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院
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电脑、平板、手机……可以用来看电影的工具越来越多,看电影变得越来越方便,各种类型的电影也越来越多。面对越来越广泛的选择,依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到电影院看电影,这是体验电影的最原始方式。而我,最最怀念的,是早已消失的露天电影院。
父亲告诉我,大约在我一岁的时候,他在县城进修,带了我一起去,到晚上我就开始闹着不睡觉,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带我去当时的电影院看电影,一岁时候的我什么都看不懂,却在电影院里睡着了,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到电影院里才肯睡觉,那是我与电影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电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去同一个电影院居然过了十数年,而这十数年里关于电影的记忆是设在村里的露天电影院,露天电影院伴随我度过那些还没通电更没有电视的童年日子。
由于家乡人口较多,所以成为露天电影的常驻放映基地,家乡位于云贵高原深处,典型的云南村庄,海拔高,空气稀。天晴的时候云淡风轻,天蓝得透彻,云柔软得象羽毛。没有月亮的夜晚,仰起头来就是耿耿银河,花上整个夜晚也数不清楚它们的数目,它们始终在那里眨巴着眼睛,安静又调皮。这样的夜晚和任何有月亮的夜晚都适合在露天的电影院里看电影。
露天电影院其实算不上电影院,没有围墙,没有固定的座位,只是在村里的街道中间位置架起两根树杆,然后将白色的银幕挂在树杆的顶端。村里的街道就是电影院的大厅,街道两旁的村民门口都堆放着整齐的柴禾,秋收的季节还有成堆的麦草堆,构成了最简单的座位,实在坐不下的就从附近村民家里借来凳子,随意坐在街道上。放映机设在较高的地方,放电影之前,放映员会用手摇的方式将影片倒带。夜幕降临的时候,街道上就坐满了人,大家相互打着招呼,问候着晚饭吃了什么,充满欢笑和愉快的讨论。电影一开始,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一个表情的专注看着电影屏幕,或吃惊、或大笑、或忧伤,一切都取决于电影的内容,母亲看电影入迷了忘了喂孩子,就会传来小孩呼天抢地的哭声。
印象中早期看的电影都是黑白片,内容已经完全记不住了,电影有时候会重复放,看的遍数多了,记住其中的台词,就和小伙伴一起有模有样的模仿电影里的对白,然后相互取笑。内容实在重复的太多次就失去了吸引力,但是我们依然有消遣的办法,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跑到银幕的后面,看反的图像,还极其享受其中的快乐。有时候一部电影上半部分放完了,放下半部分时放映员忘了提前倒带,就在现场倒带,人们从不会对放映员这样小小的失误抱有任何的怨言,看着画面里的人不断的倒退,车子也往后走,是另一种乐趣。
看了多年的黑白电影,终于有天放映了一部彩色电影,我至今记得电影的名字叫《江湖奇兵》,是一部武侠片,其中的侠客们都使用着各种各样的飞刀和暗器,有的扔出去了还能自动飞回来。电影放了许多遍,每次我都饶有兴趣的观看,甚至和伙伴一起研究电影里的飞刀,用木头或者竹子制作,尽管我们认为制作的飞刀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飞刀飞出去还是飞不回来。最终,只好认为是自己没有拥有电影里的大侠们高超的内功。
后来,村里通了电,开始有了电视和录像,露天电影开始渐渐的淡出人们的实现。有时候一年会放映一两次,人们照例热情高涨,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打着火把来看,我们更是兴奋的不行,欢乐的打闹,以至于错过许多的电影情节。渐渐的,在我小学毕业时,露天电影彻底消失了。
小学毕业后离开家到县城求学,中学时候,学校只为我们放过一次露天电影,那天,影片放的是《林则徐》,全校师生都聚集在学校的足球场上。那是我看过最激动人心的电影,每到能激起大家爱国热情的镜头时,所有的人都在鼓掌和较好,看完后热泪满眶。
以后看的几次电影都是在电影院里,一部是《背起爸爸上学》,哭的我一塌糊涂;另一部是《泰坦尼克号》,只记得看到电影里的激情镜头时心里慌张和失措,还好当时没人能看清彼此的表情,不然那一定是个尴尬的时刻。
后来,电视、录像、VCD、DVD更加普及了,甚至开始出现了电脑,人们不再到电影院看电影了,电影院的票价也一度降得很低,到我上高中的时候,票价就到了我能承受的地步,但很少去看电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磁带录音机上面。印象中,高中候唯一一次去电影院里看电影是和我最好的哥们,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在街上逛着没事做,然后花了2元钱进电影院,影片是一部印度歌舞片,非常欢快。影片结束时,电影院里的灯亮起来,整个电影院的观众就我们两人,当时竟有种莫名的优越感,仿佛这部电影就是特地为我们两人放的。
上了大学,我不再去电影看电影,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票价突然涨到了我买不起的地步,加上网络上许多电影可以看,更加没有必要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了。唯一去的一次还让我后悔不迭,花了我小半个月的生活费去看斯皮尔伯格的《世界之战》,从电影院里出来简直有种拿瓶子砸电影银幕的冲动,满怀期待却看到一部超级烂片的朋友一定会明白那种。总之,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踏入过电影院。
但是,看电影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了看电影上,随着电影的情节激动着、感动着、欢笑着……总是很容易的沉浸在电影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情节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怀念村里的露天电影院,甚至经常幻想着能够痛痛快快的在满天星空下的街道上看上一场电影,于是,露天电影院渐渐的成为了梦,成为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属于童年的美丽的梦。
