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起点《食王传》之食谱整理ing
这是别人推荐我找来看的一本起点的网络小说,作者大概是一个会吃会做的,所以里面有一些不错的食谱,特别摘抄下来留着自己做做看~
吃食的做法:汆,煎,炒,熘,炸,焖,煮,烤,炖,爆,这几种是常见的,还有其他不是很常用的:酥,烩,扒,烫等等。
《第四章》羊肉汤
【羊肉汤】煮羊肉前,不妨先用滚水先捞下,然后锅里放油,姜拍碎后入锅翻炒出香味后,再倒入羊肉翻炒到变『色』,加些米酒闷一会,再加盐和汤。
《第七章》入店三道菜
【甜薯泥】蒸软的怀山,不烫手,取了个盘,底上抹了些油,把怀山放进,取来个汤匙,就盘里用匙将怀山摁成泥。然后均匀压平成约『摸』一指厚,取刀纵横出均匀小块,然后复又用原来蒸怀山的盘底抹上一层薄薄的油,盖怀山上,反扣过来,这样怀山泥两面都有一层油膜,不沾盘了。然后均匀洒上些黄砂糖,这怀山就算做得了。
【菊花鲤鱼】再将鱼放案板上,两刀下去就片出鱼骨,靠近鱼头处将鱼骨切断取下,然后将两片连着头的鱼身改菊花刀,再抓了少许盐,抹匀鱼肉上,取一大碟,将鱼曲身盘碟里。切了些姜丝,鱼腮和鱼腹部位各塞了些,其余的直接码鱼身上,淋了些酒上去,再淋上麻油。取了两跟绿蒜,用刀侧拍扁,取些根部位的蒜白切碎了,其余的切丝放一边备用。鱼已经蒸了大约后世时的十分钟左右,赶快将炒锅洗了,舀了些水进去烧开,将那瓯温着的酒放进锅里加热,眼见酒面上隐隐氲起了雾,阵阵酒香飘了开来,便揭开蒸屉盖,舀了一匙酒倒入鱼里,将蒜丝也放进去,盖上盖,约略几秒钟,就揭开了。
【桂香茄块】茄子切滚刀块。锅底便已略见暗红,赶忙倒入油,接着倒入切碎的蒜白,也不翻炒,迅速倒入茄块快速翻炒,然后篦了些温酒,盐继续翻炒片刻,再洒些水,取两片桂叶用火点燃后丢入锅内,盖上锅盖焖约『摸』半分钟,揭开锅盖,再洒些温酒和些许蒜丝及一匙油,翻几下便铲出装盘。
《第十章》泥鳅芋子
【泥鳅芋子】滴些麻油和放几片姜就是要刺激鳅子把肚肠内的泥吐出来,这样做得后泥腥味就不那么重了。这第二次放些酒进去,一来是进一步刺激鳅子吐泥,二来是让鳅子有些醉,省的等会进锅后『乱』蹦,三来么,这样酒入鳅子体内,能进一步的去掉腥味。一般这酒要鳅子下锅前一刻钟才倒。
将锅里煮熟的芋子捞起放入一盆冷水中剥了皮,放一旁备用。取了陶罐,将泥鳅捞起放进,把拍得的蒜头和切好的姜末丢进去,又丢了十几颗胡椒进去,倒上半碗酒,盖好盖子,放到炉火上煨。焖了一会,鳅子已经死了,王况又揭开盖,舀了一勺豆酱进去,再放油,葱白,拌匀后又盖上盖焖了一会,此时阵阵的香味已经开始传开来。揭开盖,里面混合着酒,酱和油的汤已经快收半干了,又搅拌了一下,一直到泥鳅个个都弯曲成弧型了,有些已经腹部裂了口子,这才倒了一瓢温水进去盖上盖子。等汤开了后,王况就一手托着剥好皮的芋子,一手拿刀,直接手掌上将芋子横竖各切一刀成四块,放进陶罐里。接下来就简单了,等着再焖了小半个时辰,取了几片桂叶,就着炉火点燃后丢进罐里再焖上一会,这道菜就做得了。要是有黄瓜就好了,黄瓜切了进去,黄瓜香和芋子,桂叶及泥鳅的香味混合一起,那绝对是人间美味啊。
《第十一章》卤味
