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印度1.5-印度之美(上)
这是一个极会装点自己的民族。
1.
爱美的女人是集印度装饰之大成的体现。
***先看脚吧。既然印度人喜欢赤脚,即使不赤脚也习惯穿拖鞋,那么裸露在外的双足必然要装饰下。不像中国姑娘,偶然夏天的时候带上一条细细的纯银脚链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印度姑娘的脚链几乎人人都挂,而且是越粗越觉得好看,不少都有铃铛。另外脚趾上还会带上戒指,不仅一个哦,可以是戴满的。
***再看手:
手镯(bangles):印度女人喜欢一大串地戴。塑料的非常便宜,她们还喜欢带有闪粉的那种。
Henna:手上的另一项具有独特文化的装饰
这种印度手绘纹彩也称为mehndi(印度语),音译为曼海蒂,据说是一项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文化。是用“指甲花”Henna (亦称散沫花)的树叶磨成极其精细的糊状物作为绘画原料,因此是纯天然的。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气候炎热及干燥的地方,埃及、北非等地都有,而对应的Henna手绘在这些地方也都能看到,但是应该没有任何地方像印度人这样把它发扬光大、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化。
在Vanarasi等热门的游客集中地,很容易找到小店铺可以坐下来体验一把。我则看中巷子里一家小店老板娘温柔的样子,店里有现成的图样照片可以选,告诉老板娘你喜欢什么样的图案和风格,真的开始画的时候,老板娘基本不看图样,就是即兴发挥,弯来扭去地恣意创作。
而老板娘手中的“画笔”其实类似于蛋糕制作师傅手里的裱花器,将糊状物装入纸卷里,使用时剪开开口,然后用手边挤压边画。大概20多分钟就画完了,一开始呈现在手上的色彩是咖啡色的,有点像湿湿的泥巴。等湿“泥巴”慢慢干透,会结成块,“泥巴”就会剥落掉,留下偏橙色的纹饰。外来者应该需要点时间来适应这种“美”,因为总看着有点恶心。这个纹饰大概在我手上停留了2周多,取决于你洗澡的频度和用力搓澡的力气了,颜色会慢慢淡去。
(印度每个出嫁的新娘都会画henna,而且手的正面、背面都画得满满当当,腿上好像也会画上,不过一般长裙遮了也看不见。画henna是印度婚假习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后,将目光对准“脸”吧,这会令你眼花缭乱的。
首先讲讲眉心的红点,bindi。
它本意是与印度教的宗教含义相关的。湿婆在额头有第三只眼,印度教也相信眉心额头处是人神经系统的中心点,从这里能看到灵魂的真相。因此印度教徒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对自己的前额做点什么。
如果去过尼泊尔,一定会被有些信徒额头那大大的一坨米吓到,是有点恶心,大部分尼泊尔的男人都能在额头看到红色的痕迹,一般是清晨去神像前“请”来的,一般是红色粉末,用无名指蘸一点然后点在额头。也有黄色、白色等不同颜色,除了点的形状,也会画不同的图案,据说三条横线表示你是湿婆(Shiva)的信徒,画一个V字,则表示是毗湿奴(Vishnu)的追随者。在印度,倒是很少看到马路上的男性会有这样的红色痕迹,不知道是太忙还是办公室里外国老板不喜欢。
