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幸福是一个特别奇妙的东西,甚至说是一个非常诡异的东西。人人都对它趋之若鹜,却很少有人能够抓住它,更是很少有人能够长久拥有它。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它。
幸福并不作用在肉体上,仅靠积累财富和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用好玩好是不能获得幸福的。作用在身体上的舒服和享受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真正幸福的成分。幸福运行在心里,确切点说,幸福只是作用在人的心灵上,而且还是从里向外,而非由外向里的。
幸福就是一个人对客观生活的品位和解读,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反应,是从心里面发出来的。所以幸福并非外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够提供的。
实际上,幸福与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更不成比例。只要衣食住行有了保障,就已经满足了幸福的必要条件。当然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同样的生活,有人感觉很幸福,另有人就可能感觉很痛苦。原因在于他们对现实的预期不一样,选择的对比标准不一样,对生活的解读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吃辣椒,有人感觉很刺激;有人感觉是在享受美味;而有人感觉很痛苦,甚至有人感觉很恐惧。
这说明,幸福不但不在肉体上,而且也不在于物质财富本身的质量和数量,只在于品味,只在于分析和对比。有多少人真正在那里享受物质财富本身的属性,而不是和别人的财富进行对比,用其之间的差额来刺激疲劳的幸福神经呢?
简单归纳一下,无非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刺激人的幸福神经:
1、现实值大于期望值;
2.、现实值大于过往值;
3、自己拥有的价值大于身边的人;
4、自己损失的价值小于身边的人
……
不难发现,这几项都是一个差值,与具体的基础和数据没有关系。这就是从以人为本的观点所能找到的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还有个例子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物质财富的多少就和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当你缺乏的时候,你会努力搞到它,补足它的欠缺,但是财富一到手,你就会把它们都放下,心思又注意到下一排的缺乏上。方块游戏就是这样,补齐了一排,就要消去一排,不单是曾经缺乏的那一块,所有的方块都要被消去,你的注意力立马转到下一排的缺乏上,绝不会有人欣赏已经排满的方块。许多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不分白天黑夜积财敛财,身上到底已经拥有多少财富他不关心,眼睛只盯着缺乏的那一块、比别人多的那一块、或者比别人少损失的那一块,就靠这一点差额数据支撑自己的人生。享受和别人不一样、比别人多一点的快乐和骄傲。当然,同时也必定承受着怕别人超过的恐慌和煎熬,根本没有心思享受物质生活本身。
诚然,物质本身该能提供多少兴奋元素呢?躺在红木或者象牙床上的感觉,与躺在普通木床上的感觉该能舒服多少呢?即便舒服很多,若是躺得时间长了,照样会很痛苦。乘坐长途火车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买了站票没有座位的人当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在软座上连续坐它几天几夜的有钱人就不痛苦吗?
所以说,幸福或者兴奋不是物质和金钱本身所能提供的,而是需要各人品味和解读的。只可惜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上面的比较方法品味的。结果就陷入了一辈子拼命奔跑,到死也不能让心满足。甚至一路的风景都没来得及欣赏。
明智的人可能会好一点,他们会适当降低期望值,尽量少和别人攀比,由此获得稍微的喘息。
然而真正智慧的人,不,应该说是真正有福的人还不是这样,首先他要找到真正的信仰,要信靠耶稣,使自己的灵魂有归宿、得安慰。
人是灵魂体三方面组成的,而且最宝贵的是灵魂,其次才是思想和精神,最不值钱的就是被大多数人看重的肉体!许多人一辈子只为肉体操劳,让肉体吃饱喝足,把身体养壮养肥(就像对待动物那样),却置灵和魂于不顾,让精神干渴、让灵魂流浪挨饿,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幸福呢(不管他的物质生活多么富有)。
基督徒却不是这样,他们把自己完全交在主的手中,让主做他们的保障,任由主改变他们的幸福神经。他们不去比较,不去追求差额,而是欣赏自己手中所有的,并以感恩的心品味和享受物质生活本身的乐趣。他们从不抱怨自己的缺乏,有衣有食就能知足,无论成功失败,不管贫穷富足,甚至无论荣耀羞辱,随时随地都能满足,只要还有今天,就能发出感恩和赞美。
如此,当然人生就是幸福的。
幸福并不作用在肉体上,仅靠积累财富和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用好玩好是不能获得幸福的。作用在身体上的舒服和享受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真正幸福的成分。幸福运行在心里,确切点说,幸福只是作用在人的心灵上,而且还是从里向外,而非由外向里的。
幸福就是一个人对客观生活的品位和解读,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反应,是从心里面发出来的。所以幸福并非外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够提供的。
实际上,幸福与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更不成比例。只要衣食住行有了保障,就已经满足了幸福的必要条件。当然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同样的生活,有人感觉很幸福,另有人就可能感觉很痛苦。原因在于他们对现实的预期不一样,选择的对比标准不一样,对生活的解读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吃辣椒,有人感觉很刺激;有人感觉是在享受美味;而有人感觉很痛苦,甚至有人感觉很恐惧。
这说明,幸福不但不在肉体上,而且也不在于物质财富本身的质量和数量,只在于品味,只在于分析和对比。有多少人真正在那里享受物质财富本身的属性,而不是和别人的财富进行对比,用其之间的差额来刺激疲劳的幸福神经呢?
