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给地球村公民第三封信
亲爱的乡里乡亲:
本信开头,先说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左手作持钉状,售货员拿来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随后用右手指了指左手。售货员恍然大悟,于是赶紧拿来了钉子,聋哑人刚走,店里来了一位盲人……,讲到这里,教授突然停了下来,向学生们提问题:“你们说,这个盲人将用什么办法简单而快捷地买到一把剪刀呢?”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便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回答道:“他只要伸出两手指作剪东西状就可以了。”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教授咳嗽了一声道:“都错了,其实他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我们总习惯用一种常规的方式思考问题,长年累月的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工作生活,如此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很自然地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不愿转个方向,也不会换个角度。客观地说,按常规处理问题或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我们更要注意思维定势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今世界许许多多的人缺乏思考,也可换句话说,不愿思考。固然许多人忙于生计或许少有时间思考,但更多的原因则是思维懒惰。也许有人习惯听父母、老师、专家、领导的,觉得无需思考;也许有人不自觉地服从社会分工的概念,觉得许多事不属于自己考虑的范围;也许有人习惯被动应付着解决问题,不愿深究,得过且过;也许有些人受社会长期存在的一元价值观及单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以感性思维为主,盲听盲从、狂热跟风。思维的懒惰,不求甚解,会淡化理性的文明,会滋生奴性。思维的懒惰,致使我们一些同志开始追求生活的短暂安逸,习惯沿着各种别人安排好的轨道去行事;思维的懒惰,更使我们丧失了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信心及能力,麻木做事,不能探索创新。
再说一个发生在法国的真实故事:一位新调任的炮兵团长每次视察炮兵演习的时候,总发现有一名士兵一动不动、自始至终地站在大炮旁边,团长以前不是炮兵,就问旁边的军官,军官也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只是说一直就是这样,而教科书上历来都是这么规定的。团长对此颇为怀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了真相:从前,大炮都用马车牵引的,需要一名士兵专门站在大炮边拉马,使因发射后坐力而移动的大炮复位。现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机械化操作,教科书却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老炮兵对传统与错误教科书的迷信,导致问题长期没有被发现,新团长对不合理现象的质疑,使得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这启示我们,对待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做法要敢于怀疑,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此,我呼吁人们一定要对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人生面临的诸多问题多多思考。唯有多多思考,才能较好地生活,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或许只要努力,每个人可以有所发现,都可留下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别人的观点,如何借鉴别人的经验。任何得以千万年传承的文化都必然有着肯定的、积极的、合理的内涵,或许是传承者没有把握内涵,或许一些人披着袈纱别有用心的误导,或许我们自己的理解存在问题,令人可惜的是,许许多多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都没有加以把握。固然,由于个人及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谬误,其实这些谬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些人通常不去积极发掘某种文化蕴涵的闪光之处,却总是乐于去寻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攻击别人,或许是由于门户之争需要,或许是这样容易突显这些人的伟大。也可以说这是思维定势使用不当造成的另外一种现象。对于一些不能“眼见为实”的现象,对于一些因为科学手段滞后造成的暂时不能实验证明的现象,或者是一些已经被实验证明但不了解所以然的现象,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名人却自以为是,断然说不存在。不可否认这些名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运用一些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不懂的东西,任何人都要去认真学习观察了解。
我要满怀感恩的心情说,中西方传统文化包括道、佛、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还包括易、儒、中医气功、印度瑜珈等等,还包括唯物唯心种种主义思想,都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结晶,当然客观地说都是从某一方面去探索发现的,现代科技的发展更为我们认识世界及人类自身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键在于人们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今天我要荣幸地宣告,人类文化历史上一个大融汇的时代已经到来。
有关第二封信提到的“人可以随意调节使用左右大脑”理论,虽然我个人没有条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验证并形成专业的论文发布,目前也没有得到专业人士公认,但由于这是本人30多年的自身践行验证了的,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进行宣传,也许大家暂时也不愿意接受,因为跟着走也是需要勇气的,但我深信逐渐被大家了解接受只是时间问题。身体左右侧器官及左右脑的有意识调节使用,必然会给人类的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及寿命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或许我对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学习了解的不深不透,但是,今天我仍然尝试继续完善本人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学说”及“宇宙统一离子说”,今天我进一步尝试提出,宇宙一切都是三个方向的发展,而我们人类是三个方向发展的结晶,人类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或许我们应该知道,人类是宇宙发展的宠儿,人类(一切高等生物)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肩负着宇宙的未来。我们也必须知道,人类是宇宙孕育出来的,如果人类不能完成好自己的责任及使命,不能维护宇宙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自身也就会被淘汰灭亡。今天我尝试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气功的“气”、瑜珈的“梵”、道教的导引、佛教的禅定,道家的太极、佛教的万字符、基督教的十字架,上帝、真主、安拉、玉帝等“神灵”,仅供大家参考。