但是这种用粉末点出来的一般被称为Tilaka,代表当天从神那里获得的祝福。Bindi是专指女人眉心的装饰。女人们一般是直接买来bindi贴纸,就把它当做一种漂亮的装饰。在小摊上你可以极为便宜的价格买到一打bindi贴纸,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红色圆点,这也有大小不同尺寸的很多种,就挑适合自己脸型的呗。除了圆形,还有橄榄形、羽毛形、月牙形等等。也不仅仅是单一的红色,金色的、银色的、带闪光效果、带钻的都有,任君挑选。也有说法是未婚女性的bindi是黑色,已婚是鲜红色,而寡妇则是不戴bindi或者是白色的。
(这个老妇人的额头是既有bindi,也有tilaka,深红色、规则的圆形贴纸是bindi,浅红色的那个不规则痕迹则是用手蘸上红色粉末点出的。)
(这是我贴了bindi贴纸,手上画着henna,并且晒得超级黑之后的“印度造型”。)
脸上的其他装饰包括了鼻钉、鼻环、发际线挂的饰品、耳环……女人们的这些饰品其实都很廉价。这种路边小摊中国一般就是小姑娘们会去买来玩玩,但是印度是老老妇人都要装饰的,耳环、戒指、眉心、项链、手镯、脚链都是少不了。
坐在孟买train上的女士专用车厢,被五颜六色的布迷乱了眼睛,这个时候有个男人上来了,拿着密密麻麻的发夹、手镯、小钱包等组成的两串货物就麻溜地挂到车厢两边,然后张罗起整车厢女人们的生意。廉价的发夹一个个紧紧排着,让我仿佛就看到这一整车厢女人把长头发上的发饰拿下、把手上的手镯戒指、头上到耳环鼻钉眉心贴等统统堆在一起,将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哦,漂亮的姑娘啊,头上戴着花,脖子里的项链闪着光,还有耳环、镯子、戒指都叮叮当,最是眉心一点红)
2.
女人的服装不得不提。(关于印度男人服装的介绍放到“人物篇”来介绍)因为它的色彩让人无法抗拒。我去参观班加罗尔的IT产业园,的确不少姑娘是穿着正装或者衬衫牛仔裤,但是传统印度服装的色彩斑斓依然是那里不可或缺的美丽和活力。在越重要的场合,比如婚礼、节日,女人们越会穿上精心准备的传统服装来出席。印度的传统服装文化生生不息。
印度纱丽(Sari或Saree),最有名了。纱丽其实就是一块长布。虽然布料从丝绢到木棉,还有金线银线织入的豪华版,但都是没有裁剪的一整匹布,长度据说从4米到9米不等。
穿出来的“纱丽”其实由三部分组成,上半身穿的是紧身无领的短袖胸衣,称为choli,下身则穿一条宽松长裙作为衬裙,就如同下图中的第一幅。有了这两件打底,接下来最外面裹的才是真正的纱丽(sari)。
裹这块纱丽也是一个技术活,外来者基本裹出来都很容易松掉,没动几下布就掉下来。而对着一整块布自然有不同的“裹法”,据说穿法达1000多种,有正式穿法、有劳动穿法,各地区城邦也有各自独特的穿法,比如在腰际打的褶的数量会有所差异、披向肩膀的方向不同等。各地对纱丽的称呼也不同,班加罗尔那里称之为kupsas,泰米尔纳都邦称pudavai……过于复杂,我们就不细究了。
第二种要介绍的是Gagra Choli,其特征是上下两件、再加一条纱巾。Choli的意思就是指上身的紧身短衣,穿纱丽时上身的Choli是素色的、打底而已,但在Ghagra Choli中,Choli 都绣的非常精美,有非常短的露出小蛮腰的,也有稍长的。
Gagra (或者Ghagra,也称Lehenga 或 Pavadai)的意思则是下半身穿的大大裙摆的长裙了。
纱巾或戴在头上、或者随意一披。印度不同地区的Gagra Choli也会有差异,但是这三大组件是必要元素。
