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骄傲:老罗和他的故事们
一夜之间,全天下都在谈smartisan,让我谈起这个话题很没新鲜劲,但总得给自己这两年半一个交代。
前一阵看了本书,叫《卖故事》,还有骗傻子副标题,虽然内容奇烂和口水,但其开宗明义我是认同的:故事令产品增值。
老罗本身是一个故事多到爆棚且件件有意思的人,从来不缺话题性,也会把每件事操办成行为艺术,变成提着鸟笼的闲逼们最好的谈资。或者说,他一路都是卖故事过来的,其最著名的演讲系列,索性叫《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正如老罗自己说的,去一个培训机构当老师,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成名途径,被学生上传上课录音,也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接着就是其当年给俞敏洪那洋洋洒洒,风格浓烈的犀利求职信被爆出。后来因为在新东方不高兴就辞职办起了牛博网,利用之前老罗语录在网络上的名声着急了一批文艺界的大牛,让公知们齐聚一堂,期间厦门px事件所展露的网络运营商的骨气和汶川赈灾事件一度展现其人格魅力。因为牛博被有关部门的查封而转头创办了老罗和他的朋友们英语培训学校,开始了著名的《我的奋斗》的全国高校演讲。进入微博时代后砸西门子,战方舟子,并且把每天一度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演讲变成了微博大v的盛宴。罗永浩三个字,从来没有失去眼球。
另外,这一段,我是捡大的提,像乔布斯逝世于网友的骂战这点小事都上不了台面。
既然免不了马后炮,就索性对这两年里,锤子带来的思考做一个总结吧:
《定位》老罗在微博上提过,令我诧异的是他这么晚才读,当时谈得是名字,回了网友一句“你很难想象一个叫小米的手持设备能买一个高价”。罗氏风格的黑,就是如此,他总是在严肃探讨问题时,顺手拿你举例,修辞讨巧。但这本书对他的启发或者说不谋而合,应该远不止是名字(锤子一度作为官方名是失策的),我们来看看理论是如何落实到实际上的:
老罗自打宣布要做手机,就说了市场上除苹果所有手机的坏话,就像他做牛博网把门户网站的自我阉割暴露出来,一做培训学校就把行业里的“三大门派”狂批一顿一样,做手机,他也是上来就先黑为敬。
在《定位》中,两位作者写道:为了事一项定位战略产生效果,你必须对竞争对说的产品有所评论,从而事预期客户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而非你的产品失去兴趣。老罗从来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总是争当“一群阳痿面前的普通人”。
但另一方面,逻辑混乱的网友们总是以文化道德角度来评判老罗黑其他厂家的行为,却不知道,老罗这样不辞辛劳加班加点的黑其他厂家其目的,是经济效益而已。黑是最能吸引眼球的,韩寒自黑掀起的神评论也是出于同样目的。说到底,观众乐意获取的,是优越感。老罗不仅靠黑成功让锤子一开始就在饱受争议中成为一家明星公司,而且成功招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才。而所谓高调低调,跟文化无关,跟道德无关,只是战略而已。
在rom发布会上,老罗也说了,最理想的形式是以民间团队的名义发表,在大伙成果之后再站出来说是自己干的,但是一开始这么高调的代价是把自己逼上绝路。这和前几天的真机发布会上宣称锤子是生殖器的方言一样,是出于故事构造技巧的谎称。高调不是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是营销先行;方言意思也不是事前不知道,而是避免故意以此为噱头被扣上低俗传播的帽子。
雷军有个超预期理论,说五星级酒店再好的服务你也只会漠然,但路边一家海底捞就可以让你受宠若惊。因为你的预期标准不同。所以MIUI团队一开始是竭力避免外界知道开发团队是前任金山CEO雷军组建的。