父亲告诉我,大约在我一岁的时候,他在县城进修,带了我一起去,到晚上我就开始闹着不睡觉,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带我去当时的电影院看电影,一岁时候的我什么都看不懂,却在电影院里睡着了,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到电影院里才肯睡觉,那是我与电影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电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去同一个电影院居然过了十数年,而这十数年里关于电影的记忆是设在村里的露天电影院,露天电影院伴随我度过那些还没通电更没有电视的童年日子。
由于家乡人口较多,所以成为露天电影的常驻放映基地,家乡位于云贵高原深处,典型的云南村庄,海拔高,空气稀。天晴的时候云淡风轻,天蓝得透彻,云柔软得象羽毛。没有月亮的夜晚,仰起头来就是耿耿银河,花上整个夜晚也数不清楚它们的数目,它们始终在那里眨巴着眼睛,安静又调皮。这样的夜晚和任何有月亮的夜晚都适合在露天的电影院里看电影。
露天电影院其实算不上电影院,没有围墙,没有固定的座位,只是在村里的街道中间位置架起两根树杆,然后将白色的银幕挂在树杆的顶端。村里的街道就是电影院的大厅,街道两旁的村民门口都堆放着整齐的柴禾,秋收的季节还有成堆的麦草堆,构成了最简单的座位,实在坐不下的就从附近村民家里借来凳子,随意坐在街道上。放映机设在较高的地方,放电影之前,放映员会用手摇的方式将影片倒带。夜幕降临的时候,街道上就坐满了人,大家相互打着招呼,问候着晚饭吃了什么,充满欢笑和愉快的讨论。电影一开始,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一个表情的专注看着电影屏幕,或吃惊、或大笑、或忧伤,一切都取决于电影的内容,母亲看电影入迷了忘了喂孩子,就会传来小孩呼天抢地的哭声。
印象中早期看的电影都是黑白片,内容已经完全记不住了,电影有时候会重复放,看的遍数多了,记住其中的台词,就和小伙伴一起有模有样的模仿电影里的对白,然后相互取笑。内容实在重复的太多次就失去了吸引力,但是我们依然有消遣的办法,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跑到银幕的后面,看反的图像,还极其享受其中的快乐。有时候一部电影上半部分放完了,放下半部分时放映员忘了提前倒带,就在现场倒带,人们从不会对放映员这样小小的失误抱有任何的怨言,看着画面里的人不断的倒退,车子也往后走,是另一种乐趣。
看了多年的黑白电影,终于有天放映了一部彩色电影,我至今记得电影的名字叫《江湖奇兵》,是一部武侠片,其中的侠客们都使用着各种各样的飞刀和暗器,有的扔出去了还能自动飞回来。电影放了许多遍,每次我都饶有兴趣的观看,甚至和伙伴一起研究电影里的飞刀,用木头或者竹子制作,尽管我们认为制作的飞刀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飞刀飞出去还是飞不回来。最终,只好认为是自己没有拥有电影里的大侠们高超的内功。
后来,村里通了电,开始有了电视和录像,露天电影开始渐渐的淡出人们的实现。有时候一年会放映一两次,人们照例热情高涨,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打着火把来看,我们更是兴奋的不行,欢乐的打闹,以至于错过许多的电影情节。渐渐的,在我小学毕业时,露天电影彻底消失了。
小学毕业后离开家到县城求学,中学时候,学校只为我们放过一次露天电影,那天,影片放的是《林则徐》,全校师生都聚集在学校的足球场上。那是我看过最激动人心的电影,每到能激起大家爱国热情的镜头时,所有的人都在鼓掌和较好,看完后热泪满眶。
以后看的几次电影都是在电影院里,一部是《背起爸爸上学》,哭的我一塌糊涂;另一部是《泰坦尼克号》,只记得看到电影里的激情镜头时心里慌张和失措,还好当时没人能看清彼此的表情,不然那一定是个尴尬的时刻。
后来,电视、录像、VCD、DVD更加普及了,甚至开始出现了电脑,人们不再到电影院看电影了,电影院的票价也一度降得很低,到我上高中的时候,票价就到了我能承受的地步,但很少去看电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磁带录音机上面。印象中,高中候唯一一次去电影院里看电影是和我最好的哥们,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在街上逛着没事做,然后花了2元钱进电影院,影片是一部印度歌舞片,非常欢快。影片结束时,电影院里的灯亮起来,整个电影院的观众就我们两人,当时竟有种莫名的优越感,仿佛这部电影就是特地为我们两人放的。
上了大学,我不再去电影看电影,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票价突然涨到了我买不起的地步,加上网络上许多电影可以看,更加没有必要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了。唯一去的一次还让我后悔不迭,花了我小半个月的生活费去看斯皮尔伯格的《世界之战》,从电影院里出来简直有种拿瓶子砸电影银幕的冲动,满怀期待却看到一部超级烂片的朋友一定会明白那种。总之,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踏入过电影院。
但是,看电影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了看电影上,随着电影的情节激动着、感动着、欢笑着……总是很容易的沉浸在电影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情节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怀念村里的露天电影院,甚至经常幻想着能够痛痛快快的在满天星空下的街道上看上一场电影,于是,露天电影院渐渐的成为了梦,成为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属于童年的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