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琴记01
一年不见,老王依旧风趣可人。
聊到习琴过程中的种种,实在有必要记录下来,也当是习琴心得了。
我因不懂乐理,练习一支曲子全凭耳朵听,听个千百遍,节奏与旋律在心中也就有了个谱,再配合减字谱(其实古琴琴谱是指法谱,几乎只记录指法,没有节奏音阶)也能弹出个大概,可是这种依葫芦画瓢,不懂其背后结构和乐理的弹法,显然无法走得远。就好像你修炼一绝世神功,只知道武功招式,不懂内功心法,施展几个招式糊弄人还行,真正遇到高手(也不用多高)就露出马脚了。
我问老王,如果我跟一钢琴家朋友学习乐理,是否可行,会不会冲突?
老王笑答:当然可以!如此甚好!西方乐理本来就系统规范,非常有必要学习打好基础,用一套成熟规范的系统去"研读理解"乐曲,最终的目的是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情绪与古曲的意境,这才是习琴正道。
再聊"脑补"疑问,平时练琴,弹奏时觉得自己节奏、音准均没有问题了,但是录音回放,才发现惨不忍"听",处处是问题。心中纳闷,难道是大脑会自动"修饰"? 就好像平常自己说话听到的是一个声音,而听到录音又是那么的陌生奇怪。 这大概也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弹琴时,心中有旋律,自认为是跟着心中旋律走的,但须不知正是这"心中旋律"自动修饰了实际琴声,而录音回放的时候,自我抽离出来,旁观者身份聆听,自然更加客观真实。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搁在哪都是真理。老王建议采购一套时时收音系统,通过耳机去听指下琴声,就能规避"脑补"问题,但最终还是要摆脱对辅助设备的依赖,练到既投入其中,又能同时抽离出来的境界。(这算是内功心法最高境界,元神出窍嘛?)
又听闻当年一同拜师学艺的师姐,刚考入龚老先生的古琴演奏班!古稀之年的龚老先生再次出山开班亲授,这是何等殊胜,何等荣耀——你可知"龚家军"出马横扫各大奖项,又可知如今各个琴院里授课的老师,都是龚老先生弟子的弟子的弟子,能成为龚老先生的弟子,那江湖辈份一下子就跃上"师叔" 以上了,更何况还有可能是关门弟子。心中又是艳羡又是惭愧,但更多是燃起熊熊目标——争取来年也能考入——老王适时鼓励:不用来年,以你的悟性,勤加练习,年底就行(这便是老王的厉害所在,鼓励认可夹带着鞭策,真是又受用又暖心)
老王"捧人鼓励"的厉害,可真是一绝。因弃琴一年后第一次复课,我紧张到手脚冰凉,生怕弹得不好遭老王嫌弃,不认我这个学生。战战兢兢的弹完一曲《韦编三绝》,自知问题颇多,怯生生看着一脸严肃的老王准备挨骂。老王一番指点完毕,再幽幽补上一句:我对你的要求可不是弹得比别人好,我可是以CD的标准来细扣你每一声弹奏——听到这,简直是羞愧中透着点得意,原本只抱着"弹好"即可,可老王三言两语的"忽悠"之下,立马目标理想就拔高到了"弹得跟CD一样好"这样的高度。
有良师如老王,夫复何求!更何况老王不老,妙龄女子一枚。幸哉!
聊到习琴过程中的种种,实在有必要记录下来,也当是习琴心得了。
我因不懂乐理,练习一支曲子全凭耳朵听,听个千百遍,节奏与旋律在心中也就有了个谱,再配合减字谱(其实古琴琴谱是指法谱,几乎只记录指法,没有节奏音阶)也能弹出个大概,可是这种依葫芦画瓢,不懂其背后结构和乐理的弹法,显然无法走得远。就好像你修炼一绝世神功,只知道武功招式,不懂内功心法,施展几个招式糊弄人还行,真正遇到高手(也不用多高)就露出马脚了。
我问老王,如果我跟一钢琴家朋友学习乐理,是否可行,会不会冲突?
老王笑答:当然可以!如此甚好!西方乐理本来就系统规范,非常有必要学习打好基础,用一套成熟规范的系统去"研读理解"乐曲,最终的目的是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情绪与古曲的意境,这才是习琴正道。
再聊"脑补"疑问,平时练琴,弹奏时觉得自己节奏、音准均没有问题了,但是录音回放,才发现惨不忍"听",处处是问题。心中纳闷,难道是大脑会自动"修饰"? 就好像平常自己说话听到的是一个声音,而听到录音又是那么的陌生奇怪。 这大概也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弹琴时,心中有旋律,自认为是跟着心中旋律走的,但须不知正是这"心中旋律"自动修饰了实际琴声,而录音回放的时候,自我抽离出来,旁观者身份聆听,自然更加客观真实。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搁在哪都是真理。老王建议采购一套时时收音系统,通过耳机去听指下琴声,就能规避"脑补"问题,但最终还是要摆脱对辅助设备的依赖,练到既投入其中,又能同时抽离出来的境界。(这算是内功心法最高境界,元神出窍嘛?)
又听闻当年一同拜师学艺的师姐,刚考入龚老先生的古琴演奏班!古稀之年的龚老先生再次出山开班亲授,这是何等殊胜,何等荣耀——你可知"龚家军"出马横扫各大奖项,又可知如今各个琴院里授课的老师,都是龚老先生弟子的弟子的弟子,能成为龚老先生的弟子,那江湖辈份一下子就跃上"师叔" 以上了,更何况还有可能是关门弟子。心中又是艳羡又是惭愧,但更多是燃起熊熊目标——争取来年也能考入——老王适时鼓励:不用来年,以你的悟性,勤加练习,年底就行(这便是老王的厉害所在,鼓励认可夹带着鞭策,真是又受用又暖心)
老王"捧人鼓励"的厉害,可真是一绝。因弃琴一年后第一次复课,我紧张到手脚冰凉,生怕弹得不好遭老王嫌弃,不认我这个学生。战战兢兢的弹完一曲《韦编三绝》,自知问题颇多,怯生生看着一脸严肃的老王准备挨骂。老王一番指点完毕,再幽幽补上一句:我对你的要求可不是弹得比别人好,我可是以CD的标准来细扣你每一声弹奏——听到这,简直是羞愧中透着点得意,原本只抱着"弹好"即可,可老王三言两语的"忽悠"之下,立马目标理想就拔高到了"弹得跟CD一样好"这样的高度。
有良师如老王,夫复何求!更何况老王不老,妙龄女子一枚。幸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