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恋爱、评判与读书
“喂,在干嘛?”“奥,我啊,在想你啊”听完当场笑喷,这都从哪学的假话,还不带脸红的,但是人们喜欢这么听,所以听完后交流会非常开心。其实评判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本身而言,并不会产生任何的不同,但是却是会引起内心的起伏。陷入到这样的游戏时,就会对别人预期和要求,生怕自己落空。
结婚
大学舍友结婚,我说时间真快,都毕业两年了,她说三年。猛然觉得又落在了后边,总是后知后觉。那时不停地谈论着以后谁会第一个结婚,谁会是最后一个,我记得她说,她会很晚结婚,要找一个大叔,而且以后要做自由职业,是个犀利的超级文艺女青年,她六月一日结婚。
不管怎么排,我都靠后。上学那会,恨不能毕业就结婚,管它天南海北,我都要去。而且当时恶狠狠的跟大江说,我就去延安住窑洞怎么了,生个娃,当陕北的婆姨。大江摇摇头说,你去吧,给我寄罐辣椒酱,那里的辣椒好吃。现在听了这些话,都觉诡异,而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想法,因为喜欢认定,并且骨子里很倔强。
问我送大学舍友什么结婚礼物?我说,送了香薰机,大江问“好吃吗?”当时立马觉得世界不在一个频上,我耐心的说,不是吃的鸡,是放在房间里,放上水,滴上精油,空气里味道特别好,有利于睡眠。我很喜欢这些有的没的东西,找感觉的东西。有关结婚,所有的讨论都白搭。还是那句神语,顺其自然!
恋爱
朋友恋爱,每天起伏的心情,慌乱的内心,外加疯狂的举动,还有无限意外的欢喜,最多的还是不确定的因素,没有安全感。讲了很多,如此不会的我,道理一堆堆,大部分是看书或者总结感悟。在宽慰别人时,自己重温那些道理和心情,才觉自己成长。倍感当时身边的朋友真不容易,一遍遍的听我说,再无限次的开导我,尔后我又屁颠颠的忘记自己说的话,等下一次还是那个样,没一点长劲。很感恩一路善待我的朋友,解决我那些心理上的疑难杂症,曾经病的不轻,磕磕碰碰欢欢嘻嘻,终可以为她人分享一些喜怒哀乐,分担某个无助难过的时刻。而且被别人信任依赖是一种难得的充实。不过我知道,不管我讲多少,她总究要学会自己面对。《春光乍泄》里张国荣说,我以为我和他们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都一样。旁观的人讲的容易,身处其中都没差。相信自己已做得很好,只须好好爱自己,从一饭一蔬开始,多喝水,向前看。
评判
别人的评判和观点并改变不了事实,比如黑他不喜欢,那依旧是黑,他说你是狗,你也当不了狗,因为没有狗狗的忠心和尾巴,可是这样的一句话极有可能造成一场打架,轻则进医院
重了剃头去吃免费饭,不知伤多少人的心。我们受不了这样的话,因为涉及自尊。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观点,去处诽谤侮辱等,应该尽量少评判,多接纳。这些故事和本质,你所说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加一点点阅历,我们太爱统一和宣言自己的看法,才接受不了其他不同。据说,越多极力辩驳的都是戳中内心在意和不满意的,所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读书
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表扬我们报纸做的不错,打电话过去是位作家爷爷。老人很乐观,说话很到点上,表示感谢,也觉得开心。我相信好不好,努不努力,还是会有很多人能看到,最重要我想对得起自己,别荒了时间。端午放假回来,收到老爷爷寄来的书,看到介绍才知他有很多作品。还是会有一份成就感在心里,鼓励你前行。每次犯懒的时候,我就会感觉无数的人在坚持着,不管这是不是梦想。经常会收到投稿,有关生活有关感想,只是做着普通的工作,依然热爱着文字。文字就是这样,在注重的人心里有力量,在看不见的人那里是多余。而我们都在实践着这些道理,终殊途同归。
记得大学时,我从图书馆抱回很多书,大江说你看那么多能买大白菜吗?我说,你学的经济就能买大白菜了?现在反而是她读的越来越多,还要我推荐,说自己醒悟的太晚。我也不再盲目的崇拜读书,信奉书里的理论,我知道那是作家的观点和体悟。读书不是将自己脱离出去,高高在上的吹夸道理,记得中央台有个节目是《读书》,不过就是主持人在下午的时间,读书给大家,我听过很多,还是上中学的时候,采访主持人读书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读书》让他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到很久我都记得他的回答。也有人说,读书毁一生,不读书毁一世。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必须要走的路,我最大的感触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快乐最重要,拥有完善的性格比才华重要,学会煲汤做饭比诗词歌赋重要,懂得放下最难,看这么多字,很不容易,鼓掌,先写到这。
结婚
大学舍友结婚,我说时间真快,都毕业两年了,她说三年。猛然觉得又落在了后边,总是后知后觉。那时不停地谈论着以后谁会第一个结婚,谁会是最后一个,我记得她说,她会很晚结婚,要找一个大叔,而且以后要做自由职业,是个犀利的超级文艺女青年,她六月一日结婚。
不管怎么排,我都靠后。上学那会,恨不能毕业就结婚,管它天南海北,我都要去。而且当时恶狠狠的跟大江说,我就去延安住窑洞怎么了,生个娃,当陕北的婆姨。大江摇摇头说,你去吧,给我寄罐辣椒酱,那里的辣椒好吃。现在听了这些话,都觉诡异,而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想法,因为喜欢认定,并且骨子里很倔强。
问我送大学舍友什么结婚礼物?我说,送了香薰机,大江问“好吃吗?”当时立马觉得世界不在一个频上,我耐心的说,不是吃的鸡,是放在房间里,放上水,滴上精油,空气里味道特别好,有利于睡眠。我很喜欢这些有的没的东西,找感觉的东西。有关结婚,所有的讨论都白搭。还是那句神语,顺其自然!
