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四年书单(叁月起)
办了借书卡,住处和学校分别离两个市立的图书馆不远,就天天跑图书馆借书、看书。一方面是作为课余活动、精神粮食,给自己充充电。好多想看的书都因为之前没有时间,现在时间多一些了,可以都补上了。另一方面是把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心情跟随情节走,这样就不会一个人的时候胡思乱想了。一些书是消遣,一些书是读故事,一些书是读作者,还有一些是读人生。我倒是觉得,书都是好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叁月:
《如果,喵》有时右逝/著
讲得是一群流浪猫的故事。因为自己也一直给楼下的流浪猫喂食,所以深有体会。虽然只是简单地给他们猫粮,通过他们吃东西时候的样子,你家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性格。我没有作者那么细心,还给每只猫咪精心挑选名字,我只是喊白色的猫咪叫大白,喊花猫阿花,大白老了就叫她老白,老白的孩子就按颜色继续顺下去。我也不想作者有一个兽医朋友,也没有找人领养。小区里一起喂猫的人很多,我也不是每天都遇得到他们。几天不来也许出去度假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等有空的时候我也要写写那几只猫的故事。顺便提一下,和我关系最好的小白刚刚养了三只小猫崽。
《猫眼》 蔡骏/著
读蔡骏的书是从《蝴蝶公墓》开始的,然后前前后后把他几乎所有作品都读了一遍,除了最早的四本,这本书是其中之一。这类书大多都是借来的,虽然好看,但看过算数,没必要占据我的书架。所以,我的书架上只有两本蔡骏的书,因为是签名本。“猫眼”,可以指三样东西:猫的眼睛、猫眼宝石和门上的猫眼,一语三关。不是特别喜欢这本,也许是早期作品的缘故,很多元素现在都用烂掉了。但是我喜欢猫眼。
肆月:
《Treasury of Egyptian mythology》 国家地理KIDS
国家地理的丛书,虽然是儿童版,配图和文字依旧没话说。很喜欢埃及,因为很神秘:有木乃伊和法老的诅咒,所以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埃及的神话传说。埃及的神话没有希腊的那么有名,最令人熟知的就是阿努比斯,就是木乃伊旁边站着的狼首的神明,经常在一些关于木乃伊或者古埃及壁画里出现。同时,埃及人对黑猫、尼罗鳄、河马等动物都有崇拜,当然还有圣甲虫。埃及一直是我行程表上的一项,可惜一直动乱没去成,一定会去一次。
《惊奇物语》 南派三叔等/著
一则则悬疑故事,消遣用的。其中一个关于如何治疗癌症的故事很深入我心:癌症也许是人体的自我修复!癌症在当今世界上还属于绝症的范围,由于无法停止的细胞分裂而导致病变。科学家们至今不知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细胞无限制增长。要是能找到原因,可以得诺贝尔奖了吧!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日]原田玲仁/著
心理学是我最喜欢的大类之一,和现在学习的有一小点关联。很日本的一本书,小漫画配上简单的文字介绍,通俗易懂。虽然记不下几个专业名词,但是还是可以了解一些皮毛。
《Science Tales:lies,hoaxes and scans》 Darryl Cunningham
很棒的一本科普书,范围从电惊厥疗法到全球气候、从美国登月到顺势医疗论。漫画形式,除了所有文字都是大写字母对我这个不习惯看大写字母的人来说有些吃力以外,其他都很不错。那种十厘米长的单词时常出现。
伍月:
《海鸥乔纳森》[美]理查德.巴赫/著
很短的一本书,半个多小时就读完了。飞,对于一只海鸥来说,是为了捉到鱼虾填饱肚子呢?还是要追求飞翔的最高境界?同样的,我们,是为了活着呢?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很接近现实、让生活的更美好?没有标答,我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想法而已。我希望自己做第二种人,不断追求,取得成功。但是,世事难料,也许一个小小的人生插曲,就改变一切了。
《三十岁的成人礼:搭车去柏林》刘畅/著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作者和他的同伴。三十岁还可以有勇气踏上一段不知结果的旅程。我也是一个心野在外的人,动不动就想着所谓“说走就走的旅行”。我知道搭车很艰难,还穿越了国界线。我虽然爱旅行,一直计划着可以带着一帮朋友在世界各地留下我们的足迹。但是我实在不能想象好几天不洗澡,和好几个不认识的人挤在小小的车厢里,嗯,洁癖。同时,也会担心旅途上的意外。总之,我还是很希望自己可以走出去的,外边的世界一定比我想象中的大,比我想象中的美好。年龄不决定任何因素。