前面信中本人尝试提出,正如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离子是宇宙万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本身是离子进化的等级次序表现。大到星球天体,小到动植物、元素,包括人类,都是离子不同等级次序的表现形式,各自所具有的结构和特性有着惊人的相似并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氢原子或氦原子)的稳定结构,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今天或许可以这样去理解描述“离子”,离子可以一分为三,换句话是三方面的结合:1、结构,粒子性,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分层排布及数量;2、运动性,波,弦,固有存在的,电子绕核运动,磁矩及自旋。3、感知反应性,活性,意识活动的萌芽。
宇宙可以说也是从三个方向发展的,1、结构愈来愈复杂,宇宙中所有元素都起源于氢,它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较重的原子核,首先是氦,其次是轻元素(锂、硼、铍等),经过中子俘获,产生从碳、氮、铁一直到原子序数为82和83的铅和铋,无机有机物产生、生物产生进化、星球天体星系形成……;2、电子绕核运动及自旋的多样化、扩大化,如机械波、电磁波、温度波、点陈波、物质波及自旋波,又如太阳系与离子结构相似,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就像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一样,银河系也是如此;3、意识活动的产生发展,无机物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剌激感应性,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的产生发展,动物的感觉及心理,人手精细活动及语言的产生发展,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产生发展,以及高级的意识活动是由人通过大脑调动身体器官应对外界剌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全息论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实际上宇宙三个方向的发展可以是独立的、有所侧重的,有时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存在着不同时空不同方向不同阶段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发展。比如,前面说的聚变反应和中子俘获两种产生元素的过程仍在恒星内部继续进行,而高等生物人又可以说是三个方向有机密切联系发展的结晶。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这里需要特别分析说明一下无机物的“反应特性”。首先,我们应该重新理解“意识活动”,前面说过,意识活动是人通过大脑调动身体器官应对外界剌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某种意义上,包括感觉、分析思维及应对剌激采取的各种反应,感知及应答是不同层次水平分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自然会出现无机物、有机物、低等生物、动物及人类不同方向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发展,自然会逐渐产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对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脑的发展。本人提出商榷的是,低等生物的趋利避害特性,在有机物、无机物上存在着萌芽。万物同源,万宗归一,物质统一于氢离子。在离子的层面上,万物可以沟通交流,当然仅仅只是一定程度的感知反应,一定程度的趋利避害。
众所周知的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1891-1955)是科学家,也是神父,他更是一位胸怀大爱的人。作为一位科学家,他以其进化论驰名于世;而作为一位神父,他以耶稣会士的身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于天主。在法国的博物馆中,游人总不会错过那些名为「静物」(la nature morte原指:死去的自然)的画作,它们可能是苹果、玻璃杯、石头。顾名思义,这些物质显然都没有生命。但是,德日进并非如此看待物质。他渗透到所谓[静物]的表层之下,觉察到原子和原子及分子之间相互吸引,永不休止。他说:[宇宙万物是由联结融合和生发繁衍-透过寻找彼此的原素而相遇,它们相吸相融之后,再生成新的原素。] 他直接了当地称融合的原则为爱:[我深深地相信,『爱』是成长中的宇宙的最深本质。宇宙的演进可以正确地描述为[爱的进化]。爱是物质的心,爱更是能量。惟有当这能量是自「无限的天主」倾流而出时,它才能成为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取竭不尽的泉源。
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宇宙诞生初期的化学元素,也可以说是通过共振合成和产生的,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能量由共振产生,前提必须是离子间相谐相融,融合的原则为“爱”。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能量的创造才是宇宙发展的真正动力,聚变与裂变其本质就是为了创造和获得更好的结构和功能(能量)。个体与个体相吸聚集在一起,但必须相融也就是谐振起来才能产生和获得能量,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宇宙发展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产生、凝聚、拥有更大更多更强的能量,使离子(包括个体及群体)生存发展的更好。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看待“泛灵论”,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天主教的“天主”,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婆罗门教的“梵天”,儒教的“天”或“皇天上帝”,道教的“原始天尊”等,也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天人合一”,“梵我合一”,“上帝与我们同在”。本人认为,应该明确的是,一个个离子,或者说一块石头和一棵树,是不可能达到人类意识水平的,当然没有感觉、思维及采取种种反应之能力,它们只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低级感应能力及意识水平。但是,我们应该或者必须知道的是,在离子层面上,离子之间一定存在着特殊的沟通方式,可以彼此了解交流。敬请大家注意了解的是,人的善恶之心、意念必然会对机体内离子产生特殊影响,机体不同等级次序结构的离子自然体现个体意愿的善恶特征,离子间自然会通过自己的“语言”交流彼此了解。具有善心的人,机体不同等级次序结构的离子也蕴涵不同程度的善心,机体内部离子更易和谐,机体外部的离子更乐于与您交融,善者能量可以获得自然加持。有“恶”心者,机体不同等级次序结构的离子自然带有不同程度“恶”之戾气,可以想象的是,机体内部的离子或为自己在你争我斗、鸡犬不宁,机体外的离子又怎会主动来参与交融呢,一定是有多远躲多远。
