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是一种爱
谈到爱,更多的是让人联想到爱情,对于我这种”三无产品“的女汉子来讲,爱情貌似永远遥不可及,亲情却占据着我较多的时间,有时候认为爸妈姥姥爷爷他们没有多爱我,想到将来这个世界只剩我一个会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回家了免不了听家长的唠叨,小时候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好不容易快熬到大学毕业了,不用担心能不能考满分,而是担心能否及格,现在却被各种唠叨着”什么是时候毕业、什么时候找工作、找对象了没“...听多了或许很烦,我甚至把我妈的来电备注写成”唠哩唠叨“,可见我妈是多唠叨,举例来说,吃饭了没,吃的什么,几点吃的,饭怎么样....但我现在明白这是一种爱的表现。
前两天回家了,由于临近毕业,学校里人很少,所以回家呆几天,下楼遛弯时碰到一楼的大娘,问了一遍”毕业了没?找工作了没“,我笑笑,还没毕业呢....第二天,同样的问题,我还是笑了笑回答”没呢,还早点了“,第三天第四天还是同样的问题,我直接无语了,暗自发誓——我一个星期不下楼不出门,宅女宅到家。回家后和爸妈说了一下,得到的是他们这样的回复”人家是关心你才问你,不然谁管你啊“。猛然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记得过年回家时探望大姨,每年去大姨和大姨夫都要拉着我的手,从我的小时候说起,说我如何出生,我大姨夫是如何把我妈带到医院的,那个自行车如何难骑....年复一年,时间久了,我都倒背如流了,甚至每次回到家都要和爸妈抱怨一次”大姨又开始说同样的故事了“,就像那个小品——粮票的故事一样。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不是大姨和大姨夫愿意说一样的话,而是我们之间共同的话语就这些,我们这些小辈都在外地上学,一年最多见到两次面,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但是当他们看到我们时没什么话说,只能说这些仅有的话题了。
所以说,那些不是唠叨,那些事我们感情的共同维系者,因为有他们,我才会更感激大姨和大姨夫,才会觉得我们是一家人,不要嫌唠叨不要嫌周边的人不厌其烦的问问题,长大了才猛然发现——唠叨是一种爱,是一种温暖
请珍惜这些在你身边唠叨的人。
回家了免不了听家长的唠叨,小时候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好不容易快熬到大学毕业了,不用担心能不能考满分,而是担心能否及格,现在却被各种唠叨着”什么是时候毕业、什么时候找工作、找对象了没“...听多了或许很烦,我甚至把我妈的来电备注写成”唠哩唠叨“,可见我妈是多唠叨,举例来说,吃饭了没,吃的什么,几点吃的,饭怎么样....但我现在明白这是一种爱的表现。
前两天回家了,由于临近毕业,学校里人很少,所以回家呆几天,下楼遛弯时碰到一楼的大娘,问了一遍”毕业了没?找工作了没“,我笑笑,还没毕业呢....第二天,同样的问题,我还是笑了笑回答”没呢,还早点了“,第三天第四天还是同样的问题,我直接无语了,暗自发誓——我一个星期不下楼不出门,宅女宅到家。回家后和爸妈说了一下,得到的是他们这样的回复”人家是关心你才问你,不然谁管你啊“。猛然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记得过年回家时探望大姨,每年去大姨和大姨夫都要拉着我的手,从我的小时候说起,说我如何出生,我大姨夫是如何把我妈带到医院的,那个自行车如何难骑....年复一年,时间久了,我都倒背如流了,甚至每次回到家都要和爸妈抱怨一次”大姨又开始说同样的故事了“,就像那个小品——粮票的故事一样。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不是大姨和大姨夫愿意说一样的话,而是我们之间共同的话语就这些,我们这些小辈都在外地上学,一年最多见到两次面,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但是当他们看到我们时没什么话说,只能说这些仅有的话题了。
所以说,那些不是唠叨,那些事我们感情的共同维系者,因为有他们,我才会更感激大姨和大姨夫,才会觉得我们是一家人,不要嫌唠叨不要嫌周边的人不厌其烦的问问题,长大了才猛然发现——唠叨是一种爱,是一种温暖
请珍惜这些在你身边唠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