【卤味】八角,草果,肉蔻,陈皮,丁香,黄芪,甘草,当归,熟地,小茴香,白芷,良姜和砂仁。将锅洗净,大火,倒入麻油,等油上泛起一点青烟后,王况先将桂叶、姜、切好的葱白、拍碎的蒜头和肉蔻及甘草、花椒丢进去炒香,然后迅速的倒入米酒煮沸后,加水、盐、以及过滤好的酱汁。等到煮沸后,用箅子把汤里的那些香料挑出来,把葱白捡出来扔了。蒜头复又丢进汤里,再找个袋子,把捞出的剩余的香料装好,袋口扎紧,也丢到汤里;其他没入锅炒的陈皮什么的也一股脑的装另一个袋里,又添了些胡椒粒,也扎紧了丢进汤里。接着王况把前面煮好的牛肉和牛肚也放了进去,等再一次煮沸后,让祝四娘子找了个大点的黑釉陶钵,把锅里的卤汤和肉都盛到钵里,放一边腌泡,要至少泡一晚上,第二天再用大火煮沸后再就用这个陶钵炉火上用小火焖半个时辰就得了。
《第三十章》干焖豚脚
【干焖猪脚】豚脚用滚水抄一下,抄到肉变『色』就行了,备齐了胡椒,花椒,桂叶,当归,姜和蒜头就行。将猪脚放进砂锅,加酒、盐、胡椒子和花椒,又切了几片姜,把剥好的蒜头拍碎也丢了进去,又去自己屋里把刚放好的辣椒末抓了些来洒上去,加上酱汁,盖上砂锅盖,上下颠了几下,等到调料都和猪脚混匀了,也没加水,王况就直接把砂锅放到炉上焖了起来,等了约『摸』半刻钟,砂锅里已经兹啦兹啦的响,阵阵香味也传了出来,王况这才揭开锅盖,舀了一勺热水进去,将将没过猪脚的样子,又把桂叶丢了进去,然后盖上锅盖,让祝四娘子找来几张草纸用水沾湿了贴砂锅盖边缘,把缝隙都封上了。这才拍拍手:“好了,几乎已经成了一半,就等半个时辰后,再丢几片当归进去焖一会,再揭开盖子,一边煮一边搅拌,直到汤汁收干为止,出锅前淋一匙温酒就可以了。
《第七十章》建安小食
【豆腐丸】豆腐丸稍微复杂一些,先是要豆腐和面粉大致按三份豆腐一份面粉的比例打成糊。瘦肉切成绿豆般大小的丁。再将友粉仔细的碾成和面粉一般细,取一阔口碗,盛入碾好的友粉,压实,面上要中间略低四周高些,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滚豆腐丸了。一般豆腐丸摊子都是边滚边煮的,和好的糊盛一个大钵里就放锅边上,肉馅则是直接放豆腐糊上的一边,然后一手托着友粉,一手拿个汤匙,拨一块肉丁到糊里,连糊带肉一起舀起来,手腕一抖磕钵边上,叮的一声就翻了个面,再翻再抖,如此反复三四次,馅就进到糊中心了,而豆腐丸的橄榄型也有了个大致的模样,这时候再将包好馅的豆腐丸移到友粉碗里,手前后的摇着,让豆腐丸里面均匀的裹上一层友粉并进一步定型后,碗一斜,一颗豆腐丸就滚进了锅里沉了下去,不消多少时间就又浮了上来,这就熟了。等数量够了后再舀到一边配好料,洒好葱花的汤头的碗里,一碗嫩滑的豆腐丸就大功告成,要是冬天,再放点辣椒酱,那绝对是驱寒上品。
【锅边糊】锅边糊很简单,就是米泡一晚上后,和水磨成浆,不能太稠,稠了就抹不开,也不能太稀,稀了挂不住锅。锅少热后,放入葱蒜翻炒,然后洒酒,盐,再加水,同时丢进锅边糊的配料,一般是豆芽,萝卜丝,切成丝的白菜或者刨成丝的嫩葫芦等,也可以加进肉丝虾米等等,反正就是因各人口味自己随便配。配料都放进后,再用大勺舀一勺的米浆沿着锅边汤的上方均匀淋一圈,好是不要淋到汤里,要让米浆就挂锅边上。然后盖好盖,等汤开了,锅边上挂着的米浆也熟了,这时候再将其刮到汤里,放韭菜或是其他自己喜欢的调料,就可以出锅了。