《柑橘与柠檬啊》[英]麦克.莫波格/著
皮斯弗家的故事,涉及了到了战争,结局算是悲伤的。以前语文演讲的时候,叶叶讲过这本书。记不清具体讲了些什么了,但是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逛书店的时候,这本《柑橘与柠檬啊》和《芒果街上的小屋》是摆在一起的,后者是我演讲的书目。这本书一开始就是爸爸的死亡,气氛笼罩在阴影之下。接着是战争,可怜的查理.皮斯弗被判了刑,在歌声里死亡。最喜欢全文的最后一句话——我必须活下去,因为,我有了必须信守的诺言。因为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牵挂,自己的生命变重了,就不只是自己的了。
《紫罗兰》[日]青山七惠/著
很日系的一本小说,整本书淡淡的,因为封面和书名的缘故,我觉得读得时候有花香。不知道雷米是女主人公还是蓝子。雷米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失意的时候有大学同学的帮助。一定是蓝子说得那句话:“我不喜欢轻易得来的幸福......” ,雷米太幸运了,就变得不去面对现实,选择离开逃避。最后,没有人知道雷米会怎么样了。但是雷米足够聪明,一个要当小说家的人必定想得太多,有时候还是简简单单比较好。傻人有傻福。意外的是,原来这是一个名字。
《平行塔》沈嘉柯/著
不算是典型的推理故事。三个人,儿时相同的遭遇:母亲杀了父亲,长大后却走了三条不一样的路:自杀、逃避现实以及获得幸福。所以,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管遇到多么可怕的遭遇或意外,需要的是自我调整,找一个出口,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人生低谷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怎么面对,莫要辜负了自己。同时,我觉得幸运是一个因素,敏行太幸运了,遇到了爱自己的丈夫、不用工作、公婆也对她相当好。于是,运气要攒。
《第七天》余华/著
我觉得有点感动的是杨飞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所有感情都是美丽的,刘梅和伍超贫穷的爱情,李月珍和那二十七个素不相识的婴孩,还有很多。一个个生命忽然又显得那么脆弱,一场火灾带走饭店里的一家子,或者是车祸、意外。一下子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后面来的人会告诉你的”。到底是永远在死无葬身之地做一个孤魂野鬼、等待爱的人出现,还是到墓地安息?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著
很早就在各种社交网站上看到关于这本书的图片啊、采访啊之类的,又是个人最喜欢的线装本,就想读一读来。也是碰巧图书馆有这本,毫不犹豫带回家。很平实的文字,很丰子恺的插画,读着读着就可以感受到饶爷爷内心的怀念和不舍,一想到美棠已离开的事实,又平添了一份悲伤。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那么不平凡的一生,只是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动动笔,即使是留下只言片语,也不是都可以出版成书,让大众看见的。生活就是最最真实的故事,平如美棠相遇的时候绝对想象不到他们的故事以后会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内容:童年、战争、相遇、结婚、生子、经商、分别......每个人都会经历,但都是不同的故事。
《城南旧事》林海音/著
英子的童年在胡同里,有失去孩子的疯子和找妈妈的妞儿,有为弟弟学习而偷盗的贼,有兰姨娘,也有可怜的宋妈,这些人就是英子的童年,他们一个个的离开,也带走了英子的童年。我记得,这本书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初中的课文。当时不懂那么多,父母都在身边,为我做这个做那个。等到现在,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再读起这本书来,我就可以体会英子爸爸对英子的影响有多大了。小的时候就要学会自己做很多事,免得到长大了还不能好好的养活自己。
