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真事物] 驾驭,突破和传达
你在内部是一个体系。你的外部是另一个体系。你心中想要达到一个目标。在你的这个目标必须处在外部世界时(绝大多数情况),你需要用你的体系A去和外部体系B做交易。这就是“驾驭”的问题。
“驾驭”的问题乃是一切交互的基本问题。在驾驭之前,因为A并未知道B的过多信息和方式,所以A必须通过“学习”,通过改变自身的构造,才能够获得与B打交道的可能性。这是接口建立的过程。这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能力。中国不少人在这方面是很强的。然后,在驾驭之中,尽管表面的交互接口(交互模式)确立起来了,但是A的适应性仍然需要得到考验。因为那只是原语的确认(很大程度上),而艺术和事情本身才刚刚开始。这时的考验,有可能不会涉及A内部的“削足适履”能力,但是仍然在本质上是A的意志和B的情形的碰撞,驾驭,反馈和突破。
教育必须先走模式之路,然后走驾驭之路,最后走融合突破之路。即使在我们的A体系具备最高级别的灵活度的时候,即使它已经走过了融合之路,但是在面对每一个具体事务和具体事物的时候,这条三部曲之路仍然是必备的。事实上,融合能力的体现,就是这三部曲能力的体现。
下面讲讲“突破和传达”,采用更为隐喻和实际的语言。
公司领导R最近听了microsoft一帮人的忽悠,同时也上facebook之类的,认为“社会化企业”是一个大趋势,值得好好利用。于是R同志大张旗鼓开始部署sharepoint系统,让大家畅所欲言,写日志都有要求的,然后label出各人的“能力tag”,鼓励在部门之间借用能力和人才,进行成立短期小组的运动,并拨以实际的经费,鼓励大家以自发的方式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部分进行“change”,同时各类文档进行公开化处理,均能够同时在企业内部sharepoint上面分享,以期在我们这个层级复杂的大企业内部达到一种开化新风,活力充沛的效果。
R的想法,以及“企业社会化”的初衷是好的。互联网精神和扁平化组织昂然立于这一系列的措施之上,新锐和反权威的力量表面上如火如荼,似乎将要改变我们这个几十年的大型企业了。
然而,问题在于,企业运作的各种部分,其管理本质是一个层级系统,而其生产本质是一个流程加工系统。在流程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各级主管,中层干部,每一个办事员。在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上,都呈现出接口性,步骤性,要和多个上下游接口打交道。每个员工,无论其做的是创造性工作,还是非创造性工作,都处在一个流程的中游位置。他所面对的B结构,很多时候是被外部需求和传统结构所制约的。这句话怎么讲?也就是他所面对的B1直接老板,B2上级老板,B3事务员,B4下级,B5协同部门,B6财政部门,B7大事业部规划,B8内部标准审计部门,B9所处理的事务本身的历史逻辑,B10所处理事物现在当前的发展态势,B11业内同行的做法和看法,均具有强大的“流程权力”。
这种“流程权力”的获得,其实是大量的所谓“社会人”和“企业人”得以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存在的基础。这个让他们喜爱,让他们奋斗,让他们沮丧,让他们压抑,让他们磨练,让他们“钻研”的体系框架,才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的互相奴役和互相服务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基础。而“人”的价值,也因此被定义,被认同,被经济上反馈补偿,最终因此成为社会的一员。
单纯的“企业社会化”,而如果没有考察流程和架构的问题,那么顶多只是昙花一现,或者说是造成良好的氛围,但是并不会对于本质问题带来解决。本质的问题的构成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每一个位置的人所拥有的“流程权力”所带给流程的其他部分的人的压力和阻力,以及所有这些内部摩擦对于整个体系所带来的损耗和结构性浪费。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并非由下而上的变革可以改变。说到最后,每个人都是相对局部信息孤岛的受益者,维护者,也有可能是反对者和突破者。在强大而又无可挽回的形式系统面前,大多数人都无力防抗。而少数人即使知道它是如何运转的,仍然无法改变各种颓势。一个领导如果明了这一切,应该会择刀刃之处下手,进行简单明了的改革,从而“理顺”“各种关系”。
更多的实际例子:李克强总理要清理行政审批(2013年3月始),问题已久,此番为刀刃,然刀刃亦会遇骨鲠,以此为契机,有可能会缠入复杂的“流程权力寄生网络”(和早期的朱镕基总理的“清理三角债”有几分相似,但是今天这件事情更加“现代化”),难以脱身。但是仍然期待。
毛泽东主席要发动群众,打倒特权阶层。可以认为毛本人的流动性已达天际,对于材料,事实,观点,意志的把握是手到擒来的。与此同时他鼓舞人民,让这种高级的流动性冲破已知世界建立起来的各种已有结构。麻烦的是两点,第一,破坏行为并未循着事物本身之路进行化解,而是选择了对于人和实体的破坏。第二,破坏行为没有能力让被破坏的体系继续运转下去,自然网络,交换网络,以及知识网络其实不那么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的过于自诩的流动性,对于B的复杂性的不认知和不学习,最终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当然啦,适应B改变A是一种乐趣,改变B以满足A也是一种乐趣。漢真事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两方面都方便一些,乃至于方便不少。于此同时,B世界们也会变成和A一样地具有相当大程度的流动性。