(这是我在Jaipur试穿的拉贾斯坦邦地区的Gagra Choli,脑袋上会顶一个塑料三角形,使得戴在头上的纱巾能呈现出独特的尖尖造型)
纱丽和Gagra Choli这两种一般都是装饰非常豪华炫目的,适用于婚礼、节庆等重要场合穿着。而接下来介绍的两种,Shalwar kameez和Churidar Kurta,则是更为日常生活化,区别于前两者的特征很简单,那就是下半身不是穿裙子而是穿裤子。
Shalwar (其他拼法有salwar、salvar、shalvar),它的意思是一种肥大的裤子。腰头非常之大,一般也不用橡皮筋而是抽一根绳子,大腿处非常宽松、脚踝处则很小,其实都有点像现在流行的哈伦裤。而kameez的意思则是上身穿的衣衫,衣长不等,袖子也可以是无袖、半袖、中袖、长袖,全是无领的设计,但又有非常多不同的领口剪裁方式。
(典型的一套Shalwar kameez,上衣、肥大的裤子、一条纱巾。也简称这样的装束为Shalwar,英国人又称之为Punjabi suit,因为这是流行于印度Punjab(旁遮普)地区的女性服装)
Shalwar的特征是肥肥的大裤子,它与Churidar太容易区分了,Churidar就是大腿、小腿都包的很紧的窄腿裤。Shalwar类似如今的哈伦裤,那么Churidar就可以理解为现在流行的彩色打底裤,时髦点用英文称之为leggings。在印度,窄腿裤其实也是年轻姑娘的时髦物。
(看这张在孟买象岛上拍的照片,第一、三位老妇人穿的是纱丽,第二位小姑娘则是穿Churidar Kurta,第四位穿的则是大裤腿的Shalwar了。)
如果想在印度给自己买衣服,可以买已经做好的(already made),这样买来简单按照自己的身材改一下就能穿了。
(路边买already made的衣服一般是无袖,然后送两个袖子,如果要加袖子,直接找个小裁缝摊就能搞定,动作很快,也便宜。)
(我穿的粉色衣服就是上图裁缝老爷爷给我装上了袖子的那件)
不过印度女人更习惯去买布料,我也尝试过去布料店挑,但是头脑中实在没有办法想象布料变成衣服是什么效果,所以看了也无感,不敢买。
(服装店里那一包包五颜六色各不相同的布料。每一包其实已经搭配好了,两块布料分别做衣服和裤子、再搭配一条纱巾。去挑选的时候,告诉老板你想要什么价位的,不同的布料和工艺,刺绣、钉钻、贴布绣雕花、盘花、布上立体绣等,或者镂空、烧花、印花、扎染的方式,价格当然层次可以拉得非常之开;是想夏天还是冬天穿,再加上想要的大致颜色偏好,老板就能给你找到很多符合条件的布料包,再拆开向你一一展示。)
(腰果花的图案,是吉祥的象征。又名佩斯利花纹Paisley,圆脑袋瓜儿小尾巴,是腰果花在历经几百年的不断演变后形成的,象征着佛教教义中绵绵不绝的生死轮回。算是印度服饰中一种很特别又很常见的图案了。)
下一篇:1.5印度之美
(下篇):鲜花、房子
---------分割线-----------------
印度游记全目录:
1.1出发印度
1.2万千生灵-动物篇
1.3印度大神-印度教篇
(上篇):无处不在
(下篇):三大主神及其家庭
1.4印度之复杂多样
(上篇):宗教多元
(下篇):文字、语言、民族等
1.5印度之美
(上篇):女人的装饰与穿着
(下篇):鲜花、房子
1.6人:男人、女人、小孩们
1.7食物:
(上篇):早餐、主食等
(下篇):甜点、饮料、水果、蔬菜等
1.8交通
1.9艺术
2.1从孟买开始了解印度
2.2最爱加尔各答
2.3停留在瓦拉纳西
2.4金三角:Delhi、Agra、Jaipur、Jodhpur、Udaipur
2.5石头城海德格拉巴
2.6印度大神在马杜拉
番外篇-酒店住宿
![]() |
1.