《天空的囚徒》(西)卡洛斯·鲁依斯·萨丰/著
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事全都联系在了一起。“命运不会挨家挨户地敲门,必须自己去寻找才行。”这是达涅尔从胡利安·卡拉斯的书里抄来的一句话,听上去很美。费尔明作为一个逃犯,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帮助了他,他也兑现了和马丁诺言,照顾森贝雷父子,最终顺利结了婚。至于巴尔斯,结尾的那句话就说了,“故事才刚刚开始。”
陆月: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陈坤/著
行走的力量有多大。有车子、有公交,人们渐渐忘记了11路车的重要性,腿部肌肉开始萎缩,肚子都是慢慢臃肿了起来。走路,原始的方式,陈坤和大学生们徒步西藏,路不好走,不是平地,这是历练身体也是历练灵魂。有争吵、有泪水、当然也有欢笑和坚持下来的胜利。都说要去西藏寻找灵魂,可真正去了的,真正找到的又有几个呢?光是和我说好几天不能洗澡,就不情愿了。
《看见》柴静/著
之前几乎不看纪实的文学作品,看了这本柴静的书很是喜欢。书里体现出了浓浓的成长意味,是作者的成长,也有社会的演变。因为是作者是记者,多半的话题关乎了人性、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书里的一个个章节把我拉回到不远的从前,非典、华南虎事件、汶川地震、药家鑫案等等。一件件事似乎历历在目,但曾经的对这些事的态度仅仅基于简短的新闻报道,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价值观的完善,更有这本书带给的更多角度、更深层的理解。然后,我就会发现,记者是一个幸运而又辛苦的职业,他们知道那些不能再电视上播出的真实内容,又确实劳累、为了“观众想看什么?”和“自己想做什么?”。都是不易的。
柒月:
《为什么猪不能抬头看天》熊猫翻书馆
一本有趣的科普小书,年份比较久了,有些事情基本已经可以算是常识了。学到一个是关于伟人雕塑的:如果人所骑的马是飞奔的,那么那个人是战死沙场;若马是提起前肢而后肢着地的,说明人是受伤后病死的;如果马四肢着地,就可以知道那人是自然死亡。无聊的时候看看这种小书,打发打发时间,活动活动脑子还是不错的。
捌月:
《晚安玫瑰》迟子建/著
这本书让我燃起了想去哈尔滨兜兜转转的想法,体验一下俄罗斯风情。关于赎罪的故事,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只有自己知道。特别喜欢像吉莲娜那样,心中有信仰、特立独行、安安静静又精致的lady。最后主人公得到了吉莲娜的房子这一幕还是可以猜得出的。
《平安夜》魏风华/著
一件件发生在平安夜的事情,看似毫无联系的人们,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某种联系。人永远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而存活,大家都影响这大家。故事并不算出彩,平民老百姓的代表,凡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不需要发光发亮,淡淡的就是生活。
玖月: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海棠/著
这本小书看的畅快淋漓。之前是在豆瓣连载的,据网友说日记版本的更好看。感觉整体不错,喜欢前半本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来享受生活的陈白露小姐。 对于后来的一系列变故,表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情一直在改变,只是大部分时间不一定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父母离去,富家小姐变得身无分文;好友离去......不是背叛,只是事态变了而已。对于最后白露的死亡还是些许惋惜。
拾月:
《我用微笑,为你赶走阴霾》熊顿/著
读到这本绘本的时候,已经离熊顿去世有一年多了。觉得她很坚强,在面对病痛还可以如此微笑。书里画的关于父母的那些真的都是小事,却又都是感人的小事。熊是幸运的,她有爱他的父母,在各地都交到了很多朋友,还有一大批为她祝福的网友粉丝。她当然也是不幸运的,年纪轻轻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但她把快乐留在了人间。一本绝对正能量的书!