19 Mar 2013
“驾驭”的问题乃是一切交互的基本问题。在驾驭之前,因为A并未知道B的过多信息和方式,所以A必须通过“学习”,通过改变自身的构造,才能够获得与B打交道的可能性。这是接口建立的过程。这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能力。中国不少人在这方面是很强的。然后,在驾驭之中,尽管表面的交互接口(交互模式)确立起来了,但是A的适应性仍然需要得到考验。因为那只是原语的确认(很大程度上),而艺术和事情本身才刚刚开始。这时的考验,有可能不会涉及A内部的“削足适履”能力,但是仍然在本质上是A的意志和B的情形的碰撞,驾驭,反馈和突破。
教育必须先走模式之路,然后走驾驭之路,最后走融合突破之路。即使在我们的A体系具备最高级别的灵活度的时候,即使它已经走过了融合之路,但是在面对每一个具体事务和具体事物的时候,这条三部曲之路仍然是必备的。事实上,融合能力的体现,就是这三部曲能力的体现。
下面讲讲“突破和传达”,采用更为隐喻和实际的语言。
公司领导R最近听了microsoft一帮人的忽悠,同时也上facebook之类的,认为“社会化企业”是一个大趋势,值得好好利用。于是R同志大张旗鼓开始部署sharepoint系统,让大家畅所欲言,写日志都有要求的,然后label出各人的“能力tag”,鼓励在部门之间借用能力和人才,进行成立短期小组的运动,并拨以实际的经费,鼓励大家以自发的方式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部分进行“change”,同时各类文档进行公开化处理,均能够同时在企业内部sharepoint上面分享,以期在我们这个层级复杂的大企业内部达到一种开化新风,活力充沛的效果。
R的想法,以及“企业社会化”的初衷是好的。互联网精神和扁平化组织昂然立于这一系列的措施之上,新锐和反权威的力量表面上如火如荼,似乎将要改变我们这个几十年的大型企业了。
然而,问题在于,企业运作的各种部分,其管理本质是一个层级系统,而其生产本质是一个流程加工系统。在流程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各级主管,中层干部,每一个办事员。在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上,都呈现出接口性,步骤性,要和多个上下游接口打交道。每个员工,无论其做的是创造性工作,还是非创造性工作,都处在一个流程的中游位置。他所面对的B结构,很多时候是被外部需求和传统结构所制约的。这句话怎么讲?也就是他所面对的B1直接老板,B2上级老板,B3事务员,B4下级,B5协同部门,B6财政部门,B7大事业部规划,B8内部标准审计部门,B9所处理的事务本身的历史逻辑,B10所处理事物现在当前的发展态势,B11业内同行的做法和看法,均具有强大的“流程权力”。
这种“流程权力”的获得,其实是大量的所谓“社会人”和“企业人”得以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存在的基础。这个让他们喜爱,让他们奋斗,让他们沮丧,让他们压抑,让他们磨练,让他们“钻研”的体系框架,才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的互相奴役和互相服务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基础。而“人”的价值,也因此被定义,被认同,被经济上反馈补偿,最终因此成为社会的一员。
单纯的“企业社会化”,而如果没有考察流程和架构的问题,那么顶多只是昙花一现,或者说是造成良好的氛围,但是并不会对于本质问题带来解决。本质的问题的构成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每一个位置的人所拥有的“流程权力”所带给流程的其他部分的人的压力和阻力,以及所有这些内部摩擦对于整个体系所带来的损耗和结构性浪费。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并非由下而上的变革可以改变。说到最后,每个人都是相对局部信息孤岛的受益者,维护者,也有可能是反对者和突破者。在强大而又无可挽回的形式系统面前,大多数人都无力防抗。而少数人即使知道它是如何运转的,仍然无法改变各种颓势。一个领导如果明了这一切,应该会择刀刃之处下手,进行简单明了的改革,从而“理顺”“各种关系”。
更多的实际例子:李克强总理要清理行政审批(2013年3月始),问题已久,此番为刀刃,然刀刃亦会遇骨鲠,以此为契机,有可能会缠入复杂的“流程权力寄生网络”(和早期的朱镕基总理的“清理三角债”有几分相似,但是今天这件事情更加“现代化”),难以脱身。但是仍然期待。
毛泽东主席要发动群众,打倒特权阶层。可以认为毛本人的流动性已达天际,对于材料,事实,观点,意志的把握是手到擒来的。与此同时他鼓舞人民,让这种高级的流动性冲破已知世界建立起来的各种已有结构。麻烦的是两点,第一,破坏行为并未循着事物本身之路进行化解,而是选择了对于人和实体的破坏。第二,破坏行为没有能力让被破坏的体系继续运转下去,自然网络,交换网络,以及知识网络其实不那么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的过于自诩的流动性,对于B的复杂性的不认知和不学习,最终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当然啦,适应B改变A是一种乐趣,改变B以满足A也是一种乐趣。漢真事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两方面都方便一些,乃至于方便不少。于此同时,B世界们也会变成和A一样地具有相当大程度的流动性。
19 Ma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