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
三聯書店新近出版了嚴又陵所繙譯的孟德斯鳩之《法意》一書,但書名卻被改為了《論法的精神》。
所改書名極其不倫不類,因為嚴氏譯文純乎文言,故其書名自當一仍其舊,沿用文言繙譯之書名《法意》可也,正不必假借《論法的精神》之摩登書名來炫人耳目。
私下揣摩,三聯書店大約是因其書名傳播未廣,鮮少知者,於是便從權將其改為盡人皆知的書名,因以媚俗,用求射利。然而更易其書名卻是該書之最大敗筆:求新者,徒見其書名之新耳;嗜舊者,但厭其書名非舊也。況且嚴氏譯文最為講究,尤其書名,更屬冥思苦索所致,今則一旦而遽改之,亦何其忍也?
譬若其所繙譯穆勒(今譯密爾)之《群己權界論》(今譯《论自由》),讀者若以“群己權界”云云,來推尋其書義理,則茫然不易曉暢,斷斷不如《論自由》之明白清晰,然而嚴氏將其命名為“群己權界論”,卻與書中之譯文相得益彰,而一字不可移易。今日編書諸公不可不知此理也,否則災梨禍棗,何如不槧?
此書為簡體橫排,是又一敗筆,不如改為繁體豎排,乃與嚴氏譯文形式相符。
嗟乎,使嚴氏復生,當不以吾言為河漢也。
所改書名極其不倫不類,因為嚴氏譯文純乎文言,故其書名自當一仍其舊,沿用文言繙譯之書名《法意》可也,正不必假借《論法的精神》之摩登書名來炫人耳目。
私下揣摩,三聯書店大約是因其書名傳播未廣,鮮少知者,於是便從權將其改為盡人皆知的書名,因以媚俗,用求射利。然而更易其書名卻是該書之最大敗筆:求新者,徒見其書名之新耳;嗜舊者,但厭其書名非舊也。況且嚴氏譯文最為講究,尤其書名,更屬冥思苦索所致,今則一旦而遽改之,亦何其忍也?
譬若其所繙譯穆勒(今譯密爾)之《群己權界論》(今譯《论自由》),讀者若以“群己權界”云云,來推尋其書義理,則茫然不易曉暢,斷斷不如《論自由》之明白清晰,然而嚴氏將其命名為“群己權界論”,卻與書中之譯文相得益彰,而一字不可移易。今日編書諸公不可不知此理也,否則災梨禍棗,何如不槧?
此書為簡體橫排,是又一敗筆,不如改為繁體豎排,乃與嚴氏譯文形式相符。
嗟乎,使嚴氏復生,當不以吾言為河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