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治理。对许由说:“日月升起天光灿烂之际,小小的篝火却冉冉不息,就光明而言,这篝火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在大雨瓢泼落幽燕的季节,而依然漫水灌田,就滋润植物来说,是不是反倒劳累了它们?如果立先生您为天下主,那天下必然大治,而我却还占着这个位置又怎能安心,请求您允许我把治理天下的权柄奉上于你。
咋一听,还是很感动人的,但仔细一想就非也了。猫听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尧竟然自作主张,就随随便便地把天下作为自己囊中之物献给了许由,可见他是多么地飞扬跋扈。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尧所谓“治”的真实含义是,天下已经服从了尧的意志,大家都“不争论”了!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怎么可以拿来"治"呢?),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要达到尧的所谓“治”,必须遂行尧的意志,这样的帝王只是傀儡,一个虚名而已,有什么当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或者屈从于尧的意志,为尧的思想所禁锢、役使?这是许由所不情愿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揭示了尧用天下实现一己抱负的强横行为。问题很严重,许叔很生气!)!庖人(厨师)虽不治庖(天下之大厨是道,道即自然,自然而然也,不知“治”为何物!当然不会去烹调天下。)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凡人所推举的天下之主也不可代为料理)!”
那许由答曰:先生治理天下,而且天下已经服从了你的统治,我却要去代替你站在前台。我图什么呢?我贪图成为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吗?名义从来是从属于实际权力的,我希图成为你的傀儡吗?鹪鹩巢于深林,不过求得一枝盘桓;偃鼠饮于大河,不过求得满腹解渴而已。得了吧你,我拿你的天下没有什么用处!自然的力量虽不屑于规范天下苍生,也不需要我们这等凡人多事。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肩吾不信的是“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句话,认为天下必须有圣人操劳,日理万机,才能五谷丰登)。”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你肩吾就是思想上的瞽者、聋者)。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蕲,祈求;乱,治。圣人出,人心自然向治,此“治”乃万物和谐自治也),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尧舜算什么东西),孰肯以物为事?(更不会搞什么“平治天下”这样可笑的事)”
是说一个叫肩吾的人问连叔:接舆跟我说的话,大而无当,往而不反。我感到惊怖,就像银河一样没边没沿儿,偏离常识太远,不近人情。
连叔问:他说了些什么,使你如此惊怖。
肩吾说:他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住。他们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遨游四海之外。他们的精神关注,可以使万物不生病残,年年丰收。我认为他说的是疯话,所以不信。
连叔回答说:那是当然。盲人没法让他欣赏美妙的雕饰精品,聋人没法让他欣赏雄壮的钟鼓之声。岂只身体会有聋盲?智力也有!接舆的话是真的,就像你站在我面前一样真实。
那样的人,那样的德行,将如搓揉泥团一般把万物团为一体。世间万物都祈求和谐安定,神人何必要小心眼以治理天下为事!那样的人,万物都无法伤害,滔天大水都淹不死他,大旱到金石液化、土山焦糊他也不会感到暑热,就是他的尘垢秕穅也可以陶铸像尧舜那样的所谓圣人。这样的人,怎能看得上治理万物这点儿小事?
宋人资章甫(资:贩卖。章甫:古代殷地人的一种需用发簪固定在头上的礼帽)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越人不留头发),无所用之(虽无所用之,如果尧来办这件事,一定会强迫越人蓄发戴帽,这就是尧舜驴头不对马嘴的所谓“治”,古往今来的所谓“治平之道”,大致如此)。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如同迫越人蓄发戴帽一般,治住了天下之民,平息了四海纷争),往见四子(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四位高人)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汾水之阳,汾水的南岸,尧的国都)窅然丧其天焉。
宋国人远赴越国去卖帽子。而越国人光头纹身,根本就不戴帽子。
尧却不管那套,他在用逼迫越人蓄发戴帽那一套办法治住了天下所有的人、征服了四海强邻后,前往藐姑射之山求见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四位高人去汇报自己治世的功绩,结果后院失火。尧的天下——汾水之阳没有了尧的弹压,就像天塌地陷一般,立刻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庄周从神仙寓言落实到人间现实。两千多年前,口碑最好的暴君统治也就是尧了。那是儒墨口中统治者的典范,三代圣君之首,万古暴君的师表。结果如何呢?庄子在这里直指暴君统治的弊端,他认为,统治者再仁慈、再善治,也只是强奸民意、苟且偷安,其实是在蓄养社会矛盾而不自知。一旦暴君退居二线或者亡故,必至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谓朝代更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不是人间正道。
图穷匕首见! 至此,就是傻子也能够明白庄子、小鱼、小鸟三位一体的图谋。图南?其所图者甚难也!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治理。对许由说:“日月升起天光灿烂之际,小小的篝火却冉冉不息,就光明而言,这篝火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在大雨瓢泼落幽燕的季节,而依然漫水灌田,就滋润植物来说,是不是反倒劳累了它们?如果立先生您为天下主,那天下必然大治,而我却还占着这个位置又怎能安心,请求您允许我把治理天下的权柄奉上于你。
咋一听,还是很感动人的,但仔细一想就非也了。猫听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尧竟然自作主张,就随随便便地把天下作为自己囊中之物献给了许由,可见他是多么地飞扬跋扈。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尧所谓“治”的真实含义是,天下已经服从了尧的意志,大家都“不争论”了!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怎么可以拿来"治"呢?),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要达到尧的所谓“治”,必须遂行尧的意志,这样的帝王只是傀儡,一个虚名而已,有什么当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或者屈从于尧的意志,为尧的思想所禁锢、役使?这是许由所不情愿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揭示了尧用天下实现一己抱负的强横行为。问题很严重,许叔很生气!)!庖人(厨师)虽不治庖(天下之大厨是道,道即自然,自然而然也,不知“治”为何物!当然不会去烹调天下。)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凡人所推举的天下之主也不可代为料理)!”