恋爱
朋友恋爱,每天起伏的心情,慌乱的内心,外加疯狂的举动,还有无限意外的欢喜,最多的还是不确定的因素,没有安全感。讲了很多,如此不会的我,道理一堆堆,大部分是看书或者总结感悟。在宽慰别人时,自己重温那些道理和心情,才觉自己成长。倍感当时身边的朋友真不容易,一遍遍的听我说,再无限次的开导我,尔后我又屁颠颠的忘记自己说的话,等下一次还是那个样,没一点长劲。很感恩一路善待我的朋友,解决我那些心理上的疑难杂症,曾经病的不轻,磕磕碰碰欢欢嘻嘻,终可以为她人分享一些喜怒哀乐,分担某个无助难过的时刻。而且被别人信任依赖是一种难得的充实。不过我知道,不管我讲多少,她总究要学会自己面对。《春光乍泄》里张国荣说,我以为我和他们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都一样。旁观的人讲的容易,身处其中都没差。相信自己已做得很好,只须好好爱自己,从一饭一蔬开始,多喝水,向前看。
评判
别人的评判和观点并改变不了事实,比如黑他不喜欢,那依旧是黑,他说你是狗,你也当不了狗,因为没有狗狗的忠心和尾巴,可是这样的一句话极有可能造成一场打架,轻则进医院
重了剃头去吃免费饭,不知伤多少人的心。我们受不了这样的话,因为涉及自尊。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观点,去处诽谤侮辱等,应该尽量少评判,多接纳。这些故事和本质,你所说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加一点点阅历,我们太爱统一和宣言自己的看法,才接受不了其他不同。据说,越多极力辩驳的都是戳中内心在意和不满意的,所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读书
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表扬我们报纸做的不错,打电话过去是位作家爷爷。老人很乐观,说话很到点上,表示感谢,也觉得开心。我相信好不好,努不努力,还是会有很多人能看到,最重要我想对得起自己,别荒了时间。端午放假回来,收到老爷爷寄来的书,看到介绍才知他有很多作品。还是会有一份成就感在心里,鼓励你前行。每次犯懒的时候,我就会感觉无数的人在坚持着,不管这是不是梦想。经常会收到投稿,有关生活有关感想,只是做着普通的工作,依然热爱着文字。文字就是这样,在注重的人心里有力量,在看不见的人那里是多余。而我们都在实践着这些道理,终殊途同归。
记得大学时,我从图书馆抱回很多书,大江说你看那么多能买大白菜吗?我说,你学的经济就能买大白菜了?现在反而是她读的越来越多,还要我推荐,说自己醒悟的太晚。我也不再盲目的崇拜读书,信奉书里的理论,我知道那是作家的观点和体悟。读书不是将自己脱离出去,高高在上的吹夸道理,记得中央台有个节目是《读书》,不过就是主持人在下午的时间,读书给大家,我听过很多,还是上中学的时候,采访主持人读书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读书》让他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到很久我都记得他的回答。也有人说,读书毁一生,不读书毁一世。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必须要走的路,我最大的感触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快乐最重要,拥有完善的性格比才华重要,学会煲汤做饭比诗词歌赋重要,懂得放下最难,看这么多字,很不容易,鼓掌,先写到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