叁月:
《如果,喵》有时右逝/著
讲得是一群流浪猫的故事。因为自己也一直给楼下的流浪猫喂食,所以深有体会。虽然只是简单地给他们猫粮,通过他们吃东西时候的样子,你家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性格。我没有作者那么细心,还给每只猫咪精心挑选名字,我只是喊白色的猫咪叫大白,喊花猫阿花,大白老了就叫她老白,老白的孩子就按颜色继续顺下去。我也不想作者有一个兽医朋友,也没有找人领养。小区里一起喂猫的人很多,我也不是每天都遇得到他们。几天不来也许出去度假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等有空的时候我也要写写那几只猫的故事。顺便提一下,和我关系最好的小白刚刚养了三只小猫崽。
《猫眼》 蔡骏/著
读蔡骏的书是从《蝴蝶公墓》开始的,然后前前后后把他几乎所有作品都读了一遍,除了最早的四本,这本书是其中之一。这类书大多都是借来的,虽然好看,但看过算数,没必要占据我的书架。所以,我的书架上只有两本蔡骏的书,因为是签名本。“猫眼”,可以指三样东西:猫的眼睛、猫眼宝石和门上的猫眼,一语三关。不是特别喜欢这本,也许是早期作品的缘故,很多元素现在都用烂掉了。但是我喜欢猫眼。
肆月:
《Treasury of Egyptian mythology》 国家地理KIDS
国家地理的丛书,虽然是儿童版,配图和文字依旧没话说。很喜欢埃及,因为很神秘:有木乃伊和法老的诅咒,所以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埃及的神话传说。埃及的神话没有希腊的那么有名,最令人熟知的就是阿努比斯,就是木乃伊旁边站着的狼首的神明,经常在一些关于木乃伊或者古埃及壁画里出现。同时,埃及人对黑猫、尼罗鳄、河马等动物都有崇拜,当然还有圣甲虫。埃及一直是我行程表上的一项,可惜一直动乱没去成,一定会去一次。
《惊奇物语》 南派三叔等/著
一则则悬疑故事,消遣用的。其中一个关于如何治疗癌症的故事很深入我心:癌症也许是人体的自我修复!癌症在当今世界上还属于绝症的范围,由于无法停止的细胞分裂而导致病变。科学家们至今不知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细胞无限制增长。要是能找到原因,可以得诺贝尔奖了吧!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日]原田玲仁/著
心理学是我最喜欢的大类之一,和现在学习的有一小点关联。很日本的一本书,小漫画配上简单的文字介绍,通俗易懂。虽然记不下几个专业名词,但是还是可以了解一些皮毛。
《Science Tales:lies,hoaxes and scans》 Darryl Cunningham
很棒的一本科普书,范围从电惊厥疗法到全球气候、从美国登月到顺势医疗论。漫画形式,除了所有文字都是大写字母对我这个不习惯看大写字母的人来说有些吃力以外,其他都很不错。那种十厘米长的单词时常出现。
伍月:
《海鸥乔纳森》[美]理查德.巴赫/著
很短的一本书,半个多小时就读完了。飞,对于一只海鸥来说,是为了捉到鱼虾填饱肚子呢?还是要追求飞翔的最高境界?同样的,我们,是为了活着呢?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很接近现实、让生活的更美好?没有标答,我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想法而已。我希望自己做第二种人,不断追求,取得成功。但是,世事难料,也许一个小小的人生插曲,就改变一切了。
《三十岁的成人礼:搭车去柏林》刘畅/著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作者和他的同伴。三十岁还可以有勇气踏上一段不知结果的旅程。我也是一个心野在外的人,动不动就想着所谓“说走就走的旅行”。我知道搭车很艰难,还穿越了国界线。我虽然爱旅行,一直计划着可以带着一帮朋友在世界各地留下我们的足迹。但是我实在不能想象好几天不洗澡,和好几个不认识的人挤在小小的车厢里,嗯,洁癖。同时,也会担心旅途上的意外。总之,我还是很希望自己可以走出去的,外边的世界一定比我想象中的大,比我想象中的美好。年龄不决定任何因素。
《柑橘与柠檬啊》[英]麦克.莫波格/著
