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抖穷,女抖贱。
![]() |
part one
俗话说“男抖穷,女抖贱”(就是指坐着没事的时候喜欢抖腿)。
《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当心量小承载不了自己的福报时,多余的福报就会被天道损之,表现在生活中就是浮躁不安:哪怕坐着也要抖腿,乘车也要听MP3,拼命地过性生活,动不动就生气,喜欢杀生虐待小动物,飙车甚至吸毒,总之一刻也不能闲下来。
当心量小到自己的肉身子也承载不了时就会自杀。
总之一切折损福报的方法他都能用上。每天这样的状态不想穷都难啊!
《黄帝内经》里有载,“男抖穷”,这是烦躁的表现。“躁”,是“足”字旁,暗示与腿脚有关系。男士坐着的时候不自觉地抖腿,说明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就会影响他的思维;思维有问题,做事肯定就有问题;做事有问题,就难以成功,导致他的穷困。
易心动的表现之一就是“躁”故主“贱”,易节外生枝红杏出墙。
当今社会是一个躁动不安的社会,空虚,浮躁,冷漠,用极… …
其实大家都在抖……
《易经》告诉我们“厚德载物”德厚承载力必然增加,天道自然补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浮躁的反义词是禅定,希望禅定能带给您一丝的宁静。
part two
抖腿与人生有何种关系?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脚不要抖,这个习气要戒掉,不戒掉会倒霉,运气不佳。一个人千万不要抖脚,坐在那里两脚这样抖动,有钱则钱抖光,有人则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师父,则茅棚都会抖掉,所以抖不得。...所以这是一个相,威仪庄重、庄严很重要。...你身体想抖,就是气机不能下行。
中医名家刘力红也赞同以上观点:这个很重要!记得当年我也喜欢翘起二狼腿然后不停地抖动,以为这样挺舒服的。后来被师父(阳波)骂了一顿,并引<麻衣相法>云:摇膝不定者,坐之败也!从此不敢再摇膝了。
“男抖穷,女抖贱”?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男抖穷,女抖贱”,这是无稽之谈吗?从中医的角度讲,抖腿是因为肾精不足的原因。肝是木,肾是水,水生木,所谓肝肾同源,肾精足了肝就壮, 肾精不足,肝精就不足,肝风内动,就抖。 男人肾精不足,就敛不住虚火,做事就易发火,急躁,不理智,由此就不容易事业成功,所以才有“男抖穷”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而女人属阴,讲究的是 厚德载物,如果女人肾精不足,就沉不住气,就总想往外跑,看看有没有西门庆这样的人来,所以“女 抖贱”。 从易经中解释为:摇膝抖腿表示他心里面的性不定,所以他花钱的方式跟他处理事情的方式都不够成熟,所以,他整个钱财就会慢慢的不见。所以建议无论男女,不要抖腿,抖腿危害严重。
抖腿是一种疾病吗?
医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做“不宁腿综合症”,它的症状主要就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和我们日常的抖腿行为比较相像。不过,日常的抖腿和这种疾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宁腿综合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主要与多巴胺代谢异常和铁缺乏等原因有关,并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抖腿行为,大多数都不属于疾病的范畴,而只是一种习惯动作罢了。
分辨抖腿属于“疾病性的”还是“非疾病性的”,主要是看以下几点: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无法自己控制抖腿行为,抖腿同时伴有强烈的疼痛、灼烧等不适感,还常有腿部痉挛现象,而且这种状况常在夜间发生。如果你的抖腿符合上述几项,那么最好还是去找医生咨询一下。
抖腿或提示着帕金森症
大家还记得拳王阿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用颤抖的手点燃主火炬吗?这是由于他患了帕金森病。人老后,脑内多巴胺神经不断受损,多巴胺递质下降至1/5时,会出现帕金森症状:手抖、僵直、姿势异常等,逐渐手抖到无法扣纽扣,吃饭了要人喂;走路抬腿困难,易摔跤,上厕所要人搀扶;不能自主翻身,最终卧病在床。
抖腿与肾虚有关吗?
万同学问:自己会不由自主地抖腿,有时候抖了老半天才会有感觉,虽然抖腿的动作很丑很难看,但是无法停止。我发现班上很多人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抖腿,有的时候还一边抖腿一边转笔,好像都是老习惯了。我上网查了一下,有网友说是肾虚导致的,真是这样吗?
心理科专家解答:正常人抖腿是一种自我放松,是毫无意识的,跟有些网友所说的肾虚不相干。观察发现,人在全神贯注做事情的时候,一般不会抖腿,通常都是比较无聊的时候会发生,这是一种不自觉的现象。
抖腿对健康有益吗?