有一句老话“举头三尺有神明”,还有一句老话“三点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个个平安”,让我们一起觉悟且践行。
现在开始着重谈本信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叙述知道,离子固有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运动,电子分层排布绕核运动,存在磁矩并自旋。而且大家也知道,粒子、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菌、动植物、星球天体等也都存在着这一现象。然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离子发展的结晶,体现了离子不同方向、不同阶段的发展,也体现了不同时空不同方向不同阶段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发展。人作为离子发展的高级次序结构表现,那么离子固有的特殊运动方式还存在吗,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今天,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客观存在着,但令人遗憾的是99%的人都是无意识地由机体自主运行着。人自身有着大家熟悉的8大生命系统,还存在一条目前许多人不相信、还未加以有意识使用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在此,本人恳请大家为了自己及人类的未来,赶快行动起来,积极运行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
在此,应该提到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精气神学说”,应该提到中华气功及印度瑜珈,我们要感恩几千年来相关的先人、古人及今人的努力探索。本人尤为要表达深深的谢意,可以说本人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学说的建立与之密不可分。
或许到了今天,我们才有可能理解,气功的“炁”,瑜珈的“梵”。本人认为,实际上,“炁”及“梵”都指的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离子”。“精气神”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离子的三个特性的表现,精,就是指的粒子性,结构性;气(炁)指的运动性,生物电的多样性;神指的感知反应性,意识,意念。或许气功侧重于离子的运动性,道教强调导引,瑜珈侧重于调心,佛教强调禅定。
离子的“精气神”是三元合一的,密不可分的。然而,人是离子发展的高级次序结构表现。前面说过,人是离子三方向发展的结晶,因为是有机联系发展的,自然人也可以精气神相互作用谐调提升。人或许也可看作是一个大的离子结构,炼神还虚炼精化气,有意识地进行离子水平的“三元合一”。
人是一个多细胞、多组织、多器官、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家知道,许多结构相似、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具有相似功能的一些组织组成的,能够独立完成某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叫做器官。多个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某一类生命活动的结构层次叫做系统。我们也可以据此理解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实现,必须由从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的许许多多结构功能相似的细胞的共同参与并协同作战,自然也可理解为,需要系统内不同层次结构的众多离子谐振起来共同参与。
在这里,简述一下生物电及离子交融产生生物电的现象。生命的本质就是电本质。一些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后总结指出,生物体结构的形成,及在此基础上显示的种种功能,电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无论是单质元素,简单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还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无不如此。瑞典的布庄•挪丹斯沧博士,积几十年医疗和实验的实录,于1983年出版了约40万字的《生物的闭路体电流之临床实验录与人体电流系统之理论证据》一书,书中评述了一个重大发现,即人体内存在电能和电磁场。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的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要伴随着生物电(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会产生0.2-1毫伏的电压)。细胞浸浴在细胞液中,细胞膜的内外存在许多带电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等),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在安静状态时,这些离子相对稳定,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力发生变化,各种离子便活跃起来,在细胞膜内外川流不息,出现钾钠离子交换,便产生了生物电。在导体中,电流是由电子所带动的。但在生物体中,电流是由离子所带动的。由离子带动的电荷流经膜上的离子通道形成离子电流。维持细胞膜两侧浓度差是细胞膜最基本的功能和特性。细胞膜通过Na-K-ATP酶的作用,消耗ATP产生离子转运,这种过程是生物电动能。当膜两侧离子浓度差达到静息电位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生物电能为电势能。当细胞膜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特定刺激时,由于膜电容性质出现电容放电。形成电容电流后,生物电能从电势能转化成电动能。人体中的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占人体总细胞的大部分。被称为活性细胞。有一个共同特性:在外界一定量的刺激下,细胞膜可以产生动作电位。即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称为阈电位、阈刺激。刺激强度达到阈刺激时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这一特性是全或无的性质。阈电位也称为燃点。可兴奋性细胞一旦发生动作电位,就会出现神经冲动。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人体所有器官都会产生生物电现象,并且以电的形式——动作电位,通过相应的神经纤维把兴奋传导到大脑中枢,大脑中枢以动作电位的方式,把神经冲动信号通过相应的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从而产生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活动。