皮斯弗家的故事,涉及了到了战争,结局算是悲伤的。以前语文演讲的时候,叶叶讲过这本书。记不清具体讲了些什么了,但是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逛书店的时候,这本《柑橘与柠檬啊》和《芒果街上的小屋》是摆在一起的,后者是我演讲的书目。这本书一开始就是爸爸的死亡,气氛笼罩在阴影之下。接着是战争,可怜的查理.皮斯弗被判了刑,在歌声里死亡。最喜欢全文的最后一句话——我必须活下去,因为,我有了必须信守的诺言。因为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牵挂,自己的生命变重了,就不只是自己的了。
《紫罗兰》[日]青山七惠/著
很日系的一本小说,整本书淡淡的,因为封面和书名的缘故,我觉得读得时候有花香。不知道雷米是女主人公还是蓝子。雷米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失意的时候有大学同学的帮助。一定是蓝子说得那句话:“我不喜欢轻易得来的幸福......” ,雷米太幸运了,就变得不去面对现实,选择离开逃避。最后,没有人知道雷米会怎么样了。但是雷米足够聪明,一个要当小说家的人必定想得太多,有时候还是简简单单比较好。傻人有傻福。意外的是,原来这是一个名字。
《平行塔》沈嘉柯/著
不算是典型的推理故事。三个人,儿时相同的遭遇:母亲杀了父亲,长大后却走了三条不一样的路:自杀、逃避现实以及获得幸福。所以,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管遇到多么可怕的遭遇或意外,需要的是自我调整,找一个出口,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人生低谷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怎么面对,莫要辜负了自己。同时,我觉得幸运是一个因素,敏行太幸运了,遇到了爱自己的丈夫、不用工作、公婆也对她相当好。于是,运气要攒。
《第七天》余华/著
我觉得有点感动的是杨飞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所有感情都是美丽的,刘梅和伍超贫穷的爱情,李月珍和那二十七个素不相识的婴孩,还有很多。一个个生命忽然又显得那么脆弱,一场火灾带走饭店里的一家子,或者是车祸、意外。一下子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后面来的人会告诉你的”。到底是永远在死无葬身之地做一个孤魂野鬼、等待爱的人出现,还是到墓地安息?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著
很早就在各种社交网站上看到关于这本书的图片啊、采访啊之类的,又是个人最喜欢的线装本,就想读一读来。也是碰巧图书馆有这本,毫不犹豫带回家。很平实的文字,很丰子恺的插画,读着读着就可以感受到饶爷爷内心的怀念和不舍,一想到美棠已离开的事实,又平添了一份悲伤。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那么不平凡的一生,只是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动动笔,即使是留下只言片语,也不是都可以出版成书,让大众看见的。生活就是最最真实的故事,平如美棠相遇的时候绝对想象不到他们的故事以后会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内容:童年、战争、相遇、结婚、生子、经商、分别......每个人都会经历,但都是不同的故事。
《城南旧事》林海音/著
英子的童年在胡同里,有失去孩子的疯子和找妈妈的妞儿,有为弟弟学习而偷盗的贼,有兰姨娘,也有可怜的宋妈,这些人就是英子的童年,他们一个个的离开,也带走了英子的童年。我记得,这本书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初中的课文。当时不懂那么多,父母都在身边,为我做这个做那个。等到现在,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再读起这本书来,我就可以体会英子爸爸对英子的影响有多大了。小的时候就要学会自己做很多事,免得到长大了还不能好好的养活自己。
《天空的囚徒》(西)卡洛斯·鲁依斯·萨丰/著
