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之“媚俗”
需要给它加上引号,当然不是现象学的先验还原,在这部作品中,昆德拉讲“媚俗”是生命承受之轻的一种,已经不是我们所知道的媚俗了,我的见解仍然是在自然态度里边,昆德拉所说的“媚俗”,有人说是译者的错误,不管怎样,对我来说是缺席的,还没到直观。《伟大进军》这部分突然来了个大变向,有种脱离前几部分的意思,专讲“媚俗”,故事框架只是他阐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粘合剂,不过他高明的写作技巧,我们根本就看不出粗糙的粘合剂的痕迹。
“媚俗”能否这样理解: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粪便是被否定的,在媚俗的世界里没有粪便,而粪便却是实在的,“没有粪便(本身及引申意义),性爱就非我们所理解的那样:伴随着心脏的剧烈跳动和意识的迷失”,因为粪便,人类兴奋,在伊甸园里没有粪便,没有兴奋。斯大林之子,因为不能忍受粪便的侮辱而死,因为“最高雅的戏剧与最粗俗的遭遇竟如此令人头晕目眩的接近”,世界因之失去整个维度,世界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此斯大林之子死于没有粪便的“媚俗”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人无法承受的。弗兰茨也死于“媚俗”,他无法面对没有结果的伟大进军,他无法相信这只是“媚俗”的表演。“他恨不得自己的生命投到那架天平上去,去证明伟大进军比粪便更重”,然而“天平却纹丝不动”。
“在某些情况下,人注定要演戏。他们与沉默势力的抗争,是一个剧团向一支军队发起的战争”。“媚俗”是可怕的,弗兰茨的“媚俗”没有任何回应,灭亡的沉寂。“‘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
萨比娜也摆脱不了这“媚俗”,当人们美化她,说她“她用自己的画为自由而战”,她却愤怒的回答“她的敌人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这时昆德拉感叹“人们总想以自己的生活制造媚俗,要摆脱它,要付出多少艰辛,令人绝望”,萨比娜一生不断的背叛,背叛托马斯,背叛弗兰茨,最后,在纽约好不容易有个热爱画画的老人看好她,但时间不允许,老人病逝后,“萨比娜重新踏上背叛之路,在她心灵最深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不时奏响那首荒谬但感伤的歌曲,向人诉说,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人家”。昆德拉认为她的这首歌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接下来的一段话,“‘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动心”,然而他又说,“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将萨比娜的这个谎言理解成“媚俗”,因为她一生都在背叛,向往着她的幸福的家庭,但这却是一个谎言,是“媚俗”,是萨比娜无法摆脱的,是生命不能之轻。
苏俄的共产主义,占领捷克,到处是逃亡的知识份子。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政治,昆德拉在这部分讲解了极权的“媚俗”,“在一个多钟流派并存,多种势力互相抵消、互相制约的社会里还可以摆脱‘媚俗’的专横”。
政治里的“媚俗”相对易于理解,那么萨比娜的“媚俗”,个人生活里的媚俗是什么?既然昆德拉我们不可能摆脱“媚俗”的影响,我们身上的“媚俗”是什么东西?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媚俗”是任何看似高雅实则如粪便的东西。看似高雅,到底是不是高雅?“斯大林之子看见人类生存的两极近到了几乎相触的程度,以致贵贱之间,天使与苍蝇之间,上帝与粪便之间再无区别”,上帝是“媚俗”的,嚄,上帝是“媚俗”的!!!那么“媚俗”与粪便之间便再无区别,“媚俗”不是高雅的,只是看似高雅。再考察高雅,高雅是什么?高雅给我们的经验仿佛也不好,高雅是用来装逼的。个人生活的“媚俗”是不是一种既定的命运,如同萨比娜的背叛一样无可挽回。昆德拉又说,“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人类的博爱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上”。
个人生活的“媚俗”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正如粪便,“如果说在在当今的图书中,粪便一词被虚线所替代,那并不是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总不至于说粪便是不道德的吧,对粪便的避讳是形而上学的”,这么说,粪便不是道德的又不是不道德,那与之毫无区别的“媚俗”也既不是道德也不是不道德的。
在伊甸园里,没有兴奋,只有媚俗,不知道媚俗是不是与粪便像对立的,两者是矛盾关系吗?当“媚俗”轻如粪便时,那么它是有害的。政治里的“媚俗”皆为粪便。存不存在有价值的“媚俗”,不至于让人绝望。“媚俗”是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媚俗”是丑陋的吗?高富帅是不是“媚俗”的?