现代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的研究已充分证明,作为生命本质特征的物质基础,就是人体生物电系统即人体生物电离子的运流、循环系统.人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都是通过生物电系统控制和传递信息的.因此可以说,生物电离子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有序流动,就构成了一切的生命奇观。
由于对离子固有的活动性、生物电及人体生物电离子系统的不了解,令人可惜的是,目前,人体生物电离子系统还处于无意识的机体自主运行状态,人们还不能有意识的运行生物电离子系统。实际上,气功及瑜珈练功之目的,就是通过调神、调息、调身等手段,利用离子特殊的、固有的运动方式,将从属于人体不同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离子进行谐振交融。练气功就是要逐渐打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等,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瑜珈也有三脉七轮之说,通过冥想调节,可以使身体充满能量。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物质之间能量的转化传递,目前公认的是两种,一种是,A系统可以借由简单的物质转移将能量传输到B系统(因为物质的质量同等于能量),比如人类则是通过食用动、植物食物摄入化学能,并根据自身需要转变成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用以维持生命,从事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另一种是,A系统对B系统作了功,使B系统产生了变化。比如大家知道的太阳辐射,比如许多人不知道的“月球是地球磁场的发动机,是巨型极低频发动机”。还有生物与生物间电磁波影响及作用,“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场对人体的保健与抗衰老作用”,50年前的姜氏生物场导发现,是人类对自然的崭新认识。那些震惊科学界的、从植物到动物乃至到人体的、可重复的实验成果破除了许多传统观念和认识,让我们从深层次了解到生命体之间是如何跨越空间交换生命信息的。
有意识地运行生物电离子系统,也就是对机体“自我作功”,利用离子特殊的、固有的运动方式,将从属于人体不同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离子进行谐振交融。一方面有利于达到机体生物电系统平衡,1、可将部分脏器产生的多余的生物电能传出器官外,消化掉。2、某脏器由于疾病等原因出现能量不足时,可以得到其它系统的能量传入,给予能量的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弥漫于空气中的正负离子谐振交融,正离子多为矿物质离子、氮离子等,负离子多为O2-和OH-等;另外还可以与自然环境中的生命能量波(基它生命物质及不同“场”具有的)谐振以获取能量,要特别地充分地利用生物电磁场的微波生物效应,积极地与其它生物进行生物电离子能量波交流有利于人体生物电离子系统功能的唤醒、修正、激发、增强等。
电子时时刻刻固有地在绕核运动。当人作为一个大的离子结构,离子核又在哪里?本人认为,应为紫微宫(特指气功紫宫穴后的胸腔)或瑜珈的心轮。一方面,胸腔内心脏本身是人最为重要的器官,是人循环系统的动力发生地。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另一方面,紫微宫为人体中心,左右各有一脉,前后有任督二脉,上有上丹田,下有下丹田,是全身交汇交融中心。
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应该如何运行及意义何在,本人认为或可从星系运转的现象得到一些启示。宇宙中大部分星系以旋涡状呈现,这类星系在其对称面附近含有大量的弥漫物质,从正面看,形状像旋涡;从侧面看,便呈梭状。旋涡星系常伴有旋臂,大多数旋涡星系有两条旋臂,少数星系有三条以上的旋臂,银河系有4条旋臂。在旋涡星系中有一类的核心不是球形,而是棒状,旋臂从棒的两端生出,称为棒旋星系。银河系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旋涡星系,但来自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却显示应该是棒旋星系。在这里,要说到佛教的“卍”字符,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银河系的四旋臂结构与标志佛的“卍”字符非常相似。而万字符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着,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各个民族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象征着吉祥和神的保护,也代表生命以及四季的交替。不但如此,更奇特的是,还有细心的人发现如果从某个角度观察原子模型中的电子云形状也发现“卍”字符隐藏于其中。可以说,也许道教的太极与有两条旋臂的旋涡星系有关,基督教的十字架与棒旋星系有关。或许人们应该赶紧行动起来,转动心中之法轮,将左右、前后、上下及全身合为一体、融为一点。同类相聚、同频共振、同质相吸,结构规模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运动方式在不断地变化飞跃,意识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增强,能量在不断地提升,生命在不断地延长。
亲爱的乡里乡亲,左右侧身体器官及左右脑的调节使用,或可给人们的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及寿命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积极运行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必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更多惊喜。人是天地精华孕育出来的,代表着宇宙的未来,人类一定有更美好的未来!
自然界是按照其特有的规律向前无限发展的,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以及人类的产生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每个“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生活及幸福,前提是,尽可能不伤害或少伤害其它“生物”。愈是高等“生物”自然界对她的要求愈高,愈是高等“生物”维护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责任愈大。谁为之奉献的越多,自然界回馈给她的会更多,世界也因此而多姿多彩更加美丽!
祝
乡亲们生活的更好!