《第七十三章》蜜制金桔
【蜜制金桔】金桔用水洗了一遍后,再用开水烫一下,然后用针将金桔籽一个个的挑出来。再将其摊萹箩上晒,只需要晒个半天,把金桔表皮的水份收了就可以了。看看金桔已经晒得差不多了,就收了回来屋里摊着去日头气,又取了冰糖来碾,等冰糖碾碎了后,一个早就洗好烫过的敞口钵里边洒金桔边淋蜂蜜边洒冰糖末,大约是一斤金桔配半斤冰糖半斤蜂蜜。然后拌匀了,又挪到日头下晒,这个要一天一翻一晒。如果是鲜摘下的金桔,由于水分多,大概需要晒七到十天,等晒好了,再装到瓷罐里,把口封上,放个几年都不带坏的。
《第八十三章》清蒸鳜鱼
【清蒸鳜鱼】鱼洗了一遍,仔细的把鱼腹内的一层膜给撕了,又检查了下鳃,还好,鳃剔得倒是干净。这才将鱼背朝上立砧板上,背鳍的两边向下各拉一刀直到靠近尾巴,这样就把两片背肉和鱼骨分离了。又让旁观看热闹的帮工榨了些姜汁和酒兑好了。接着就全身及开片出的鱼肉上抹盐,稍待片刻后就将兑了姜汁的酒均匀的淋鱼身上把多余的盐冲掉,淋出的汁倒掉后,再将鱼背朝上立盘里,码上姜丝。大火蒸鱼,把酱油淋鱼盘上,但却不沾到鱼肉,这里面大有讲究,若是把酱汁淋到鱼上,那么蒸的过程中,酱汁就会渗进肉里,酱味就会完全的掩盖住了鱼的本身味道,吃到嘴里就不鲜美了,放盘中蒸的话,鱼肉上会渗进少许的酱香,却能提鲜,等吃的时候再将鱼肉夹下沾酱汤吃,那就是真真的又鲜又美了。淋完酱汁,又盘里添了点酒。七八分钟左右的时候,王况就让火工把火停了,却不取出鱼,而是另一个灶上的锅里烧了些热油,这才揭开蒸屉,见鱼眼已经发白凸起,便舀起一汤匙的温酒淋了上去,再放上切好的葱丝和蒜丝,然后舀一勺热油淋了上去,
《第九十一章》竹筒饭
【竹筒饭】每人三两米的量,泡了满满一大盆的米,让厨子们把风鱼干撕成小块小块的,把鱼刺细心的挑了去,再把熏肉也切成丁。从建安带来的菌干也都泡好了切丁,还有板鸭也取了几只来剔骨切丁备用。又让人把白天交代买来的豚骨头放锅里熬着,将米捞出,拌上先前准备好的鱼干,板鸭,菌干和熏肉等材料和盐,又加了点酒进去拌匀了,再将骨头汤倒进去,恰好将米没过高出半指,加多少汤也很有讲究,得根据米泡的时间长短来定,要是米泡的时间长泡得足,那么只要加到正好没过米齐平就可以,如果泡的时间短,就多加一点点。汤加多了,米饭就太烂,没嚼头,汤加少了,米饭就又太硬。还有汤的多寡和米的品种也是有关系的,若是糯米加的就要少,基本上是按这米的糯度来增减的。都拌好了后,就将米连汤带水的灌进竹筒里,灌差不多七八成满的样子,要是灌多了,等米饭还没熟就该把竹筒给撑爆了。
《第九十二章》红烧武昌鱼
【红烧武昌鱼】 武昌鱼身子比较扁,这样的鱼身适宜切斜十字纹,即和鱼脊骨成大约四十五度角交叉。不过王况切的是放大版的菊花刀,就是刀面和砧板又成个斜角切入,这样切可以增加鱼肉和汤汁的接触面,容易入味。切好了后,将鱼还是按以前的处理方法,抹盐后淋上掺了姜汁的酒放一边备用。又备了葱段,姜末,蒜头,桂叶等,还用水调了一瓯友粉。锅热后,加羊油烧热,鱼下锅煎到两面金黄后,将鱼撇到边上,丢进蒜头,姜末,葱段炒香后淋酒加盐和酱汁,然后将鱼再拨到锅中间,加小半瓢清水煮沸后,将两片桂叶点燃了后丢进锅里,盖上锅盖。让火工改中火,不一会就煮到汤汁变浓稠了。后一步就是勾芡,将鱼单独起锅放入盘中,将锅里的桂叶和煮黄了的葱段捞起来撇掉,汤汁上加糖,再将调好的友粉倒入拌匀煮沸,再放点羊油。一旁的孙嘉英王况煎鱼的时候已经温了一瓯酒等着了,王况看了看酒,酒面上已经氤氲起了雾汽,就示意孙嘉英加了一勺进汤里,然后再鱼上洒了点葱花,把勾芡好的汤汁淋上去,红烧鱼就算做得了。
