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纪行2
#Wifi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是有作为的: 无线的铺设不错 (网速未必有多快 但是完全免费 而且以澳门之小 实际上的覆盖范围比美国要大 基本上是可以做到在澳门住不花钱能上网的程度了)
#无线覆盖范围
在澳门,“无线宽频系统——WiFi任我行”现已开通试行,只要看到“WiFi任我行”标志,即代表你已身处服务覆盖范围内,便可以免费使用无线宽频服务(WiFi)。共34个服务点,设博物馆(如澳门艺术博物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图书馆(如澳门中央图书馆、何东图书馆)、公园(黑沙公园、松山市政公园)、广场(如议事亭前地、塔石广场)等地。旅客可于每日上午8时至翌日凌晨1时,透过非加密连线方式(网路名称:WiFigo)或加密连线方式(网络名称:WiFigo-s)使用(登入名称及密码同为WiFigo)
#公共图书馆
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花功夫 内部宽敞明亮干净 地理位置也好(路环市区 官也街黄营均 白鸽巢 塔石广场 岗顶前地等) 所以我相当喜欢
藏书的话兼收并蓄为方针 大陆与港台的书兼收 英文与葡文的书兼收
对于学习葡文是一个好去处 因为在别的国家不容易有这么多葡文收藏 看不到Spiegel, die Zeit, Le Monde等 但是美英的大众期刊: New Yorker, Time, FT, NYTimes都有收录 广东的主流报纸 羊城 南都 南周 人民日报都有 港澳的本地期刊格外多收藏 这个不出奇
因为国际化的不足 所以感觉还是在国内的圈子里 西方人历来重视多方面收集不同地域文明的咨询和物产 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眼界 开放和兴趣始终打不开 我真的希望有一日省里的图书馆也能订阅各国分类细致 囊括各方面学术的期刊杂志
#建筑与规划
城市的规划不太好 似乎这是广东城市的通病 在满目的居民楼中不时夹杂着淡绿色或黄色葡人留下来的建筑 但是居民楼真的不美观 大多数都是旧的 破旧而颜色发黑 又没有发黑的哥特式教堂大理石或者花岗岩的沧桑美感 显得像墙皮剥落下来的破败和衰颓
因为居民楼密密麻麻 从远处望过去 没有什么规划 像是无序生长
在建设连贯公路时没有建造Cotai的规划 长出红树林 现在又彻底填海 相当于连贯公路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忽略审美简直 和缺乏现代建筑的缺点 生活非常方便 几处公园市民休憩锻炼 节奏舒缓 在人海中却显得不似香港那么逼仄 到处假菩提树 特别适于遮阴纳凉
#旅游景点
【葡国地域之家】提到地域的地理环境与服饰和色彩的关系了
看了葡国史 近代政治似颇动荡 且积贫积弱 英法瓜分 战后与非洲殖民地战争 王室迁巴西
澳门的地理沿革和填海变迁
填海造陆规划的不好跟填海有关 之前规划好的因为填海 白规划了 总是从头做过
路谭馆分楼上楼下 一方面考古挖掘时发现在1920年代建造的海岛政府楼下面还有一层更早的建筑地基 所以特意辟出来展示
注意到楼基和外墙基之间是水道 楼内用红砖地面 墙外是cobbled铺路 葡萄牙式
考古发掘没有细看 大致是说最早的先民遗迹是在黑沙一代 与广东考古遗迹文化上是一致的
一直延续到清朝和近代
感觉千年来变化不大 大多数时间归于东莞一部分 (香山县)
近几十年来的填海深刻改变了格局
一直除了农业都是渔业发达 今天据青年旅的值班人员说 这里几十年前一撒网能捞一大片鱼 因为过度滥捕 现在渔业资源恢复不过来了
造船业 爆竹制造和焚香都是比较重要的工业
路环的人口变动始终不大 而葡人入谭仔以后(设置单独建制的海岛市同澳门一起构成海外行省)谭仔如同澳门半岛一样人口急剧增长
从来都是与横琴连成一片的 现在横琴受到重视后其实渐渐回复地理上天然的联系
因为路坛城资本的力量 其雄伟的天际线让湿地对面小本经营的葡国建筑显得分外渺小和可笑
葡国似乎从来都不是机械化 重工业 大资本
土生葡人宗教在生活中分量极重 另外注重生活享乐和情趣 摆设和布置多以先进的炊具 丰富的Mardi Gras 土风舞会 交际舞 圣像游行 吉他fado演奏 而且抽水马桶和浴缸(普罗旺斯式 注意到木质四脚 非常考究)很现代 唱片机 钢琴和收藏的中式花瓶等显示很在意艺术