中国居民小组 郁東
2014年6月12日
本信开头,先说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左手作持钉状,售货员拿来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随后用右手指了指左手。售货员恍然大悟,于是赶紧拿来了钉子,聋哑人刚走,店里来了一位盲人……,讲到这里,教授突然停了下来,向学生们提问题:“你们说,这个盲人将用什么办法简单而快捷地买到一把剪刀呢?”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便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回答道:“他只要伸出两手指作剪东西状就可以了。”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教授咳嗽了一声道:“都错了,其实他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我们总习惯用一种常规的方式思考问题,长年累月的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工作生活,如此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很自然地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不愿转个方向,也不会换个角度。客观地说,按常规处理问题或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我们更要注意思维定势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今世界许许多多的人缺乏思考,也可换句话说,不愿思考。固然许多人忙于生计或许少有时间思考,但更多的原因则是思维懒惰。也许有人习惯听父母、老师、专家、领导的,觉得无需思考;也许有人不自觉地服从社会分工的概念,觉得许多事不属于自己考虑的范围;也许有人习惯被动应付着解决问题,不愿深究,得过且过;也许有些人受社会长期存在的一元价值观及单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以感性思维为主,盲听盲从、狂热跟风。思维的懒惰,不求甚解,会淡化理性的文明,会滋生奴性。思维的懒惰,致使我们一些同志开始追求生活的短暂安逸,习惯沿着各种别人安排好的轨道去行事;思维的懒惰,更使我们丧失了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信心及能力,麻木做事,不能探索创新。
再说一个发生在法国的真实故事:一位新调任的炮兵团长每次视察炮兵演习的时候,总发现有一名士兵一动不动、自始至终地站在大炮旁边,团长以前不是炮兵,就问旁边的军官,军官也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只是说一直就是这样,而教科书上历来都是这么规定的。团长对此颇为怀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了真相:从前,大炮都用马车牵引的,需要一名士兵专门站在大炮边拉马,使因发射后坐力而移动的大炮复位。现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机械化操作,教科书却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老炮兵对传统与错误教科书的迷信,导致问题长期没有被发现,新团长对不合理现象的质疑,使得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这启示我们,对待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做法要敢于怀疑,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此,我呼吁人们一定要对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人生面临的诸多问题多多思考。唯有多多思考,才能较好地生活,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或许只要努力,每个人可以有所发现,都可留下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别人的观点,如何借鉴别人的经验。任何得以千万年传承的文化都必然有着肯定的、积极的、合理的内涵,或许是传承者没有把握内涵,或许一些人披着袈纱别有用心的误导,或许我们自己的理解存在问题,令人可惜的是,许许多多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都没有加以把握。固然,由于个人及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谬误,其实这些谬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些人通常不去积极发掘某种文化蕴涵的闪光之处,却总是乐于去寻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攻击别人,或许是由于门户之争需要,或许是这样容易突显这些人的伟大。也可以说这是思维定势使用不当造成的另外一种现象。对于一些不能“眼见为实”的现象,对于一些因为科学手段滞后造成的暂时不能实验证明的现象,或者是一些已经被实验证明但不了解所以然的现象,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名人却自以为是,断然说不存在。不可否认这些名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运用一些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不懂的东西,任何人都要去认真学习观察了解。
我要满怀感恩的心情说,中西方传统文化包括道、佛、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还包括易、儒、中医气功、印度瑜珈等等,还包括唯物唯心种种主义思想,都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结晶,当然客观地说都是从某一方面去探索发现的,现代科技的发展更为我们认识世界及人类自身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键在于人们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今天我要荣幸地宣告,人类文化历史上一个大融汇的时代已经到来。
有关第二封信提到的“人可以随意调节使用左右大脑”理论,虽然我个人没有条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验证并形成专业的论文发布,目前也没有得到专业人士公认,但由于这是本人30多年的自身践行验证了的,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进行宣传,也许大家暂时也不愿意接受,因为跟着走也是需要勇气的,但我深信逐渐被大家了解接受只是时间问题。身体左右侧器官及左右脑的有意识调节使用,必然会给人类的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及寿命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或许我对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学习了解的不深不透,但是,今天我仍然尝试继续完善本人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学说”及“宇宙统一离子说”,今天我进一步尝试提出,宇宙一切都是三个方向的发展,而我们人类是三个方向发展的结晶,人类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或许我们应该知道,人类是宇宙发展的宠儿,人类(一切高等生物)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肩负着宇宙的未来。我们也必须知道,人类是宇宙孕育出来的,如果人类不能完成好自己的责任及使命,不能维护宇宙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自身也就会被淘汰灭亡。今天我尝试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气功的“气”、瑜珈的“梵”、道教的导引、佛教的禅定,道家的太极、佛教的万字符、基督教的十字架,上帝、真主、安拉、玉帝等“神灵”,仅供大家参考。
