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出我人生
![]() |
有一种鱼叫大马哈鱼,此鱼的生活习性非常有趣,“鱼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海里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本可在此安详如意的过日子直到寿终正寝,它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去渡过最后的时光。
到性成熟之际,它一定要历经千辛万苦沿江而上,为的是上溯到产卵场繁殖后代。它日夜兼程,长途跋涉,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从不退却,历经万难直至目的地。
大马哈鱼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会以其尾部竭力拍击水面,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这一跳可达两米之多,在空中鱼跃的镜头配着反向汹涌下去的激流背景,显得煞是好看。
更令人惊奇的是,它在这段洄游路途中从不摄食,仅依靠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因而在这场长途奔袭中,它不仅要承受体力的严重消耗还要忍饥挨饿,许多在途中便因各种伤病而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即使是最后到达的,也在生殖后不久相继死去,完成了它毕生繁衍后代的任务。
熟知大马哈鱼习性的渔民曾这样总结道:“海里生,江里死”。它的肉体的确已经不存在了,然而那在激流之中腾空而起的英姿,傲视凌人的气焰却实在叫人难以忘怀,演绎着一场波澜壮阔的“鱼生”。
我不认为它就这么死在江里了,它是永远生着的,生在我心中。
在一些旅游景区,时常可以见到安置的人工湖里放养着大量色彩斑斓的鲤鱼,三五成群贴着湖面游走着。每只鲤鱼身上的颜色搭配、条纹布局各不相同,湖里挤在一块彼此借着空隙穿梭不息的情景倒也煞是好看。
漫步走进湖边时,肥大的鲤鱼们早已敏锐地觉察到你的存在,纷纷抢着游到你的近旁,浮在湖上张着大嘴,两眼直直盯着你,乞求施舍点残羹冷炙。
沿湖边走,它们便尾随着。最机灵之处莫过于如果你再走几步,见套不着好处它们就停下了,立马侧转身子头也不回的游向其他靠近湖边的旅客,奴颜卑膝地继续寻求着天下掉下来的“馅饼”。
![]() |
现在的旅客们不能随便给这些鲤鱼们喂自己带的食物了,按规定得买指定的装着鱼食的瓶子。瓶头酷似一个婴儿奶嘴,鲤鱼们就像刚生下来的婴儿一样,见到瓶子给伸了过来,条件反射似的凑近争着抢着贪婪的吮吸起来。
旅客是要透着栏杆把奶嘴瓶子递过去的,它们从不会更积极主动些,哪怕把身体探出水面更多点也是极其勉强不愿意的。
它们活的很健康很闲逸,旅客们也欣赏它们身体散发出来的美丽的体色,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它们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似乎过得还很“幸福”。然而我却认为它们是早已经死了,典故“鲤鱼跳龙门”里那条鲤鱼变成巨龙后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场面早已于此景而消失的一干二净。
它们已经永远的死在我心里了。
大马哈鱼还是鲤鱼?畅快淋漓的跃出我人生还是吮吸着递过来的奶嘴瓶子?
我们是需要果断地为此做出些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