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事全都联系在了一起。“命运不会挨家挨户地敲门,必须自己去寻找才行。”这是达涅尔从胡利安·卡拉斯的书里抄来的一句话,听上去很美。费尔明作为一个逃犯,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帮助了他,他也兑现了和马丁诺言,照顾森贝雷父子,最终顺利结了婚。至于巴尔斯,结尾的那句话就说了,“故事才刚刚开始。”
陆月: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陈坤/著
行走的力量有多大。有车子、有公交,人们渐渐忘记了11路车的重要性,腿部肌肉开始萎缩,肚子都是慢慢臃肿了起来。走路,原始的方式,陈坤和大学生们徒步西藏,路不好走,不是平地,这是历练身体也是历练灵魂。有争吵、有泪水、当然也有欢笑和坚持下来的胜利。都说要去西藏寻找灵魂,可真正去了的,真正找到的又有几个呢?光是和我说好几天不能洗澡,就不情愿了。
《看见》柴静/著
之前几乎不看纪实的文学作品,看了这本柴静的书很是喜欢。书里体现出了浓浓的成长意味,是作者的成长,也有社会的演变。因为是作者是记者,多半的话题关乎了人性、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书里的一个个章节把我拉回到不远的从前,非典、华南虎事件、汶川地震、药家鑫案等等。一件件事似乎历历在目,但曾经的对这些事的态度仅仅基于简短的新闻报道,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价值观的完善,更有这本书带给的更多角度、更深层的理解。然后,我就会发现,记者是一个幸运而又辛苦的职业,他们知道那些不能再电视上播出的真实内容,又确实劳累、为了“观众想看什么?”和“自己想做什么?”。都是不易的。
柒月:
《为什么猪不能抬头看天》熊猫翻书馆
一本有趣的科普小书,年份比较久了,有些事情基本已经可以算是常识了。学到一个是关于伟人雕塑的:如果人所骑的马是飞奔的,那么那个人是战死沙场;若马是提起前肢而后肢着地的,说明人是受伤后病死的;如果马四肢着地,就可以知道那人是自然死亡。无聊的时候看看这种小书,打发打发时间,活动活动脑子还是不错的。
捌月:
《晚安玫瑰》迟子建/著
这本书让我燃起了想去哈尔滨兜兜转转的想法,体验一下俄罗斯风情。关于赎罪的故事,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只有自己知道。特别喜欢像吉莲娜那样,心中有信仰、特立独行、安安静静又精致的lady。最后主人公得到了吉莲娜的房子这一幕还是可以猜得出的。
《平安夜》魏风华/著
一件件发生在平安夜的事情,看似毫无联系的人们,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某种联系。人永远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而存活,大家都影响这大家。故事并不算出彩,平民老百姓的代表,凡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不需要发光发亮,淡淡的就是生活。
玖月: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海棠/著
这本小书看的畅快淋漓。之前是在豆瓣连载的,据网友说日记版本的更好看。感觉整体不错,喜欢前半本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来享受生活的陈白露小姐。 对于后来的一系列变故,表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情一直在改变,只是大部分时间不一定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父母离去,富家小姐变得身无分文;好友离去......不是背叛,只是事态变了而已。对于最后白露的死亡还是些许惋惜。
拾月:
《我用微笑,为你赶走阴霾》熊顿/著
读到这本绘本的时候,已经离熊顿去世有一年多了。觉得她很坚强,在面对病痛还可以如此微笑。书里画的关于父母的那些真的都是小事,却又都是感人的小事。熊是幸运的,她有爱他的父母,在各地都交到了很多朋友,还有一大批为她祝福的网友粉丝。她当然也是不幸运的,年纪轻轻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但她把快乐留在了人间。一本绝对正能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