葡国美食天地餐厅A Petisquera在播放葡国的电视台 主播间很气派现代感 与美国差别不大 导播明显有模仿美英电视台 关于C罗的腿部伤势也请来了运动外科医生现身用一个腿骨道具讲解 想起了贝克汉姆脱骨骨折时代的英国媒体
餐厅内部装潢朴实 挂在墙上的多是动物(Wallfish, 鹿等)标本和装饰果盘 农家桌布已经不再出奇
点的猪耳朵沙拉很有凉皮的搭配口感 橄榄油里面蘸着蒜末和香菜就着吃猪耳朵 因为油好所以味道相当不错
米饭浸在番茄汁里面 番茄的味道不浓 鱼排有点Schnitzel的感觉 也是配一片柠檬 周围放一点生菜-番茄切片和洋葱切片组成的沙拉 除了番茄汁米饭以外真的跟德餐差别不大 分量很足
加收了10%服务费以后也大概25美元左右 不过服务质量不佳 似乎以菲律宾裔居多 (澳门的菲佣人数不少)
没有去新填海区 基本上如果想要找酒吧和cafe官也街是最佳的去处(西班牙的 葡式的 英式的都有) 虽游人如织 (并非旅游旺季 人照样不少) 与当地小老百姓的生活也算并行不悖
除了西餐颇正宗和上档次以外 其实手信的佳品还是在澳门买得到 马拉盏 瑶柱等珍贵点的食材spice制成的糕点在这里才买得到 广州的多是大路货的杏仁饼或紫菜凤凰卷而已
三盏灯地区很多平民小食 非常便宜 雅馨缅甸餐厅的用料多是椰汁 因为味道不浓 而且不辣 口味不算重 所以显然是改良了适合广东人口味的 虽然分量不大 只是非常普通的椰汁就着一点点鸡块和油菜 但是不同于咖喱鸡的口感 非常好吃 似乎是本地食肆中很popular的一家
距离不是太远的地方是澳门政府显然在规划的艺术区 离基督坟场不远是音乐学校Observatory (与塔石广场广义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文化区域正好在文化局的所在地规划 中图边上是塔石艺文馆和爱乐乐团) 进入癫堂斜巷是一个文化创意园 纽约时报的36Hours重点推介了这处 自己没有去尝尝Auberge的葡国菜出品如何 但是同一个庭院里 漂亮的桉树右侧一栋双层小楼的一层单独辟出的一个wing里面是卖葡萄牙各种商品的小店铺 店主是一个在澳门的葡国商人 而店员也是一个喜爱旅游 酷爱体验异国文化的葡萄牙姑娘
店铺里面的产品 我在美国住过几年以后还是大大地开了眼界 觉得不再陌生或者觉得新颖
包括包装精美有清幽桉树等香气的savon (稍微普通点的类似我在Wegman's买的Castillian皂)
还分table wine和() wine(没有记下来) 有红酒 白葡萄酒 rosa酒和绿酒 后者我之前从来没听过
还有一些spice比如salsa (料想墨西哥风味的spice受到西班牙饮食影响完全有可能), 橄榄油,vinegar等 与意大利吃法接近
农庄风格的小燕子陶塑等等 还售卖sheep (goat) cheese等 店里的sheep cheese泡在橄榄油里 可以直接蘸着面包吃 布置得很别致 确实在澳门是难得有档次的地方 价位从生活日常用品的角度看略贵 作为纪念品则不贵
在路环市区这次尝试了一家里斯本地带餐厅 Restaurante Espaco Lisboa算是找到一家好的葡国餐厅 点了非洲鸡
做法:"先将半只鲜鸡用香料腌半天,再将椰汁、鲜奶、椰蓉、花生和红椒、洋葱等二十多种材料混制而成的酱料铺满鸡只表面,再拿去局,即成独具风味的料理。"
主要是椰汁和椰蓉味 做得不算辣 基本上是把鸡放在酱汁上 蘸着酱汁吃 所以酱汁的调配决定口味
餐馆特意提供一碗橄榄 配着面包 自己分外喜欢 比橄榄油更好
主食用的是焗过的加奶酪的土豆 如果再配红酒肯定更有味道 可惜budget有限
自己痴迷澳门自己加糖调制的奶茶 但是因为红茶喝多了 完全睡不着觉 昨晚痛苦不堪
澳门政府在各个公共场所雇佣了不少当地人 估计是出于解决就业 可是当地人虽和气 服务意识和对自己岗位的熟悉程度实在不敢恭维(可能服务好的在赌场 因为没进出过 所以不知道) 又有大量非华裔人口受雇于各个部门
澳门的外雇好多都是内地老广 名牌大学博士可能有技术专才移民的优惠 不过我并不关心自己的移民 只是注意到澳门的移民政策比香港 和加拿大澳洲为严 本地人对自己的利益还是相当警惕和担忧
民政总署画廊是精品 自己几次盘算想参观 但是正在装修不说 里面的工作人员素质和对业务的熟悉度实在不敢恭维...最后发现当天装修暂不开放 第二天又没时间去议事厅一带了
同样的也没能进去塔石艺文馆 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不开放 懒得理看门的人了...
