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宋明理学概述》摘
韩愈之所谓“道”,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子,孟子之后而不得其传焉的道。即,韩愈所指的道,乃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人文道”。
道统的提出,必在学术思想宗派分歧时。唐代佛家宗派分歧,于是天台、华严、禅宗才各有其道统。韩愈则想复兴中国旧道统,孙复受其影响,故说:“自汉至唐,不叛不离,惟董仲舒、杨雄、王通、韩愈、介承之。”(《宋明理学概述》7页。)
综论北宋初期诸儒:他们有一共同趋向之目标,即为重整中国旧传统,再建立人文社会政治教育之理论中心,把私人生活和群众生活再纽合上一条线。即重兴儒学来代替佛教作为人生之指导。这可说是远从南北朝隋唐以来学术思想史上一大变动。
初期宋学,是在一大目标下形成多方面活动,中期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较之初期,精微有余,博大转逊。
文章、政治、教育,三大项目之活动,中期都较前期为逊色。然中期诸儒,实在也有他们的大贡献。后世所谓道学家、理学先生,是专指中期诸儒的学术和风格而言的。初期诸儒多方面的大活动,要到中期才有结晶,有归宿。画龙点睛,点在中期。初期画成了一条龙,要待中期诸儒替他们点睛。点上睛,那条龙始全身有活气。
道统的提出,必在学术思想宗派分歧时。唐代佛家宗派分歧,于是天台、华严、禅宗才各有其道统。韩愈则想复兴中国旧道统,孙复受其影响,故说:“自汉至唐,不叛不离,惟董仲舒、杨雄、王通、韩愈、介承之。”(《宋明理学概述》7页。)
综论北宋初期诸儒:他们有一共同趋向之目标,即为重整中国旧传统,再建立人文社会政治教育之理论中心,把私人生活和群众生活再纽合上一条线。即重兴儒学来代替佛教作为人生之指导。这可说是远从南北朝隋唐以来学术思想史上一大变动。
初期宋学,是在一大目标下形成多方面活动,中期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较之初期,精微有余,博大转逊。
文章、政治、教育,三大项目之活动,中期都较前期为逊色。然中期诸儒,实在也有他们的大贡献。后世所谓道学家、理学先生,是专指中期诸儒的学术和风格而言的。初期诸儒多方面的大活动,要到中期才有结晶,有归宿。画龙点睛,点在中期。初期画成了一条龙,要待中期诸儒替他们点睛。点上睛,那条龙始全身有活气。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