《第九十四章》蒜香烧排
【蒜香烧排】排骨早就被屠户按王况的要求砍成了半寸来长的小段,王况等锅热了,加油烧热,倒入先前就剥好的蒜头炸,蒜头用量很大,基本上是按一斤排骨两头蒜的比例。等蒜头炸到表皮淡黄后就捞起来备用。舀去锅里多余的油,只留了点底油,倒进葱白和姜片,翻炒出香味来,就让旁边看着火的军士加大火,倒进排骨继续翻炒到肉变『色』,淋上酒和酱汁再稍微翻炒几下就加水没过排骨,再将先前炸好的蒜头也倒进去,加盐,再丢几粒胡椒进去,烧开后盖上锅盖,改小火慢慢的煨着。煨了半个时辰左右,这时候锅里也响起了嗞啦嗞啦声,这是汤汁快收干的标志,掀起锅盖,汤汁已经只剩了一点,撇去里面的葱头,再淋点酒翻两下,就起锅了。
《第一百零八章》姜母鸭
【姜母鸭】先将鸭子滚水锅里加了点酒烫了下去掉血腥味。大陶钵里满满的铺上一厚层姜片,再将鸭子放进盘好,加盐,倒进满满的两瓯酒,盖上盖放到炉火上煮,又让另起个炉子,放个小铁锅,沙子倒进去烧,等到这边沙子烧烫了,那边鸭子也煮开了,就将陶钵移到沙子上,整个钵埋了一半进沙里,让下面保持炉火烧着让陶钵里的汤汁小滚着就行,又交代了孙嘉英旁看着,大概一刻钟左右打开盖翻一下鸭子,直到汤汁快干了,再淋些麻油进去焖,一直焖到姜片变红即可起锅。
吃食的做法:汆,煎,炒,熘,炸,焖,煮,烤,炖,爆,这几种是常见的,还有其他不是很常用的:酥,烩,扒,烫等等。
《第四章》羊肉汤
【羊肉汤】煮羊肉前,不妨先用滚水先捞下,然后锅里放油,姜拍碎后入锅翻炒出香味后,再倒入羊肉翻炒到变『色』,加些米酒闷一会,再加盐和汤。
《第七章》入店三道菜
【甜薯泥】蒸软的怀山,不烫手,取了个盘,底上抹了些油,把怀山放进,取来个汤匙,就盘里用匙将怀山摁成泥。然后均匀压平成约『摸』一指厚,取刀纵横出均匀小块,然后复又用原来蒸怀山的盘底抹上一层薄薄的油,盖怀山上,反扣过来,这样怀山泥两面都有一层油膜,不沾盘了。然后均匀洒上些黄砂糖,这怀山就算做得了。
【菊花鲤鱼】再将鱼放案板上,两刀下去就片出鱼骨,靠近鱼头处将鱼骨切断取下,然后将两片连着头的鱼身改菊花刀,再抓了少许盐,抹匀鱼肉上,取一大碟,将鱼曲身盘碟里。切了些姜丝,鱼腮和鱼腹部位各塞了些,其余的直接码鱼身上,淋了些酒上去,再淋上麻油。取了两跟绿蒜,用刀侧拍扁,取些根部位的蒜白切碎了,其余的切丝放一边备用。鱼已经蒸了大约后世时的十分钟左右,赶快将炒锅洗了,舀了些水进去烧开,将那瓯温着的酒放进锅里加热,眼见酒面上隐隐氲起了雾,阵阵酒香飘了开来,便揭开蒸屉盖,舀了一匙酒倒入鱼里,将蒜丝也放进去,盖上盖,约略几秒钟,就揭开了。
【桂香茄块】茄子切滚刀块。锅底便已略见暗红,赶忙倒入油,接着倒入切碎的蒜白,也不翻炒,迅速倒入茄块快速翻炒,然后篦了些温酒,盐继续翻炒片刻,再洒些水,取两片桂叶用火点燃后丢入锅内,盖上锅盖焖约『摸』半分钟,揭开锅盖,再洒些温酒和些许蒜丝及一匙油,翻几下便铲出装盘。
