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想象--苏吉特.马拉》有感
文章虽然非常简短,但其内容却不简单。作者讲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托尼,在早年母亲难产而死父亲约会其他女子无暇理会托尼,但在孤单的童年里结识了简,并打算像简求婚。但是,杰克叔叔告诉他简是他意识里的人,真实生活并不存在。一个月过去了,渐渐的,托尼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名精神病患者。这一切都在说明简真的是自己虚构的,一切都是骗人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然而,当他准备睡觉时,简又出现了。简的哀求托尼并不理会,他在企图在唤醒自己,“简,我虚构了你,现在我就要毁灭了你”最后托尼用利器连续地刺入简的身体。可悲的是当托尼触及到简身体的鲜血时,不断的呼喊着“杰克叔叔,你在哪里?我的病已经好了,从现在起简这个人就不存在了。杰克叔叔,你在哪里?”此时,作者展现了神奇的想象,接下去当看到结尾,读者的思维自然跳到了故事刚开始托尼与杰克叔叔的谈话,原来真实的生活是,当时托尼还陷入虚构的世界里,并没有完全苏醒过来。杰克叔叔才是托尼意识里的虚构人物,而简一直都在照顾这托尼期盼他醒来。但是托尼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托尼把利器刺向简时,他永远也想不到,简才是生活中最爱他的人。我想当简呼吸完最后一口气后,托尼的病将会永远无法愈合了。对于简的悲剧,我想更多的是痛惜,她没能帮助托尼走出困境而遗憾的死去(“杰克叔叔并不存在,我就是想告诉你这件事,这些日子......”)也很佩服她对于爱情的坚守。 而我企图去找到文章的主题,却难以寻觅其踪迹。我大胆地猜想本文的主题应该是想说:当我们处在自己幻想和现实的不清楚当中,连情感都不能将我们剥离梦境,还有什么可以办到?这不过是我的牵强理解,有些消极。仅供参考。 本来文章写到这就算完事了,但我突然发现其实这篇文章思考的角度有很多,如果说简确实是虚构人物,那么文章的跌宕起伏明显少了,阅读性确实无法相比简是真实存在来得抓住人心。然而最后简的那就话使文章显得有些怪异,不合理。所以,作者基本上不会是这种思路。此其一。其二,如果说简和杰克叔叔都是真实存在,那么他们的目的就是把对方整垮,因为对于托尼的家庭背景,我们就能知道。这样的主题就有点消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的彼此使用的工具罢了,身处在这样一个没有感情的世界利用与被以利用,不是我们能去左右的。其三,如果他们都不存在,那托尼到底是什么人?而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无形中切合了作者的标题“想象” (Ps:想象的定义: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