澳门大学颇有奋进锐意研发之势 不知道是否招新 水平不算高 招进来的assistant professor似乎也不怎么样 但是要求海外博士 我应该努力一下可以够格
除了可能负担不起房租 要从珠海通关以外 觉得住在澳门不是一个坏的生活 但是学术上有可能达到自己想的高度吗?不知道怎样才可以回答心中的这个问题(如果在香港可以 像Hara那样 那么在这儿没什么不可以 即便Hara也经过了博士后的积淀)
没再去Ipor因为图书馆里面有一定的葡文书 Ipor大多数书的价位高过美国同类书 超过我能承受的价位 而且自己葡文基本上就是靠语法简单 会点法文 词汇靠猜出来 懂点西班牙文的predicate和pronoun来维持 这个阶段就买葡文大部头肯定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但是将来还是应该有志于收藏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
何东看了一点点葡语语法 proxima paragem e:报站
被动态predicate preposing?读葡文的标语时有这种感觉
#Camoes
The influence of his masterpiece Os Lusíadas is so profound that Portuguese is called the "language of Camões".
At the end of his obligatory service, he was given the position of chief warrant officer in Macau. He was charged with managing the properties of missing and deceased soldiers in the Orient. During this time he worked on his epic poem Os Lusíadas ("The Lusiads") in a grotto.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是有作为的: 无线的铺设不错 (网速未必有多快 但是完全免费 而且以澳门之小 实际上的覆盖范围比美国要大 基本上是可以做到在澳门住不花钱能上网的程度了)
#无线覆盖范围
在澳门,“无线宽频系统——WiFi任我行”现已开通试行,只要看到“WiFi任我行”标志,即代表你已身处服务覆盖范围内,便可以免费使用无线宽频服务(WiFi)。共34个服务点,设博物馆(如澳门艺术博物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图书馆(如澳门中央图书馆、何东图书馆)、公园(黑沙公园、松山市政公园)、广场(如议事亭前地、塔石广场)等地。旅客可于每日上午8时至翌日凌晨1时,透过非加密连线方式(网路名称:WiFigo)或加密连线方式(网络名称:WiFigo-s)使用(登入名称及密码同为WiFigo)
#公共图书馆
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花功夫 内部宽敞明亮干净 地理位置也好(路环市区 官也街黄营均 白鸽巢 塔石广场 岗顶前地等) 所以我相当喜欢
藏书的话兼收并蓄为方针 大陆与港台的书兼收 英文与葡文的书兼收
对于学习葡文是一个好去处 因为在别的国家不容易有这么多葡文收藏 看不到Spiegel, die Zeit, Le Monde等 但是美英的大众期刊: New Yorker, Time, FT, NYTimes都有收录 广东的主流报纸 羊城 南都 南周 人民日报都有 港澳的本地期刊格外多收藏 这个不出奇
因为国际化的不足 所以感觉还是在国内的圈子里 西方人历来重视多方面收集不同地域文明的咨询和物产 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眼界 开放和兴趣始终打不开 我真的希望有一日省里的图书馆也能订阅各国分类细致 囊括各方面学术的期刊杂志
#建筑与规划
城市的规划不太好 似乎这是广东城市的通病 在满目的居民楼中不时夹杂着淡绿色或黄色葡人留下来的建筑 但是居民楼真的不美观 大多数都是旧的 破旧而颜色发黑 又没有发黑的哥特式教堂大理石或者花岗岩的沧桑美感 显得像墙皮剥落下来的破败和衰颓
因为居民楼密密麻麻 从远处望过去 没有什么规划 像是无序生长