《第十章》泥鳅芋子
【泥鳅芋子】滴些麻油和放几片姜就是要刺激鳅子把肚肠内的泥吐出来,这样做得后泥腥味就不那么重了。这第二次放些酒进去,一来是进一步刺激鳅子吐泥,二来是让鳅子有些醉,省的等会进锅后『乱』蹦,三来么,这样酒入鳅子体内,能进一步的去掉腥味。一般这酒要鳅子下锅前一刻钟才倒。
将锅里煮熟的芋子捞起放入一盆冷水中剥了皮,放一旁备用。取了陶罐,将泥鳅捞起放进,把拍得的蒜头和切好的姜末丢进去,又丢了十几颗胡椒进去,倒上半碗酒,盖好盖子,放到炉火上煨。焖了一会,鳅子已经死了,王况又揭开盖,舀了一勺豆酱进去,再放油,葱白,拌匀后又盖上盖焖了一会,此时阵阵的香味已经开始传开来。揭开盖,里面混合着酒,酱和油的汤已经快收半干了,又搅拌了一下,一直到泥鳅个个都弯曲成弧型了,有些已经腹部裂了口子,这才倒了一瓢温水进去盖上盖子。等汤开了后,王况就一手托着剥好皮的芋子,一手拿刀,直接手掌上将芋子横竖各切一刀成四块,放进陶罐里。接下来就简单了,等着再焖了小半个时辰,取了几片桂叶,就着炉火点燃后丢进罐里再焖上一会,这道菜就做得了。要是有黄瓜就好了,黄瓜切了进去,黄瓜香和芋子,桂叶及泥鳅的香味混合一起,那绝对是人间美味啊。
《第十一章》卤味
【卤味】八角,草果,肉蔻,陈皮,丁香,黄芪,甘草,当归,熟地,小茴香,白芷,良姜和砂仁。将锅洗净,大火,倒入麻油,等油上泛起一点青烟后,王况先将桂叶、姜、切好的葱白、拍碎的蒜头和肉蔻及甘草、花椒丢进去炒香,然后迅速的倒入米酒煮沸后,加水、盐、以及过滤好的酱汁。等到煮沸后,用箅子把汤里的那些香料挑出来,把葱白捡出来扔了。蒜头复又丢进汤里,再找个袋子,把捞出的剩余的香料装好,袋口扎紧,也丢到汤里;其他没入锅炒的陈皮什么的也一股脑的装另一个袋里,又添了些胡椒粒,也扎紧了丢进汤里。接着王况把前面煮好的牛肉和牛肚也放了进去,等再一次煮沸后,让祝四娘子找了个大点的黑釉陶钵,把锅里的卤汤和肉都盛到钵里,放一边腌泡,要至少泡一晚上,第二天再用大火煮沸后再就用这个陶钵炉火上用小火焖半个时辰就得了。
《第三十章》干焖豚脚
【干焖猪脚】豚脚用滚水抄一下,抄到肉变『色』就行了,备齐了胡椒,花椒,桂叶,当归,姜和蒜头就行。将猪脚放进砂锅,加酒、盐、胡椒子和花椒,又切了几片姜,把剥好的蒜头拍碎也丢了进去,又去自己屋里把刚放好的辣椒末抓了些来洒上去,加上酱汁,盖上砂锅盖,上下颠了几下,等到调料都和猪脚混匀了,也没加水,王况就直接把砂锅放到炉上焖了起来,等了约『摸』半刻钟,砂锅里已经兹啦兹啦的响,阵阵香味也传了出来,王况这才揭开锅盖,舀了一勺热水进去,将将没过猪脚的样子,又把桂叶丢了进去,然后盖上锅盖,让祝四娘子找来几张草纸用水沾湿了贴砂锅盖边缘,把缝隙都封上了。这才拍拍手:“好了,几乎已经成了一半,就等半个时辰后,再丢几片当归进去焖一会,再揭开盖子,一边煮一边搅拌,直到汤汁收干为止,出锅前淋一匙温酒就可以了。
《第七十章》建安小食
