本原因。
另外一个是原因是,内心有一个很巨大的冲动,还想创业。而网宿没有实现共鸣,很多想法没能得到实现,所以我想找个平台来实现这个创业梦想。
网易科技:新公司是什么时候组建的?
彭清:我不是广视通达的初创者,这个公司是2006年9月成立的,之前的股东对这个公司的投资不成功,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个公司面临一个清盘的境地。而我看重了这个公司在成立四年过程中有很好的视频技术的积淀,所以我就以增值扩股的方式进入这个公司,现在我是大股东。
网易科技:主要经营什么业务?
彭清:以前这个公司主要是互联网领域、电信领域,后来我把公司的战略方向调整转向三网融合的领域,而且重点是在广电行业做三网融合。
网易科技:为什么选择这一领域?是看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彭清:我选择这个行业主要是考虑几点:第一是这个行业的成长性,三网融合,尤其广电的三网融合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第二是产品技术,能够在行业里起到很大的作用。我把广视通达的专利技术应用到广电行业中去,而后者在整个行业技术基础中恰恰是比较薄弱的。
两条线走路 年底将实现收入回报
网易科技:是否考虑到行业中有其他比较强势的对手,也在做类似的业务?
彭清:目前,广电行业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做,但是我们肯定是走在前面的。我们有先发优势,但也不希望成为先烈,我们会把握好节奏。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公司正在走两条线:一条线是在广电行业做的三网融合的系统、平台及解决方案,另一条线是整个广电网的宽带接入系统。
广电网宽带接入系统的门槛比较低,但随着三网的双向改造,现在发展很快。广视通达做这块业务的目的一是为了产生现金流,第二为了让整个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也就是说,用一个相对成熟的业务支撑新业务的发展。
网易科技:公司目前有多少员工?团队构成是怎样的?
彭清:整个公司人不多,刚起步,以技术为主,80%左右都是技术人员。现在还在引进市场推广这方面的人员。
网易科技:有哪些合作投资方?
彭清:我现在是单一最大股东了,没有其他投资方。
网易科技:你投入了多少资金?或者说是第一笔投入了多少?这些资金打算怎么花?
彭清:第一笔投入大约1000万左右,主要用在科研和产品上,每个月的开销大概有30-40万。
网易科技:有没有考虑进一步融资?
彭清:我希望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在企业能正常运行的时候,进行融资,把企业做大做强。
网易科技:预计在什么时候能产生收入回报?
彭清:今年的目标是2000万的收益,这也是整个公司今年的目标。这2000万的收益很大一块来自广电网宽带接入系统,预计占70%左右,做到1400万左右。
下半年将在两省进行平台推广
网易科技:据说公司要在今年CCBN期间发布一款新的产品解决方案,请具体介绍一下。
彭清:第一个产品是经过去年大概半年多研发的,基于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三网融合的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整个广电体系里面缺少在中间负责数据传输和业务承载的这一块,我们主要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一方面包含核心平台,另一方面还与核心网络硬件平台结合。
这一包含两方面,一是多业务承载,二是通用数据的承载和分发。通过这两方面确保NGB体系下的可管、可控、可运营。
此外,这一平台还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因为它应用了很多具有专利技术的加密,进而可以保证播出的安全性。
网易科技:打算怎么去推广这个平台?
彭清:这次我们推的产品是在公司环境下形成的产品,下一步我们计划跟中国传媒大学合作。这月底,我们会跟中国传媒大学签约成立NGB三网融合承载平台实验室,进行实验。
第二步要做两个事情,一是向广电总局、科技部申请科研项目,目前已经上报;二是今年7月在湖南和广东进行这一平台的推广。
如果前面两步进行顺利,第三步就是进行全国大规模推广。
网易科技:在这些试点城市,哪些厂商有合作意向?
彭清:比如我们上报的科研项目,是跟湖南广播电视台、广东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报给总局的,这两个省对“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都很感兴趣。
网易科技:对国内三网融合的进展,您还有哪些考虑?
彭清:三网融合炒得太厉害,没落地,而且误区很多。第一大误区是把物理上的三张网络融在一起。但我认为三网融合的精髓一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二是以互联网为主线。
我们在做广电网三网融合的时候也是掌握这两点,我们的多业务承载平台也是如此。比如现在我们做的高清视频点播平台、远程教育平台,以及正在开发的视频通讯,都是基于以上考虑。很多东西都是基于互联网开发的,这是一个大方向,而且是广电网必须走的路。只有这样,广电网才能成长起来,广电网必须开放,规范和标准化。
再次创业 投身三网融合领域
![]() |
网易科技:您去年离开网宿科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彭清:离开网宿科技最根本的原因是与大股东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差异。
当时我的身份是职业经理人,与大股东在公司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等方面都有差异,这是根本原因。
另外一个是原因是,内心有一个很巨大的冲动,还想创业。而网宿没有实现共鸣,很多想法没能得到实现,所以我想找个平台来实现这个创业梦想。
网易科技:新公司是什么时候组建的?
