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课 教案
台词课 教案
台词基础课教案(一)
课程名称:
《台词基本功绪论》
主讲教师:
徐平(教授)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级本科班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节课)
课程名称:
台词基本功的基础理论讲解
教学目的:
1.向学生讲解台词学习的目的、意义;介绍台词课学习的具体流程,课程基本结构、内容、特点、教学要求等,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台词基础课学习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
2.对即将开始的台词基本功训练进行基本的理论的讲解,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台词基本功的训练特征,明确训练要求与目标,尽快地进入到艺术语言的学习状态当中。
授课内容
一、台词课的目的与任务
1. 台词在表演中的地位
2. 台词课的任务、性质、目的
3. 台词课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功
2) 基本手段与技巧
3) 剧本角色(人物)台词的体现创作
二、基本功
1、 基本功的理解
2、 为什么要练基本功
3、 台词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1) 气
2) 声
3) 字
三、几个认识问题
一、基本功训练的物理基础
二、基本功训练的生理基础
1.人的言语系统的构成--大脑、神经、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听觉
2.基本功训练的台词训练的实质
3.基本功的咬字训练与听觉特性
四、基本功训练的声学特征表现
话剧舞台语言的特性共振峰
参考书目: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台词基础课教案(二)
课程名称:
《感受呼吸--舞台艺术语言的呼吸发声》
主讲教师:
李 红(讲师)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级本科班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相结合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节课)
教学目的:
1、通过训练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自己的呼吸;
2、从理论上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并明确这种呼吸方法在舞台艺术语言的发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在实际训练中让学生对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有初步感受。
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理论):呼吸是声音的动力之源
1、呼吸是人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
2、呼吸是声音的动力之源;
3、乐器的发声原理;
4、人体的发声器官的构成及功用。
第二部分(训练):聆听、感受呼吸
1、在音乐和老师的讲述中聆听和感受自己的呼吸;
2、讨论在上面的训练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呼吸;
3、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在训练中随着"情景"的变化,气息也发生了变化,是三种不同的呼吸法交替更迭所带来的。
第三部分(理论):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是舞台艺术语言发声中最重要的发声方法
1、胸式呼吸法的特点;
2、腹式呼吸法的特点;
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特点;
4、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生理原理;
5、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舞台艺术语言发声中最重要的发声方法。
第四部分(训练):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练习
1、用闻花香的感觉,调动各呼吸肌肉,感受胸腹式联合呼吸中的吸气;
2、把气吸到位之后,发"嘶"音,体会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呼气;
3、通过发音来感受胸腹式联合呼吸中各呼吸肌肉的配合;
4、用"数枣"练习和绕口令,体会气息的使用。
第五部分(总结):
1、对本堂课进行总体的梳理,强调呼吸是我们声音的动力源泉,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对我们的舞台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2、布置作业--课后要按照课堂训练的标准加强胸腹式联合呼吸的练习。
参考书目: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台词基础课教案(三)
课程名称:
《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之重音的表达方式》
主讲教师:
杨旭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级本科班
课程类型:
基础理论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重音的表达方式?重音的表达方式只有重读吗?
运用各种声音技巧来完成不同重音丰富内在含义的表达方式。
重音的表达方式决不仅仅是重读。
二、 重音的表达方式进行丰富变化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是能够鲜明的表达出重音丰富的内在含义。(潜台词)
三、 如何选择重音的表达方式?
选择重音的表达方式应该准确的把握重音的内在含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你想让观众听懂和感受到的内容。
教材中概括为"音、形、义",其中"音和形"属于重音的基本性质,我把它补充为六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需要强调这里的感觉特指内心感受,而前面的五觉都是唤起内心感受的必然通道。)"义"就是内在含义,但内在含义受规定情境的制约。
四、 如何来完成重音的表达?
