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今日练字,抄的是王维的四段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最后是那首已经熟烂了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都写孤身一人独处之境。二、四首里均有一个离人的影子;第一首人最近,却不见;第三首只有明月,最是无人。
我最爱的是那首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似乎还看得到躬身揖别的神情步态,一转身,一顿足,还看得到柴门和房舍之间弥漫起来的冬日暮霭,看得到只身一个清冷的影子,在刚刚点上灯的窗棂后面摇摇地映起来。而后一宕笔,竟是好多年过去了。年年未归,大概是不归了罢。只有春草还年年如约地绿起来。
另有一个版本作“春草明年绿”。固然觉得“明年绿”比“年年绿”更绿,绿得更明媚一点;也固然觉得作者原意只是掩门之后默想期待,并不是真的要宕开多年。但还是更爱“年年”一些。“明年”这个太过具体和热切的盼望,毕竟是冲散了暮霭与窗影的想象,冲散了那种绵长如缕的孤单,那种细细切切不曾出口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