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冰粉
天这么热,我就想回到贵阳,在街边来一碗绿豆冰粉。
一定要吃丝娃娃,或者一碗辣辣的米皮,配一碗凉爽的绿豆冰粉,里面加上冬瓜糖和瓜子仁、花生碎,入口润滑清甜,解辣又解暑,好不惬意。
据传冰粉的制法始于明清时期的四川彭山,后来在西南一带流传。制作冰粉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假酸浆的野生植物,可以入药。取其种子浸泡,加入凝固剂,可以生成一种看似凉粉、QQ滑滑的神奇物品,这个东西就是我大西南夏天绝不能离的解暑圣品。
冰粉虽然起源于四川,但我在四川吃到的冰粉却显得单调了些,少了风味。成都冰粉多半就加些红糖水,配料少,过于甜腻。在贵阳,冰粉变得花哨,加什么的都有。常见的就是加红绿丝、冬瓜糖、什锦果脯、瓜子仁和花生碎,精致的玫瑰冰粉还会加入贵州有名的青岩玫瑰酱,撒上芝麻。我最喜欢的是在冰粉上加入一勺绿豆沙,简直是完美的消暑组合。
后来在北京念大学,炎炎夏日最思念就是贵阳的冰粉。巧的是后来学校旁边当真开了一家精致的甜品店,老板是个贵阳人,专门做贵阳冰粉。他的冰粉做了改良,份量挺大,加入冰镇西瓜,又尽可能搭配多种的原料,做出来非常漂亮。那时听我说了许久冰粉的同学们纷纷好奇,随我前去光顾,一发不可收拾,一到夏天,宿舍楼里都是打电话叫冰粉外卖的声音。
然而这家店后来还是关门大吉了。我想,只做冰粉最终还是不够的,等北方到了凛凛寒冬,这家店除了冰粉一无他物,让人如何光顾呢?寒日漫长,冰粉店终究坚持不到下一个炎夏。
北京有一家贵州小菜馆,我大一来北京时,它在学生间就已经很有名气,当时位于北科大附近。很小的馆子,甚是热闹,去那儿吃饭,常会遇见别校的老乡、高中同校的学长。价格便宜、味道正宗,老板和店员都是贵州人,乡音亲切,在那儿吃饭仿佛瞬间回到贵州。即使店内忙乱无比,顾客多半需要靠自助解决,也阻挡不了我们去吃它的热情。后来这家店又搬到北影附近,地处偏僻,但为了吸引老顾客,持有过去店里名片的可以打九折。再后来,这家店搬到了大钟寺附近,如今还在那里。几经辗转、重新装修,店员也都换了口音,老板不知道还是不是那一个。前几次再去光顾,那里推出了冰粉。做法简单,倒还是贵阳冰粉的味道,但却远不如贵阳街边的冰粉原料丰富。如今这家店越来越冷清,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只有不够还原的冰粉,没有乡音亲切的环境和环境里的那些人,差之千里。
一定要吃丝娃娃,或者一碗辣辣的米皮,配一碗凉爽的绿豆冰粉,里面加上冬瓜糖和瓜子仁、花生碎,入口润滑清甜,解辣又解暑,好不惬意。
据传冰粉的制法始于明清时期的四川彭山,后来在西南一带流传。制作冰粉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假酸浆的野生植物,可以入药。取其种子浸泡,加入凝固剂,可以生成一种看似凉粉、QQ滑滑的神奇物品,这个东西就是我大西南夏天绝不能离的解暑圣品。
冰粉虽然起源于四川,但我在四川吃到的冰粉却显得单调了些,少了风味。成都冰粉多半就加些红糖水,配料少,过于甜腻。在贵阳,冰粉变得花哨,加什么的都有。常见的就是加红绿丝、冬瓜糖、什锦果脯、瓜子仁和花生碎,精致的玫瑰冰粉还会加入贵州有名的青岩玫瑰酱,撒上芝麻。我最喜欢的是在冰粉上加入一勺绿豆沙,简直是完美的消暑组合。
![]() |
贵阳冰粉(图片来自百度) |
后来在北京念大学,炎炎夏日最思念就是贵阳的冰粉。巧的是后来学校旁边当真开了一家精致的甜品店,老板是个贵阳人,专门做贵阳冰粉。他的冰粉做了改良,份量挺大,加入冰镇西瓜,又尽可能搭配多种的原料,做出来非常漂亮。那时听我说了许久冰粉的同学们纷纷好奇,随我前去光顾,一发不可收拾,一到夏天,宿舍楼里都是打电话叫冰粉外卖的声音。
然而这家店后来还是关门大吉了。我想,只做冰粉最终还是不够的,等北方到了凛凛寒冬,这家店除了冰粉一无他物,让人如何光顾呢?寒日漫长,冰粉店终究坚持不到下一个炎夏。
![]() |
冰粉舀出来的样子(图片来自百度) |
北京有一家贵州小菜馆,我大一来北京时,它在学生间就已经很有名气,当时位于北科大附近。很小的馆子,甚是热闹,去那儿吃饭,常会遇见别校的老乡、高中同校的学长。价格便宜、味道正宗,老板和店员都是贵州人,乡音亲切,在那儿吃饭仿佛瞬间回到贵州。即使店内忙乱无比,顾客多半需要靠自助解决,也阻挡不了我们去吃它的热情。后来这家店又搬到北影附近,地处偏僻,但为了吸引老顾客,持有过去店里名片的可以打九折。再后来,这家店搬到了大钟寺附近,如今还在那里。几经辗转、重新装修,店员也都换了口音,老板不知道还是不是那一个。前几次再去光顾,那里推出了冰粉。做法简单,倒还是贵阳冰粉的味道,但却远不如贵阳街边的冰粉原料丰富。如今这家店越来越冷清,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只有不够还原的冰粉,没有乡音亲切的环境和环境里的那些人,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