简单归纳一下,无非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刺激人的幸福神经:
1、现实值大于期望值;
2.、现实值大于过往值;
3、自己拥有的价值大于身边的人;
4、自己损失的价值小于身边的人
……
不难发现,这几项都是一个差值,与具体的基础和数据没有关系。这就是从以人为本的观点所能找到的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还有个例子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物质财富的多少就和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当你缺乏的时候,你会努力搞到它,补足它的欠缺,但是财富一到手,你就会把它们都放下,心思又注意到下一排的缺乏上。方块游戏就是这样,补齐了一排,就要消去一排,不单是曾经缺乏的那一块,所有的方块都要被消去,你的注意力立马转到下一排的缺乏上,绝不会有人欣赏已经排满的方块。许多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不分白天黑夜积财敛财,身上到底已经拥有多少财富他不关心,眼睛只盯着缺乏的那一块、比别人多的那一块、或者比别人少损失的那一块,就靠这一点差额数据支撑自己的人生。享受和别人不一样、比别人多一点的快乐和骄傲。当然,同时也必定承受着怕别人超过的恐慌和煎熬,根本没有心思享受物质生活本身。
诚然,物质本身该能提供多少兴奋元素呢?躺在红木或者象牙床上的感觉,与躺在普通木床上的感觉该能舒服多少呢?即便舒服很多,若是躺得时间长了,照样会很痛苦。乘坐长途火车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买了站票没有座位的人当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在软座上连续坐它几天几夜的有钱人就不痛苦吗?
所以说,幸福或者兴奋不是物质和金钱本身所能提供的,而是需要各人品味和解读的。只可惜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上面的比较方法品味的。结果就陷入了一辈子拼命奔跑,到死也不能让心满足。甚至一路的风景都没来得及欣赏。
明智的人可能会好一点,他们会适当降低期望值,尽量少和别人攀比,由此获得稍微的喘息。
然而真正智慧的人,不,应该说是真正有福的人还不是这样,首先他要找到真正的信仰,要信靠耶稣,使自己的灵魂有归宿、得安慰。
人是灵魂体三方面组成的,而且最宝贵的是灵魂,其次才是思想和精神,最不值钱的就是被大多数人看重的肉体!许多人一辈子只为肉体操劳,让肉体吃饱喝足,把身体养壮养肥(就像对待动物那样),却置灵和魂于不顾,让精神干渴、让灵魂流浪挨饿,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幸福呢(不管他的物质生活多么富有)。
基督徒却不是这样,他们把自己完全交在主的手中,让主做他们的保障,任由主改变他们的幸福神经。他们不去比较,不去追求差额,而是欣赏自己手中所有的,并以感恩的心品味和享受物质生活本身的乐趣。他们从不抱怨自己的缺乏,有衣有食就能知足,无论成功失败,不管贫穷富足,甚至无论荣耀羞辱,随时随地都能满足,只要还有今天,就能发出感恩和赞美。
如此,当然人生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