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复杂的英雄形象?
“高大上”的英雄固然美好,但是总是少点魅力,在人性与困境中苦苦挣扎的英雄才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
1、反英雄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常常是那些被本我的动能,而非道德良心所主宰的男人。西部片的歹徒、亡命之徒、盗贼与罪犯通常被当做电影的主角,同时也是个社会改良者。反英雄的人物是一个具有强烈欲念的、超我欠发达的人,他以破坏法律来遂行他的欲求,而非巩固它。约翰·韦恩、詹姆斯·卡格尼、亨弗莱·鲍嘉、亨利·方达、罗伯特·米彻姆和许多其他的大牌电影明星,都成了西部片、黑色电影、黑帮片和偷窃片中大受欢迎的反英雄人物。虽然这些人物的最初目的是要破坏法律和满足他们的原始冲动,但是反英雄人物通常还与另外一个目的有关,就是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这第二个目的的解决是电影心理症结的关键,因为它代表了主角从自我主义者成为了捍卫无私的战士。
《原野奇侠》(Shane,1953)中的反英雄人物(艾伦·拉德饰)在开始时,是一位孤独的法外之徒,一位流浪的杀手,他正在从阴霾的过去逃出来。他只对自我保护感兴趣,并积极寻找着新的开始。但是当肖恩与拓荒者家族的关系越来越近时,他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顾及自己,更投入于居民与邪恶盗牛者之间的抗争。最后,肖恩牺牲了自己寻求新开始的机会,将自己的性命投入于帮助居民击败歹徒的事上。肖恩无私而勇敢的行动,使他从只关心自我的反英雄角色,发展成为一位愿意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真正的英雄。
编写反英雄角色时,很重要的是将他的目的与超越金钱、地位或权力的事物相联结。这些反英雄人物可以是暂时有趣的,但是他们缺少心理的深度,因为他们的动机是单一的。反英雄人物最初的、自我中心的目的,必须被一种自我救赎的需要所取代,用以创造这个角色的第二个维度。而第三个维度则是由他的内在冲突所产生的,当反英雄人物了解到唯一能救赎自己的方法,就是证明他那原始的天性是错误的,使他愿意接受自己的牺牲,并远离自我沉溺。
2、坠落的英雄
当你写剧本时,你需要十分清楚你的角色的动机,因为动机是角色发展的关键,而且也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戏剧结构。如果主角为了帮助别人而犯法,那么他就是具有两个维度的反英雄人物,例如杰西·詹姆斯和罗宾汉。如果这个主角犯法只是为了自己,那么他就只是个单一的人物,例如《大买卖》(The Score,2001)和《各怀鬼胎》(The Heist,2001)里的坏蛋。这些人物很快会被忘记,因为他们的动机太简单了。当这些角色在片尾得胜时,我们会间接地感受到快乐,因为他们带着钱逃脱了,但是我们感受不到角色有任何的发展,他开始的时候是个坏蛋,结束时仍是个坏蛋。但当坏人邪恶的行为导致自己的衰败时,胜利的英雄的戏剧结构就被转换成悲剧,同时角色也得到了某种重要的心理深度,此时,他不只是一个坏蛋或罪犯,反之,他是一位坠落的英雄。
坠落英雄故事的戏剧性是建立在他的动机上的。坠落的英雄总想以某种方法改善自己,但是很不幸,他们选择了一个艰难的道路来走向自我救赎,最后无法避免地走向自我毁灭。故事的悲剧性来自坠落英雄情境的反讽,他寻求救赎的欲望使自己陷入死境。在《疤面煞星》(Scarface,1983)中,托尼(阿尔·帕西诺饰)在毒品世界中一路抢劫、杀戮和恐吓,直到通向顶峰。他已经坏事做尽,无可救药,但是他最后的落败却是在他拒绝杀掉一个暗杀目标无辜的妻子和孩子之后。讽刺的是,虽然他已坏事做绝,但他却被自己道德的行为所毁灭。
同样,在《教父》(The Godfather)三部曲里,迈克·柯里昂(阿尔·帕西诺饰)主要的动机是使自己和家人摆脱他们隐秘的犯罪生活,然而,他试图合法化家族名分的行动,总是带来更多的杀戮和非法的阴谋。在坠落英雄的故事里,悲剧性的反讽会引发观众的怜悯和同情情绪,同时也能赋予角色极大的心理深度。坠落的英雄是注定要灭亡的,就像一个陷在流沙中的人,他越想挣脱,他就陷得越深。书写坠落英雄人物的要诀,在于命中注定与恐惧感,角色拼命地反抗自我,他真正的欲望是成为比现在更好的人。