前面信中本人尝试提出,正如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离子是宇宙万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本身是离子进化的等级次序表现。大到星球天体,小到动植物、元素,包括人类,都是离子不同等级次序的表现形式,各自所具有的结构和特性有着惊人的相似并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氢原子或氦原子)的稳定结构,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今天或许可以这样去理解描述“离子”,离子可以一分为三,换句话是三方面的结合:1、结构,粒子性,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分层排布及数量;2、运动性,波,弦,固有存在的,电子绕核运动,磁矩及自旋。3、感知反应性,活性,意识活动的萌芽。
宇宙可以说也是从三个方向发展的,1、结构愈来愈复杂,宇宙中所有元素都起源于氢,它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较重的原子核,首先是氦,其次是轻元素(锂、硼、铍等),经过中子俘获,产生从碳、氮、铁一直到原子序数为82和83的铅和铋,无机有机物产生、生物产生进化、星球天体星系形成……;2、电子绕核运动及自旋的多样化、扩大化,如机械波、电磁波、温度波、点陈波、物质波及自旋波,又如太阳系与离子结构相似,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就像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一样,银河系也是如此;3、意识活动的产生发展,无机物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剌激感应性,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的产生发展,动物的感觉及心理,人手精细活动及语言的产生发展,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产生发展,以及高级的意识活动是由人通过大脑调动身体器官应对外界剌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全息论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实际上宇宙三个方向的发展可以是独立的、有所侧重的,有时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存在着不同时空不同方向不同阶段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发展。比如,前面说的聚变反应和中子俘获两种产生元素的过程仍在恒星内部继续进行,而高等生物人又可以说是三个方向有机密切联系发展的结晶。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这里需要特别分析说明一下无机物的“反应特性”。首先,我们应该重新理解“意识活动”,前面说过,意识活动是人通过大脑调动身体器官应对外界剌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某种意义上,包括感觉、分析思维及应对剌激采取的各种反应,感知及应答是不同层次水平分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自然会出现无机物、有机物、低等生物、动物及人类不同方向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发展,自然会逐渐产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对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脑的发展。本人提出商榷的是,低等生物的趋利避害特性,在有机物、无机物上存在着萌芽。万物同源,万宗归一,物质统一于氢离子。在离子的层面上,万物可以沟通交流,当然仅仅只是一定程度的感知反应,一定程度的趋利避害。
众所周知的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1891-1955)是科学家,也是神父,他更是一位胸怀大爱的人。作为一位科学家,他以其进化论驰名于世;而作为一位神父,他以耶稣会士的身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于天主。在法国的博物馆中,游人总不会错过那些名为「静物」(la nature morte原指:死去的自然)的画作,它们可能是苹果、玻璃杯、石头。顾名思义,这些物质显然都没有生命。但是,德日进并非如此看待物质。他渗透到所谓[静物]的表层之下,觉察到原子和原子及分子之间相互吸引,永不休止。他说:[宇宙万物是由联结融合和生发繁衍-透过寻找彼此的原素而相遇,它们相吸相融之后,再生成新的原素。] 他直接了当地称融合的原则为爱:[我深深地相信,『爱』是成长中的宇宙的最深本质。宇宙的演进可以正确地描述为[爱的进化]。爱是物质的心,爱更是能量。惟有当这能量是自「无限的天主」倾流而出时,它才能成为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取竭不尽的泉源。
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宇宙诞生初期的化学元素,也可以说是通过共振合成和产生的,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能量由共振产生,前提必须是离子间相谐相融,融合的原则为“爱”。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能量的创造才是宇宙发展的真正动力,聚变与裂变其本质就是为了创造和获得更好的结构和功能(能量)。个体与个体相吸聚集在一起,但必须相融也就是谐振起来才能产生和获得能量,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宇宙发展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产生、凝聚、拥有更大更多更强的能量,使离子(包括个体及群体)生存发展的更好。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看待“泛灵论”,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天主教的“天主”,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婆罗门教的“梵天”,儒教的“天”或“皇天上帝”,道教的“原始天尊”等,也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天人合一”,“梵我合一”,“上帝与我们同在”。本人认为,应该明确的是,一个个离子,或者说一块石头和一棵树,是不可能达到人类意识水平的,当然没有感觉、思维及采取种种反应之能力,它们只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低级感应能力及意识水平。但是,我们应该或者必须知道的是,在离子层面上,离子之间一定存在着特殊的沟通方式,可以彼此了解交流。敬请大家注意了解的是,人的善恶之心、意念必然会对机体内离子产生特殊影响,机体不同等级次序结构的离子自然体现个体意愿的善恶特征,离子间自然会通过自己的“语言”交流彼此了解。具有善心的人,机体不同等级次序结构的离子也蕴涵不同程度的善心,机体内部离子更易和谐,机体外部的离子更乐于与您交融,善者能量可以获得自然加持。有“恶”心者,机体不同等级次序结构的离子自然带有不同程度“恶”之戾气,可以想象的是,机体内部的离子或为自己在你争我斗、鸡犬不宁,机体外的离子又怎会主动来参与交融呢,一定是有多远躲多远。
