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的记忆【一】
很多人问我支教是什么感觉,还有很多人说佩服我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我回答的是,经历过了之后真的没什么佩服的,每一种生活经历都是蚌口中的沙砾,经过时光的打磨,最终都是生命中的珍珠,值得珍惜。
不过我愿意和你们分享我支教的记忆。
我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中心小学支教。苏布尔嘎镇,在蒙语里是“塔”的意思,这里是伊金霍洛旗的农区,也是全旗最贫穷,人口最少的一个镇。而我所在的小学,全校六个年级只有81名学生,23名在校老师。
2013年8月末的夏天踏上列车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一次的旅行,不是返京,也不是某一次短途旅行,更不是回家,而是去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我一年前基本算是临时冲动决定的事情。苏布尔嘎,支教。
我和我的支教同伴一行从繁华的东胜火车站下车来到了鄂尔多斯,一路坐车到了基础建设超越我所见过的其他县城的伊金霍洛旗,作别伊旗职高的支教伙伴,从伊金霍洛旗向苏布尔嘎进发。没有了从东胜下车的令人惊叹的内蒙特色的风景,顺着一条不很宽的公路,伴随着路旁的绿树和梭梭,一路驶离伊旗大约25公里左右,我们到达了苏布尔嘎——位于阿四线旁的一个小镇,这个我未来即将生活一年的小镇。
从小到大,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象我站在讲台上的样子,台下充满着渴望的眼神,纯净无杂质。只是从未想到我会以支教老师的身份,来到苏布尔嘎,度过未来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一年没有城市的喧嚣,甚至没有民勤小县城的悠闲。
下车后我们向马路旁寻找学校的。一扭头,找到了学校校门。校门口一块不大的牌子,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学校还没有开学,学校里是正在准备开学的老师们。直通教学楼的是一条不很平整的马路,马路左侧是还在施工的体育馆,学校目前只有三栋楼,一栋三层教学楼,一栋二层宿舍楼,一栋一层食堂,宿舍楼外墙斑斑驳驳,食堂外墙是修建伊始的灰色水泥。三栋楼几乎并排而立,正对着食堂的是一个二百米的操场。这里就是台吉召保安爱心小学,也就是苏布尔嘎镇中心小学。
--------------------
先写到这里吧,容我慢慢回忆整理记录,嘿~
写这些就是希望从一个经历者的角度去尽可能真实地讲述我这一年的支教生活,个人感受,未必能面面俱到~
微信公众号:豆小涵的微世界 douxiaohanweishijie
谢谢你的一直的关注,也欢迎亲爱的你们把它推荐给身边的人^_^
不过我愿意和你们分享我支教的记忆。
我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中心小学支教。苏布尔嘎镇,在蒙语里是“塔”的意思,这里是伊金霍洛旗的农区,也是全旗最贫穷,人口最少的一个镇。而我所在的小学,全校六个年级只有81名学生,23名在校老师。
2013年8月末的夏天踏上列车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一次的旅行,不是返京,也不是某一次短途旅行,更不是回家,而是去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我一年前基本算是临时冲动决定的事情。苏布尔嘎,支教。
我和我的支教同伴一行从繁华的东胜火车站下车来到了鄂尔多斯,一路坐车到了基础建设超越我所见过的其他县城的伊金霍洛旗,作别伊旗职高的支教伙伴,从伊金霍洛旗向苏布尔嘎进发。没有了从东胜下车的令人惊叹的内蒙特色的风景,顺着一条不很宽的公路,伴随着路旁的绿树和梭梭,一路驶离伊旗大约25公里左右,我们到达了苏布尔嘎——位于阿四线旁的一个小镇,这个我未来即将生活一年的小镇。
从小到大,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象我站在讲台上的样子,台下充满着渴望的眼神,纯净无杂质。只是从未想到我会以支教老师的身份,来到苏布尔嘎,度过未来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一年没有城市的喧嚣,甚至没有民勤小县城的悠闲。
下车后我们向马路旁寻找学校的。一扭头,找到了学校校门。校门口一块不大的牌子,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学校还没有开学,学校里是正在准备开学的老师们。直通教学楼的是一条不很平整的马路,马路左侧是还在施工的体育馆,学校目前只有三栋楼,一栋三层教学楼,一栋二层宿舍楼,一栋一层食堂,宿舍楼外墙斑斑驳驳,食堂外墙是修建伊始的灰色水泥。三栋楼几乎并排而立,正对着食堂的是一个二百米的操场。这里就是台吉召保安爱心小学,也就是苏布尔嘎镇中心小学。
--------------------
先写到这里吧,容我慢慢回忆整理记录,嘿~
写这些就是希望从一个经历者的角度去尽可能真实地讲述我这一年的支教生活,个人感受,未必能面面俱到~
微信公众号:豆小涵的微世界 douxiaohanweishijie
谢谢你的一直的关注,也欢迎亲爱的你们把它推荐给身边的人^_^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