彭清:我不是广视通达的初创者,这个公司是2006年9月成立的,之前的股东对这个公司的投资不成功,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个公司面临一个清盘的境地。而我看重了这个公司在成立四年过程中有很好的视频技术的积淀,所以我就以增值扩股的方式进入这个公司,现在我是大股东。
网易科技:主要经营什么业务?
彭清:以前这个公司主要是互联网领域、电信领域,后来我把公司的战略方向调整转向三网融合的领域,而且重点是在广电行业做三网融合。
网易科技:为什么选择这一领域?是看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彭清:我选择这个行业主要是考虑几点:第一是这个行业的成长性,三网融合,尤其广电的三网融合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第二是产品技术,能够在行业里起到很大的作用。我把广视通达的专利技术应用到广电行业中去,而后者在整个行业技术基础中恰恰是比较薄弱的。
两条线走路 年底将实现收入回报
网易科技:是否考虑到行业中有其他比较强势的对手,也在做类似的业务?
彭清:目前,广电行业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做,但是我们肯定是走在前面的。我们有先发优势,但也不希望成为先烈,我们会把握好节奏。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公司正在走两条线:一条线是在广电行业做的三网融合的系统、平台及解决方案,另一条线是整个广电网的宽带接入系统。
广电网宽带接入系统的门槛比较低,但随着三网的双向改造,现在发展很快。广视通达做这块业务的目的一是为了产生现金流,第二为了让整个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也就是说,用一个相对成熟的业务支撑新业务的发展。
网易科技:公司目前有多少员工?团队构成是怎样的?
彭清:整个公司人不多,刚起步,以技术为主,80%左右都是技术人员。现在还在引进市场推广这方面的人员。
网易科技:有哪些合作投资方?
彭清:我现在是单一最大股东了,没有其他投资方。
网易科技:你投入了多少资金?或者说是第一笔投入了多少?这些资金打算怎么花?
彭清:第一笔投入大约1000万左右,主要用在科研和产品上,每个月的开销大概有30-40万。
网易科技:有没有考虑进一步融资?
彭清:我希望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在企业能正常运行的时候,进行融资,把企业做大做强。
网易科技:预计在什么时候能产生收入回报?
彭清:今年的目标是2000万的收益,这也是整个公司今年的目标。这2000万的收益很大一块来自广电网宽带接入系统,预计占70%左右,做到1400万左右。
下半年将在两省进行平台推广
网易科技:据说公司要在今年CCBN期间发布一款新的产品解决方案,请具体介绍一下。
彭清:第一个产品是经过去年大概半年多研发的,基于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三网融合的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整个广电体系里面缺少在中间负责数据传输和业务承载的这一块,我们主要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一方面包含核心平台,另一方面还与核心网络硬件平台结合。
这一包含两方面,一是多业务承载,二是通用数据的承载和分发。通过这两方面确保NGB体系下的可管、可控、可运营。
此外,这一平台还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因为它应用了很多具有专利技术的加密,进而可以保证播出的安全性。
网易科技:打算怎么去推广这个平台?
彭清:这次我们推的产品是在公司环境下形成的产品,下一步我们计划跟中国传媒大学合作。这月底,我们会跟中国传媒大学签约成立NGB三网融合承载平台实验室,进行实验。
第二步要做两个事情,一是向广电总局、科技部申请科研项目,目前已经上报;二是今年7月在湖南和广东进行这一平台的推广。
如果前面两步进行顺利,第三步就是进行全国大规模推广。
网易科技:在这些试点城市,哪些厂商有合作意向?
彭清:比如我们上报的科研项目,是跟湖南广播电视台、广东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报给总局的,这两个省对“通用数据多业务承载平台”都很感兴趣。
网易科技:对国内三网融合的进展,您还有哪些考虑?
彭清:三网融合炒得太厉害,没落地,而且误区很多。第一大误区是把物理上的三张网络融在一起。但我认为三网融合的精髓一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二是以互联网为主线。
我们在做广电网三网融合的时候也是掌握这两点,我们的多业务承载平台也是如此。比如现在我们做的高清视频点播平台、远程教育平台,以及正在开发的视频通讯,都是基于以上考虑。很多东西都是基于互联网开发的,这是一个大方向,而且是广电网必须走的路。只有这样,广电网才能成长起来,广电网必须开放,规范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