那许由答曰:先生治理天下,而且天下已经服从了你的统治,我却要去代替你站在前台。我图什么呢?我贪图成为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吗?名义从来是从属于实际权力的,我希图成为你的傀儡吗?鹪鹩巢于深林,不过求得一枝盘桓;偃鼠饮于大河,不过求得满腹解渴而已。得了吧你,我拿你的天下没有什么用处!自然的力量虽不屑于规范天下苍生,也不需要我们这等凡人多事。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肩吾不信的是“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句话,认为天下必须有圣人操劳,日理万机,才能五谷丰登)。”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你肩吾就是思想上的瞽者、聋者)。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蕲,祈求;乱,治。圣人出,人心自然向治,此“治”乃万物和谐自治也),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尧舜算什么东西),孰肯以物为事?(更不会搞什么“平治天下”这样可笑的事)”
是说一个叫肩吾的人问连叔:接舆跟我说的话,大而无当,往而不反。我感到惊怖,就像银河一样没边没沿儿,偏离常识太远,不近人情。
连叔问:他说了些什么,使你如此惊怖。
肩吾说:他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住。他们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遨游四海之外。他们的精神关注,可以使万物不生病残,年年丰收。我认为他说的是疯话,所以不信。
连叔回答说:那是当然。盲人没法让他欣赏美妙的雕饰精品,聋人没法让他欣赏雄壮的钟鼓之声。岂只身体会有聋盲?智力也有!接舆的话是真的,就像你站在我面前一样真实。
那样的人,那样的德行,将如搓揉泥团一般把万物团为一体。世间万物都祈求和谐安定,神人何必要小心眼以治理天下为事!那样的人,万物都无法伤害,滔天大水都淹不死他,大旱到金石液化、土山焦糊他也不会感到暑热,就是他的尘垢秕穅也可以陶铸像尧舜那样的所谓圣人。这样的人,怎能看得上治理万物这点儿小事?
宋人资章甫(资:贩卖。章甫:古代殷地人的一种需用发簪固定在头上的礼帽)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越人不留头发),无所用之(虽无所用之,如果尧来办这件事,一定会强迫越人蓄发戴帽,这就是尧舜驴头不对马嘴的所谓“治”,古往今来的所谓“治平之道”,大致如此)。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如同迫越人蓄发戴帽一般,治住了天下之民,平息了四海纷争),往见四子(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四位高人)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汾水之阳,汾水的南岸,尧的国都)窅然丧其天焉。
宋国人远赴越国去卖帽子。而越国人光头纹身,根本就不戴帽子。
尧却不管那套,他在用逼迫越人蓄发戴帽那一套办法治住了天下所有的人、征服了四海强邻后,前往藐姑射之山求见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四位高人去汇报自己治世的功绩,结果后院失火。尧的天下——汾水之阳没有了尧的弹压,就像天塌地陷一般,立刻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庄周从神仙寓言落实到人间现实。两千多年前,口碑最好的暴君统治也就是尧了。那是儒墨口中统治者的典范,三代圣君之首,万古暴君的师表。结果如何呢?庄子在这里直指暴君统治的弊端,他认为,统治者再仁慈、再善治,也只是强奸民意、苟且偷安,其实是在蓄养社会矛盾而不自知。一旦暴君退居二线或者亡故,必至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谓朝代更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不是人间正道。
图穷匕首见! 至此,就是傻子也能够明白庄子、小鱼、小鸟三位一体的图谋。图南?其所图者甚难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