1、 展开想象,调动自己全部的感觉器官和细胞,建立鲜明的内心视象。
2、大胆、鲜明的运用各种声音技巧来强调重音。
五、 重音的表达方式进行丰富变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观众更准确更清楚的听懂台词的内在含义,并能激发起观众鲜明的内心视象和强烈的内心感受。
六、重音的表达方式需要进行反复的推敲和尝试。
教学目的:
1、使同学们明白重音的表达方式决不仅仅是重读,而是千变万化的。
2、使同学们学会寻找重音表达的依据。
3、使同学们能够有意识的展开想象,调动五感六觉,建立具体的内心视象,大胆的运用各种声音技巧来表达重音。
4、使同学们明白重音表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感染观众,使观众也产生内心视象。
5、激发起同学们对于重音表达方式的思考和兴趣。有意识养成反复推敲和尝试重音表达方式的习惯。
教学要求:
1、要求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要兴奋、积极。
2、对于气息、声音和吐字的要求不能放松。强调气息的控制留有余气。
3、鼓励同学们在重音的表达上,大胆、夸张,宁"过"勿平。
教学重点:
1、如何选择重音的表达方式?
2、如何完成重音的表达?
教学难点:
1、选择重音表达方式时,对重音内在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准确。
2、在完成重音的表达时,不敢于大胆、夸张的表达。
3、内心视象建立的不够具体。
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和练习实践相结合
2、示范练习和自选练习相结合
课堂讨论:
1、如何建立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心视象。
2、其他同学练习中重音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课堂练习:
1、长绕口令练习〈〈十八愁〉〉
2、快口练习〈〈说马〉〉
3、自选长绕口令和快口练习。
课后作业:
在自己的长绕口令和快口练习中,完成每一句话不同重音表达方式的处理,
下节课单人展示。
参考资料: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台词基础课教案(四)
课程名称:
《舞台艺术语言表现技巧的实践训练》
主讲教师:
李智伟(副教授)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本科班
课程类型:
实践训练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节课)
训练内容:
舞台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
重点:语言的"情趣" 表现。
训练载体:
长段绕口令和快口练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去体会、感受和创造,培养学生积极使用技巧和创造语言表现手段的意识,通过游戏与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积极寻找和创造语言表现的具体手段。
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同时,结合知识要点有意识地在语言创作中去运用,着重训练语言?quot;情趣"表现,不仅要将"话"说清、说明白,还要说得有意思,有魅力,使其语言能够鲜明准确地表意传情。演员的特点是集创作者、创作工具和创作作品为一体的,因此演员只是"懂得"道理是不够的,他(她)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其准确鲜明地表现出来。具体到舞台艺术语言而言,最终目的就是在演员的嘴里表现出来,从而去感染观众。
训练要点:
要点一:调动"愿望"
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产生说话的愿望。生活中人们说话是要有愿望的,他们的愿望来自于语言目的,为了达到目的便会积极地想尽办法将话说清楚。可以试想一个人根本不愿意说话怎么可能将话说好呢?而演员在舞台上说得是别人(角色)的话,则更需要说话的愿望。因此,训练中规定语言目的,明确语言任务,迫使和培养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并积极地将其表现出来。
要点二:鲜明"态度"
态度是情感的初始阶段。语言没有鲜明的态度,就很难有效的传达情感,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又鲜活有趣的语气语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在语言表现时态度的作用。"喜欢"与"讨厌",不同的态度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语言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语气语调。要求学生在不同?quot;态度"中去进行语言尝试与创造。
要点三:落实"手段"
有了愿望--说话的前提,也有了态度--说话的心理感受,是不是就可以将话说好、表现好呢?肯定不行!我们还需要将其落实成具体的语言表现手段,或者说技巧。没有具体的手段和有效的表现技巧,在舞台上仍然是不能完成舞台语言表现任务的,因为它要求清晰准确、表意传情和审美享受。因此在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去创造和运用语言表现的手段和技巧,在语言重点处去刻意表现,从而体现出语言的情趣。
例如:《导游》"罗汉堂"一段中的"趴"字,突出表现出了罗汉与济公不同的形态,"趴"字的刻意表现正好将济公与隐在话中的罗汉们的坐"或"立"形态相映成趣,口语表达时运用重音表现的对比规律,可鲜明地表现出语言诙谐、调侃和幽默的特点。
参考书目: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作 业:
运用语言表现技巧,对长段绕口令和快口练习进行处理与表现。要求语言清晰准确,表意传情,鲜活有趣。
台词基础课教案(一)
课程名称:
《台词基本功绪论》
主讲教师:
徐平(教授)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级本科班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节课)
课程名称:
台词基本功的基础理论讲解