爱美的女人是集印度装饰之大成的体现。
***先看脚吧。既然印度人喜欢赤脚,即使不赤脚也习惯穿拖鞋,那么裸露在外的双足必然要装饰下。不像中国姑娘,偶然夏天的时候带上一条细细的纯银脚链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印度姑娘的脚链几乎人人都挂,而且是越粗越觉得好看,不少都有铃铛。另外脚趾上还会带上戒指,不仅一个哦,可以是戴满的。
![]() |
***再看手:
手镯(bangles):印度女人喜欢一大串地戴。塑料的非常便宜,她们还喜欢带有闪粉的那种。
![]() |
![]() |
我也来镯子店挑两个戴戴 |
Henna:手上的另一项具有独特文化的装饰
![]() |
![]() |
这种印度手绘纹彩也称为mehndi(印度语),音译为曼海蒂,据说是一项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文化。是用“指甲花”Henna (亦称散沫花)的树叶磨成极其精细的糊状物作为绘画原料,因此是纯天然的。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气候炎热及干燥的地方,埃及、北非等地都有,而对应的Henna手绘在这些地方也都能看到,但是应该没有任何地方像印度人这样把它发扬光大、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化。
在Vanarasi等热门的游客集中地,很容易找到小店铺可以坐下来体验一把。我则看中巷子里一家小店老板娘温柔的样子,店里有现成的图样照片可以选,告诉老板娘你喜欢什么样的图案和风格,真的开始画的时候,老板娘基本不看图样,就是即兴发挥,弯来扭去地恣意创作。
而老板娘手中的“画笔”其实类似于蛋糕制作师傅手里的裱花器,将糊状物装入纸卷里,使用时剪开开口,然后用手边挤压边画。大概20多分钟就画完了,一开始呈现在手上的色彩是咖啡色的,有点像湿湿的泥巴。等湿“泥巴”慢慢干透,会结成块,“泥巴”就会剥落掉,留下偏橙色的纹饰。外来者应该需要点时间来适应这种“美”,因为总看着有点恶心。这个纹饰大概在我手上停留了2周多,取决于你洗澡的频度和用力搓澡的力气了,颜色会慢慢淡去。
![]() |
在孟买遇到的这两个姑娘都画了henna |
![]() |
班加罗尔的这家人家给自己的小宝宝也画上了henna |
![]() |
(印度每个出嫁的新娘都会画henna,而且手的正面、背面都画得满满当当,腿上好像也会画上,不过一般长裙遮了也看不见。画henna是印度婚假习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后,将目光对准“脸”吧,这会令你眼花缭乱的。
![]() |
首先讲讲眉心的红点,bindi。
它本意是与印度教的宗教含义相关的。湿婆在额头有第三只眼,印度教也相信眉心额头处是人神经系统的中心点,从这里能看到灵魂的真相。因此印度教徒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对自己的前额做点什么。
如果去过尼泊尔,一定会被有些信徒额头那大大的一坨米吓到,是有点恶心,大部分尼泊尔的男人都能在额头看到红色的痕迹,一般是清晨去神像前“请”来的,一般是红色粉末,用无名指蘸一点然后点在额头。也有黄色、白色等不同颜色,除了点的形状,也会画不同的图案,据说三条横线表示你是湿婆(Shiva)的信徒,画一个V字,则表示是毗湿奴(Vishnu)的追随者。在印度,倒是很少看到马路上的男性会有这样的红色痕迹,不知道是太忙还是办公室里外国老板不喜欢。
但是这种用粉末点出来的一般被称为Tilaka,代表当天从神那里获得的祝福。Bindi是专指女人眉心的装饰。女人们一般是直接买来bindi贴纸,就把它当做一种漂亮的装饰。在小摊上你可以极为便宜的价格买到一打bindi贴纸,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红色圆点,这也有大小不同尺寸的很多种,就挑适合自己脸型的呗。除了圆形,还有橄榄形、羽毛形、月牙形等等。也不仅仅是单一的红色,金色的、银色的、带闪光效果、带钻的都有,任君挑选。也有说法是未婚女性的bindi是黑色,已婚是鲜红色,而寡妇则是不戴bindi或者是白色的。
![]() |
点出Tilaka所用到五彩粉末 |
![]() |
(这个老妇人的额头是既有bindi,也有tilaka,深红色、规则的圆形贴纸是bindi,浅红色的那个不规则痕迹则是用手蘸上红色粉末点出的。)
![]() |
(这是我贴了bindi贴纸,手上画着henna,并且晒得超级黑之后的“印度造型”。)
脸上的其他装饰包括了鼻钉、鼻环、发际线挂的饰品、耳环……女人们的这些饰品其实都很廉价。这种路边小摊中国一般就是小姑娘们会去买来玩玩,但是印度是老老妇人都要装饰的,耳环、戒指、眉心、项链、手镯、脚链都是少不了。
![]() |
坐在孟买train上的女士专用车厢,被五颜六色的布迷乱了眼睛,这个时候有个男人上来了,拿着密密麻麻的发夹、手镯、小钱包等组成的两串货物就麻溜地挂到车厢两边,然后张罗起整车厢女人们的生意。廉价的发夹一个个紧紧排着,让我仿佛就看到这一整车厢女人把长头发上的发饰拿下、把手上的手镯戒指、头上到耳环鼻钉眉心贴等统统堆在一起,将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 |
(哦,漂亮的姑娘啊,头上戴着花,脖子里的项链闪着光,还有耳环、镯子、戒指都叮叮当,最是眉心一点红)
2.