有一句老话“举头三尺有神明”,还有一句老话“三点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个个平安”,让我们一起觉悟且践行。
现在开始着重谈本信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叙述知道,离子固有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运动,电子分层排布绕核运动,存在磁矩并自旋。而且大家也知道,粒子、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菌、动植物、星球天体等也都存在着这一现象。然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离子发展的结晶,体现了离子不同方向、不同阶段的发展,也体现了不同时空不同方向不同阶段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发展。人作为离子发展的高级次序结构表现,那么离子固有的特殊运动方式还存在吗,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今天,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客观存在着,但令人遗憾的是99%的人都是无意识地由机体自主运行着。人自身有着大家熟悉的8大生命系统,还存在一条目前许多人不相信、还未加以有意识使用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在此,本人恳请大家为了自己及人类的未来,赶快行动起来,积极运行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
在此,应该提到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精气神学说”,应该提到中华气功及印度瑜珈,我们要感恩几千年来相关的先人、古人及今人的努力探索。本人尤为要表达深深的谢意,可以说本人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学说的建立与之密不可分。
或许到了今天,我们才有可能理解,气功的“炁”,瑜珈的“梵”。本人认为,实际上,“炁”及“梵”都指的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离子”。“精气神”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离子的三个特性的表现,精,就是指的粒子性,结构性;气(炁)指的运动性,生物电的多样性;神指的感知反应性,意识,意念。或许气功侧重于离子的运动性,道教强调导引,瑜珈侧重于调心,佛教强调禅定。
离子的“精气神”是三元合一的,密不可分的。然而,人是离子发展的高级次序结构表现。前面说过,人是离子三方向发展的结晶,因为是有机联系发展的,自然人也可以精气神相互作用谐调提升。人或许也可看作是一个大的离子结构,炼神还虚炼精化气,有意识地进行离子水平的“三元合一”。
人是一个多细胞、多组织、多器官、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家知道,许多结构相似、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具有相似功能的一些组织组成的,能够独立完成某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叫做器官。多个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某一类生命活动的结构层次叫做系统。我们也可以据此理解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实现,必须由从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的许许多多结构功能相似的细胞的共同参与并协同作战,自然也可理解为,需要系统内不同层次结构的众多离子谐振起来共同参与。
在这里,简述一下生物电及离子交融产生生物电的现象。生命的本质就是电本质。一些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后总结指出,生物体结构的形成,及在此基础上显示的种种功能,电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无论是单质元素,简单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还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无不如此。瑞典的布庄•挪丹斯沧博士,积几十年医疗和实验的实录,于1983年出版了约40万字的《生物的闭路体电流之临床实验录与人体电流系统之理论证据》一书,书中评述了一个重大发现,即人体内存在电能和电磁场。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的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要伴随着生物电(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会产生0.2-1毫伏的电压)。细胞浸浴在细胞液中,细胞膜的内外存在许多带电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等),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在安静状态时,这些离子相对稳定,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力发生变化,各种离子便活跃起来,在细胞膜内外川流不息,出现钾钠离子交换,便产生了生物电。在导体中,电流是由电子所带动的。但在生物体中,电流是由离子所带动的。由离子带动的电荷流经膜上的离子通道形成离子电流。维持细胞膜两侧浓度差是细胞膜最基本的功能和特性。细胞膜通过Na-K-ATP酶的作用,消耗ATP产生离子转运,这种过程是生物电动能。当膜两侧离子浓度差达到静息电位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生物电能为电势能。当细胞膜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特定刺激时,由于膜电容性质出现电容放电。形成电容电流后,生物电能从电势能转化成电动能。人体中的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占人体总细胞的大部分。被称为活性细胞。有一个共同特性:在外界一定量的刺激下,细胞膜可以产生动作电位。即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称为阈电位、阈刺激。刺激强度达到阈刺激时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这一特性是全或无的性质。阈电位也称为燃点。可兴奋性细胞一旦发生动作电位,就会出现神经冲动。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人体所有器官都会产生生物电现象,并且以电的形式——动作电位,通过相应的神经纤维把兴奋传导到大脑中枢,大脑中枢以动作电位的方式,把神经冲动信号通过相应的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从而产生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活动。