教学目的:
1.向学生讲解台词学习的目的、意义;介绍台词课学习的具体流程,课程基本结构、内容、特点、教学要求等,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台词基础课学习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
2.对即将开始的台词基本功训练进行基本的理论的讲解,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台词基本功的训练特征,明确训练要求与目标,尽快地进入到艺术语言的学习状态当中。
授课内容
一、台词课的目的与任务
1. 台词在表演中的地位
2. 台词课的任务、性质、目的
3. 台词课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功
2) 基本手段与技巧
3) 剧本角色(人物)台词的体现创作
二、基本功
1、 基本功的理解
2、 为什么要练基本功
3、 台词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1) 气
2) 声
3) 字
三、几个认识问题
一、基本功训练的物理基础
二、基本功训练的生理基础
1.人的言语系统的构成--大脑、神经、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听觉
2.基本功训练的台词训练的实质
3.基本功的咬字训练与听觉特性
四、基本功训练的声学特征表现
话剧舞台语言的特性共振峰
参考书目: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台词基础课教案(二)
课程名称:
《感受呼吸--舞台艺术语言的呼吸发声》
主讲教师:
李 红(讲师)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级本科班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相结合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节课)
教学目的:
1、通过训练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自己的呼吸;
2、从理论上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并明确这种呼吸方法在舞台艺术语言的发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在实际训练中让学生对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有初步感受。
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理论):呼吸是声音的动力之源
1、呼吸是人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
2、呼吸是声音的动力之源;
3、乐器的发声原理;
4、人体的发声器官的构成及功用。
第二部分(训练):聆听、感受呼吸
1、在音乐和老师的讲述中聆听和感受自己的呼吸;
2、讨论在上面的训练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呼吸;
3、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在训练中随着"情景"的变化,气息也发生了变化,是三种不同的呼吸法交替更迭所带来的。
第三部分(理论):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是舞台艺术语言发声中最重要的发声方法
1、胸式呼吸法的特点;
2、腹式呼吸法的特点;
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特点;
4、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生理原理;
5、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舞台艺术语言发声中最重要的发声方法。
第四部分(训练):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练习
1、用闻花香的感觉,调动各呼吸肌肉,感受胸腹式联合呼吸中的吸气;
2、把气吸到位之后,发"嘶"音,体会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呼气;
3、通过发音来感受胸腹式联合呼吸中各呼吸肌肉的配合;
4、用"数枣"练习和绕口令,体会气息的使用。
第五部分(总结):
1、对本堂课进行总体的梳理,强调呼吸是我们声音的动力源泉,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对我们的舞台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2、布置作业--课后要按照课堂训练的标准加强胸腹式联合呼吸的练习。
参考书目: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台词基础课教案(三)
课程名称:
《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之重音的表达方式》
主讲教师:
杨旭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级本科班
课程类型:
基础理论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重音的表达方式?重音的表达方式只有重读吗?
运用各种声音技巧来完成不同重音丰富内在含义的表达方式。
重音的表达方式决不仅仅是重读。
二、 重音的表达方式进行丰富变化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是能够鲜明的表达出重音丰富的内在含义。(潜台词)
三、 如何选择重音的表达方式?
选择重音的表达方式应该准确的把握重音的内在含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你想让观众听懂和感受到的内容。
教材中概括为"音、形、义",其中"音和形"属于重音的基本性质,我把它补充为六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需要强调这里的感觉特指内心感受,而前面的五觉都是唤起内心感受的必然通道。)"义"就是内在含义,但内在含义受规定情境的制约。
四、 如何来完成重音的表达?