女人的服装不得不提。(关于印度男人服装的介绍放到“人物篇”来介绍)因为它的色彩让人无法抗拒。我去参观班加罗尔的IT产业园,的确不少姑娘是穿着正装或者衬衫牛仔裤,但是传统印度服装的色彩斑斓依然是那里不可或缺的美丽和活力。在越重要的场合,比如婚礼、节日,女人们越会穿上精心准备的传统服装来出席。印度的传统服装文化生生不息。
印度纱丽(Sari或Saree),最有名了。纱丽其实就是一块长布。虽然布料从丝绢到木棉,还有金线银线织入的豪华版,但都是没有裁剪的一整匹布,长度据说从4米到9米不等。
![]() |
Vanarasi的河岸边,女人正在晾晒纱丽 |
穿出来的“纱丽”其实由三部分组成,上半身穿的是紧身无领的短袖胸衣,称为choli,下身则穿一条宽松长裙作为衬裙,就如同下图中的第一幅。有了这两件打底,接下来最外面裹的才是真正的纱丽(sari)。
裹这块纱丽也是一个技术活,外来者基本裹出来都很容易松掉,没动几下布就掉下来。而对着一整块布自然有不同的“裹法”,据说穿法达1000多种,有正式穿法、有劳动穿法,各地区城邦也有各自独特的穿法,比如在腰际打的褶的数量会有所差异、披向肩膀的方向不同等。各地对纱丽的称呼也不同,班加罗尔那里称之为kupsas,泰米尔纳都邦称pudavai……过于复杂,我们就不细究了。
![]() |
第二种要介绍的是Gagra Choli,其特征是上下两件、再加一条纱巾。Choli的意思就是指上身的紧身短衣,穿纱丽时上身的Choli是素色的、打底而已,但在Ghagra Choli中,Choli 都绣的非常精美,有非常短的露出小蛮腰的,也有稍长的。
Gagra (或者Ghagra,也称Lehenga 或 Pavadai)的意思则是下半身穿的大大裙摆的长裙了。
纱巾或戴在头上、或者随意一披。印度不同地区的Gagra Choli也会有差异,但是这三大组件是必要元素。
![]() |
Gagra Choli的三元素 |
![]() |
不同地区的Gagra Choli会有所差异 |
![]() |
(这是我在Jaipur试穿的拉贾斯坦邦地区的Gagra Choli,脑袋上会顶一个塑料三角形,使得戴在头上的纱巾能呈现出独特的尖尖造型)
纱丽和Gagra Choli这两种一般都是装饰非常豪华炫目的,适用于婚礼、节庆等重要场合穿着。而接下来介绍的两种,Shalwar kameez和Churidar Kurta,则是更为日常生活化,区别于前两者的特征很简单,那就是下半身不是穿裙子而是穿裤子。
Shalwar (其他拼法有salwar、salvar、shalvar),它的意思是一种肥大的裤子。腰头非常之大,一般也不用橡皮筋而是抽一根绳子,大腿处非常宽松、脚踝处则很小,其实都有点像现在流行的哈伦裤。而kameez的意思则是上身穿的衣衫,衣长不等,袖子也可以是无袖、半袖、中袖、长袖,全是无领的设计,但又有非常多不同的领口剪裁方式。
![]() |
(典型的一套Shalwar kameez,上衣、肥大的裤子、一条纱巾。也简称这样的装束为Shalwar,英国人又称之为Punjabi suit,因为这是流行于印度Punjab(旁遮普)地区的女性服装)
![]() |
我穿的这条裤子就是Shalwar了 |
