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的梦幻日夜
在欧洲旅行的日子中,唯有在维也纳的经历最为特别,仍让我印象深刻。我当时因为在维也纳停留的时间太短而心生遗憾的心情,至今依然清晰。的确,这是一座我到达之后便感觉值得细细品鉴欣赏的欧洲名城。
从慕尼黑乘火车到达维也纳的时候,已渐近傍晚,由于这里依然是德语世界,因此我们在找寻住处的时候不禁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走了弯路,在问了多个当地人之后,终于辗辗转转,来到了所预订好的住所的附近,然而在一番苦苦寻觅之后,依然不见旅店招牌的痕迹,心中不免焦躁起来,幸亏路人无私地帮助,终于于一处大约有百年历史的老宅之中找到了隐秘的住所,我现在还记得,这是一栋老式公寓,其中的电梯狭窄异常,电梯门还需要手动开关,这让我们有一种置身于老电影场景一般的感觉。
同当地人来到房间外部,依然不见接待处一类的地方,经过这人一番不甚流利的英语的解释,我们懵懵懂懂,好不容易找到了钥匙,才得以入住安定。原来,这是一种特别的旅店经营模式,这是一处私人住宅,但作为旅店经营,店主将钥匙放置在房间外部的隐蔽处,待旅客自行找寻随后开门进住,待退房时自觉到附近的办公室交付房费。这让我不禁感觉惊讶起来,这里的人的诚信程度如果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的话,就不可能有这种信任行为的产生。
待安定之后,我们便乘着清朗的夜色,搭上了一辆古朴的红色电车,夜幕于晚霞的流云之中缓缓低垂,清浅的星光正摇曳着升起,第一次与维也纳的相遇,夜色竟是如此温婉。
老式电车的钟摆声清澈入耳,似乎是时刻提醒着我们正置身于这座以音乐而驰名的古城,维也纳的夜晚是有些寂静的,与英国有些类似,同热闹沸腾的意大利城市的夜色很不相同,住宅区的街灯昏黄、灯影绰绰,时而会有丝丝低浅的人语掠过耳际。而当电车驶过一些主要街区和重点建筑之前时,人迹便渐渐纷杂起来,尤其是环城大街,各式风格的建筑融汇一处,俨然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城市公共艺术回廊,其所营造的气韵交织错落,精致的建筑细节牵引着人们异样的神往和惊异的心情,构造出维也纳这座绝世之城的风韵。圣斯特凡大教堂高耸如云,兼具罗马式与哥特式的造型精华,还有东欧教堂的独立特征;市政厅的哥特式气场与恰到好处的灯光装饰合二为一,蓝紫色的光线映射到青翠的绿荫之中,花草的隐隐芬芳沉浸于轻拂的夜风深处,沉沉的夜色似乎也在这种多重叠彩的光影中变得不再寂静;市政厅不远处就是具有典型希腊风格的国会大厦,其中的雅典娜雕像与喷泉上的群雕让人不禁又联想到希腊罗马艺术给予欧洲各国的深入影响。那些塑像象征着辉煌的奥匈帝国的四条重要的河流:易北河、摩尔多瓦河、多瑙河、莱茵河;当我们忍不住赞叹其华丽壮美的时候,皇家霍夫堡宫、英雄广场、城市公园、金色大厅便一一随着电车的前行展现在我们面前,众多的精致与美好的事物于飘逝的时空之内一一呈现,的确让我们感到目不暇接。于是决定一定要步行其中,将今晚所看到的景色再次细细品味。
维也纳的第一个夜晚就在这样缤纷华彩的光影更迭之中匆匆流逝,次日清早,我们便加快脚步,来到了维也纳的重要景区——美泉宫。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蒂亚斯曾经于此地狩猎,并发现了一处清美甘甜的泉水,便称此泉为“美丽泉”,此后,他的继承者们在此地修建宫殿,并命名为美泉宫,这里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所在地。整个宫殿内部的装饰细节除去皇家宫殿应有的庄重、繁复、高贵之外,还多了几份婉约的秀丽和东方的神秘风韵,整体的巴洛克式风格与细节上的洛可可式装饰相得益彰,大面积的镜子增强了室内的空间感,它们映照着各个居室之内的天鹅绒窗帘、晶莹闪耀的烛台和水晶灯、拥有无数细密花绣的地毯、描绘着皇室生活的巨幅壁画、以及颇具女性化气质的暖炉...一切一切,交织成视觉的极致。
“大长廊”之中恰到好处的穹顶镀金装饰,即彰显出主人的身份地位,又颇具形式意味,相比之下,巴黎的凡尔赛宫由于大量的金器运用就显得过于奢华,不如美泉宫这般细腻温婉,清秀优雅。这里的宽敞空间是用来进行宫廷舞会的地方,让人不禁产生几许浪漫的怀想:茜茜公主的舞姿会是何等超凡脱俗? 约瑟夫一世的国王气度会是何等的气宇轩昂?