网友说,为什么抖腿不知道,但按常理推断,抖腿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有好处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人由于工作的关系,常常久坐,容易导致“气血不畅”、“下肢酸软”等状况。而抖抖腿正好可以缓解这些状况,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久坐确实会导致腿麻,主要原因在于下肢长久地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影响到血液循环的顺畅,也可能会压迫到坐骨神经,二者均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抖腿可以让下肢肌肉略微动一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腿麻的现象。 不过,避免久坐带来的危害,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比抖腿要健康、有效得多。
抖腿或为了缓解焦虑
有专家指出,作为焦虑的四大表现之一,运动性不安是其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抖腿、坐立不安、肌肉痉挛等,都与焦虑、紧张的情绪相关。现在的很多白领,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没时间放松,会引起情绪焦虑。比如马上要在大会上发言,有些人会用抖腿来缓解部分焦虑,这是一种内在情绪释放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脑子的注意力。但并不是所有爱抖腿的人,都是因为情绪焦虑,因为也有部分人,是出于习惯。
在这个层面上,抖腿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动作,例如转笔、打响指等等。这些习惯有个共同特征: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赖。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戒除。与其说抖腿可以缓解焦虑,不如说如果不抖就会加倍焦虑。
小结:
“男抖穷,女抖贱”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国学大师南怀瑾也不提倡抖腿。在社交场合,抖腿往往被视为一种很不雅的行为,习惯性抖腿的人是非常不受人欢迎的,会引起旁边人的不满,还会形成心理依赖。而医学专家表示,某些下意识的抖腿有可能给身体带来益处。比如,对白领这类久坐且少运动的人来说,私下抖抖腿很有好处。对老人来说,久坐猛一站起时,还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随静脉回流到心脏,再到达肺部,引起致命的“肺栓塞”。因此,经常抖抖腿,对预防栓塞也有很好的效果。
part three
在很多年前,有一回,浩然跟朋友们吃饭,席间有一位不太熟悉的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吃饭时,举止与大家不同,手既不扶碗,也不放在碗边,而是垂在桌低下,而且还一个劲地抖腿。
吃完饭后,这位陌生朋友先告辞了,我就与其他朋友们闲聊,其中一位朋友问我对此人的评价,我说:“此人日后很难发达,会穷苦一生。”朋友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说:“古人说过,人吃饭时一定要手扶碗,手不扶碗会穷苦一生的。”
事隔多年以后,我无意中听到朋友们说起此人的情况,果然在这几年中,他是一事无成,不知换了多少份工作,也曾做过买卖,但几乎是全军覆没,干啥啥不成,始终处于漂泊不定的困顿状态。
俗话说:“要以食就口,不要以口就食。”意思也是说,人在吃东西时要把食物拿到嘴边吃,而不要把嘴巴凑到食物上去吃。
“树摇叶落,人摇福薄”,抖腿也是一种破财的相。在民间有“男抖穷女抖贱”一说,如果一个人老有爱“得瑟”习惯,一坐下就开始抖腿或者耸肩,老处于一种不安稳的状态,对于男性来说不容易聚财,对于女性来说下贱轻浮,败家破财。
南怀瑾老师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抖腿的情况,南师说:腿(脚)不要抖,这个动作的习气要戒掉,不戒掉会倒霉,运气不佳。一个人千万不要抖腿(脚),坐在那里两腿(脚)这样抖动,有钱则钱抖光,有人则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师父,则茅棚都会抖掉,所以抖不得的。
从相学上说,抖腿是一种破败的相,经常抖腿的人会把自己的好运、财运和福气都抖光了,而且抖腿也是一种轻浮相的表现,所以大家要避免这个习惯。
其次,耸肩也是一种损财的举止。有些人坐着爱耸肩,走路时也爱把肩挑起。在武术界,练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拳种都要求“沉肩坠肘”,沉肩是指放松两肩关节,不使其耸起;坠肘是肘尖常有下垂之意。只有沉肩才能松肩,肩关节的松沉和旋转自如,能起到舒展肩部韧带、肌肉,沉肩有助于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
如果一个爱耸肩的人,他的脖子老会向前挺,大家想想看,鸡不正是时刻都把脖子伸长在找食吃,所以说,爱耸肩的人生活不容易安定,会霉运连连的。
part four
南怀瑾:脚不要抖,这个习气要戒掉,不戒掉会倒霉,运气不佳。
一个人千万不要抖脚,坐在那里两脚这样抖动,有钱则钱抖光,有人则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师父,则茅棚都会抖掉,所以抖不得。...所以这是一个相,威仪庄重、庄严很重要。...你身体想抖,就是气机不能下行。
我有好几个朋友,生意做得好好的,他坐在那里腿就抖起来。我说不要抖呀,他还说是这个腿自己想抖,不是他故意要抖,而是下意识自然抖的。结果抖了三个月,五百万就抖光了。
所以这是一个相,威仪庄严,庄严很重要,不可以抖,要把它戒掉才行。换句话说,你身体想抖,就是气机不能下行,年纪大一点就易得高血压了。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我同阿里斯德相处只有两天的时间,完全能够感觉得到南老师和东方文化对他的影响,他现在不可能经常到南老师这儿来,但每个月都要给南老师打一次越洋电话,报告自己的学习心得,请南老师指点。
他要他的儿子学中国文化,包括读中文书,打少林拳;而他的儿子对“太老师”的话都是深信不疑。那天,我们在聊天,他的儿子坐在远处看电视,南老师发现他的儿子坐的姿势不太好,两只脚在不停地抖。南老师就对他们夫妇讲,叫孩子改掉这个习惯,坐的时候姿势要端正,不要抖脚。
他的太太马上去把孩子领到南老师的面前,请南老师直接对孩子讲,并说,老师的话他一定会听的。南老师很和气地对他们的儿子讲:坐在那时不要抖脚,抖脚会把一生的财运、一生的好运气抖掉的,记住了?孩子点点头,回去坐在那里,再也不抖脚了。
——《我读南怀瑾》
譬如有些人坐下来会抖腿,在相人术上,这种人有多少钱都会被他抖光,这是一种“败相”,不但钱会抖光,事业也会抖光,实际上也就是“行行如也”的一种小动作。
坐就是坐,睡就是睡,坐有坐相,睡有睡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前面有相,后面有相,真正看相,太不简单,这是以中国文化中,形名之学作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