在建设连贯公路时没有建造Cotai的规划 长出红树林 现在又彻底填海 相当于连贯公路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忽略审美简直 和缺乏现代建筑的缺点 生活非常方便 几处公园市民休憩锻炼 节奏舒缓 在人海中却显得不似香港那么逼仄 到处假菩提树 特别适于遮阴纳凉
#旅游景点
【葡国地域之家】提到地域的地理环境与服饰和色彩的关系了
看了葡国史 近代政治似颇动荡 且积贫积弱 英法瓜分 战后与非洲殖民地战争 王室迁巴西
澳门的地理沿革和填海变迁
填海造陆规划的不好跟填海有关 之前规划好的因为填海 白规划了 总是从头做过
路谭馆分楼上楼下 一方面考古挖掘时发现在1920年代建造的海岛政府楼下面还有一层更早的建筑地基 所以特意辟出来展示
注意到楼基和外墙基之间是水道 楼内用红砖地面 墙外是cobbled铺路 葡萄牙式
考古发掘没有细看 大致是说最早的先民遗迹是在黑沙一代 与广东考古遗迹文化上是一致的
一直延续到清朝和近代
感觉千年来变化不大 大多数时间归于东莞一部分 (香山县)
近几十年来的填海深刻改变了格局
一直除了农业都是渔业发达 今天据青年旅的值班人员说 这里几十年前一撒网能捞一大片鱼 因为过度滥捕 现在渔业资源恢复不过来了
造船业 爆竹制造和焚香都是比较重要的工业
路环的人口变动始终不大 而葡人入谭仔以后(设置单独建制的海岛市同澳门一起构成海外行省)谭仔如同澳门半岛一样人口急剧增长
从来都是与横琴连成一片的 现在横琴受到重视后其实渐渐回复地理上天然的联系
因为路坛城资本的力量 其雄伟的天际线让湿地对面小本经营的葡国建筑显得分外渺小和可笑
![]() |
![]() |
葡国似乎从来都不是机械化 重工业 大资本
土生葡人宗教在生活中分量极重 另外注重生活享乐和情趣 摆设和布置多以先进的炊具 丰富的Mardi Gras 土风舞会 交际舞 圣像游行 吉他fado演奏 而且抽水马桶和浴缸(普罗旺斯式 注意到木质四脚 非常考究)很现代 唱片机 钢琴和收藏的中式花瓶等显示很在意艺术
![]() |
![]() |
葡国美食天地餐厅A Petisquera在播放葡国的电视台 主播间很气派现代感 与美国差别不大 导播明显有模仿美英电视台 关于C罗的腿部伤势也请来了运动外科医生现身用一个腿骨道具讲解 想起了贝克汉姆脱骨骨折时代的英国媒体
餐厅内部装潢朴实 挂在墙上的多是动物(Wallfish, 鹿等)标本和装饰果盘 农家桌布已经不再出奇
点的猪耳朵沙拉很有凉皮的搭配口感 橄榄油里面蘸着蒜末和香菜就着吃猪耳朵 因为油好所以味道相当不错
![]() |
米饭浸在番茄汁里面 番茄的味道不浓 鱼排有点Schnitzel的感觉 也是配一片柠檬 周围放一点生菜-番茄切片和洋葱切片组成的沙拉 除了番茄汁米饭以外真的跟德餐差别不大 分量很足
![]() |
加收了10%服务费以后也大概25美元左右 不过服务质量不佳 似乎以菲律宾裔居多 (澳门的菲佣人数不少)
没有去新填海区 基本上如果想要找酒吧和cafe官也街是最佳的去处(西班牙的 葡式的 英式的都有) 虽游人如织 (并非旅游旺季 人照样不少) 与当地小老百姓的生活也算并行不悖
![]() |
![]() |
![]() |
除了西餐颇正宗和上档次以外 其实手信的佳品还是在澳门买得到 马拉盏 瑶柱等珍贵点的食材spice制成的糕点在这里才买得到 广州的多是大路货的杏仁饼或紫菜凤凰卷而已
![]() |
![]() |
三盏灯地区很多平民小食 非常便宜 雅馨缅甸餐厅的用料多是椰汁 因为味道不浓 而且不辣 口味不算重 所以显然是改良了适合广东人口味的 虽然分量不大 只是非常普通的椰汁就着一点点鸡块和油菜 但是不同于咖喱鸡的口感 非常好吃 似乎是本地食肆中很popular的一家
距离不是太远的地方是澳门政府显然在规划的艺术区 离基督坟场不远是音乐学校Observatory (与塔石广场广义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文化区域正好在文化局的所在地规划 中图边上是塔石艺文馆和爱乐乐团) 进入癫堂斜巷是一个文化创意园 纽约时报的36Hours重点推介了这处 自己没有去尝尝Auberge的葡国菜出品如何 但是同一个庭院里 漂亮的桉树右侧一栋双层小楼的一层单独辟出的一个wing里面是卖葡萄牙各种商品的小店铺 店主是一个在澳门的葡国商人 而店员也是一个喜爱旅游 酷爱体验异国文化的葡萄牙姑娘