“中国小厅”、“漆画厅”、“万贯厅”等均具有中国、日本、印度等东方古国的典型装饰特征,它们或素雅清秀、或细致繁密,华贵中带有温馨的情思,人工的精巧之中带着自然的灵动,这可以看做是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主观理解和解读。
在不断的视觉冲击之下,我们在不自觉中欣赏完了美泉宫40多处风格各异的居室,只感到满目炫彩,心中充盈着惊叹和欣喜。随后,便信步在宫殿外部的太子花园游走,这里面积开阔,各类植被与花草相互掩映,于晴空之下彰显着无限生机,四周立有众多的希腊罗马神话人物雕像,众神的凝视使这里的氛围有超绝人世之感,远处的海神喷泉处于中心位置,似乎在时刻演绎着“美泉”的传奇,这里的园林设计的严整规矩、左右严格对称,构成了巨大的气场。在翻越过一处略为陡峭的山坡之后,我们来到了居于高处的观景台,它与皇宫相对,鲜艳的赭黄色在日影的婆娑游移之中变得愈发耀眼,似乎无处不在显现着这座皇家园林的兴衰过往,站在高处,远眺维也纳全景,又更加感觉到这座城市的规划堪称完美,各种精妙绝伦的建筑物似乎在宁静之中幻化成了永恒的珍宝,永远散落在维也纳的城市上空。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相机的无故损坏,我们只得匆匆地浏览一下美泉宫的植物园和人造迷宫,留下了少许的遗憾。
离开美泉宫后,大家又再次回到昨夜让人无比惊艳的环城大街,这一次我们决定步行,于各式的建筑细节之中静静穿梭,近距离地体验到了维也纳的城市精髓,这里同巴黎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样拥有不计其数的新艺术风格的装饰细节,仿佛这种夸张且浪漫的艺术风格于点滴之间回荡于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你随时都会惊异于那些绮丽的造型和精绝的创意,那些镀金的窗棂宛若夜莺的鸣唱一样纤柔,各类木质或特质的大门随着日月影踪的映射而多彩缤纷,镂空的铁锈和木雕象征着永不枯竭的花草,似乎这些人造的绚烂线条凝结着那些自然物质的性灵和神魂一样,岁月的痕迹、无形的尘埃,都为这些建筑细节添彩,曲线、直线、圆形、方形的有序运用所产生出的是一种视觉的音律,它们构成的是维也纳所独有的视觉交响。
就在这样的想象之中,不禁再次来到金色大厅的门前,只见人流熙攘,古典音乐的魅力似乎在一砖一瓦之中凝滞,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夜幕再次悄然而至,金色的灯火、疾驰的电车、歌剧的吟咏,俗世与天堂,在此时似乎消失了界限。
不远处即是城市公园,在夜色的陪伴之中,这里人影稀疏,暗香与不知名的鸣唱隐约交融,园中静水清涧、青灯微明,只见远远的有一处金光闪耀的塑像,近到前面仔细观看,原来它是小约翰斯特劳斯正在动情地演奏小提琴的雕塑,它被团团锦簇所包围,隐形的音律似乎浸染了无际的芬芳,于星光迷离之中,沁入游人的心底。这座曾经不知被多少文雅之士和音乐巨匠所倾慕过的城市,其艺术的性灵早已变成了天际游离的彩云,久久回旋于维也纳的一花一木之中,成为永恒的精灵。
这一天的最后一站,是多瑙河。由于它与这座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不禁想要一睹其真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找对去多瑙河的正确路线,所看到的也只不过是一处平庸的河流,毫无生气。心想多瑙河原来不过如此,着实失望,殊不知,现在回想起来,在维也纳的最后一天遇到了一个热心的当地人,提起多瑙河的事情,她说我们去错了方向,我们所去的是一个荒废的河流入口,真正的多瑙河游人如织,灯火宛若白昼...这不仅又成为了我们旅途中所留下的另一个遗憾。
时间飞逝,维也纳的短暂旅程即将要结束了,第二天下午我们要赶往布拉格,因此,维也纳的美景宫、城市陵园等景点便没有时间去观赏了,于是在匆忙之中,暂时决定快速地去浏览一下百水公寓,这是一处颇具童趣的现代主义建筑,与维也纳其他古老壮美的建筑不同,它具有十分戏剧化的细节和色彩,白水先生显然是受到高迪建筑奇异造型的启发而创造了这件作品,各种不规则的曲线配合着奇特的阳台、柱式和墙面,周围还围绕着未经人工雕琢的野生花草,整体的氛围宛若一个臆想中的天地,它打破了直线在建筑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真不知生活在此的居民会拥有一种何等奇妙的心境。
时间在快乐的情绪之中任性地逝去,到了要与这座城市告别的时候了,我有些难过,事先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体味这座城市,它的精致的确是无比寻常的,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过了伦敦和巴黎这样的大都市,我期望能够在将来再次来到这里,去追忆那些曾经让我震惊的点点滴滴,去访寻那些我曾经错过的绝美景致。
![]() |
维也纳国会大厦 |
![]() |
美泉宫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