【豆腐丸】豆腐丸稍微复杂一些,先是要豆腐和面粉大致按三份豆腐一份面粉的比例打成糊。瘦肉切成绿豆般大小的丁。再将友粉仔细的碾成和面粉一般细,取一阔口碗,盛入碾好的友粉,压实,面上要中间略低四周高些,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滚豆腐丸了。一般豆腐丸摊子都是边滚边煮的,和好的糊盛一个大钵里就放锅边上,肉馅则是直接放豆腐糊上的一边,然后一手托着友粉,一手拿个汤匙,拨一块肉丁到糊里,连糊带肉一起舀起来,手腕一抖磕钵边上,叮的一声就翻了个面,再翻再抖,如此反复三四次,馅就进到糊中心了,而豆腐丸的橄榄型也有了个大致的模样,这时候再将包好馅的豆腐丸移到友粉碗里,手前后的摇着,让豆腐丸里面均匀的裹上一层友粉并进一步定型后,碗一斜,一颗豆腐丸就滚进了锅里沉了下去,不消多少时间就又浮了上来,这就熟了。等数量够了后再舀到一边配好料,洒好葱花的汤头的碗里,一碗嫩滑的豆腐丸就大功告成,要是冬天,再放点辣椒酱,那绝对是驱寒上品。
【锅边糊】锅边糊很简单,就是米泡一晚上后,和水磨成浆,不能太稠,稠了就抹不开,也不能太稀,稀了挂不住锅。锅少热后,放入葱蒜翻炒,然后洒酒,盐,再加水,同时丢进锅边糊的配料,一般是豆芽,萝卜丝,切成丝的白菜或者刨成丝的嫩葫芦等,也可以加进肉丝虾米等等,反正就是因各人口味自己随便配。配料都放进后,再用大勺舀一勺的米浆沿着锅边汤的上方均匀淋一圈,好是不要淋到汤里,要让米浆就挂锅边上。然后盖好盖,等汤开了,锅边上挂着的米浆也熟了,这时候再将其刮到汤里,放韭菜或是其他自己喜欢的调料,就可以出锅了。
《第七十三章》蜜制金桔
【蜜制金桔】金桔用水洗了一遍后,再用开水烫一下,然后用针将金桔籽一个个的挑出来。再将其摊萹箩上晒,只需要晒个半天,把金桔表皮的水份收了就可以了。看看金桔已经晒得差不多了,就收了回来屋里摊着去日头气,又取了冰糖来碾,等冰糖碾碎了后,一个早就洗好烫过的敞口钵里边洒金桔边淋蜂蜜边洒冰糖末,大约是一斤金桔配半斤冰糖半斤蜂蜜。然后拌匀了,又挪到日头下晒,这个要一天一翻一晒。如果是鲜摘下的金桔,由于水分多,大概需要晒七到十天,等晒好了,再装到瓷罐里,把口封上,放个几年都不带坏的。
《第八十三章》清蒸鳜鱼
【清蒸鳜鱼】鱼洗了一遍,仔细的把鱼腹内的一层膜给撕了,又检查了下鳃,还好,鳃剔得倒是干净。这才将鱼背朝上立砧板上,背鳍的两边向下各拉一刀直到靠近尾巴,这样就把两片背肉和鱼骨分离了。又让旁观看热闹的帮工榨了些姜汁和酒兑好了。接着就全身及开片出的鱼肉上抹盐,稍待片刻后就将兑了姜汁的酒均匀的淋鱼身上把多余的盐冲掉,淋出的汁倒掉后,再将鱼背朝上立盘里,码上姜丝。大火蒸鱼,把酱油淋鱼盘上,但却不沾到鱼肉,这里面大有讲究,若是把酱汁淋到鱼上,那么蒸的过程中,酱汁就会渗进肉里,酱味就会完全的掩盖住了鱼的本身味道,吃到嘴里就不鲜美了,放盘中蒸的话,鱼肉上会渗进少许的酱香,却能提鲜,等吃的时候再将鱼肉夹下沾酱汤吃,那就是真真的又鲜又美了。淋完酱汁,又盘里添了点酒。七八分钟左右的时候,王况就让火工把火停了,却不取出鱼,而是另一个灶上的锅里烧了些热油,这才揭开蒸屉,见鱼眼已经发白凸起,便舀起一汤匙的温酒淋了上去,再放上切好的葱丝和蒜丝,然后舀一勺热油淋了上去,
《第九十一章》竹筒饭