“萨比娜半裸着身子,头戴圆顶礼帽站在衣冠楚楚的托马斯身旁,萨比娜因此境的滑稽可笑而兴奋”,兴奋?粪便?兴奋是肮脏的,非“媚俗”,兴奋与“媚俗”的关系是直接的么?萨比娜的这种行为可以“媚俗”或“非媚俗”定义吗?
“媚俗”能否这样理解: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粪便是被否定的,在媚俗的世界里没有粪便,而粪便却是实在的,“没有粪便(本身及引申意义),性爱就非我们所理解的那样:伴随着心脏的剧烈跳动和意识的迷失”,因为粪便,人类兴奋,在伊甸园里没有粪便,没有兴奋。斯大林之子,因为不能忍受粪便的侮辱而死,因为“最高雅的戏剧与最粗俗的遭遇竟如此令人头晕目眩的接近”,世界因之失去整个维度,世界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此斯大林之子死于没有粪便的“媚俗”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人无法承受的。弗兰茨也死于“媚俗”,他无法面对没有结果的伟大进军,他无法相信这只是“媚俗”的表演。“他恨不得自己的生命投到那架天平上去,去证明伟大进军比粪便更重”,然而“天平却纹丝不动”。
“在某些情况下,人注定要演戏。他们与沉默势力的抗争,是一个剧团向一支军队发起的战争”。“媚俗”是可怕的,弗兰茨的“媚俗”没有任何回应,灭亡的沉寂。“‘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
萨比娜也摆脱不了这“媚俗”,当人们美化她,说她“她用自己的画为自由而战”,她却愤怒的回答“她的敌人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这时昆德拉感叹“人们总想以自己的生活制造媚俗,要摆脱它,要付出多少艰辛,令人绝望”,萨比娜一生不断的背叛,背叛托马斯,背叛弗兰茨,最后,在纽约好不容易有个热爱画画的老人看好她,但时间不允许,老人病逝后,“萨比娜重新踏上背叛之路,在她心灵最深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不时奏响那首荒谬但感伤的歌曲,向人诉说,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人家”。昆德拉认为她的这首歌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接下来的一段话,“‘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动心”,然而他又说,“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将萨比娜的这个谎言理解成“媚俗”,因为她一生都在背叛,向往着她的幸福的家庭,但这却是一个谎言,是“媚俗”,是萨比娜无法摆脱的,是生命不能之轻。
苏俄的共产主义,占领捷克,到处是逃亡的知识份子。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政治,昆德拉在这部分讲解了极权的“媚俗”,“在一个多钟流派并存,多种势力互相抵消、互相制约的社会里还可以摆脱‘媚俗’的专横”。
政治里的“媚俗”相对易于理解,那么萨比娜的“媚俗”,个人生活里的媚俗是什么?既然昆德拉我们不可能摆脱“媚俗”的影响,我们身上的“媚俗”是什么东西?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媚俗”是任何看似高雅实则如粪便的东西。看似高雅,到底是不是高雅?“斯大林之子看见人类生存的两极近到了几乎相触的程度,以致贵贱之间,天使与苍蝇之间,上帝与粪便之间再无区别”,上帝是“媚俗”的,嚄,上帝是“媚俗”的!!!那么“媚俗”与粪便之间便再无区别,“媚俗”不是高雅的,只是看似高雅。再考察高雅,高雅是什么?高雅给我们的经验仿佛也不好,高雅是用来装逼的。个人生活的“媚俗”是不是一种既定的命运,如同萨比娜的背叛一样无可挽回。昆德拉又说,“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人类的博爱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上”。
个人生活的“媚俗”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正如粪便,“如果说在在当今的图书中,粪便一词被虚线所替代,那并不是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总不至于说粪便是不道德的吧,对粪便的避讳是形而上学的”,这么说,粪便不是道德的又不是不道德,那与之毫无区别的“媚俗”也既不是道德也不是不道德的。
在伊甸园里,没有兴奋,只有媚俗,不知道媚俗是不是与粪便像对立的,两者是矛盾关系吗?当“媚俗”轻如粪便时,那么它是有害的。政治里的“媚俗”皆为粪便。存不存在有价值的“媚俗”,不至于让人绝望。“媚俗”是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媚俗”是丑陋的吗?高富帅是不是“媚俗”的?
“萨比娜半裸着身子,头戴圆顶礼帽站在衣冠楚楚的托马斯身旁,萨比娜因此境的滑稽可笑而兴奋”,兴奋?粪便?兴奋是肮脏的,非“媚俗”,兴奋与“媚俗”的关系是直接的么?萨比娜的这种行为可以“媚俗”或“非媚俗”定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