店铺里面的产品 我在美国住过几年以后还是大大地开了眼界 觉得不再陌生或者觉得新颖
包括包装精美有清幽桉树等香气的savon (稍微普通点的类似我在Wegman's买的Castillian皂)
还分table wine和() wine(没有记下来) 有红酒 白葡萄酒 rosa酒和绿酒 后者我之前从来没听过
还有一些spice比如salsa (料想墨西哥风味的spice受到西班牙饮食影响完全有可能), 橄榄油,vinegar等 与意大利吃法接近
农庄风格的小燕子陶塑等等 还售卖sheep (goat) cheese等 店里的sheep cheese泡在橄榄油里 可以直接蘸着面包吃 布置得很别致 确实在澳门是难得有档次的地方 价位从生活日常用品的角度看略贵 作为纪念品则不贵
在路环市区这次尝试了一家里斯本地带餐厅 Restaurante Espaco Lisboa算是找到一家好的葡国餐厅 点了非洲鸡
做法:"先将半只鲜鸡用香料腌半天,再将椰汁、鲜奶、椰蓉、花生和红椒、洋葱等二十多种材料混制而成的酱料铺满鸡只表面,再拿去局,即成独具风味的料理。"
主要是椰汁和椰蓉味 做得不算辣 基本上是把鸡放在酱汁上 蘸着酱汁吃 所以酱汁的调配决定口味
餐馆特意提供一碗橄榄 配着面包 自己分外喜欢 比橄榄油更好
主食用的是焗过的加奶酪的土豆 如果再配红酒肯定更有味道 可惜budget有限
自己痴迷澳门自己加糖调制的奶茶 但是因为红茶喝多了 完全睡不着觉 昨晚痛苦不堪
澳门政府在各个公共场所雇佣了不少当地人 估计是出于解决就业 可是当地人虽和气 服务意识和对自己岗位的熟悉程度实在不敢恭维(可能服务好的在赌场 因为没进出过 所以不知道) 又有大量非华裔人口受雇于各个部门
澳门的外雇好多都是内地老广 名牌大学博士可能有技术专才移民的优惠 不过我并不关心自己的移民 只是注意到澳门的移民政策比香港 和加拿大澳洲为严 本地人对自己的利益还是相当警惕和担忧
民政总署画廊是精品 自己几次盘算想参观 但是正在装修不说 里面的工作人员素质和对业务的熟悉度实在不敢恭维...最后发现当天装修暂不开放 第二天又没时间去议事厅一带了
同样的也没能进去塔石艺文馆 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不开放 懒得理看门的人了...
澳门大学颇有奋进锐意研发之势 不知道是否招新 水平不算高 招进来的assistant professor似乎也不怎么样 但是要求海外博士 我应该努力一下可以够格
除了可能负担不起房租 要从珠海通关以外 觉得住在澳门不是一个坏的生活 但是学术上有可能达到自己想的高度吗?不知道怎样才可以回答心中的这个问题(如果在香港可以 像Hara那样 那么在这儿没什么不可以 即便Hara也经过了博士后的积淀)
没再去Ipor因为图书馆里面有一定的葡文书 Ipor大多数书的价位高过美国同类书 超过我能承受的价位 而且自己葡文基本上就是靠语法简单 会点法文 词汇靠猜出来 懂点西班牙文的predicate和pronoun来维持 这个阶段就买葡文大部头肯定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但是将来还是应该有志于收藏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
何东看了一点点葡语语法 proxima paragem e:报站
被动态predicate preposing?读葡文的标语时有这种感觉
#Camoes
The influence of his masterpiece Os Lusíadas is so profound that Portuguese is called the "language of Camões".
At the end of his obligatory service, he was given the position of chief warrant officer in Macau. He was charged with managing the properties of missing and deceased soldiers in the Orient. During this time he worked on his epic poem Os Lusíadas ("The Lusiads") in a grotto.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