但这条路雷军走过了,罗永浩的高调,一方面是因为擅长,另一方面是不得不。实际上,能搞掉谁不愿意高调呢?低调说到底,只是免遭人忌,或者把事情办砸了免遭人记的安全性考量而已。自信的人本是不需要的。
反倒是老罗谈土豪金的长微博《土豪最瞧不起的就是只有土豪认可的品牌》令我忧心忡忡。原因无它,只因理论色彩太强了,让人感觉老罗过于脱离实际。就像3.5寸屏一说一样。但事后来看,无论是多款主题,还是彩色电池后盖,老罗最终都是向市场妥协了的。
说起老罗的发布会,他把过程里的一些经历故事拿出来分享,包括揣摩五十岚先生的喜好并与其投机畅谈,还有找了摄影玩家和富士通牵头做出高品质成像……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为什么阿里腾讯百度几百号人整不出手机,但老罗前一阶段的几十号人就可以。其根本,在于出发点的不同,正如老罗自己说的,他是通过处心积虑的让世界变得美好一些来获取利润,而不是通过处心积虑地获取利润而获取利润。
但吐槽点也在于这些故事,就像老罗所谓的“情怀”两个字一样,专业人士和程序员是不买账的,这也是知乎唱衰锤子的原因。但锤子自始自终,都是老罗站在用户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制作的产品,就连营销也是,他从来没有企图也不需要专业人士和程序员们的认同,理工男的脑子里似乎始终没有明白:营销本质上就是感性的。
两年里,我几乎跟踪了老罗全程的微博。他在宣称做手机之后给富士康说过好话,称富士康的自杀率的是低于全社会的,并且很多人打破头走后门进富士康。发布会上,他更是给所有的幕后英雄做了一会硬广。老罗在资金上面对产业链的短板,靠宣传做了弥补,但即使你心知肚明是出于利益的发声,却仍然因为他讲道理摆事实而信服。
老罗来过知乎,点了一个赞,吹了一个牛,又走了,留下的是“知乎上都是半瓶子水晃荡的人”。在早年的求职信里,老罗就表达了一个观点,任何一个相对优秀的群体里面都是笨蛋居多。我给知乎里不少唱衰老罗的回答点过赞,但那些为了黑而黑,浑身上下透着浓浓恶意的回答,确实像老罗说的,突然发现自己不那么爱这个世界了。
前一阵看了本书,叫《卖故事》,还有骗傻子副标题,虽然内容奇烂和口水,但其开宗明义我是认同的:故事令产品增值。
老罗本身是一个故事多到爆棚且件件有意思的人,从来不缺话题性,也会把每件事操办成行为艺术,变成提着鸟笼的闲逼们最好的谈资。或者说,他一路都是卖故事过来的,其最著名的演讲系列,索性叫《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正如老罗自己说的,去一个培训机构当老师,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成名途径,被学生上传上课录音,也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接着就是其当年给俞敏洪那洋洋洒洒,风格浓烈的犀利求职信被爆出。后来因为在新东方不高兴就辞职办起了牛博网,利用之前老罗语录在网络上的名声着急了一批文艺界的大牛,让公知们齐聚一堂,期间厦门px事件所展露的网络运营商的骨气和汶川赈灾事件一度展现其人格魅力。因为牛博被有关部门的查封而转头创办了老罗和他的朋友们英语培训学校,开始了著名的《我的奋斗》的全国高校演讲。进入微博时代后砸西门子,战方舟子,并且把每天一度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演讲变成了微博大v的盛宴。罗永浩三个字,从来没有失去眼球。
另外,这一段,我是捡大的提,像乔布斯逝世于网友的骂战这点小事都上不了台面。
既然免不了马后炮,就索性对这两年里,锤子带来的思考做一个总结吧:
《定位》老罗在微博上提过,令我诧异的是他这么晚才读,当时谈得是名字,回了网友一句“你很难想象一个叫小米的手持设备能买一个高价”。罗氏风格的黑,就是如此,他总是在严肃探讨问题时,顺手拿你举例,修辞讨巧。但这本书对他的启发或者说不谋而合,应该远不止是名字(锤子一度作为官方名是失策的),我们来看看理论是如何落实到实际上的:
