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 |
小满 |
最近都不知道怎么想的,在研究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写了一些东西在空间里面,发现也没什么人鸟我的,于是只好发在豆瓣,看下有没人可以指点一下的.
概述:古代劳动人民按照太阳的运行来安排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占星学的发展,人们首先将黄道附近的星像按方位定了四象二十八宿,奠定二十四节气的基础
说实起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想必很多人都是略有耳闻,就比“清明”而言,无疑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为明显的代表之一,但要是问起大家对于二十四节气有多少的了解,想必大家了解不深,今天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今天就写来此文章为大家简单科普下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年有四季,二十四节气也分四季,每季节为六节气,即: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家可以看到,每个季节的开头,都是以“立”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所谓的“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开始的意思。
每季中间,则是有“分”或“至”一字,所谓的“分”是平分的意思,“至”就是极的意思;“分”是将一天平分为昼夜,为12小时,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明确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各季的中间。
节气是很有规律的,比如立春与春分之间就隔着两个节气,立夏与夏至也是,春XX春,夏XX夏。秋XX秋,规律性。
需要说明的是每季为3个月,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冬季:12月和次年的1、2月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
每月有两个节气:一个在前半个月的月初,俗称“节气”,一个在后半月的月中,俗称“中气”。在农历之中如果遇到闰年的闰月就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简单举例子: 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
大家可以看到立春和雨水是同月的,清明和谷雨也是同月。看到上面的内容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立春和雨水相互差只有15天,怎么惊蛰和春分相差16天纳,这是因为立春和雨水同月的正月有29(农历)而惊蛰和春凤同月的二月则是30(农历)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纳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将二十四节气与物侯现象相对应,还总结出了七十二候,即是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一候为五天。
每个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相对应,称为“候应”,分别有植物候应,动物候应,非生物候应。
写了那么多的字。如果大家还是搞不懂,可以百度下二十四节气.本文参考《二十四节气》-王佳, 《清明》-冯骥才。
总结:一年12月,每月2节气,每节3个候,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