【竹筒饭】每人三两米的量,泡了满满一大盆的米,让厨子们把风鱼干撕成小块小块的,把鱼刺细心的挑了去,再把熏肉也切成丁。从建安带来的菌干也都泡好了切丁,还有板鸭也取了几只来剔骨切丁备用。又让人把白天交代买来的豚骨头放锅里熬着,将米捞出,拌上先前准备好的鱼干,板鸭,菌干和熏肉等材料和盐,又加了点酒进去拌匀了,再将骨头汤倒进去,恰好将米没过高出半指,加多少汤也很有讲究,得根据米泡的时间长短来定,要是米泡的时间长泡得足,那么只要加到正好没过米齐平就可以,如果泡的时间短,就多加一点点。汤加多了,米饭就太烂,没嚼头,汤加少了,米饭就又太硬。还有汤的多寡和米的品种也是有关系的,若是糯米加的就要少,基本上是按这米的糯度来增减的。都拌好了后,就将米连汤带水的灌进竹筒里,灌差不多七八成满的样子,要是灌多了,等米饭还没熟就该把竹筒给撑爆了。
《第九十二章》红烧武昌鱼
【红烧武昌鱼】 武昌鱼身子比较扁,这样的鱼身适宜切斜十字纹,即和鱼脊骨成大约四十五度角交叉。不过王况切的是放大版的菊花刀,就是刀面和砧板又成个斜角切入,这样切可以增加鱼肉和汤汁的接触面,容易入味。切好了后,将鱼还是按以前的处理方法,抹盐后淋上掺了姜汁的酒放一边备用。又备了葱段,姜末,蒜头,桂叶等,还用水调了一瓯友粉。锅热后,加羊油烧热,鱼下锅煎到两面金黄后,将鱼撇到边上,丢进蒜头,姜末,葱段炒香后淋酒加盐和酱汁,然后将鱼再拨到锅中间,加小半瓢清水煮沸后,将两片桂叶点燃了后丢进锅里,盖上锅盖。让火工改中火,不一会就煮到汤汁变浓稠了。后一步就是勾芡,将鱼单独起锅放入盘中,将锅里的桂叶和煮黄了的葱段捞起来撇掉,汤汁上加糖,再将调好的友粉倒入拌匀煮沸,再放点羊油。一旁的孙嘉英王况煎鱼的时候已经温了一瓯酒等着了,王况看了看酒,酒面上已经氤氲起了雾汽,就示意孙嘉英加了一勺进汤里,然后再鱼上洒了点葱花,把勾芡好的汤汁淋上去,红烧鱼就算做得了。
《第九十四章》蒜香烧排
【蒜香烧排】排骨早就被屠户按王况的要求砍成了半寸来长的小段,王况等锅热了,加油烧热,倒入先前就剥好的蒜头炸,蒜头用量很大,基本上是按一斤排骨两头蒜的比例。等蒜头炸到表皮淡黄后就捞起来备用。舀去锅里多余的油,只留了点底油,倒进葱白和姜片,翻炒出香味来,就让旁边看着火的军士加大火,倒进排骨继续翻炒到肉变『色』,淋上酒和酱汁再稍微翻炒几下就加水没过排骨,再将先前炸好的蒜头也倒进去,加盐,再丢几粒胡椒进去,烧开后盖上锅盖,改小火慢慢的煨着。煨了半个时辰左右,这时候锅里也响起了嗞啦嗞啦声,这是汤汁快收干的标志,掀起锅盖,汤汁已经只剩了一点,撇去里面的葱头,再淋点酒翻两下,就起锅了。
《第一百零八章》姜母鸭
【姜母鸭】先将鸭子滚水锅里加了点酒烫了下去掉血腥味。大陶钵里满满的铺上一厚层姜片,再将鸭子放进盘好,加盐,倒进满满的两瓯酒,盖上盖放到炉火上煮,又让另起个炉子,放个小铁锅,沙子倒进去烧,等到这边沙子烧烫了,那边鸭子也煮开了,就将陶钵移到沙子上,整个钵埋了一半进沙里,让下面保持炉火烧着让陶钵里的汤汁小滚着就行,又交代了孙嘉英旁看着,大概一刻钟左右打开盖翻一下鸭子,直到汤汁快干了,再淋些麻油进去焖,一直焖到姜片变红即可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