老罗自打宣布要做手机,就说了市场上除苹果所有手机的坏话,就像他做牛博网把门户网站的自我阉割暴露出来,一做培训学校就把行业里的“三大门派”狂批一顿一样,做手机,他也是上来就先黑为敬。
在《定位》中,两位作者写道:为了事一项定位战略产生效果,你必须对竞争对说的产品有所评论,从而事预期客户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而非你的产品失去兴趣。老罗从来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总是争当“一群阳痿面前的普通人”。
但另一方面,逻辑混乱的网友们总是以文化道德角度来评判老罗黑其他厂家的行为,却不知道,老罗这样不辞辛劳加班加点的黑其他厂家其目的,是经济效益而已。黑是最能吸引眼球的,韩寒自黑掀起的神评论也是出于同样目的。说到底,观众乐意获取的,是优越感。老罗不仅靠黑成功让锤子一开始就在饱受争议中成为一家明星公司,而且成功招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才。而所谓高调低调,跟文化无关,跟道德无关,只是战略而已。
在rom发布会上,老罗也说了,最理想的形式是以民间团队的名义发表,在大伙成果之后再站出来说是自己干的,但是一开始这么高调的代价是把自己逼上绝路。这和前几天的真机发布会上宣称锤子是生殖器的方言一样,是出于故事构造技巧的谎称。高调不是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是营销先行;方言意思也不是事前不知道,而是避免故意以此为噱头被扣上低俗传播的帽子。
雷军有个超预期理论,说五星级酒店再好的服务你也只会漠然,但路边一家海底捞就可以让你受宠若惊。因为你的预期标准不同。所以MIUI团队一开始是竭力避免外界知道开发团队是前任金山CEO雷军组建的。
但这条路雷军走过了,罗永浩的高调,一方面是因为擅长,另一方面是不得不。实际上,能搞掉谁不愿意高调呢?低调说到底,只是免遭人忌,或者把事情办砸了免遭人记的安全性考量而已。自信的人本是不需要的。
反倒是老罗谈土豪金的长微博《土豪最瞧不起的就是只有土豪认可的品牌》令我忧心忡忡。原因无它,只因理论色彩太强了,让人感觉老罗过于脱离实际。就像3.5寸屏一说一样。但事后来看,无论是多款主题,还是彩色电池后盖,老罗最终都是向市场妥协了的。
说起老罗的发布会,他把过程里的一些经历故事拿出来分享,包括揣摩五十岚先生的喜好并与其投机畅谈,还有找了摄影玩家和富士通牵头做出高品质成像……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为什么阿里腾讯百度几百号人整不出手机,但老罗前一阶段的几十号人就可以。其根本,在于出发点的不同,正如老罗自己说的,他是通过处心积虑的让世界变得美好一些来获取利润,而不是通过处心积虑地获取利润而获取利润。
但吐槽点也在于这些故事,就像老罗所谓的“情怀”两个字一样,专业人士和程序员是不买账的,这也是知乎唱衰锤子的原因。但锤子自始自终,都是老罗站在用户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制作的产品,就连营销也是,他从来没有企图也不需要专业人士和程序员们的认同,理工男的脑子里似乎始终没有明白:营销本质上就是感性的。
两年里,我几乎跟踪了老罗全程的微博。他在宣称做手机之后给富士康说过好话,称富士康的自杀率的是低于全社会的,并且很多人打破头走后门进富士康。发布会上,他更是给所有的幕后英雄做了一会硬广。老罗在资金上面对产业链的短板,靠宣传做了弥补,但即使你心知肚明是出于利益的发声,却仍然因为他讲道理摆事实而信服。
老罗来过知乎,点了一个赞,吹了一个牛,又走了,留下的是“知乎上都是半瓶子水晃荡的人”。在早年的求职信里,老罗就表达了一个观点,任何一个相对优秀的群体里面都是笨蛋居多。我给知乎里不少唱衰老罗的回答点过赞,但那些为了黑而黑,浑身上下透着浓浓恶意的回答,确实像老罗说的,突然发现自己不那么爱这个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