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59《编剧心理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1、反英雄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常常是那些被本我的动能,而非道德良心所主宰的男人。西部片的歹徒、亡命之徒、盗贼与罪犯通常被当做电影的主角,同时也是个社会改良者。反英雄的人物是一个具有强烈欲念的、超我欠发达的人,他以破坏法律来遂行他的欲求,而非巩固它。约翰·韦恩、詹姆斯·卡格尼、亨弗莱·鲍嘉、亨利·方达、罗伯特·米彻姆和许多其他的大牌电影明星,都成了西部片、黑色电影、黑帮片和偷窃片中大受欢迎的反英雄人物。虽然这些人物的最初目的是要破坏法律和满足他们的原始冲动,但是反英雄人物通常还与另外一个目的有关,就是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这第二个目的的解决是电影心理症结的关键,因为它代表了主角从自我主义者成为了捍卫无私的战士。
![]() |
《原野奇侠》(Shane,1953)中的反英雄人物(艾伦·拉德饰)在开始时,是一位孤独的法外之徒,一位流浪的杀手,他正在从阴霾的过去逃出来。他只对自我保护感兴趣,并积极寻找着新的开始。但是当肖恩与拓荒者家族的关系越来越近时,他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顾及自己,更投入于居民与邪恶盗牛者之间的抗争。最后,肖恩牺牲了自己寻求新开始的机会,将自己的性命投入于帮助居民击败歹徒的事上。肖恩无私而勇敢的行动,使他从只关心自我的反英雄角色,发展成为一位愿意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真正的英雄。
编写反英雄角色时,很重要的是将他的目的与超越金钱、地位或权力的事物相联结。这些反英雄人物可以是暂时有趣的,但是他们缺少心理的深度,因为他们的动机是单一的。反英雄人物最初的、自我中心的目的,必须被一种自我救赎的需要所取代,用以创造这个角色的第二个维度。而第三个维度则是由他的内在冲突所产生的,当反英雄人物了解到唯一能救赎自己的方法,就是证明他那原始的天性是错误的,使他愿意接受自己的牺牲,并远离自我沉溺。
2、坠落的英雄
当你写剧本时,你需要十分清楚你的角色的动机,因为动机是角色发展的关键,而且也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戏剧结构。如果主角为了帮助别人而犯法,那么他就是具有两个维度的反英雄人物,例如杰西·詹姆斯和罗宾汉。如果这个主角犯法只是为了自己,那么他就只是个单一的人物,例如《大买卖》(The Score,2001)和《各怀鬼胎》(The Heist,2001)里的坏蛋。这些人物很快会被忘记,因为他们的动机太简单了。当这些角色在片尾得胜时,我们会间接地感受到快乐,因为他们带着钱逃脱了,但是我们感受不到角色有任何的发展,他开始的时候是个坏蛋,结束时仍是个坏蛋。但当坏人邪恶的行为导致自己的衰败时,胜利的英雄的戏剧结构就被转换成悲剧,同时角色也得到了某种重要的心理深度,此时,他不只是一个坏蛋或罪犯,反之,他是一位坠落的英雄。
![]() |
坠落英雄故事的戏剧性是建立在他的动机上的。坠落的英雄总想以某种方法改善自己,但是很不幸,他们选择了一个艰难的道路来走向自我救赎,最后无法避免地走向自我毁灭。故事的悲剧性来自坠落英雄情境的反讽,他寻求救赎的欲望使自己陷入死境。在《疤面煞星》(Scarface,1983)中,托尼(阿尔·帕西诺饰)在毒品世界中一路抢劫、杀戮和恐吓,直到通向顶峰。他已经坏事做尽,无可救药,但是他最后的落败却是在他拒绝杀掉一个暗杀目标无辜的妻子和孩子之后。讽刺的是,虽然他已坏事做绝,但他却被自己道德的行为所毁灭。
![]() |
同样,在《教父》(The Godfather)三部曲里,迈克·柯里昂(阿尔·帕西诺饰)主要的动机是使自己和家人摆脱他们隐秘的犯罪生活,然而,他试图合法化家族名分的行动,总是带来更多的杀戮和非法的阴谋。在坠落英雄的故事里,悲剧性的反讽会引发观众的怜悯和同情情绪,同时也能赋予角色极大的心理深度。坠落的英雄是注定要灭亡的,就像一个陷在流沙中的人,他越想挣脱,他就陷得越深。书写坠落英雄人物的要诀,在于命中注定与恐惧感,角色拼命地反抗自我,他真正的欲望是成为比现在更好的人。
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59《编剧心理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