现代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的研究已充分证明,作为生命本质特征的物质基础,就是人体生物电系统即人体生物电离子的运流、循环系统.人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都是通过生物电系统控制和传递信息的.因此可以说,生物电离子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有序流动,就构成了一切的生命奇观。
由于对离子固有的活动性、生物电及人体生物电离子系统的不了解,令人可惜的是,目前,人体生物电离子系统还处于无意识的机体自主运行状态,人们还不能有意识的运行生物电离子系统。实际上,气功及瑜珈练功之目的,就是通过调神、调息、调身等手段,利用离子特殊的、固有的运动方式,将从属于人体不同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离子进行谐振交融。练气功就是要逐渐打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等,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瑜珈也有三脉七轮之说,通过冥想调节,可以使身体充满能量。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物质之间能量的转化传递,目前公认的是两种,一种是,A系统可以借由简单的物质转移将能量传输到B系统(因为物质的质量同等于能量),比如人类则是通过食用动、植物食物摄入化学能,并根据自身需要转变成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用以维持生命,从事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另一种是,A系统对B系统作了功,使B系统产生了变化。比如大家知道的太阳辐射,比如许多人不知道的“月球是地球磁场的发动机,是巨型极低频发动机”。还有生物与生物间电磁波影响及作用,“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场对人体的保健与抗衰老作用”,50年前的姜氏生物场导发现,是人类对自然的崭新认识。那些震惊科学界的、从植物到动物乃至到人体的、可重复的实验成果破除了许多传统观念和认识,让我们从深层次了解到生命体之间是如何跨越空间交换生命信息的。
有意识地运行生物电离子系统,也就是对机体“自我作功”,利用离子特殊的、固有的运动方式,将从属于人体不同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离子进行谐振交融。一方面有利于达到机体生物电系统平衡,1、可将部分脏器产生的多余的生物电能传出器官外,消化掉。2、某脏器由于疾病等原因出现能量不足时,可以得到其它系统的能量传入,给予能量的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弥漫于空气中的正负离子谐振交融,正离子多为矿物质离子、氮离子等,负离子多为O2-和OH-等;另外还可以与自然环境中的生命能量波(基它生命物质及不同“场”具有的)谐振以获取能量,要特别地充分地利用生物电磁场的微波生物效应,积极地与其它生物进行生物电离子能量波交流有利于人体生物电离子系统功能的唤醒、修正、激发、增强等。
电子时时刻刻固有地在绕核运动。当人作为一个大的离子结构,离子核又在哪里?本人认为,应为紫微宫(特指气功紫宫穴后的胸腔)或瑜珈的心轮。一方面,胸腔内心脏本身是人最为重要的器官,是人循环系统的动力发生地。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另一方面,紫微宫为人体中心,左右各有一脉,前后有任督二脉,上有上丹田,下有下丹田,是全身交汇交融中心。
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应该如何运行及意义何在,本人认为或可从星系运转的现象得到一些启示。宇宙中大部分星系以旋涡状呈现,这类星系在其对称面附近含有大量的弥漫物质,从正面看,形状像旋涡;从侧面看,便呈梭状。旋涡星系常伴有旋臂,大多数旋涡星系有两条旋臂,少数星系有三条以上的旋臂,银河系有4条旋臂。在旋涡星系中有一类的核心不是球形,而是棒状,旋臂从棒的两端生出,称为棒旋星系。银河系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旋涡星系,但来自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却显示应该是棒旋星系。在这里,要说到佛教的“卍”字符,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银河系的四旋臂结构与标志佛的“卍”字符非常相似。而万字符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着,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各个民族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象征着吉祥和神的保护,也代表生命以及四季的交替。不但如此,更奇特的是,还有细心的人发现如果从某个角度观察原子模型中的电子云形状也发现“卍”字符隐藏于其中。可以说,也许道教的太极与有两条旋臂的旋涡星系有关,基督教的十字架与棒旋星系有关。或许人们应该赶紧行动起来,转动心中之法轮,将左右、前后、上下及全身合为一体、融为一点。同类相聚、同频共振、同质相吸,结构规模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运动方式在不断地变化飞跃,意识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增强,能量在不断地提升,生命在不断地延长。
亲爱的乡里乡亲,左右侧身体器官及左右脑的调节使用,或可给人们的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及寿命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积极运行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必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更多惊喜。人是天地精华孕育出来的,代表着宇宙的未来,人类一定有更美好的未来!
自然界是按照其特有的规律向前无限发展的,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以及人类的产生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每个“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生活及幸福,前提是,尽可能不伤害或少伤害其它“生物”。愈是高等“生物”自然界对她的要求愈高,愈是高等“生物”维护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责任愈大。谁为之奉献的越多,自然界回馈给她的会更多,世界也因此而多姿多彩更加美丽!
祝
乡亲们生活的更好!
中国居民小组 郁東
2014年6月12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