Shalwar的特征是肥肥的大裤子,它与Churidar太容易区分了,Churidar就是大腿、小腿都包的很紧的窄腿裤。Shalwar类似如今的哈伦裤,那么Churidar就可以理解为现在流行的彩色打底裤,时髦点用英文称之为leggings。在印度,窄腿裤其实也是年轻姑娘的时髦物。
![]() |
窄腿紧身裤就是Churidar了 |
![]() |
(看这张在孟买象岛上拍的照片,第一、三位老妇人穿的是纱丽,第二位小姑娘则是穿Churidar Kurta,第四位穿的则是大裤腿的Shalwar了。)
如果想在印度给自己买衣服,可以买已经做好的(already made),这样买来简单按照自己的身材改一下就能穿了。
![]() |
(路边买already made的衣服一般是无袖,然后送两个袖子,如果要加袖子,直接找个小裁缝摊就能搞定,动作很快,也便宜。)
![]() |
(我穿的粉色衣服就是上图裁缝老爷爷给我装上了袖子的那件)
不过印度女人更习惯去买布料,我也尝试过去布料店挑,但是头脑中实在没有办法想象布料变成衣服是什么效果,所以看了也无感,不敢买。
![]() |
(服装店里那一包包五颜六色各不相同的布料。每一包其实已经搭配好了,两块布料分别做衣服和裤子、再搭配一条纱巾。去挑选的时候,告诉老板你想要什么价位的,不同的布料和工艺,刺绣、钉钻、贴布绣雕花、盘花、布上立体绣等,或者镂空、烧花、印花、扎染的方式,价格当然层次可以拉得非常之开;是想夏天还是冬天穿,再加上想要的大致颜色偏好,老板就能给你找到很多符合条件的布料包,再拆开向你一一展示。)
![]() |
(腰果花的图案,是吉祥的象征。又名佩斯利花纹Paisley,圆脑袋瓜儿小尾巴,是腰果花在历经几百年的不断演变后形成的,象征着佛教教义中绵绵不绝的生死轮回。算是印度服饰中一种很特别又很常见的图案了。)
![]() |
我的这件粉色上衣用的就是腰果花图案 |
下一篇:1.5印度之美
(下篇):鲜花、房子
---------分割线-----------------
印度游记全目录:
1.1出发印度
1.2万千生灵-动物篇
1.3印度大神-印度教篇
(上篇):无处不在
(下篇):三大主神及其家庭
1.4印度之复杂多样
(上篇):宗教多元
(下篇):文字、语言、民族等
1.5印度之美
(上篇):女人的装饰与穿着
(下篇):鲜花、房子
1.6人:男人、女人、小孩们
1.7食物:
(上篇):早餐、主食等
(下篇):甜点、饮料、水果、蔬菜等
1.8交通
1.9艺术
2.1从孟买开始了解印度
2.2最爱加尔各答
2.3停留在瓦拉纳西
2.4金三角:Delhi、Agra、Jaipur、Jodhpur、Udaipur
2.5石头城海德格拉巴
2.6印度大神在马杜拉
番外篇-酒店住宿
小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3.5 Strasbourg &欧洲公园 (2人喜欢)
- 2023.6 巴黎 (3人喜欢)
- 2023圣诞滑雪@奥地利Galtür (1人喜欢)
- 2024圣诞滑雪@St Anton (2人喜欢)
- 2024.2 马德里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