1、 展开想象,调动自己全部的感觉器官和细胞,建立鲜明的内心视象。
2、大胆、鲜明的运用各种声音技巧来强调重音。
五、 重音的表达方式进行丰富变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观众更准确更清楚的听懂台词的内在含义,并能激发起观众鲜明的内心视象和强烈的内心感受。
六、重音的表达方式需要进行反复的推敲和尝试。
教学目的:
1、使同学们明白重音的表达方式决不仅仅是重读,而是千变万化的。
2、使同学们学会寻找重音表达的依据。
3、使同学们能够有意识的展开想象,调动五感六觉,建立具体的内心视象,大胆的运用各种声音技巧来表达重音。
4、使同学们明白重音表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感染观众,使观众也产生内心视象。
5、激发起同学们对于重音表达方式的思考和兴趣。有意识养成反复推敲和尝试重音表达方式的习惯。
教学要求:
1、要求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要兴奋、积极。
2、对于气息、声音和吐字的要求不能放松。强调气息的控制留有余气。
3、鼓励同学们在重音的表达上,大胆、夸张,宁"过"勿平。
教学重点:
1、如何选择重音的表达方式?
2、如何完成重音的表达?
教学难点:
1、选择重音表达方式时,对重音内在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准确。
2、在完成重音的表达时,不敢于大胆、夸张的表达。
3、内心视象建立的不够具体。
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和练习实践相结合
2、示范练习和自选练习相结合
课堂讨论:
1、如何建立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心视象。
2、其他同学练习中重音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课堂练习:
1、长绕口令练习〈〈十八愁〉〉
2、快口练习〈〈说马〉〉
3、自选长绕口令和快口练习。
课后作业:
在自己的长绕口令和快口练习中,完成每一句话不同重音表达方式的处理,
下节课单人展示。
参考资料: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台词基础课教案(四)
课程名称:
《舞台艺术语言表现技巧的实践训练》
主讲教师:
李智伟(副教授)
授课班级:
表演系2006本科班
课程类型:
实践训练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一节课)
训练内容:
舞台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
重点:语言的"情趣" 表现。
训练载体:
长段绕口令和快口练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去体会、感受和创造,培养学生积极使用技巧和创造语言表现手段的意识,通过游戏与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积极寻找和创造语言表现的具体手段。
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同时,结合知识要点有意识地在语言创作中去运用,着重训练语言?quot;情趣"表现,不仅要将"话"说清、说明白,还要说得有意思,有魅力,使其语言能够鲜明准确地表意传情。演员的特点是集创作者、创作工具和创作作品为一体的,因此演员只是"懂得"道理是不够的,他(她)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其准确鲜明地表现出来。具体到舞台艺术语言而言,最终目的就是在演员的嘴里表现出来,从而去感染观众。
训练要点:
要点一:调动"愿望"
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产生说话的愿望。生活中人们说话是要有愿望的,他们的愿望来自于语言目的,为了达到目的便会积极地想尽办法将话说清楚。可以试想一个人根本不愿意说话怎么可能将话说好呢?而演员在舞台上说得是别人(角色)的话,则更需要说话的愿望。因此,训练中规定语言目的,明确语言任务,迫使和培养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并积极地将其表现出来。
要点二:鲜明"态度"
态度是情感的初始阶段。语言没有鲜明的态度,就很难有效的传达情感,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又鲜活有趣的语气语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在语言表现时态度的作用。"喜欢"与"讨厌",不同的态度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语言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语气语调。要求学生在不同?quot;态度"中去进行语言尝试与创造。
要点三:落实"手段"
有了愿望--说话的前提,也有了态度--说话的心理感受,是不是就可以将话说好、表现好呢?肯定不行!我们还需要将其落实成具体的语言表现手段,或者说技巧。没有具体的手段和有效的表现技巧,在舞台上仍然是不能完成舞台语言表现任务的,因为它要求清晰准确、表意传情和审美享受。因此在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去创造和运用语言表现的手段和技巧,在语言重点处去刻意表现,从而体现出语言的情趣。
例如:《导游》"罗汉堂"一段中的"趴"字,突出表现出了罗汉与济公不同的形态,"趴"字的刻意表现正好将济公与隐在话中的罗汉们的坐"或"立"形态相映成趣,口语表达时运用重音表现的对比规律,可鲜明地表现出语言诙谐、调侃和幽默的特点。
参考书目: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作 业:
运用语言表现技巧,对长段绕口令和快口练习进行处理与表现。要求语言清晰准确,表意传情,鲜活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